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本论》教学大纲

 

《资本论》教学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杨 志

第一部分

导论: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要求阅读马克思的五篇文章: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和跋;

4.  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卷1885年序言(节选);

5.  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1894年序言(节选)。

一、             马克思写作、编辑、出版《资本论》的历史背景和自身状况

1.19世纪40年代欧洲革命;

2.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是自由竟争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的时代;

3.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主要思潮: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19世纪欧洲以及北美洲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情况;

5.青年马克思的知识构成,学术眼界,社会实践,经验储备,以及关注焦点;

6.青年马克思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特点:《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博士论文》。

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动机和目的

1.青年马克思所学的专业是法律,虽然他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 1842年1843年间,他作为《莱茵报》的做主编,第一次要对当时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即与都是当时绝大多数人物质利益相关的的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这种难事或一种挑战,对于已经“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职业”的青年马克思来说,便成为促使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

2.19世纪40年代,整个欧洲在跌宕起伏的革命运动中高举着现实主义批判的旗帜,一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猛烈地抨击,另一方面对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给予热情地推崇。面对同样的现实,马克思起先表示反对那种肤浅的言论,但同时在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也坦率地承认“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为了寻求解决使他苦恼的疑问的科学方法,是马克思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动因。

3.1843年1845年,曾经作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灵魂”的马克思一直在思索:与绝大多数人生活状况紧密相关的物质利益问题、与维护整个社会是否公正公平的法律功能问题,以及对上述所有问题作出判断的人类精神取向问题,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是社会,构成社会的要素是什么,社会在历史场合中有那些具体的形态什么是推动历史运动的力量,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在什么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发生影响?什么是资本,如何理解资本以及资产阶级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什么是无产阶级,它与资产阶级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建立一个能够使大多数人或全人类都能幸福的,或每一个人都能全面发展的社会?应当说,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和关注,是马克思终身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动因。

三、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简要过程

1.1843—1856年是创作的准备阶段;

2.1857年开始到马克思逝世(1883年)是写作,出版阶段;

3.1883—1895年是恩格斯整理出版和再版阶段;

4.马克思恩格斯为创作和出版《资本论》克服了重重困难。

四、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

1.《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揭示了以人类为主体,以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物质利益交换和分配关系体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结构框架;描述了社会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系中的位置与功能,以及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的基本观点。

2.《共产党宣言》(1848):阐明了资本不是一种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种社会的力量;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制;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和交换方式多次变革的产物;同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相比,产业革命造就的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是真正革命的阶级;社会主义因其不同的社会条件而具有不同的性质:(1)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而科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无产阶级要建立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阐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以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辨证关系;揭示了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在内的社会结构的内容;概括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结构的变迁或形态的演化。

4.《资本论》(1867):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方法,对以英国为典型、以欧洲为背景的社会结构及其形态演变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并以与再现的样板。

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重大意义的论述。

五、《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1.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虽然这样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3.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与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利益奋斗的无产阶级党性之间的高度统一

六、《资本论》的方法

1.唯物史观是构建和再现《资本论》方法体系的基础;

2.唯物辨证法既是结构与联结《资本论》的范畴与范畴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内在联系基本线索,又是《资本论》理论体系联系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活动基本方法;

3.《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重视矛盾的分析与整合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的具体运用。

七、《资本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论》的核心范畴是资本,基本内容是关于资本如何生产剩余价值、如何实现剩余价值,如何分配剩余价值的方式以及所需要的相关条件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基础、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制度的理论;是关于商品、货币、市场、资本、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特殊形式和个别形式的理论;是关于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如何辨证统一,商品所有权规律如何转化为资本所有权规律(即资本占有规律)以及经济规律如何表现为资本权能制度的理论;是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演化规律来阐释人类社会形态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

八、《资本论》的结构:3卷、17篇、98章(如下图显示不全,请参见附件K1)

 

第二部分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卷整体介绍

(一)第一卷的研究对象:资本的生产过程

1.资本的生产过程,指的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指的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二重统一;其中,劳动过程既是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内容也是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途径和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既是劳动过程的动机和预期也是它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除了考察劳动力商品买卖(流通)以外,不考察一般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流通过程,也不考察资本在流通领域所经历的形式变换和物质变换;这里的资本是抽象的资本即能够增殖的价值。

3.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之所以保留劳动力商品商品买卖这个流通,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了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之上的,劳动力商品买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基础也是它的制度特征;劳动力在社会范围内成为商品也是市场体系成熟的基本标志。

4.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目的,是揭示支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以及揭示支撑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规律即剩余价值生产规律。

(二)第一卷的叙述方法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从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最简单的元素,或资本主义经济机体最微小的细胞出发,来考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逻辑与历史辨证结合的方法,即理论顺序和历史顺序辨证结合的方法;逻辑关系源于历史关系并反映历史关系,历史关系决定逻辑关系并接受逻辑关系的安排。

(三)第一卷的结构安排及基本内容:

第一卷由7篇25章组成。基本内容是在科学地阐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价值赖以增殖的制度基础和制度框架、各种方式和方法,以及资本积累的机制和趋势,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制度条件和历史使命。

资本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显示不全,请参见附件K2)

上图中:

(一)是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亦即价值理论,阐述的是经过唯物史观科改造和创新过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

(二)(三)(四)(五)(六)是第二篇至第六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阐释的是狭义的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具体包括:在以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上,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资本如何生产剩余价值以及工资形式如何掩盖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真实的生产关系的理论;

(七)是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阐释的是广义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其核心内容在于揭示资本自身价值包括预付资本的价值、追加资本的价值以及原始资本的价值是从何而来的理论,并由此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实质以及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四)第一卷的意义

1.科学劳动价值论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中介。它一方面揭示了人类劳动在商品交换的条件下为何、如何表现为价值的真相,另一方面也揭示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下,能够创造价值的劳动为何、如何表现为雇佣劳动的真相;并由此揭示了雇佣劳动如何使资本具有生产剩余价值能力的秘密。

2.同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没有劳动价值理论就没有剩余价值理论一样,第一卷是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理论基础;因为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没有剩余价值的值实现和剩余价值的分配,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基础和制度框架,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

3.第一卷从逻辑和历史的二重层面,清晰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被孕育的历史前提、产生的社会条件,以及生存、成长、发展和被取代的历史趋势和相关的条件,因而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第一卷的各篇纲要17887)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商品是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的元素或细胞形式,价值是剩余价值和资本价值的基础,因此,本篇是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起点。

本篇的核心内容是阐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包括价值的载体,价值的实体、价值量、价值关系、价值规律、价值本质,以及劳动所具有的二重性、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如何创造价值,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价值的理论。本篇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理论基础。

本篇共三章,第一章商品,第二章交换过程,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一章  商 品

本章阐明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由四节组成。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一)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从分析商品开始的原因。商品的性质。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首先是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客观物质,物的有用性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质上看,是许多自然属性的总和,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从量上看,其衡量尺度多种多样。

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购买者认定的使用价值,不同的购买者对同一个使用价值的效用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4.商品使用价值,是其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它也具有社会属性。

(三)商品的交换价值。

1.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从众多偶然性看其内在的必然性。

2.商品交换价值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即一切商品都凝结了一定的人类劳动。(四)商品的价值。

1.商品中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五)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

2.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而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六)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以使用价值为载体的价值关系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 

2.一个物品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一个物只有具备交换的属性并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为商品。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和论证的,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二)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具有具体形式和抽象内容二重属性。

1.具体劳动,是指从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形式方面去考察的劳动;不同质的具体劳动生产不同的目标产品,具有不同的操作方式、不同的劳动对象、不同的劳动手段和不同的劳动结果。具体劳动作为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劳动形式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

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指劳动者自身体力和智力的纯粹支出,是指劳动力单纯地消耗。简单平均劳动。复杂劳动是自乘的倍加的简单劳动。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1.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二重性会引起商品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的对立运动。

3.劳动二重性的概括性表述。

4.对主观效用论的形形色色资产阶级价值理论的评价;批判它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攻击。

三、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一)研究价值形式的必要性在于:一方面,价值作为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必然通过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可以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二)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商品的值关系。XWA=YWB隐藏着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

2.价值表现的两极是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3.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即阐明抽象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相应地,商品价值的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是怎样得到相对表现的。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对价值量的影响。

4.等价形式是一个商品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分析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5.从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看,它是商品内部矛盾对立的简单表现形式,也是价值形式不充分的胚胎形式。

(三)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一个商品同一系列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关系。

2.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使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量也得到了明确表现。

3.每一种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都成了特殊的等价形式或特殊等价物。相应地,生产这些特殊等价物的多样的具体劳动都成为抽象的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

4.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两极都存在缺点;这就决定它必然向一般价值形式过渡。  (四)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同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关系。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两极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2.价值形式两极的发展关系是:等价形式的发展只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  3.一般价值形式的缺点在于一般等价物不固定,因而它必然向货币形式过渡。

(五)货币形式。

1.当一般等价形式由于社会习惯最终地同金这种商品的特殊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就转化为货币形式。

2.商品金成为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3.价格形式是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

四、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一)商品的拜物教不是从商品的各个个别因素产生的,而是商品形式本身产生的。

(二)商品拜物教或神秘性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三)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者的支配强化了商品的神秘性。

(四)商品拜物教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非历史观。

第二章  交换过程

本章与第一章第二节从逻辑演绎的角度揭示货币的本质和起源是不同,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货币的本质和起源。这表明马克思是从逻辑和历史二重层面揭示货币起源问题。

一、商品交换的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

(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的内在矛盾,进而决定商品必须进入交换过程。

(二)同一交换过程既是个人的过程,又是一般的社会过程,从而产生交换过程的矛盾。  二、交换过程矛盾的克服和货币的产生

(一)克服交换过程困难的社会过程的结晶是货币。

(二)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三)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其特点是具有双重的使用价值。

(四)资产阶级货币理论评价。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本章通过对货币各种职能的分析,进一步揭示货币的本质以及使本质模糊的现象。马克思以金作为货币商品。此章的三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价值尺度

(一)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为商品界提供表现它们价值的材料。这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是用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二)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三)包含一定金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是价格标准。

(四)分析货币价值的变动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五)价格形式包含的矛盾:

1.价格同价值在量上偏离的可能性。

2.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价格形式还包含着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流通手段

(一)在商品流通或商品的形态变化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

1.W—G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2.G—W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或买,是商品的最终形态变化。

3.W—G—W是商品的总形态变化。

4.在商品的形态变化中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二)货币流通及其特点。

1.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的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2.货币流通的特点是货币总是作为购买手段,与加入流通的商品相交换。

(三)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1.货币流通单方面的形式(G—W),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

2.从现象上看,好象是货币流通引起商品流通。这种假象产生于商品流通本身。

(四)货币流通量规律。

1.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首先取决于一定期间内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还取决于货币自身的流通速度。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量公式。

(五)铸币、价值符号。

1.金属货币的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国家把金属条块铸成一定的形状,规定一定的成色和分量,打上一定的印记,这就是铸币。辅币是在小额买卖中代替金币发挥作用的银记号或铜记号。

2.纸币是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纯粹的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应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

三、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都使它固定成为商品价值的唯一的

独立存在的形式。

(一)货币贮藏。

1.商品形态变化一旦中断,货币就会停止流动,由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变为贮藏的货币。货币贮藏的职能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2.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二)支付手段。

1.当货币用于单方面的支付,而不是用于双方的交换时,货币便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出现后,货币流通量公式会发生一些变化。

3.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会产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三)世界货币。

1.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

2.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是以贵金属的自然形式执行的。

3.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执行三方面的具体职能;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作为国际购买手段;作为社会财富的化身,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小结。对商品货币学说简要加以概括;指出应对商品货币采取的态度。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本章是第二篇唯一的一章,共三节。阐述的基本问题是揭示一般商品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转变的制度基础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制度条件;本章的核心内容在于阐释劳动力力社会规模成为买卖对象即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既市场体系成熟的标志,也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社会条件,还是资本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本章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展开提供了基础和现实起点。

一、资本的总公式G —  W —    G′(G)

(一)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1.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基础。

2.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它所需要的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  (二)商品流通的共同点和区别。

1.共同点:都具有买卖两个过程以及相应的买者与卖者的对立。

2.区别在于: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具有不同的经济内容。是否发生价值增殖的运动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

(三)与资本本质密切相关的属性

1.资本是不断自行增殖带来增殖的价值;由于G)所以G —  G是资本的运动而不是货币的运动G —  G马克思把这个增殖额G)称为剩余价值。

2.资本是一种趋向无限的连续性的运动;因为GG是同质的价值,只是因为有了G)才有了量上的区别,而追求增殖额G)的过程是一个趋于无限的运动。

3.资本是支配一种能够使价值增殖的特殊商品的权力;因为资本增殖G —  G必须借助一个商品  W,这个商品具有能够增殖的特殊用途性:G  W —    G′(G),采取G形式的资本,正是由于购买了W才取得对W的支配权,从而占有了它能够使价值增殖的特殊用途。

4.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

(四) G — W — G′(G)是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是各种形态的资本运动的抽象形式,它明显而准确地反映了一切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具体形式资本的共同特征。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一)货币在流通中带来剩余价值与关于商品、价值、货币的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存在着矛盾。

(二)解决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1.资本在流通过程中,不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带来剩余价值。

2.资本离开流通过程也不能使价值增殖。

3.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流通行为G—W上。

2.价值增殖也不会发生在第二流通行为W—G上。

3. 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三)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1.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它们具有特殊的规定性。

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商品的内在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转换为外在尺度,即可以还原为生产那些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量。其内容包括: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劳动者繁殖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支出的费用;这些都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3.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四)劳动力自由买卖及其实质。

1.劳动力买卖发生在劳动市场,从形式上看,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这是资产阶级及其学者所宣扬的天赋人权的真正原因。

2.劳动力买卖的实质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并受资本家剥削才得以生存。

(五)关于在现实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属性的探讨。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本篇共五章,具体阐述了在雇佣劳动基础上,资本的生产过程如何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二重统一,以及劳动过程的要素如何表现为资本的要素、劳动时间如何表现为资本的工作日、劳动的果实如何表现为资本的产品、劳动生产率如何表现为资本增殖率等与剩余价值生产一般规定相关的问题;特别强调了以延长工作日为特征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还引用了大量的与英国工厂立法有关的历史和内容,以揭示以法律为特征的上层建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成长中所起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还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量的规定。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本章共二节,第一节分析劳动过程,第二节分析价值增殖过程。

