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蒙古避暑(3)——草原之国

 上官子木     文/图

蒙古作为草原之国,旅游内容少不了看草原。在乌兰巴托的第二天,我们随车前往距离乌兰巴托大约80公里的特日勒吉国家公园,这是蒙古国名气最大的一处自然保护区。

特日勒吉牧区的草原,不是我想象中的广阔无垠,之所以缺少辽阔感,是因为有连绵的山脉挡住了视野。当然,高山与草原搭配出另一种风情。

说实话,特日勒吉的颜值低于我的预期,但地貌却比想象得要丰富。被导游重点介绍的景点主要是两块巨石:三友洞和乌龟石。特日勒吉的风光,近景是大块的巨石,远景是起伏的山峦,中景是草原。别看特日勒吉的草原并不出众,但这一带的石头及石山却是挺有特色的。

在三友洞景点旁,有当地的蒙古人在做旅游生意,骑马和骑骆驼收费是50元人民币。还有一只被驯化的老鹰,游客们举着老鹰照相,收费是20元人民币。团里至少有五六个人参与了与鹰合影,这营生来钱快,不到半小时,老鹰的主人就收入了一千多人民币。

  导游介绍,把老鹰驯服叫熬鹰,需要连续几天不睡觉。也就是说,由于野生的老鹰习性凶猛,捉回来后,主人要通过一连几天不让鹰睡觉的方式,消磨掉鹰的野性,而主人在熬鹰的整个过程中也是不能睡觉的。听得我满心都是联想,首先想到的是“熬人”,汉语里也确实有熬人这个词。

  熬鹰的本质就是要解决服不服的问题,最终取决于人与鹰谁更禁熬。人与人其实也一样,熬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想起刚过去的三年,那不就是典型的熬人吗,在非常态的环境下能否熬过来,这就是一个看谁熬得过谁的过程。熬到最后,也有至死都不屈服的人。

这一天的午餐是在特日勒吉地区最大的餐厅吃蒙古烤肉,预订的时间是下午两点。我们按时到达餐厅,可一行人围着餐桌整整等了一个半小时,烤肉才被端上来。导游事先提醒大家,蒙古人干什么都慢,希望大家谅解。于是,这帮北京人在等待的过程中都很有耐心,没人抱怨,也没人催。不用问,这都是在长期熬人的岁月中熬出来的一代人。

吃完午饭已是下午四点,下一个行程是去牧民的蒙古包家访。如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旅游行程里,时常会安排游客到当地人家里访问,有助于游客了解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蒙古地接社为我们这个旅游团派了一个既不会说汉语也不会说英语的蒙古导游,这个蒙古导游跟车两天,我们才看到了他能起的作用,就是为我们联系家访对象。在两座蒙古包前,我们见到了笑容灿烂的蒙古大妈,这两座蒙古包就是她家的房产。

参观蒙古大妈家的蒙古包,猛一看似乎觉得没啥像样的家当,仔细瞧之后,却感觉她家还算可以。譬如,小女娃睡的那张床,无论是床架还是铺盖都是挺像样的。另外,蒙古包