一、劳动过程

(一)劳动过程是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也是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过程。

1.它包括三个简单要素: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2.如果从结果或产品的角度考察,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3.一个使用价值究竟作为原料、劳动资料或产品,取决于它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只有和活劳动接触才能形成现实产品的使用价值。

4.劳动过程是人类生存永恒的自然条件。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1.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2.它的特点是:①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②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

二、价值增殖过程

(一)资本家的生产目的,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二)价值形成过程分析。

1.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2.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原料是劳动的吸收器,产品是所吸收劳动的测量器。

3.价值形成过程实例分析。

(三)批判节欲论、服务论、劳动工资论等资产阶级利润理论。

(四)价值增殖过程分析

1 .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在于:劳动力的日价值和劳动力使用一天所创造的新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2.通过实例说明价值增殖过程。

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这里得到解决。

(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1.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2.作为劳动过程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3.它们都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引起的。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本章的分析,进一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

一、劳动在新产品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

(一)产品中新价值的形成和旧价值的转移是同一劳动的二重结果。

1.同一劳动既创造新价值又转移旧价值。

2.同一劳动的二重结果由劳动二重性产生。

3.同一劳动的二重作用可以从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价值的变动中表现出来。

(二)具体分析上述二者结果的过程或媒介。

1.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同作用。

2. 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是具体劳动的结果,这是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即活劳动的自然恩惠。

3.产品中新价值的创造过程,是工人抽象劳动的结果。但工人不保存旧价值,就不能加进新价值,因为他总是必须在一定的有用的形式上加进劳动。新价值首先用于补偿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预付的货币,还会形成一个剩余价值,即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价值的余额。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1.根据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2.转化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只转移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故称为不变资本。

3.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会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生产出剩余价值,故称为可变资本。

4.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区别;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理论意义。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本章共四节,从量的方面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阐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计算方法。

一、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其公式为m′= m/v。

2.剩余价值率也可以表现为剩余劳动同必要劳动的比率,即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3.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一)产品价值可以分别表现在各个不同的生产要素上,反之亦然。这只是产品价值形式上分配的表现。产品价值各构成部分的形成由空间上的并存,现在变为时间上继起。

(二)相应地,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可以表示产品价值的相应部分。

(三)上述形式上的划分所产生的错觉。

三、批判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

(一)这是西尼耳为反对工厂法和工人争取十小时工作日而编造出来的一种反动谬论。

(二)西尼耳的错误在于:

1.不懂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把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产品价值和价值产品混同起来。

2.把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同它的生产混淆起来。

四、剩余产品

(一)代表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产品称为剩余产品。

(二)剩余产品是相对必要产品而言,剩余产品的相对量由与必要产品的比率决定。

(三)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构成工作日。

第八章  工作日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首先是靠绝对延长劳动时间。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重要方法。本章共七节,阅读重点是第一、二节,第三节至第七节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考察。

一、工作日的界限

(一)必要劳动时间在一定时期是一个定量,但剩余劳动时间却是一个可变量,因而工作日是一个可变的量。

(二)工作日变动的界限。

1.工作日的最低界限无法确定,但必须超过必要劳动时间。

2.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可以确定,受到工人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的制约,具有较大的伸缩性。

(三)工作日长度由劳动市场中的价值规律特别是劳动力供求状况、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对比,以及法律干预的情况来决定。

二、对剩余劳动的贪欲

与封建领主相比,工厂主榨取剩余劳动的特点是:①形式是剩余价值;②贪欲的无限性;③剥削形式更加隐蔽;④维护资本主义剥削更具有欺骗性。

三、英国早期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工人阶级争取正常工作日而进行斗争的历史进程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本章研究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规律,是本篇的总结。

一、决定剩余价值量的规律

(一)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①剩余价值率;②工人人数;③可变资本量的大小。

(二)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三个规律:

1.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乘以剩余价值率。

2.平均工作日的绝对界限,就是可变资本的减少可以由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

3.如果剩余价值率、劳动力价值已定,则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成正比例。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相应地,货币所有者往往经历一

个由“小业主”向资本家的转变过程。

三、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强制关系

(一)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表现:

1.资本家对工人的强制,有权指挥、监督工人劳动。

2.资本对劳动的强制,使其从事更多的劳动。

3.生产资料对工人的强制,造成生产过程主客观、人和物关系的颠倒。

(二)劳动形式上隶属资本。

1.旧的技术条件决定工人的体力和技术仍然是生产中的重要因素。

2.形式隶属关系随技术条件变化必然向实际隶属转变。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本篇是前一篇的继续,具体阐释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如何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如何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为前提的;和历史过程;全篇共四章,第十章阐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及生产方式革命的逻辑过程,以后三章既是第十章理论的展开,又是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及生产方式革命的历史考察。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含义

(一)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可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二)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才能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以生产方式革命为前提。

(四)生产方式发生革命以及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发生变革的含义。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机制

(一)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二)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额。它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三)各个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迫使他们竞相采用新技术、改变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组织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额随之消失,劳动力商品价值也随之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资本家由此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利益驱动即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社会结果而实现的。

(四)关于超额剩余价值源泉的探讨。

三、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

(一)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

(二)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商品价值降低,其目的绝不在于缩短工作日,而是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一章  协 作

一、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一)资本主义协作是指较多的工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工作。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协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二、协作的优越性在于提高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一)能够使个人劳动取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

(二)能够节约生产资料,使单个产品的价值降低。

(三)能够创造劳动的集体力。

(四)能够刺激劳动者的竞争心和使人精神振奋,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五)能够促使劳动对象尽快通过劳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六)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减少损失。

(七)能够扩大劳动的空间和生产规模,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节约非生产性费用;等等。

三、资本主义协作的条件和特点

(一)资本主义协作的必要条件是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一定数量的集中。

(二)资本家对协作的管理,在内容上是二重的,在形式上是专制的。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一、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一)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劳动为技术基础、以分工为特点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形式。

(二)工场手工业是以两种形式产生的。

1.资本家把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联合在一个工场里,共同生产一种产品。

2.资本家把具有同一专长的手工业者结合在一个工场里,让他们在互相衔接的不同工序上,各自独立完成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各种操作。

二、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工场手工业的内部分工,使生产过程人的因素和工具的因素都向着片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三、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混成的工场手工业。

(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它是工场手工业的典型形式。

四、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一)分工的种类: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

(二)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是:第一,都是从相反的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第二,物质前提都是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口;第三,社会分工是工场内部分工的前提;第四,工场内部分工又使社会分工发展起来。

2.区别是多方面的。无论从产品性质、分工媒介、生产资料集中和分散,还是从生产的比例性、计划性以及服从的权威等方面看,都存在质的区别。

3.社会分工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具有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本章共十节。第一节至第四节分析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第五节至第七节,阐述资本主义矛盾如何表现为阶级斗争;第八至第十节,说明机器大工业对资本主义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影响。阅读重点是一至四节。

一、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

(一)机器的发展

1.所有发达的机器都由发动机、传动机和工具机构成。现代机器又增加了控制系统(控制机)。

2.工业革命就是从手工工具向机器的转变。

3.机器协作和机器体系。

4.用机器生产机器,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

(二)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

1.机器的使用使产品价值降低,价格便宜。

2.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界限。

(三)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1.资本家可以雇佣大量童工女工,资本统治空前强化。

2.工作日延长。

3.劳动的强化。

(四)工厂。

1.资本主义工厂是以机器为主体的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2.工厂的特征是机器对工人的支配和统治。第一,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最终确立了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第二,机器成了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第三,工厂创造了资本家专制的兵营式的纪律,工厂成为“温和的监狱”。

二、工人阶级反对机器生产的斗争

(一)斗争的实质是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一种表现。

(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三、机器大工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一)引起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

(二)对农业的影响。农业的资本主义化。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本篇是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方法的综合研究。本篇共三章,重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问题、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一般形式和具体形式的问题、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问题、提高劳动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地位问题、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问题,以及剩余价值率的问题。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概念

(一)简单劳动过程的生产劳动概念。

1.如果整个劳动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2.这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

(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概念。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协作关系的发展使生产劳动的概念扩大了。

2.剩余价值生产又使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

二、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辩证关系

(一)一般关系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和起点。

(二)区别在于: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求变革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要求生产方式革命。

2.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让位于实际上的隶属。

(三)共同点是:

1.都有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即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前提。

2.从静态看,相对剩余价值又是绝对的,绝对剩余价值又是相对的。只有在剩余价值生产的动态变化中才能区别它们。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

(一)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而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有关。

(二)良好的自然条件只是提供剩余价值的可能性,而绝不是现实性。

(三)相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存在,说明自然条件不决定剩余价值生产。

(四)自然条件的优劣影响剩余价值生产量的大小。

四、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谬论。

(一)李嘉图错误地把劳动生产率当作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而实际上劳动生产率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

(二)比李嘉图晚半个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一方面把劳动持续的时间与劳动产品存在的时间混为一谈,以否认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存在从而剩余价值的存在,另一方面他还把交换、买和卖这些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说成是纯粹偶然的事情,由此得出没有劳动力的买和卖,利润依然并且存在的结论。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

第三篇分析了工作日长度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第四篇分析了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本章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因素的变动对剩余价值率的影响,着重研究劳动力价格(工资)和剩余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本章共四节,前三节分别分析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的影响,第四节综合分析三个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

一、工作日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劳动生产力可变。

在此条件下,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量由三个规律决定。(略)

二、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

在此条件下,对产品价值、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均有影响。(略)

三、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

(一)如工作日缩短,剩余价值率下降。资本家只有降低劳动力价格,才能保持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不变。

(二)如工作日延长,剩余价值量增加,劳动力价值绝对量不变,但相对量下降。

四、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

主要分析了两种组合条件下引起的种种影响。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本章十分简明地指出剩余价值率的一组正确公式,同时又批判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错误公式。

第六篇 工 资

本篇是《资本论》中的崭新因素之一。工资问题可以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各个环节去研究。在这里(第一卷),工资既作为榨取剩余价值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激励机制)从而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组成部分,又作为对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强化和补充从而成为雇佣劳动制度学说的组成部分。此外,具有一定独立意义的工资理论,在第一卷第四章、第十五章以及第六篇和以后的第七篇都有论述。本篇共四章,主要论述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本章通过对工资假象的分析,揭示了工资的本质以及工资假象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掩盖。

一、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一)在资本主义表面,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二)劳动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或价格。

二、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一)说明为什么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必然表现为劳动、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二)劳动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的不合理的用语。

(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三、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工资理论

四、工资的假象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一)工资表面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的全部劳动就表现为有酬劳动,从而无酬劳动就消失了。

(二)工资的本质和现象的颠倒,使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带有极大的欺骗性。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的法权观念和平等自由的幻觉。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本章和第十九章,通过对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分析,说明工资形式如何歪曲地表现其本质,又如何被资本家用来为加强对雇佣劳动进行剥削的手段。

一、计时工资的概念

(一)计时工资就是按一定的时间单位支付的工资。如日工资、月工资等。

(二)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名义工资是工人按一定时间出卖劳动力得到的货币额。

2、实际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得到的货币额转化成的生活资料的数量。

(三)劳动价格是劳动力每一小时的价格,它等于劳动力的平均日价值乘以平均工作日的小时数。

二、计时工资的一般规律

(一)如果工作日时数已定,日工资决定于劳动价格,后者又随着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变化。

(二)如果劳动价格已定,日工资决定于工作日时数。

(三)资本家可以利用计时工资的一般规律,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工人阶级状况恶化。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一、计件工资的概念

(一)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件数支付的工资。

(二)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二、说明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的原因

三、计件工资的变动

(一)由于计件工资是一定劳动时间的价格表现,而一定量产品所代表的活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加而降低。

(二)计件工资与同一时间完成产品的件数成正比,而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反比。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本章在更具体的形态上,分析工资的变动规律。由此涉及价值规律的国际应用和国际价值等重要理论和范畴。

一、影响工资国民差异的各种因素

(一)影响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二)把不可比因素换算成可比因素。

二、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应注意下述两点变化:

(一)劳动强度与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关系。

(二)只要生产效率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到和商品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

三、如何看待发达国家工人的高工资

(一)名义工资高,但实际工资相对较低。

(二)名义工资高,但相对的劳动价格较低。

四、批判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里的工资理论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在此以前的第二篇至第六篇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生产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怎样从资本产生;本篇则揭示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体的资本是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揭示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如何进一步发展,最终如何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被取代的历史趋势。本篇由一个简短导言和五章构成。从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开始,依次分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导 言

简要说明本篇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把资本积累作为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来考察,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把进行资本积累的条件——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分割——作为假定的前提,仅对资本积累过程的本质作抽象分析。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而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进一步揭示资本家同工人阶级之间的本质关系。

一、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一)生产就是再生产,生产的条件同时也是再生产的条件,它们具有同质性。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全部剩余价值周期性地用于个人消费的过程。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呈现的新特征

(一)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工人不仅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资本家。

(二)随着资本家寄生性消费的累积,他的全部资本都是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因此,资本在本质上是一种无偿占有,这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对资本实行剥夺的理论依据。

(三)从再生产过程的总体和连续性来看,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工人阶级对资本的隶属关系永久化、固定化了。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一)它不仅生产商品而且生产剩余价值。

(二)它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通过对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以及商品生产所有权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等问题的分析,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实质、条件和客观必然性。

本章共五节,阅读重点是第一、三、四节。

一、规律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一)资本积累的含义。

1、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来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2、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二)资本积累的条件。

1、年产品必须在使用价值上补偿这一年消费掉的资本的各种物质成份。

2、在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剩余产品中,有一部分能够成为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

3、追加的劳动。

(三)资本积累的实质。

1、资本家用从被征服者那里掠夺来的货币去购买被征服者的商品。

2、工人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雇用追加劳动的资本。

3、资本家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

4、资本家已经积累的越多,就越能积累。

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一)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1、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并且是自己商品的所有者。

2、在市场上,商品交换的双方相互承认对方对商品拥有平等的所有权,必须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相互转让商品。

(二)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1、资本家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力。

2、它否定直接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所有权。

(三)上述二个规律的关系。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买卖从形式上看,仍然符合商品所有权规律,但其内容或实质却是资本家用他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来不断换取更大量的工人的活劳动,进而占有更多的工人的剩余劳动。

2、商品所有权与劳动的分离,是商品所有权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而不是这一规律的破坏。

3、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资本主义式的分离,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必然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根本原因。

三、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

(一)在剩余价值绝对量已定的情况下,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越大,用于资本积累的部分就越小;反之,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越小,用于资本积累的部分就越大。

(二)资本积累由客观经济规律决定。

1、由剩余价值规律支配。

2、由竞争规律支配。

3、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时期资本家个人消费与积累的关系。

(三)批判西尼耳的“节欲论”。

四、在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比例已定的情况下,决定积累量的因素。

(一)提高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差额的增大。

(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五、全部预付资本包括可变资本是一个可变量而不是一个固定量。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基金固定不变的理论。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构成变化的分析,揭示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本章共五节;前四节是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原理;第五节是上述原则的历史例证。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

(一)资本的构成从价值方面看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二)资本的构成从实物形式看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三)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

二、工资随资本积累而增长不会改变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

(一)资本积累增长对劳动的需求增大;工资随之有上涨的现象。

(二)工资的提高,不能改变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工人总是要不断地出卖劳动力,不断地增大资本家的财富,使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三、资本积累规定了工资变动的界限

(一)资本积累量是自变量,工资是因变量。

(二)无酬劳动能否满足资本积累的需要,就决定着有酬劳动的大小。

(三)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自然人口规律”的理论。

四、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可变资本相对减少

(一)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因资本积聚和集中而加速。

五、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一)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资本增殖需要而过剩的人口。

(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机制。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

(三)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要条件。

(四)资本积累、过剩人口和工资运动的关系。

六、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有三种形式: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表述。

(三)资本积累不断进行的必然结果是:在一极;是财富在少数资本方面的积累;在另一极,是工人阶级受劳动折磨和失业贫困的积累。

(四)对我国理论界关于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争论的评介。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在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前提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本章共七节。第一节是揭示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第二节至第六节具体以英国原始积累过程为例,说明资本主义建立的条件;第七节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阅读重点是第一节和第七节。

一、资本原始积累秘密(第一节)

(一)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

(二)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商品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

(三)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具有典型形式。

二、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脏肮的东西。(第二--六节)

(一)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造成了大量的自由的雇佣劳动者。

(二)15世纪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和压低工资的法律,迫使他们服从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和纪律。 

(三)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最初由农奴的管事转化而来,后来被租地农民代替。

(四)农业的资本主义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促进了工业资本国内市场的形成。

(五)工业资本家的产生:工业资本和大量货币资本则由多孔道形成,高利贷和商人资本,殖民制度,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第七节)

这是对资本主义积累和《资本论》第一卷全部理论所做的结论。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即资本的饿历史起源,意味着直接生产者的被剥夺,即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

(二)私有制是社会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私有制具有不同性质。

(三)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小生产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保证劳动者对他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才能使小生产充分发展、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能使它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

(四)小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以及小生产方式被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方式取代的必然性;大私有剥夺小私有。

(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规律的作用使得对对私有者的剥夺采取新的形式:剥夺的对象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

(七)这种新的剥夺形式是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资本集中的形式就是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

(八)随着资本集中的加剧,这种剥夺所需要一系列主客观条件也趋于成熟。

1.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

2.科学日益被自觉的应用于技术方面,

3.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

4.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

6.  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的生产资料而日益节约,

7.  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

8.  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日益成熟,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自己造就了掘墓人。

9.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敲响了!

(九)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剥夺者被剥夺”,即依靠对别人劳动实行无偿占有而且日益膨胀起来的资本财富,最终要重新回到劳动者手中。

1.  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者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2.  本主义生产由于自身自然的发展,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资本间自我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

3.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4.这种否定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5.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制度表现形式,社会所有制是个人所有制的集

体表现形式。

6.从小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所有制比起来,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程。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本篇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碰到的阻碍,特别是利用殖民主义者爱·吉·韦克菲尔德在殖民地的新发现说明“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篇是为《资本论》第一卷全部理论起到点题的作用,是一个解说资本本质的案例。

第三部分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二卷整体介绍

(一)第二卷的研究对象:资本的流通过程

1.资本的流通过程,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流通过程或流通是指买卖阶段,广义的流通过程是指包括狭义流通在内的资本运动过程。

2.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考察广义资本流通过程的样板是产业资本;G--W   … P …  W G′(G) 是产业资本的运动公式。

3.    考察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的目的,是揭示资本价值在增殖运动全过程中所采取的形式,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所需要的条件,以及资本运动速度和增殖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揭示单个资本运动和与社会总资本运动之间的客观比例关系;其实质是揭示资本回收和剩余价值实现的运行规律。

4.    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总和,也是承载所有经济关系运行的机制即市场网络。

(二)第一卷的叙述方法

1.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从互为前提、互为联系、互相交错的商品、货币、资本的市场流通中,抽象出单个资本运动来,先进行静态的分析再进行动态的分析,然后再把它放到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去,为研究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所呈现的特点、所要求的条件以及资本运动速度和资本价值增殖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基础。

2.    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即对产业资本在运动中每一个运动阶段所采取的形式都从技术和经济二重角度进行考察。

3.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即对资本运动的每一种形式都从相对静态和相对动态的二重角度去考察,

(三)第二卷的结构安排及基本内容:

第二卷由三篇21章组成,按照其叙述方法,这些篇章分为两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资本的流通过程(如下图显示不全,请参见附件K3)

其中:第一部分研究单个资本的运动,由第一篇与第二篇组成。

第一篇: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抽象地考察了单个资本在运动过程中经历的不同阶段、执行的不同的职能、采取的不同形式以及实现运动的条件。本篇考察的是作为既产业资本运动一般形式也作为其特殊形式的货币资本的循环;本篇是考察资本流通过程的基础。

第二篇:资本的周转,在前一篇的基础上,侧重从量上对单个资本运动进行具体考察。重点在于解构资本周转时间,分析影响影响资本周转时间的因素,目的是揭示决定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各种因素以及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价值增殖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部分研究的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即第三篇: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流通。

这部分研究在考察单个资本运动时抽象掉了的各个单个资本之间的联系,以及在这种联系中形成的各个单个资本之间的交错运动。这种交错运动就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形式。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四)第二卷的意义:

1.第二卷在整个三卷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处于中介的地位,因此无论在经济范畴方面还是经济理论方面第二卷都具有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性质;理解这种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中介性质,是理解《资本论》第三卷中转形理论的关键。

2.第二卷是第一卷的续篇,它从内容到形式深化了第一卷对资本本质的分析;第二卷是第三卷的引言,它为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的各种具体形式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第二卷最早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过程中最尖锐的问题:以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相联系的社会总资本,在相交互错的运动过程中相互之间的比例问题;其实质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社会化运行机制与资本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问题。

·第二卷的各篇纲要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本篇共六章。在这里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抽象形式,资本的样本是产业资本。

前三章分别考察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及其循环,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第四章一方面指出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另一方面指出了统一的条件以及单个资本循环可能遭到中断的原因。第五章分析资本的流通时间以及相应的空间。第六章考察资本循环所耗费的流通费用问题;在这里预付资本表现表现为各种流通费用。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本章研究货币资本循环G—W—…P…W—G′(G)。货币资本循环既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其最一般最典型的形式。

本章由一个前言和四个小节组成。前言简述了本章(实际是第一篇)的研究对象和分析的必要条件,扼要指出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货币资本循环公式以及本卷研究的流通与第一卷涉及到的流通的区别所在;还扼要指出了进行分析的必要条件。

一、第一阶段  G—W

需要把握第一阶段的性质、货币资本的职能以及对第一卷中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理论的深化分析。

(一)G—W作为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不在于货币购买商品的行为,而在于它的物质内容。  1.它的物质内容表现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2.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除了表示货币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质的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

3.G—W行为的实质在于资本价值由货币形式向生产形式的转化即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

(二)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1.货币资本意味着资本价值处在能够执行货币职能的状态中。

2.资本价值执行货币职能一经完成,它就处于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能力的生产资本的状态或形式中。

3.资本价值执行货币职能的目的已经在可能性上潜在地包含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

4.G—A是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一个具有特征的因素。

(三)深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征的分析。

1.G—A一般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2.完成G—A所需要的社会条件。

3.商品生产方式与资本生产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历史条件。

(四)小结。

把握处在资本循环第一阶段上的货币资本的职能,一方面要把握住它的资本属性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主义分离为前提,另一方面要把握货币的购买职能和支付职能;只有这样才不会把资本的本质混同于它采取的形式或者把其形式当作本质,才能使货币资本的职能与其他形式的资本职能相区别。

二、第二阶段  生产资本的职能

分析生产资本的性质和职能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商品生产的内在联系。

(一)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阶段。

1.购买结束的直接结果是货币资本价值流通的中断。

2.处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形式上的资本价值只能进入生产消费。

(二)生产资本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并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1.划分不同经济时期的标志。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

3.生产资本作为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的不同性质和作用。

(三)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

1.第二阶段表明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2.资本生产过程的结果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W′。

三、第三阶段W′— G′

揭示商品资本的职能特别是实现这种职能的意义。

(一)商品资本的含义及其职能。

(二)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的重要意义。

(三)作为第三阶段终点的G表明一种质的关系。

(四)小结: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只发生价值形式的变化,资本价值的增殖只发生在生产过程之中;商品只有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的时候,才成为商品资本。

四、总循环

在前三节的基础上,概述资本循环的全过程,明确货币资本循环不仅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且是产业资本的一般形式。

(一)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1.货币资本循环与资本总公式的异同。

2.产业资本的含义。

3.资本循环是资本价值不断运动与资本形式相对固定的矛盾的统一。

4.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

(二)货币资本循环作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特征。

它最明白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把生产阶段只表现为流通的两个阶段之间的中断;只表现从价值生出剩余价值,货币生出货币;而且只包含生产消费不包括个人消费。 (三)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最典型的形式。

1.它突出流通作用掩盖剩余价值来源。

2.它把资本增殖的动机和目的直接了当表现在货币形式上。

3.它表明了产业资本循环是一个完整的营业周期。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

本章研究生产资本的循环P…W—G—W…P,即生产资本职能的周期更新、已经增殖了的资本价值的再生产过程。其目的在于从不同于货币资本循环的角度揭示连续进行的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本章研究再生产有其独特的视角,它侧重研究媒介再生产过程的两个流通阶段W′— G′和G—W,重点说明已经增殖的货币资本G′(G)如何再转化为生产资本,实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由于本章的内容在《资本论》一卷已有充分论述,所以这里可以扼要说明本章论点;例如为强调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转化的必要,即生产资本循环的重要,在这里马克思指出:“资本只要停留在货币形式上,就不执行资本的职能,从而不增殖价值”;而对于资本家来说:“他的资本不断增大,成为保存他的资本的条件”。

第三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

本章研究商品资本的循环W′—G′·G— W…P…W′;重点是概括、对比、说明商品资本循环与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的差别,其目的仍然是揭示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由于商品资本循环是各种形态的资本综合运动的表现,即它不仅作为单个产业资本运动的一种特种形式,而且也体现了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所以本章为第三篇阐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打下了基础。

第四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本章是在前三章分析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对产业资本循环作综合性的考察,即从三种循环形式的联系和统一中去把握产业资本循环的内在规定,由此阐明产业资本实行正常循环的条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产业资本运动的特点,进一步理解资本运动的本质。

一、产业资本总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一)三种循环形式的总特点。

(二)任何单个产业资本循环都是三种循环的统一。

(三)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

二、产业资本总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一)资本按一定比例分割为三种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于三个阶段并各自执行其职能。

(二)资本的每一个部分在时间上必须相继通过循环的各个阶段,不断交换其职能形式并完成各自的循环。

(三)要以价值(从而价格)的变动得到克服和抵制为条件。

(四)要以理顺产业资本循环与一般商品流通之间的关系为条件。

三、批判德国历史学派以交易方式作为划分经济时代标志的错误

(一)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不代表经济上相应的三个发展阶段。

(二)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不是按生产方式划分经济时期。

(三)上述观点抹煞了资本流通和简单商品流通之间的本质区别。

四、关于W′中的m由谁实现的问题

第五章  流通时间

本章研究的是广义的资本流通时间,即资本在一次循环中所经历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狭义的流通时间之和。研究的目的在于说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资本增殖的不同作用。流通时间在第二篇资本周转时间中还有论述。

第六章  流通费用

本章研究资本在流通领域(狭义流通)中所花费的各种费用。资本的流通费用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即纯粹流通费用,是单纯由价值形态变化而引起的费用;另一类是生产性费用,包括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是生产活动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而产生的费用。流通费用是是第一卷中预付资本的组成部分,是第三卷中成本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二篇  资本周转

本篇仍然以单个产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产业资本中的生产资本循环形式为考察样本。本篇侧重从量的规定方面来考察资本运动本身,考察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即资本周转,在这里,资本周转是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本篇一方面着重研究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以及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诸种因素,另一方面着重研究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增殖程度的影响。

本篇由十一章组成,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衡量资本周转速度的指标:周转时间、周转次数以及它们的具体形式:周转周期和预付费本的总周转。(第七章和第九章)

第二部分:考察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首先是固定资本然后是流动资本,它们各自的构成、周转的特点、周转的时间以及对它们产生影响的诸种因素。(第八、九、十二、十三、十四章)

第三部分:从不同角度考察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可变资本周转的性质和作用,揭示流通在资本增殖过程中的真正地位。(第十五、十六、十七章)

第七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本章在全篇中具有导论的地位。主要是规定资本周转的概念及其同资本循环的关系、周转时间的界限和周转次数的含义。

一、关于资本周转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目的是预付价值的增殖。

(二)考察资本周转要采用以预付价值为起点的资本循环公式。

(三)生产资本循环公式P…P是考察资本周转的合适形式。

(四)资本周转的含义及其与资本循环的关系。

二、关于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指标

(一)资本周转时间及其界限。

(二)资本周转次数及其计算方法。

三、提出第八章将考察的问题:生产资本的两种新规定。

第八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本章考察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以及固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指出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批判资产阶级的有关错误,明确提出固定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比重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形式区别

(一)固定资本的形式规定及其周转的特点。

1.固定资本的含义及其一般特点。

2.固定资本流通的特点。

3.对资产阶级关于固定资本的错误观点的批判。

4.固定资本周转的特点。

(二)流动资本的形式规定及其周转的特点。

1.流动资本的内容。

2.流动资本周转的特点。

3.可变资本也属于流动资本。

(三)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小结。

1.  两者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从而流通方式和周转方式也不同;

2.  两者的周转时间不同;

3.  返回方式和期限不同;④物质更新方法不同。

二、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

(一)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和损耗。

1.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

2.固定资本的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二)固定资本的补偿。

1.一次性补偿即全部替换。

2.一部分一部分补偿即部分的更新。

3.要把由有形损耗而引起的补偿与局部更新中的扩大再生产区别开来。

(三)固定资本的维护和修理与费用。

1.日常的维修、劳动的保存力和直接的劳动支出(费用)。

2.真正的修理或修补和资本与劳动的支出(费用)。

3.对维修费用性质的判断。

4.保险费用和维修费用的性质完全不同。

(四)固定资本的积累(折旧基金的设置)。

1.货币准备金的积累。

2.折旧基金的使用。

第九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周期

本章是在上一章考察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周转上的差别的基础上,对第七章的内容所做的进一步说明。在生产资本有了新的规定的条件下考察资本周转的速度,周转时间则取得了周转的周期,周转次数则取得了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的具体形式;固定资本周期性更新成为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

一、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一)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含义。

(二)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的理论前提。

1.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不仅有量上的差别,而且有质上的差别。

2.在计算预付生产资本总周转时要把它的全部要素固定在货币形式上。

3.由于预付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方式和周转时间不同,一年内周转的资本价值能够大于或小于预付资本的总价值。

4.预付资本的价值周转和它的实际再生产时间或者说现实周转时间相分离。

二、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周期

(一)生产资本的固定组成部分和流动组成部分有不同的周转期间。

(二)固定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有不同的周转时间。

(三)预付资本价值周转的周期是由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寿命决定的,即由它的再生产时间决定的。

(四)固定资本的价值量和寿命会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增加。

(五)固定资本周期性更新是资本主义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

三、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方法

四、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周转上的实际差别和表面差别

第十~十一章 对重农学派、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学说的评价,这两章扼要地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学说的不足,以便

更深刻地理解本篇的理论。

 

第十二章  劳动期间

从本章起将研究影响资本周转特别是流动资本的一些重要因素及周转时间的构成。周转时间是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的,因此,这两部分时间的长短、比例、及其变动如何都会对资本转周速度发生影响。

本章考察的是生产时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期间,分析劳动期间的差别及其对资本周转速度和效益的影响。

第十三章  生产时间

本章所考察的是生产时间中的非劳动期间。它由产品受自然力作用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以及停工时间组成。

第十四章  流通时间

本章考察的是流通时间的构成、长短、比例以及对资本周转速度和效益的影响。

第十五章  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本章综合分析周转时间;重点考察周转时间的构成对资本预付量的影响,以及说明预付资本的一部分为什么必然不断地处在货币资本形式上成为暂时间置的货币资本,成为资本主义信用的一个基础。

第十六章   可变资本的周转

本章则重点考察可变资本的周转为何影响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考察的目的在于剥开流通也同样产生剩余价值的假象。

一、年剩余价值率

(一)流动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在周转运动过程中的异象。

1.流动资本的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的共同点。

2.流动资本的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的不同点。

3.本章研究对象为流动资本中可变资本部分的周转。

(二)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同引起不同的年剩余价值率。

1.年剩余价值率的含义。

2.举例说明不同的年剩余价值率是由可变资本周转的不同速度产生。

3.年剩余价值造成了剩余价值相对量取决于流通的假象。

(三)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为何造成不同的年剩余价值率。

1.预付的可变资本与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差别。

2.周转的可变资本是实际使用过的可变资本。

3.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表明预付的可变资本实际使用过的次数。

4.预付的可变资本与周转的可变资本之间的联系。

(四)年剩余价值率与实际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1.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前者证明了后者。

2.年剩余价值表明的关系源于资本现实运动本身。

二、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

(一)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的差别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

(二)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对社会再生产的不同影响。

第十七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

本章着重考察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实现速度、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程度以及年剩余价值量的不同影响,从而在更为具体的形态上揭示了资本运动速度与资本增殖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来源问题。最后,对第一和第二篇做了总结。特别是指出研究和学习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本篇考察由各个资本相互交错运动构成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本篇选用的是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循环公式;其要点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亦即社会总资本正常运动得以实现的条件问题,其实质是剩余价值得以实现的问题。本篇为《资本论》第三卷考察的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以及剩余价值分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本篇选用的样本本篇由四章组成。重点阅读第十八章、二十章和二十一章。

第十八章 导言

一、研究对象

(一)本篇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1.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3.社会总资本运动是各个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

4.社会总资本运动不同于单个资本运动的特点。

(二)比较说明本篇的研究对象。

1.第一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

2.第二卷第一、二篇的研究对象是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

3.本篇的研究对象是各个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组成的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个过程的总体,既是社会总资本运动本身又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的形式。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一)货币资本在单个资本运动中的两个作用。

1.货币资本表现为发动资本运动过程的第一推动力。

2.货币资本是保证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货币资本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的作用。

1.货币资本在社会总资本运动中同样发挥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作用。

(1)货币资本的数量并不绝对限制生产的规模。

(2)不能把充当流通手段和贮藏货币职能的货币资本价值看成是对生产资本价值的限制。

2.货币资本是保证社会总资本正常运动的条件。

(1)货币资本预付量取决于资本周转的时间。

(2)周转时间就它劳动时间的长度决定而言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的物质性质。

(3)从事历时较长范围较广的生产活动取决于单个资本家拥有的货币资本的界限。

(4)信用制度和联合经营打破了单个资本的限制。

(5)对货币资本的需求是由劳动期间的持续引起的两种原因。

(6)在社会公有的生产中即使货币资本不存在了,但必须确定劳动期间长短不同的生产的合理比例。

第十九章  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

魁奈的《经济表》既表明重农主义体系抓住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也表明他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斯密在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上的退步,集中表现在他把交换价值分解为V +M 即斯密教条上;李嘉图则重复了斯密的错误;其它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有学说表明,斯密的混乱思想一直在延续,斯密教条成了政治经济学的正统信条。

 

第二十章  简单再生产

本章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章考察的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规律,考察的重点是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

本章由11节组成;重点选读第I节至第V节,还有IX节。

一、问题的提出

(一)阐明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础或出发点。

1.社会资本在一年内执行职能的结果——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

2.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要用商品资本循环公式:W′— W′。

(二)阐明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基本观点。

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

2.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是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本质要求。

(三)阐明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理由。

1.简单再生产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

2.简单再生产是积累的现实因素。

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已经存在了。

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一)阐明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1.从实物形式上把社会总产品从而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的原理。

2.从价值形式上把社会总产品分成三个部分的原理。

(二)提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揭示年社会产品基本交换关系的三大要点。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

全年社会总产品(商品产品)为:

I.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II.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2.年社会总产品基本交换关系的三大要点: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I部类内部的交换。

I.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II.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Ⅰ(v+m)和Ⅱc的交换

(一)Ⅰ(v+m)和Ⅱc交换的物质内容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通过货币流通完成的。

1.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

2.整个交换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三次预付、七次交换过程来完成。

3.货币流通具有的意义。

4.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的实现要求预付货币的回流。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

(v+m)=Ⅱc

四.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

(一)第Ⅱ部类内部分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两个分部类。

1.第Ⅱ部类的产品分为必要消费资料Ⅱa和奢侈消费资料Ⅱb两个分类部。

2.两个分部类的预付可变资本的回流过程不同。

2.两个分部类内部的交换过程和比例关系。

4.两个分部类的分割还会对Ⅰ(v+m)发生影响。

(二)由第Ⅱ部类两个分部类的划分得出的结论。

1.  申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Ⅰ(v+m)=Ⅱc

2.强调第Ⅱ部类内部的两个分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Ⅱb)v =(Ⅱa)m

3.指明上述比例关系在全年总产品的每一次分配中都具有本质的决定性的意义。

(三)第Ⅱ部类划分两个分部类的意义。

1.两个分部类的划分有利于研究经济危机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2.两个分部类的划分有利于研究第Ⅱ部类内部结构对整个产业结构的影响。

3.两个分部类的划分有利于认识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本质。

五、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

 (一)不同部类之间的种种交换。

1.第Ⅰ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与第Ⅱ部类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即发生在Ⅰ(v+m)与Ⅱc之间的交换。

2.第Ⅱ部类内部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即发生在Ⅱ(500v+500m)内部的交换;或者说发生在两个分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即Ⅱa400v+(240+160)m和Ⅱb100v+(60+40)m内部的交换。

(二)货币流通的规律及作用。

1.商品生产者预付在流通中的货币,在商品流通正常进行的情况下会回到他自己手中;但只有对生产必要消费资料的Ⅱa资本家来说,预付在可变资本上的货币资本才直接回流。

2.货币流通的媒介作用在于它会从一个商品变化的系列中退出来而不消失,继续不断地留在流通的位置上。

3.转化为可变资本的货币资本在货币流通中时而作为资本发挥职能,时而作为货币媒介商品流通。

4.实现剩余价值的是资本家自己投下的货币。

六、固定资本的补偿

(一)问题的提出。

1.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的巨大困难在于固定资本在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上的不一致。

2.固定资本补偿中货币的作用。

3.在固定资本补偿中货币的作用。

(二)固定资本折旧所引起的矛盾。

1.第Ⅱ部类3000c商品的价值中包含着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

2.第Ⅱ部类固定资本折旧所引起的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几种设想。

3.解决矛盾的正确方向:从第Ⅱ部类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的比例关系中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

(三)分析折旧基金的货币来源和固定资本补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1.  折旧基金的货币来源于第Ⅱ部类c内部只卖不买即只进行实物更新的部分即Ⅱc(1)。

2.  固定资本Ⅱc的补偿过程。

3.固定资本Ⅱc补偿的实现条件Ⅱc(1)=Ⅱc(2)

4.固定资本补偿过程中物质更新和价值折旧的不平衡及解决的方法。

(四)关于固定资本补偿问题的结论。

1.固定资本补偿过程中更新和折旧的不平衡会引起经济危机。

2.资本主义不能消除上述危机。

3.公有制生产中建立物质储备的必要性。

第二十一章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本章考察的核心是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比例关系和实现条件。

本章由一个前言和四个小节组成;考察了资本的积累过程、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积累的条件以及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条件,另外对积累过程中的货币问题作了补充说明。

一、社会资本积累的过程和前提条件

(一)资本积累的过程。

(二)资本积累的两个前提条件。

1.在扩大再生产以前一定要有个先行的一定量的货币积累。

2.要有扩大再生产即实际积累的物质要素。

(三)关于资本积累的货币来源问题。

二、第Ⅰ部类的积累

(一)货币贮藏。

1.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货币积累和实际积累可以在空间上并存。

2.货币积累和实际积累要有合适的比例即IAA'A"=IBB'B"

3.两种积累不平衡的原因。

(二)实际积累。

1.追加的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Pm存在于简单再生产中。

2.追加的可变资本的物质要素A总是准备好的。

3.金生产部门资本积累的特点。

三、第Ⅱ部类的积累

(一)两个部类的积累要有一个特定的比例,否则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

1.第Ⅰ部类的货币积累会阻碍第Ⅱ部类的简单再生产。

2.第Ⅰ部类的实际积累会破坏两个部类的简单再生产。

(二)扩大再生产要求两大部类的产品同时进行改组,其条件是Ⅰ(v+m)>Ⅱc

四、用公式来说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与条件

(一)具体阐述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Ⅰ(v+m)>Ⅱc

(二)用第一例说明两大部类之间是如何按比例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

(三)用第二例说明两大部分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1.第二例扩大再生产的特点在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2.两大部类的积累既互为条件又互相制约,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Ⅰ(v+m)=Ⅱc+Ⅰc+Ⅱc。

3.三年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和结果。

(四)综合分析积累时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几种情况,进一步说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在第Ⅰ部类积累率为 =1/2mI,并且每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Ⅰ(v+m)与Ⅱc交换可以发生三种不同情况:Ⅰ(v+1/2m)=Ⅱc,Ⅰ(v+1/2m)>Ⅱc,Ⅰ(v+1/2m)<Ⅱc。

2.扩大再生产的又一个前提条件:Ⅰ(v+v+m/x) = Ⅱ(c+c)

五、关于积累条件下对货币问题的补充说明

第四部分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37009)

·第三卷的整体介绍

(一)第三卷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既不同于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抽象阶段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第一卷研究对象)也不同于作为抽象过程的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卷研究对象),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实运行的全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以及再生产、再运行过程的有机统一。

2.决定资本生产过程的动力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决定资本流通过程的动力是剩余价值的实现,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扩大再生产和加速再流通的动力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因此,与剩余价值分配相联系的分配制度、分配机制、分配体系是第三卷的核心内容。

3.作为资本分配对象的剩余价值,既不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增殖额即G--GG中的G,也不是在广义的流通过程中由资本运动效率带来的年剩余价值M = m·n(剩余价值×年周转次数),而是在总过程与各种具体形式的资本相匹配各种收益形式;因此,考察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而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利益驱动机制,就不能不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即资本的、剩余价值的、价值的、所有权的具体。

4.资本的具体形式,不仅表现为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生产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流通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所费资本和所用资本,而且表现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所有权资本、职能资本、银行资本、信用资本、证券资本、虚拟资本、农业经营资本 另外,从运动的角度考察,上述各种形式的资本会表现为一系列变态形式,即它们最初都表现为预付的或垫付的一定量的货币,进而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和流通要素的支出费用(即生产费用和流通费用),最后表现为商品的成本价格(即资本商品的内在价值)和资本的商品价值(即生产价格:资本的外在价值);同时,从各种资本相互作用的角度考察,各种资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表现出突破私有制狭隘界限的内在力量:资本不仅采取了与私人资本相适应的私有制形式,而且还采取了与社会资本相适应的合作制、股份制和信用制度的形式,具有混合经济性质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打破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1]

5.与资本具体形式相适应的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不仅表现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还表现为企业主收入、利息、股息、地租等;由于要说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必须以揭示剩余价值从而年剩余价值,向利润、平均利润以及超额利润转化为前提,所以说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还必须同时说明(1)商品价值,经生产费用向成本价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商业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的转化,(2)市场竞争的中枢,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向由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生产价格转化,(3)价值规律经剩余价值规律向为平均利润率规律,(4)超额剩余价值向超额利润的转化。

6.伴随着商品价值、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从抽象形式向具体形式的转化,商品所有权规律最终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化,这个转化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了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分配制度。

(二)第三卷的叙述方法

1.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把产业资本作为各种具体形式资本的一般形态,并以其为基础展开对资本具有均等分配之社会权利的说明;与此同时,一方面把利润作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各种具体形式的资本收益之基础,另一方面把资本的实际耗费即成本价格作为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基础,展开对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相互作用中、在市场竞争中、以及在生产和流通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运行机制和分配体系的说明。

2.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分析中更强调具体描述:即用非常详尽资料描述了(1)节约成本的各种方式和方法,以及对利润率下降趋势起相反作用的各种手段和途径;(2)资本主义商业资本与前资本主义商人资本的本质区别,以及资本主义商业为何具有产业化特征的原因;(3)法律条文,例如1844年银行法,对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以及通货运动的影响;(4)自然科学技术,例如当时最有名李比希农业化学,关于土地还原规律对土地递减规律的反作用的说明。

3.关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与第一卷注重分析剩余价值接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式变革、第二卷注重分析剩余价值实现中的价值革命和价格革命不同,第三卷注重分析剩余价值分配中的资本权能革命;而在这种权能革命中,对等量价值投入(资本)获取等量价值收益(利润)的分析始终是重点。

(三)第三卷的结构安排及基本内容:

第三卷由七篇52章组成;基本内容:揭示资本分配剩余价值的依据、原则、机制和规律,说明资本主义分配剩余价值的权益体系,以及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混淆资本收入(M的无偿占有)和劳动收入(V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庸俗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如下图显示不全,请参见附件K4)

第一部分由前三篇组成,以产业资本为载体阐述资本如何分配剩余价值的理论基础。

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该篇主要揭示(1)能够表现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生产关系本质的剩余价值,如何通过资本的运动过程转化为与雇佣劳动无关的、只作为资本自身产物的利润;(2)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花费的成本价格;(3)上述这两个转化的内在依据和外在机制是什么。在这里,理解辩证法关于有机体在运动中必然发生形态和性质上的变化的观点,是理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的前提;理解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一般、最抽象的转化形式即利润的本质,是理解资本权利和资本分配依据的关键。

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该篇是上篇的继续,主要阐述(1)资本的特性(均等性)如何决定资本分配的原则(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2)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成本价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过程和机制,(3)以社会必要劳动为实体的价值规律转化为以资本价值为实体的生产价格规律。在这里,市场机制特别是竞争机制,既是资本分配生产资源的方式也是资本分配生产果实的方式。

第三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该篇从绝对量和相对量的二重角度,阐释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决定的资本投入与资本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还揭示了利润率下降的规律,从而为从整体上阐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由一篇组成,以商业资本为样本说明资本分配剩余价值的一般规律。

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在分析资本的核心构造所必需的范围内,揭示和说明资本的具体形式--商业资本及其表现形式;强调指出了(1)资本主义商业资本,作为职能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的客观依据与客观过程;(2)商业资本独立化运营即周转,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所起的二重作用;(3)商业利润作为商业资本按照资本分配原则获取的收益是平均利润的表现形式,其本质上依然是剩余价值;(4)市场机制在分配总资本中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比例方面所起的作用,(5)资本主义商业不同于前资本主义商业,它如何具有与资本主义产业相同的性质。

第三部分由一篇组成,以生息资本为例说明非职能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形式和方式。

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该篇(1)在平均利润率或一般利润率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利润的本质;(2)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一定数量的价值额转变为自行增殖、自行增加的价值的可能性,以及它作为资本转变为商品的可能性;(3)在生息资本与职能资本之间的借贷关系中说明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本质;(4)在市场价格、供求、竞争等相互起反作用的各种力量达到的均衡状态中,说明资本如何突破具体部门的界限表现为整个阶级共有的资本,又如何被市场机制分配到不同部门之间,被分配在资本家之间;(5)在市场机制和信用制度的相互作用中,揭示以资本与雇佣劳动为制度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现实形态,说明产业经理人和商业经理的特殊劳动如何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利润的职能;(6)在以信用制度为代表的资本的分工合作体系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说明剩余价值分配的特殊规律,即按照资本权能规则分配收益的法则。

第四部分由一篇组成,以资本化的土地所有权为对象说明资本主义分配体系真相与全貌。

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该篇(1)在对土地所有权历史形式的考察中,揭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性质;(2)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实描述的框架中,说明雇佣工人、产业(农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3)在与利息和租金的比较中,说明地租的本质、来源、以及各种形式。该篇的特点在于:把剩余价值的分配----在这里主要是对其转化形式或具体形式--超额利润(实体和量)的分配,置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囊括的所有要素的相互作用的现实活动之中;因此该篇不仅揭示了剩余价值在农业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之间分配的特殊规律,建立了完整科学的地租理论,而且在最具体的层面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全貌。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的物质变换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要素:即土地(自然资源及其差异)、生产资料(技术手段及其等级)、经营管理能力(结合生产力及其高低)劳动力(智力和体力及其素质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应用程度);另一方面表现为在人与人之间利益交换和分配中活动所借助的各种社会形式,即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以市场为载体的经济运行方式、以竞争和信用为中介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寡头、以现代工厂制度和现代金融制度为基础的股份制与合作制度,以职业经理人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资本所有权为核心的产权置换体系、特别是资本与土地所有权的置换体系,以资本权能分工合作体系为基础的资本分配制度,以对稀缺资源所有权垄断为基础、包括经营权垄断为特征的资源合约体系等等。

第五部分由最后一篇组成,该篇在全卷乃至全三卷的基础上,总结性地揭示和概括了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消费关系之间的真实关系,从而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整体性的研究。

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该篇总结性地批判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混乱地表述资本主义各种收入及其来源的三位一体的公式,概括性地指出了由资本主义运行方式特别是竞争机制所引起的各种假象,提纲挈领地揭示了由资本主义分配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人与人之间、即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画龙点睛地强调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该篇不仅结束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也结束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整体性分析,因此它不仅是第三卷的终结也是《资本论》全书理论部分的终结。

(四)第三卷的意义

1.  关于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和个别形式,以及它们与一般形式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

使对剩余价值一般形式的发现,真正成为《资本论》区别于过去一切经济学的三个崭新因素之一。

2.  关于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以及剩余价值向利润、利息、地租等具体形式的转化

的理论,使古典学派解体的难题之一,即商品按价值交换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之间的所谓矛盾得以科学地解决;如同恩格斯所说,这个极其出色的研究成果使整个政治经济学发生彻底的变革,并引起巨大的反响

3.关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及其地租的理论,不仅使资本主义产权置换的现实得以再现、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硬化为制度的现实得以再现,而且使与所有权垄断和经营垄断相关联的超额利润的占有机制得以再现。

4.关于剩余价值分配既是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动力,又是驱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再运行的动力,还是构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的理论,使《资本论》成为迄今为止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完备的理论。

5.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叙述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反映资本主义现象和本质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分析与模糊这些联系的庸俗辩护学进行比较,始终坚持有层次、有步骤地再现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消费关系相互联结而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整体结构,始终坚持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的迷惑人的性质,始终坚持从运动的观点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迁、经济形态的演化、经济关系的发展,是第三卷在方法论方面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启迪。

6.恩格斯关于编辑第三卷的阐释以及对第三卷的增补,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光辉的人文典范。

·第三卷的各篇纲要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本篇研究对象是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最初转化形式即利润和利润率。本篇作为第三卷的逻辑起点其核心任务是揭示利润的本质。利润作为本篇乃至第三卷的核心范畴,为以后各篇说明剩余价值更为具体的转化形式,即平均利润以及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范畴奠定基础。

本篇共七章,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和第二章,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利润本质,即被看作是总预付资本产儿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作为一种绝对量如何由于价值关系框架的变换即相对比率的变换而改变了形式模糊了本性。

第二部分:即第三章到第六章,从不同方面说明决定和影响利润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指出除剩余价值率之外,资本的有机构成、周转速度、生产资料的节约、价格的变动以及市场环境的好坏等都是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与此同时也揭示了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特性。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本章从分析商品的价值构成入手,把商品价值初始转化形式--成本价格,作为理论出发点,具体了阐述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依据与理由。

一、成本价格

(一)成本价格是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的转化形式。

(二)成本价格具有二重意义。

(三)与预付资本相比,成本价格掩盖了资本的实质。

二、利润

(一)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二)利润如何是一个客观范畴。

  三、批判庸俗的价值论和利润理论。

(一)成本价格被看作商品的内在价值的理论或理由。

(二)剩余价值被看作从商品的出售本身产生的理论或理由。

(三)批判把上述错觉看成是超过李嘉图理论的进步。

(四)批判另一种把成本价格看成是商品的现实价值,同时把剩余价值看成是高于价值出售产生的糊涂观念。

第二章  利润率

本章从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角度,进一步说明剩余价值到利润转化的客观过程;本章的结论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即由一种价值对比关系框架变换而引申出来的一种结果。第二章与第一章是一种逻辑关系而不是历史关系。

 

一、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客观依据

(一)资本生产与资本流通不过是资本追求增殖的手段或途径

(二)资本总公式GWG表明资本流通是为了从流通中取出一个更大的价值额。

(三)资本家预付总资本目的是生产一个超过预付资本的价值余额。

(四)资本家实际获利的程度取决于利润率:m/C = m/c+v。

(五)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表示同一个量的不同的比率或关系。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前提

(一)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历史起点。

(二)利润率包含了剩余价值在流通获得的新的规定。

(三)利润率能够掩盖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真实关系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三、利润率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方式并使资本关系神秘

(一)使劳动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发生颠倒的生产方式。

(二)   利润率实际表示的是可变资本变动量和全部预付资本量之间的关系。

    (三)利润率作为表示预付总资本增殖程度的比率模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第三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本章论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各种数量关系,特别是它们在三方面的不一致关系,从而说明利润率变动的相对独立性。本章是马克思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关系的例证。本章由一个前言和两节组成。

前言:说明本章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前提。

节,分析在m不变,v/C可变的情况下,对P发生影响的4种情况。

节,分别在m可变考的情况下,对对P发生影响的3种情况。

在本章的最后概括了决定利润率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剩余价值率和察资本的价值,以及由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决定的利润率变化的各种规律。

 

第四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本章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拟定的题目补写的。

一、强调第二卷关于周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对利润的影响的说明。

(一)   周转时间中的任何一部分时间的缩短都会增加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

(二)   缩短生产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工业进步。

(三)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即交通革命。

二、强调周转时间缩短直接影响剩余价值生产的原因在于可变资本提高了效率

(一)年剩余价值率M是实际剩余价值率m转化为利润率P的中间环节。

(二)资本家不把实际剩余价值率m和年剩余价值率M区分开来及其原因。

 

第五章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本章由5节组成,从分析由不变资本不同部分使用上的节约而产生的利润率提高。

节概述,阐述不变资本使用上节约的四种形式:延长工作日、劳动的社会结合、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等,同时还揭露了这种节约的资本主义特征。

.节是对概述内容的具体例解:其中,.靠牺牲工人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列举了19世纪60年代的煤矿、工厂、以及室内劳动,延长工作日、强制性地节约必要的安全设备的事实;.动力生产、动力传送和建筑物的节约,引证了由各种技术进步引起的机器改良和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以及对利润率提高产生的影响;.生产排泄物的利用和.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阐述了因劳动的社会结合而导致的节约。本章的最后还阐述了一般劳动与共同劳动的区别。

第六章  价格变动的影响

本章主要论述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本章研究由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不变资本构成要素的价格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主要探讨了.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资本的增殖和贬值、游离和束缚,以及由此引起的价格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同时,.一般的例证:18611865年的棉业危机,还用丰富的实际材料说明本章的观点。

第七章  补充说明

对本篇的总结。

一、资本家不把利润和剩余价值看作同一个东西的原因。

二、批判洛贝尔图斯关于资本量的变化不会影响利润率的错误观点。

三、对利润率变化原因的总概括。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本篇作为上篇的继续,研究的是剩余价值转化的第二阶段,即剩余价值通过利润进一步转化为平均利润;说明的是社会生产各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如何通过市场竞争而趋向平均化,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商品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揭示的是以社会必要劳动为实体的价值规律如何转化为以资本价值为实体的生产价格规律;强调的是市场机制尤其是竞争机制如何既作为资本分配资源的方式也作为资本分配果实的方式起作用,同时还强调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如何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本质关系。本篇中研究的资本是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以及由于竞争而引起的各个单个资本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篇在逻辑上是第二卷第三篇的进一步展开。

本篇包括五章,其中第八章提出问题,即商品按价值出售必然使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具有不同的利润率的,第九章和第十章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如何这个问题,第十一和第十二章则是对这个问题的补充说明。

第八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一、假定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一个统一的剩余价值率m的理由

(一)理论假定必须服从理论研究的主题

(二)第二篇的研究主题是一般利润率在一个国家内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

二、不同生产部门的同量资本具有不同的利润率P

(一)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P不同

(二)由于资本周转时间不同利润率P不同

三、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似乎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一)商品按价值出售,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必定有不同的P

(二)P相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商品必定不能按价值出售。

四、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率的内在依据

(一)不管资本有机构成如何不同,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的成本价格总是相等的

(二)不管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如何不同,成本价格对不同生产部门是一样的

(三)成本价格的均等性是形成不同投资竞争的基础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本章回答前一章提出的问题,具体阐述了利润率向一般利润率的转化,以及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古典学派所无法理解的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所谓“矛盾”。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

(一)考察平均利润率形成的独特视角。

(二)平均利润率是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形成的前提。

(三)决定平均利润率的两个因素。

二、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关系

(一)商品价值在总过程中的分离出成本价格和发展成为生产价格。

(二)特殊生产部门的商品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

(三)生产价格形成后对成本价格的修改及其意义。

(四)商品的价值变化是生产价格变化的基础。

(五)生产价格总和等于价值总和,剩余价值总和等于利润总和。

(六)把商品生产价格同价值的偏差会互相抵销这点理解为一种长时期发生作用的趋势。

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产生,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与劳动的真实关系。

(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造成了利润来源于资本的假象,资本剥削劳动的关系被模糊为资本与资本的关系。

(二)生产价格则完全掩盖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事实。

(三)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说明了本质和现象之间的矛盾  (四)对马尔萨斯庸俗利润论的批判。

第十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本章在前章科学阐述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引入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从而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实际运行的角度,进一步展开说明前章阐述的转化过程,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价值形成机制的理论。本章理论地位十分重要。

一、竞争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平均化: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

(一)具有资本中等构成或平均构成的生产部门完全是或接近社会平均资本构成。

(二)竞争会把社会总资本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使每个部门生产价格趋于平均。

(三)       平均利润是按照每个生产部门的资本量的比例分配在这些资本量上的剩余价值总量。

二、真正困难的问题是:竞争使利润平均化是如何进行的

(一)如何对竞争的基础--商品价值进行评估?

(二)商品按价值出售和按生产价格出售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三、全部困难是由于一个事实:商品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

(一)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的剩余价值。

(二)等量资本在等量时间中生产的商品的总价格应当满足资本的要求。

四、商品按价值交换比按生产价格交换所要求的历史发展阶段要低得多

(一)商品按价值交换先于按生产价格交换

(二)生产价格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

(三)从历史上看,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恩格斯在第三卷增补第一部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参阅这部分。

(四)使商品交换的价格接近价值的三个条件。

(五)关于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六)价值规律支配价格运动也调节生产价格。

五、部门相同、种类相同、质量也接近的商品按价值出售条件

(一) 同种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即卖者间的竞争和可供实现其产品的市场(需求)。

(二)市场实际上是通过买者之间的竞争即来实现的。

六、总结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一)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是资本的社会权力。

(二)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供求关系的变动,使各部门的利润率具有平均化的趋势。

(三)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资本和劳动力能在部门间、空间上迅速转移。

(四)平均利润率体现的是资本家阶级同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

(五)古典学派对生产价格的认识。

七、超额利润问题

(一)超额利润有两种:个别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和利润。

(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转形理论所作的批判

第十一章  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本章研究的问题是工资的一般提高或降低怎样影响被假定为既定的商品的生产价格;研究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说明李嘉图在这个问题上的片面和缺陷。

第十二章  补充说明

本章共三节。.引起生产价格变化的原因;即第一,平均利润率发生变化,第二,生产价格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动:或是因为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量发生变化,或是因为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中等构成的商品的生产价格;补充说明生产价格同价值偏离的两个原因:加在成本价格之上的不是剩余价值而是平均利润,一个商品的同价值偏离的生产价格会作为要素加入另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资本家的补偿理由;首先说明在竞争中一起经济关系都颠倒地表现出来,然后再说明资本家一切补偿补偿理由只是基于这样一点,即所有资本家都按照他们的资本比例对全部剩余价值拥有同样的权益,并把剩余价值分配的平均化过程当作创造利润本身的活动。

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本篇是关于利润理论的基本总结,即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平均利润率运动的总趋势,以及这一总趋势中所包含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矛盾,包括生产与流通,生产与实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本篇作为第一卷第七篇和第二卷第三篇抽象上升具体的逻辑发展,不仅是对本卷前两篇的理论总结,也是从整体上对前两卷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的总结。

本篇共有三章,第十三章阐述规律本身的内容;第十四章阐述对规律起反作用的各种因素;第十五章说明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之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十三章  规律本身

    本章阐述的中心问题是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必然性及其表现形式。

一、平均利润率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下降的规律

(一)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特有的表现。

(二)利润率下降的规律与利润分割为互相独立的部分没有关系。

(三)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水平的各国同样使用。

二、利润率(相对量)下降和利润量(绝对量)增长同时并存的二重表现

(一)利润率下降并不排斥利润量的绝对增长及其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二)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同时增长的二重性规律及其必然的表现形式

(三)利润率下降与支持利润量同时增长或不变的条件

(四)批判关于利润率下降的错误观点

三、商品价格下降和商品所实现的利润量相对增加的二重表现

(一)商品价格下降的原因

(二)利润率因单个商品价格下降而下降

(三)按单个商品价格计算的利润率和现实利润率的区别

(四)   利润量和利润率的不同

(五)   利润量增长的原因

(六)批判在商品价格下降和商品所实现的利润量相对增加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七)对商品价格下降和商品所实现的利润量相对增加问题的结论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本章阐述了对利润率下降起抵消作用的六个方面的因素,从而说明为什么利润率下只具有趋势性的问题;必须注意,所有这些因素都只能抵销规律的部分作用,而不能取消规律本身。

.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这是对利润率下降规律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这是阻碍利润率趋势的最显著的因素之一。

.不变资本要素变得便宜;理解这个因素,除了本卷第一篇的那说明些情况外,还需要说明一点,即就总资本来看,不变资本的价值并不和它的物质量按同一比例增加。

.相对过剩人口;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发展,这个国家的相对过剩人口就表现得越明显,因为造成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因素同样是造成相反对抗力量的因素。

.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个因素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使不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一方面可以使可变资本转化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因而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

.股份资本的增加;因为股份资本不会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它们提供的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

第十五章  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本章通过分析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在总过程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及其历史局限性。本章共有四节:第节综述与理解规律内矛盾相关的问题;第节分析规律所内含的生产目的与生产手段之间的矛盾;第节由规律引起的资本过剩问题;第节补充说明与规律相关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积累率和竞争等重要问题。

.概论

一、李嘉图利润理论的错误

(一)把剩余价值率当作利润率。

(二)错误地说明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和后果。

(三)片面地考察包括利息在内的产业利润。

二、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

(三)不能把资本主义生产理解为以替资本家生产享受性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生产。

(四)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不是一回事情。

三、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与资本的集中

(一)利润量、资本量与积累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提高资本积累量有多种途径。

(二)利润率下降会加速资本积累及资本集中。

.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

一、手段和目的之间的矛盾

(一)劳动生产力发展的二重运动及其对利润率的二重影响。

(二)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

(一)危机的实质和作用。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危机的客观基础。

(三)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在。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一)资本主义生产真正限制资本自身

(二)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础矛盾的一种具体表现。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及其世界市场的一种历史手段。

.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一、资本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

(一)资本过剩的含义及其实质。

(二)资本绝对过剩的条件及其具体表现。

(三)资本过剩必将引起资本间的竞争。

(四)由竞争引起的冲突只有通过危机来解决。

(五)危机的具体表现。

二、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

(一)资本的绝对过剩与一般的绝对生产过剩以及生产资料的绝对过剩。

(二)绝对的资本的过剩与相对的人口过剩同时并存和互为条件。

(三)资本过剩包含着商品的生产过剩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

(四)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的消费与为增殖而生产之间的冲突。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限制的小结

(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使利润率下降成为一个规律。

(二)生产的扩大和缩小不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而取决于一定水平的利润率。

(三)利润率对一切新的独立形式的资本嫩芽(创业资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四)对李嘉图关于利润率下降理论观点的评述。

(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特有的历史限制和历史性质。

.补充说明:

一、劳动生产力提高懂得规律对资本主义不是无条件适用的

(一)劳动生产力在各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对不变资本的固定部分和流动部分的影响是不同的。

(三)劳动生产力提高是加入商品的劳动总量的减少。

(四)资本主义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条件。

二、关于资本积累

(一)股份资本的形成阻碍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二)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并不引起利润率下降。

(三)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关系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对立物。

三、竞争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一)竞争使新的生产方法普遍化。

(二)竞争迫使资本家不得不采取更新的生产方法。

(三)新技术的应用使不变资本的费用和价格与可变资本相比都相对增加。

(四)利润率下降但积累的欲望和能力仍然增长及其原因。

四、资本主义生产的三个主要事实

(一)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二)劳动本身已经成为社会的劳动。

(三)世界市场的形成。

五、结论

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成长起来的巨大的生产力,同其变得相对越来越狭小的制度基础(私有制)相矛盾。

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框架中增加很快的资本价值,同其实现资本增殖的社会条件(世界市场)相矛盾。

第四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本篇揭示和说明的是从产业资本派生出去并与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独立化的资本----商人资本或商业资本。这里的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进行经营的因而具有产业化性质的职能资本,是与前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相区别的商业资本。研究商业资本的重要目的,一方面是阐释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另一方面是在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基础上阐释商业资本获取商业利润的具体形式。

本篇共有五章,大体上分成三部分。第十六、十七、十八章,阐释的是经营商品的商业资本的职能、获取商业利润的途径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的二重作用;第十九章是在资本分工的基础上,阐述了经营货币的商业资本独有二重特性和二重作用,由此一方面阐释了货币经营资本与产业资本进而与商品经营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也阐释了货币经营资本与生息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十章考察商业资本的历史,目的是突出资本主义商业不同于前资本主义商业的产业化特点。

第十六章  商品经营资本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释在产业总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其运动的特点、性质和职能,以及由商品资本转化而来的经营商品的商业资本同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进而说明商品经营资本作为一种独立化的商业资本,其运动的特点,具有的职能、发挥的作用以及所体现的资本关系。

一、商品经营资本是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一)商品经营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二) 商品资本作为流通资本执行的职能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两个条件。

(四)独立化的商品经营资本使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复杂化。

二、商品经营资本的运动形式及其特点

(一)商品经营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WG。

(二)商品经营资本的职能实际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所完成的职能。

三、商品经营资本的作用

(一)从产业资本经营的角度看商品经营资本的作用。

1.缩短产业资本循环的流通过程。

2.节省产业资本循环的货币准备金。

3.节省产业资本家用在销售上的时间。

4.节省产业资本兼营商品买卖时所需要的流通资本。

(二)从资本总再生产运动过程的角度看商品经营资本的作用

1.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使社会总资本中专门用于买卖的资本得以减少。

2.商业资本的专业化既加速生产者商品的价值实现也加速自身的价值实现。

3.商人资本一次周转既一个生产部门许多资本的周转也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若干次周转。

四、影响商人预付货币资本流通素速度的因素

(一)资本生产总过程中的因素。

1.  生产过程的更新速度。

2.  不同生产过程互相衔接的速度。

3.  消费的速度。

(二)与资本生产总过程密切相关的因素。

1.  信用制度的发展程度。

2.  资本生产总过程顺利实现的条件。

五、对商业资本的总结

(一)商业资本是流通领域执行职能的资本。

(二)商业资本作为流通资本的职能是加快资本流通速度有助于产业资本的增殖。

第十七章  商业利润

本章主要阐释商业利润的来源、本质及其实现的途径,其中特别阐释了作为商业资本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流通费用进行补偿(资本回收的形式)以及获取利润的原因及其方式。

一、商业利润的实质及实现方式

(一)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执行流通的职能故既不生产价值也不生产剩余价值。

2.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所获得的产业资本生产的一部分。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本质。

1.  商业利润来源于单纯的加价的观点是一种肤浅的看法。

2.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依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获得的平均利润。

(三)商业利润是如何实现的?

1.流通是商业利润实现的途径。

2.商业利润的实现不是因为出售价格高于生产价格而是因为购买价格低于生产价格。

(四)对商业利润形成的说明及其作出的结论。

1.商业利润使社会平均利润率降低。

2.商业利润是对产业利润的一种扣除。

3.  商业资本参与平均利润的分配并不影响商品的价值。

4.  商业资本中的分类及其任何一个部分都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二、流通费用的补偿及其利润获得的方式

(一)流通费用及其分类。

1.生产性流通费用。

2.纯粹流通费用。

(二)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

1.  纯粹流通费用中相当于可变资本部分的补偿。

2.  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方式及其获取利润的方式。

3.  商业中雇佣劳动的特点和作用。

4.  所有纯粹流通费用都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过程。

三、正确理解商业资本中纯粹流通费用补偿问题的关键

(一)商业利润是通过商业雇佣工人的劳动从产业资本那里分享的剩余价值。

(二)在研究商业中可变资本时应当继续研究的问题。

1.  关于商人的可变资本的必要性问题。

2.  关于流通领域中必要劳动问题。

3.  关于商人劳动怎样保持他的不变资本的价值问题。

4.  关于商人资本在总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问题。

5.  关于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二重性问题。

6.  关于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的二重性问题。

(三)对上述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的探讨。

1.  商人的可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具有规模化本身带来的优势。

2.  进一步探讨商业的可变资本补偿及其方式问题。

3.  进一步探讨商业雇佣劳动的特点问题。

四、全章的总结

(一)关于资本的二重化。

1.资本作为商业资本的职能是产业资本的一般的规定性。

2.由于特殊种类的资本专门执行这些职能,这些职能因而成为资本增殖的特殊部门。

(二)商业资本是商业职能和流通费用独立化专业化的标志。

1.产业资本中的流通事务早已存在于与工场并列的事务所中。

2.流通费用在批发商人那里比在产业资本家那里大得多。

3.从流通角度看流通费用是商业资本的一种生产投资。

4.从商业资本投资角度看购买的商业劳动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劳动。

第十八章  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

本章考察商业资本周转的特点、作用及其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一、商业资本周转的特点

(一)商业资本的周转永远处于流通领域之中,其周转时间也只有流通时间。

(二)商业资本在流通中的形态变化表现为G-W-G。

(三)商业资本的周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四)商业资本周转最终要受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限制。

二、商业资本周转的作用

(一)商业资本周转对生产资本周转和商品资本形态变化起中介作用。

(二)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依赖性与其自身的独立性促进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三)经济危机首先在批发商业中爆发。

三、商业资本周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一)研究这个问题的假设条件。

(二)商人售卖商品的价格受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率的二重限制。

(三)认为商人可以任意决定商品的出卖价格是错误的。

(四)商人售卖商品的价格还受商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五)对流通决定商品价格的观点的批判。

    四、结论

(一)加速商业资本周转可以相对减少流通中的资本量因而可以提高平均利润率。 

(二)商品价格与商业资本周转速度成反比。

(三)商业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分摊到单个商品上的商业利润量就越少。

(四)单个商人的资本周转速度超过本部门的平均周转速度因而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五)商业价格降低是通过商人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第十九章  货币经营资本

本章考察的是商业资本的另一个形式即货币经营资本。本章主要阐释货币经营资本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中的职能及其特点。本章强调要注意货币经营资本和借贷资本之间的区别,尽管二者的业务往往由银行兼营。

一、货币经营资本及其所承办的基本业务

(一) 货币经营资本是在产业资本和商品经营资本中承担各种纯粹技术性业务的资本。

(二)货币资本的基本业务。

二、分工的二重性与货币经营业的性质

(一)社会分工使货币经营业发展成为独立化的为整个货币机构服务的产业。

(二)货币经营业内部的分工使货币经营业发展成为有规模的专业化的机构。

三、货币经营业发生的基础及其作用的特点

(一)兑换业和金银贸易是货币经营业的自然基础。

(二)货币经营资本是资本主义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借贷的职能和信用贸易同货币经营资本其他职能相结合促进货币经营业的发展。

(四) 货币经营业的特点。

四、结论

(一)货币经营资本的活动是为商人和产业家服务的活动。

(二)货币经营资本也获取商业利润也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二十章  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

本章主要阐述前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的特点,性质及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同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根本区别,从而把对商业资本的理论分析和历史研究结合在一起。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本篇阐述了生息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问题、由生息资本的发展造成的资本市场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问题,还阐述了资本主义所有权的具体形式以及与资本权能革命相关的资本自我扬弃问题。

本篇分为上篇和下篇共十六章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部分。理论分析部分主要在第二十一至二十五章,特别是二十七章。

第一部分: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四章,研究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派生出来的生息资本及其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说明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上的外表化以及资本拜物教如何在生息资本和利息上发展到了顶峰。

第二部分:第二十五至二十八章,主要研究信用和虚拟资本以及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问题;其中还包括在股份公司和合作工厂的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资本自我扬弃的问题。

第三部分:第二十九至三十五章,主要研究了作为生息资本的具体形式的银行资本、货币资本、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以及与这些活动密切相联的银行立法问题。

    第四部分:第三十六章,研究了前资本主义的高利贷资本与资本主义生息资本之间的区别。

第二十一章  生息资本

本章考察生息资本所特有的运动形式和利息的本质。

一、考察生息资本的一般说明

(一)以后所说的一般利润率都是指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共同形成的平均利润。

(二)货币作为一个价值额的独立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可以转化为资本。

(三)转化为资本的货币具成为有货币和资本的二重使用价值的特别的资本商品。

(四)利息是货币资本家依据资本所有权而占有的一部分利润。

(五)理解财产权交易的正义性或非正义性关键在于理解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六)货币要转化为生息资本前提是必须将货币交给职能资本家去使用。

二、生息资本特别的运动形式与特殊的性质

(一)生息资本的特别的流通及其特别的方式:G G W - G- G

(二)生息资本的特别的性质在于它是资本商品

(三)资本商品被贷出即被转让的条件

三、批判蒲鲁东关于生息资本的错误观念

(一)把生息资本的借贷关系与一般商品的买卖关系混同起来。

(二)把利息看作是大于商品价值的东西。

(三)把一般资本的运动说成生息资本的特殊运动。

四、针对蒲鲁东的错误对生息资本特性所作的小结

(一)生息资本的全部运动就是借贷和偿还运动。

(二)借贷和偿还是生息资本的特殊运动。

(三)生息资本的运动表面上与资本再生产过程无关。

(四)生息资本的运动实际上以资本再生产过程为前提。

(五)生息资本不过是现实资本运动的最抽象的形式。

五、利息的实质及其表现

(一)在资本的所有者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中研究利息。

(二)利息的实质是平均利润落入货币资本家手中的那部分。

(三)   把利息作为借贷资本的价格是一种不合理的形式。

(四)   利息采取生息资本价格的形式有其客观原因。

六、在生息资本的场合资本拜物教表现得更为浓烈了。

第二十二章  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本章研究对象是利润的分割、利润和利息的关系、决定利息率的因素,以及利息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之间的真实关系,但重点研究的只是生息资本的独立形态和利息从利润中独立出来的过程。

一、利息的界限

(一)利息总是由利润来调节的。

(二)假定利息在总利润中是一个固定的比例,利息就会同总利润一起涨落。

(三)利息完全可以和利润按相反方向发生变动。

(四)把决定利息率的因素和决定利润率的因素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五)利息率可以不以利润率的变动为转移而具有下降的趋势。

二、决定利息率的因素

(一)总利润率决定的总利润量的大小。

(二)总利润职能资本家和生息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的比例。

(三)资本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竞争。

(四)对自然利息率的批判。

三、利息率不同于利润率的特点

(一)利息率在每个国家的一定时间内是个不变的已知量而利润率则不然。

(二)决定利息率和利润率的因素是不同的。

四、信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以后研究信用做的备注)

(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买通过卖而实现。

(二)债权证书和票据等成了债权人的支付手段。

(三)债权书的互相抵消代替了货币。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本章是对利息的进一步研究,主要揭示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企业利润或狭义利润),以及这种量的分割如何转变为一种质的分割,说明作为资本所有权产物的利息和作为职能资本家活动结果的企业主收入,是如何反映资本关系由分工与合作决定的层次性,并由此进入对资本权能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同时也进一步批判了由这种转变引起的资本拜物教。

一、利息的产生使利润发生了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之间的量的分割

(一)利息范畴产生于职能资本家使用借入资本的场合。

(二)利息率产生于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三)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执行职能生产利润故即便是私人资本也不能支配本金。

(四)利息越接近零,借入资本和自家资本就越接近于同等地位。

(五)在存在利息的情况下,使用借入资本的职能资本家获取的平均利润必须分割。

二、平均利润在量上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使资本实际转变为一种质的分割

(一)量的分割到质的分割是指一切资本都要作为生息资本和作为职能资本区别开来。

(二)导致量的分割转化为质的分割的原因。

三、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在资本权能结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二重性

(一)利息的二重性。

(二)与利息相对立的企业主收入的二重性。

四、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这种质的分割进一步掩盖资本关系的本质。

(一)利润在质上分为两上部分,使资本关系更加神秘化了。

(二)批判企业主收入是监督工资的理论。

五、企业主收入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

(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的独特的社会规定性的因素----具有支配别人劳动的属性的资本所有权----已经固定下来;利息是两个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不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

(二)因为资本异化的性质,它同劳动的对立,转移到现实剥削之外,即生息资本上,所以这个剥削过程本身也就表现为单纯的劳动过程----因此,剥削的劳动和被剥削的;劳动,二者作为劳动成了同一的东西。

(三)同资本所有者相区别的产业资本家不是表现为执行职能的资本,而是表现为甚至与资本无关的管理人员,表现为一般劳动过程的简单承担者,表现为劳动者,而且表现为雇佣劳动者。

(四)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产生的客观原因及其二重性。

(五)现代“工业制度的灵魂”不是产业资本家而是产业经理。

第二十四章  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这是对前三章的总结。研究和批判生息资本的拜物教性质,批判庸俗经济学把资本看成价值和价值创造独立源泉的错误。

一、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歪曲表现

(一)生息资本G----G表明资本是一个数量关系。

(二)生息资本G----G表明货币会生出更多的货币。

(三)生息资本G----G使利润的源泉再也看不出来了。

(四)在生息资本形式上资本关系变成了货币这个物本身的属性。

二、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利用生息资本为资产阶级辩护的谬论

(一)普莱斯完全不顾再生产和劳动的条件把资本看作是永远保持和永远增长的价值。

(二)只有当利润中再转化为资本的那个部分,可以叫利息的时候,资本的积累过程才可以看作是复利的积累。

(三)在把生息资本理解为复利的积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撇开一切偶然因素不说,现有资本的一大部分会不断在再生产过程的进行中或多或少地贬值,因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原来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再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并且这种时间由于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减少。因此,在社会生产率的较高的发展阶段上,一切现有资本不是表现为资本积累的长期过程的结果,而是表现为相对非常短的再生产时间的结果。

2.利润率会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降低;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正好表现为可变资本的部分同不变资本相比越来越相对减少。

3.剩余价值和剩余劳动的同一,为资本的积累提供了一个质的界限:这个界限取决于总工作日、生产力和人口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水平。

4.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完成了。

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虚拟资本

本章研究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本章之前四章是从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直接形式上来分析生息资本。从本章开始则是进入对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起中介作用的银行家和银行资本的分析。银行资本的出现,虽然没有改变生息资本的性质,却使生息资本的构成和它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不仅如此,由生息资本过渡到银行资本的研究,使得资本关系的研究更具体化了;在这里,不仅要分析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而且还指出资本运动的新情况,如银行资本引起的虚拟资本的问题。从本章到第二十八章,都是围绕银行资本和信用问题而展开的。恩格斯补充说明了信用投机问题。

一、关于商业信用和商业货币----汇票

(一)本章不细分析信用制度和它为自己所创造的工具。

(二)本章也不细研究信用的发展和公共信用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本章只研究商业信用和商业货币。

二、从商业信用向银行信用的转化

(一)从19世纪40年代银行家《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和关于《硬币、纸币和信用货币》的摘引材料。

(二)关于一般信用的摘引材料。

(三)关于《工业信贷和工业银行》的摘引材料。

三、关于银行信用和银行货币----银行券。

(一)信用制度的另一个方面与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二)银行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

(三)银行拥有的借贷资本是通过多种途径流到银行那里的。

(四)银行的贷方形式和信用形式----银行券和虚拟资本。

四、关于银行信用和信用投机与危机问题

(一)生产的繁荣时期是信用投机的发展时期。

(二)委托销售制度是信用投机的可乘之机。

(三)信用危机的结果必然是经济危机。

第二十六章  货币资本的积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

    本章主要是批判诺曼和奥维尔斯在资本和利息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本章总结信用制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二重作用,研究了与信用制度相匹配的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公司和合作工厂,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发生的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化以及资本自我扬弃的历史趋势。

一、信用有助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

(一)信用制度的必然形成对利润率平均化起中介作用。(信用是资本集中的重大杠杆)

(二)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的。(信用是保证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

二、信用制度的建立使流通费用减少

(一)节约了流通中的货币(三种方式)。

(二)加速了资本流通和周转。

三、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现代股份公司得以成立

(一)现代股份公司的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

(二)现代股份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

(三)在股份公司中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货币资本家。

1.单纯经理的薪金,只是或者应该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这种劳动的价格,同任何别种劳动的价格一样,是在劳动市场上调节的。

2.单纯的货币资本家(投资者)所得的股息=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全部利润(平均利润);这全部利润是只是在利息的形式上,即作为资本所有权的报酬获得的。

3.由于资本职能由单纯经理承担,资本所有权与现实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职能完全分离了;利润(不是利息)表现为对别人的剩余劳动的单纯占有;因为生产资料已经转化为资本,也就是生产资料已经和实际的生产者相分离,生产资料已经作为别人的财产,而与一切生产中实际进行活动的个人相对立;这里的个人,是指从经理一直到最后一个短工。

4.股份公司内的资本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的分离,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

5.这种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结果,是资本再转化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这里的财产不是各个相互分离的生产者的私人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

6.这种分离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还和资本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点。

7.利润在这里纯粹采取利息的形式,所以那里仅仅提供利息的企业仍然可以存在;这是阻止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庞大得多的企业,不一定参加一般利润率的平均化。

7.  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逝世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资料所做的补充。

8.      这种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点。

10.  作为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在现象上也表现出来。它在一定部门中造成了垄断,因而要求国家干涉。它再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金融贵族,一种新的寄生虫,----发起人、创业人和图有虚名的董事,并在创立公司、发行股票和进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产出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实际上这正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11.  这是一种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

12.  股份制度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私人产业的扬弃。

四、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限度内支配别人的资本、财产和从而别人劳动的权利。这是资本之间的相互剥夺。

(一)对社会资本而不是对自己资本的支配权,使他取得了对社会劳动的支配权。  

(二)进行投机的批发商人是拿社会的财产,而不是拿自己的财产进行冒险的。

(三)成功和失败同时导致资本的集中从而导致最大规模的剥夺。

(四)财产在这里以股票的形式存在,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赌博的结果。

(五)资本主义的合作工厂是社会对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的一种积极的扬弃。

(六)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同样,它又是按或大或小的国家规模逐渐扩大合作企业的手段。

(七)与产业资本相联系考察信用制度的发展以及在这一制度中包含的资本所有权的潜在的扬弃。

(八)关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二重作用和二重性质。

1.    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要素。

2.    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质是: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方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搏欺诈制度,并且使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第二十八章  流通手段和资本。图克和富拉顿的见解

从本章开始和生息资本本身相联系来考察信用,考察信用对这种资本的影响和信用在这里所采取的形式,同时还有提出一些专门属于经济学方面的意见;也可以把本章对图克和富拉顿的批判意见,看作是第五篇上篇和下篇之间起承上启下的部分。

第二十九章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本章考察对象是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指出其大部分是由虚拟资本构成的;通过对虚拟资本的分析,不仅可以进一步揭示信用制度的二重作用,而且也更具体地说明生息资本的发展使资本关系更加神秘化。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

本章着重从虚拟资本的角度考察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在考察信用制度时要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真正的货币资本积累在什么程度上是资本的现实积累的标志,如何理解资本的所谓过剩,即货币资本的供给过剩?

(二)货币急迫即借贷资本不足,在什么程度反映出现实资本的不足,又在什么程度上反映与货币本身的不足,即流通手段的不足?

二、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式上的积累

(一)国债资本积累是生息资本积累的特殊形式之一。

(二)公共事业、铁路、矿山等所有权证书即证券也是生息资本积累的特殊形式之一。

(三)投机家如何依靠有价证券的买卖来积累财富。

(四)信用中介人可以把全部信用作为私人资本积累且通过对货币直接索取权的形式占有资本和收入。

(五)本章研究的是银行家(职业贷款人)作为中介人对产业资本家和商人发放的贷款。

三、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

(一)什么是商业信用?

(二)商业信用的特点。

(三)商业信用的界限及其作用程度。

(四)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结合在一起时发生的变化

四、货币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一)借贷货币资本的增加并不是每次都表示现实的资本积累或再生产过程的扩大。

(二)批判资产阶级对萧条时期借贷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的原因的错误见解。

(三)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借贷资本的增加并不表示生产规模的增加。

(四)在经济危机周期不同阶段中借贷资本与现实资本之间的互动中的变换关系。

五、信用制度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一)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使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呈现周期性。

(二)经济危机的原因并在于信用和货币的缺乏而在于生产和消费的对立。

(三)如何看出危机中出现的产业资本过多的现象。

(四)黄金外流不是危机的原因。

(五)从危机对虚拟资本的影响说明它和现实资本的关系。

第三十一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续)

本章从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的角度,更具体地考察货币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

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是一件比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更简单得多的事情。但是需要区分两个问题,因此本章由两节组成。

1.              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从货币单纯地转化为借贷资本的角度,说明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可以独立于现实资本的积累。

2.              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这种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资本:与第一节所论的内容比起来,这里所论的内容才能和真正的、同产业资本的现实积累相联系的借贷资本的积累;这是说明借贷资本的积累,只有在它是由资本或所得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的限度内才能与现实的资本积累,即与再生产过程相一致。关于这一点,下一章还要做进一步的考察。

第三十二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 (续完)

本章进一步考察由第三十一章考察的第2点: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以及这种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问题,以说明这两者的积累是不同的,并批判那种把借贷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同现实资本的需求和供给等同起来的错误观点。

第三十三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本章主要阐释由信用制度的发展导致的流通手段的节约,同时还指出改进交通工具也有助于流通手段的节约。

第三十四章  通货原理和1844年英国的银行立法

本章从从理论和实践的二重视角,特别从1844年银行法暂时执行的事实出发,阐释了李嘉图货币学说以及通货学派的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上的失败。

第三十五章  贵金属和汇兑率

本章从国际的角度来考察信用和货币流通的关系。由于只有贵金属才能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信用和货币流通关系也就是信用和贵金属在各国之间运动的关系。而贵金属在各国之间的流动,撇开贵金属产地流向不生产贵金属的国家的情况不说,又以汇率(外汇)行市为转移,所以和汇率有关的问题也是本章考察的主要内容。本章由两节组成。

.金贮藏的变动:考察贵金属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运动以及和各国中央银行金贮藏的关系。

.汇兑率:指出汇兑率是货币金属国家运动的晴雨表,分析汇兑率并批判在汇兑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本章的落脚点是从信用和货币流通关系的整体考察中得出信用制度与货币制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信用制度篡夺了货币制度的位置,另一方面信用制度并没有取代货币制度,并没有离开货币制度的基础。

第三十六章  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

本章主要考察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生息资本或高利贷资本,以及它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之间的历史关系和本质区别,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辩护的观点。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本篇研究的问题很丰富。从标题看,本篇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地租,借助地租这一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那些高于平均利润之上的超额利润的分配问题,因而在逻辑上本篇直接与第三篇直接相联系;从获取地租的依据来看,本篇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及其在经济上实现权益的社会形式,因而在逻辑上还可以与第四篇和第五篇研究的资本主义权能制度以及和它相适应的分配原则相联系;从地租的本质、特点及其具体形式来看,本篇还可以和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等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相联系,因而最终完成了对剩余价值分配体系的整体研究;从剩余价值分配的具体过程来看,本篇研究的是资本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之间的市场置换问题,从而最终完成了对市场体系研究;从土地价格决定的角度来看,本篇研究的是资本价格、商业价格、生产价格,从而是使商品价值理论即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得以最终完成;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上看,本篇在十分具体的层面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关系以及它们和雇佣工人阶级之间的生产关系,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最终完成;本篇的独特之处在于研究了与超额利润形成密切相关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垄断问题,从而为揭示各种形式的垄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框架中的经济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需要指出,本篇研究的问题资本主义地租问题是《资本论》全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为此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建立起科学的地租理论,对此恩格斯给予高度的评价。

本篇共有十一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三十七章:作为导论阐释本篇的研究对象和确定本篇研究的理论前提;

第三十八至第四十六章:阐释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特点及其具体形式;

第四十七章:阐释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三十七章  导论

本章阐明第六篇的研究对象,概述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阐释研究资本主义地租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土地所有权和本篇的研究对象

(一)土地所有权有各种历史形式。

(二)本篇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框架中的土地所有权。

(三)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基本特征。

二、研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理论前提

(一)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框架之中研究资本主义所有权。

(二)   资本主义地租本质上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即增殖价值的形式。

(三)必须把真正的地租同各种租金区别开来,真正的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产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正确理解土地所有权和地租与土地资本和利息(利润)之间联系与区别。

三、研究资本主义地租必须避免如下错误

(一)不能把适应于社会生产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租形式混同起来。

(二)不能用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一般存在的说明来代替对地租的具体分析。

(三)不能错误地理解决定地租数量的因素,地租的量完全不是由地租的获得者决定的,而是由他没有参与的、和他无关的社会劳动的发展决定的。

第三十八章  级差地租:概论

本章作为概论是对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作总的考察,阐述级差地租的一般性质,产生的过程以及形成的一般条件特点。

一、研究级差地租的理论前提

(一)假定产品按生产价格出售。

(二)在这个前提下地租怎么发展起来。

二、级差地租的一般性质

(一)利用瀑布的工厂可以产生超额利润。

(二)利用瀑布带来的超额利润与利用其他方法带来的超额利润具有相同的性质。

(三)利用瀑布这种自然力得来的超额利润区别于利用其他方法得来超额利润的特点。

三、级差地租的一般特点

(一)这种地租总是级差地租。

(二)这种地租不是产生于所用资本或这个资本所占有的劳动的生产力的绝对增加。

(三)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它的一种自然基础。

(四)土地所有权本身与剩余价值(利润)的创造没有任何关系,因而不是使超额利润创造出来的原因,而是使它转化为地租的原因。

(五)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是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

(六)级差地租概论适合于农业地租和采矿业地租。

第三十九章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Ⅰ)

本章考察等量资本投在等量面积的各级土地上使用时,因土地肥力或市场位置不同导致的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Ⅰ);在这里,马克思结合自己对李嘉图级差地租理论所作的“事先说明”把级差地租Ⅰ作为级差地租的一般形式来阐释。

一、事先说明:李嘉图在谈到下述观点时是完全正确的

(一)什么是地租:级差地租总是使用两个等量的资本和劳动所取得的产品之间的差额。

(二)关于地租量变化的规定:凡是使用同一土地或新地上所得产品的差额缩小的事物,都有减低地租的趋势;凡是扩大这种差额的,必然产生相反的结果,都有提高地租的趋势。

(三)   马克思对地租量变化的规定的限制和补充。

二、考察级差地租Ⅰ形成时所要考察的问题

(一)级差地租Ⅰ是由两个和资本无关的一般原因造成的。

(二)肥力和位置这两个不同的原因可以发生相反的作用。

(三)整个社会生产进步对位置的生产力造成的二重影响。

(四)   对土地肥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二重考察。

(五)   举例说明级差地租Ⅰ的形成。

(六)   分析级差地租Ⅰ所得的几点结论。

三、关于市场价值始终超过产品总量的总生产价格问题

(一)关于农产品中的虚伪的社会价值由市场价值规律决定的问题。

(二)关于市场价格的相同性与价值的社会性以及实现方式问题。

四、关于总地租、平均地租和平均地租率的变动问题。(对理解级差地租Ⅱ很重要)

(一)假定各级土地已耕的面积都增长一倍,总地租随总耕地面积增加而增加。

(二)平均地租和平均地租率随耕地面积的扩大而提高或降低。

(三)关于总地租、平均地租和平均地租率变动的几点结论。

五、对级差地租Ⅰ的补充说明(部分地也适用级差地租Ⅱ)

(一)平均地租或平均地租率可以在耕地扩大、价格不变和耕地的肥力差额不变时提高。

(二)耕地的扩大或者是向较坏土地发展,或者是根据各级土地出现的情况,按不同比例,向各级土地发展。

(三)这样的假设是错误的:殖民地国家可以按较便宜的价格出口谷物,因而那里的土地必然具有较大的自然肥力。

(四)耕种较大面积的次级土地无需以谷物价格的预先上涨为前提,资本家既可以用扩大市场本身的方法也可以用在现有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办法来扩大自己的生产。

第四十章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Ⅱ)

本章考察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的等量资本,由于有不同的生产率所形成的级差地租。就性质而言,级差地租Ⅱ与级差地租Ⅰ是相同的,它们都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但就转化途径或环节而言两者还有不同之处。本章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级差地租Ⅱ和级差地租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级差地租Ⅱ和级差地租Ⅰ的相同点。

(二)级差地租Ⅱ和级差地租Ⅰ的区别点。

(三)对级差地租Ⅱ和级差地租Ⅰ的总结。

二、对级差地租Ⅱ和级差地租Ⅰ内在联系的解析

(一)级差地租Ⅰ既是级差地租Ⅱ的逻辑起点也是历史起点。

(二)在级差地租Ⅱ形式上,除了肥力的差别,还有资本(以及获得信用的能力)在租地农场主之间的分配的差异。

(三)级差地租Ⅱ的变动以级差地租Ⅰ为基础,并只是级差地租Ⅰ的另外一种表现,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三、对级差地租Ⅱ形成的特点以及李嘉图的错误的阐释

(一)从级差地租的性质上看,级差地租Ⅱ只是级差地租Ⅰ的不同表现。

(二)级差地租特别是级差地租Ⅱ有复杂的各种组合,但李嘉图认为只有在递加投资的生产率绝对下降,从而农产品谷物的生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级差地租Ⅱ才形成。

(三)对追加资本的生产率的按比例的下降,不会引影响起调节作用的生产价格和利润率的几种情况的分析。

四、两种级差地租的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平均地租和平均地租率的变动上的不同

       (关于级差地租Ⅱ的各种组合在以下几章分析)

第四十一章至第四十四章考察级差地租Ⅱ的各种组合。

第四十一章  级差地租Ⅱ----第一种情况:生产价格不变;考察的前提是市场价格是由投在最坏的A上的资本调节。

第四十二章  级差地租Ⅱ----第二种情况:生产价格下降;分别考察了在Ⅰ.追加投资的生产率不变,Ⅱ. 追加投资的生产率降低,Ⅲ. 追加投资的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各种组合。

第四十三章  级差地租Ⅱ----第三种情况:生产价格上涨。结论; 这种情况是以不支付地租的最坏土地的生产率的降低为前提的;在这些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超额利润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形成,第二,新的超额利润形成的时候,追加资本的界限是只补偿生产费用的投资。

第四十四章  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这里通过表格说明已经提供地租的较好土地能够通过级差地租Ⅱ来调节价格因而所有的土地,包括以前无租的土地都能够变成提供地租的土地。除此之外还提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对于连续投资时土地生产率降低的情况可以参看李比希《关于农业化学在土地上的应用》一书中阐述的土地归还率;第二,在这里级差地租和地租只是投入土地的资本的利息;反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人都主张自然决定地租。

第四十五章  绝对地租

本章阐释的绝对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的发现,是马克思特有的地租理论。马克思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证了绝对地租的形成、特点和性质。

一、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一)抽象绝对地租本身之规律与分析级差地租之前提是否正确没有任何关系。

(二)土地所有权的存在是对土地投资的一个限制。

(三)在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前提下租种最坏的土地也必须支付地租。

(四)不能用殖民地的情况来说明最坏的土地不必支付地租。

二、绝对地租的形成及其来源

(一)单纯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权不会为土地所有权创造任何地租。

(二)对绝对地租形成机制的探索。

(三)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值在其生产价格以上的超过额。

(四)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的剩余价值。

三、绝对地租的补充说明

(一)关于农业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的关系问题。

(二)关于农业的独特性质问题。

(三)关于大规模畜牧业的情况。

(四)关于森林方面的土地问题。

(五)关于新加入耕作的同样土地可以提供的地租的问题。

(六)关于绝对地租的性质。

第四十六章  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

本章的研究对象是非农业用地的地租和土地价格;非农业用地是由真正的或狭义的地租调节的,但垄断价格也起很大的作用;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是由地租和利息率决定的,土地价格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第四十七章  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

本章阐释资本主义地租产生及其特征,实际是对第六篇的总结;其中Ⅰ.导论,指明地租研究的困难在于剩余价值已经按平均利润率分配完毕之后从哪里又出现这种剩余价值的超额部分,并由投在土地上的资本家以地租的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Ⅱ.劳动地租,Ⅲ.产品地租,Ⅳ.货币地租以及Ⅴ.分成制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分别阐释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地租形式、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借助这样的分析以丰富对资本主义地租的认识。

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本篇考察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收入及其来源,即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分配关系进行总体考察;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内在联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基本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的规律;指出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拜物教观念的虚伪性。本篇既是对全卷的总结,也是对全书的总结和完成。

本篇共有五章。

第四十八章:分析和批判三位一体的公式

第四十九章:概括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的分配关系,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描述这种分配关系的的错误观点,特别是斯密教条的错误观点。

第五十章:阐释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由竞争造成的假象,进一步批判所谓商品价值最终可以分解为各种收入的斯密教条

第五十一章:揭示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分配关系社会性和历史暂时性。

第五十二章:本章拟定阐述阶级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以回答阶级关系和及阶级斗争如何决定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从而完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的整体考察。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

本章由三节组成。

.阐释了三位一体所承载的经济内容是如何掩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的,总结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以及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的本质。

.具体分析了三位一体公式是如何抹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前提。

.具体阐释了三位一体公式是如何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现象以及中间环节混淆起来,并且总结性地阐释了三位一体公式所表达的各个收入的真实的经济来源,以及这种经济来源被歪曲的原因。

第四十九章  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

本章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层面上,概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年产品的总价值(C+V+M)、总收入(V+M)和纯收入(M)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批判了斯密教条把商品总价值(C+V+M)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即(V+M)的错误,混淆模糊主体和分配对象之间内在联系的错误,以及混淆价值生产与分配和剩余价值生产与分配的错误。

第五十章  竞争的假象

本章是前一章的继续,进一步分析斯密教条错误地混淆各种收入来源以及同商品价值关系的原因所在;在这种分析中,不仅深刻地指出(1)商品价值中的新价值(V+M)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2)新价值的量的变化如何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且深刻地指出了新价值(V+M)可以分解为各种收入的分配框架和各种收入之间量的界限。

第五十一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本章总结性地指出:分配关系不是自然的关系,而是一定历史的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前提,还是一定的社会的对产品归个人消费部分的索取权的前提;分配关系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特征: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因此,价值规律作为内在规律通过竞争维持着生产的社会平衡,第二,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因此,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

本章还指出: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代表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权威,他作为生产的指挥者和统治者的社会职能,同建立在奴隶生产、农奴生产等等基础上的权威,有着重大的区别;在价值决定上所涉及的,只是社会一般劳动时间,只是社会一般可支配的劳动量决定价值,而社会劳动时间在商品价值上作为决定因素起作用的一定形式,是同劳动作为雇佣劳动的形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的形式有关。

本章强调;所谓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同于各种由其他生产方式产生的分配形式,而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由以产生并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

第五十二章  阶级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本章旨在回归到写作《资本论》的最初动因上,即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上;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看,本章要回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从社会结构变迁的经常趋势的角度来看,本章的最终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三大阶级之间的利益争斗如何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而变化;总之,本章的目的是复归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理论范式。

第五部分

结束语: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三卷的增补

恩格斯对Ⅰ.价值规律和利润率和Ⅱ.交易所所作的补充,为后人深入理解和领会《资本论》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基础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时俱进的历史性质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思路。


[1] 在第一卷第24章第7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马克思宣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已经敲响了”,并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通过资本主义所有制向社会所有制过渡;什么是是资本主义所有制?马克思在第一卷没有回答,但是在第三卷给予回答。

附件:

K1.JPG

K2.JPG

K3.JPG

K4.JPG

(责任编辑:adm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本论》的精髓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者的世界观
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常见题目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政治经济学笔记(绝对经典 亲自整理)
《资本论》(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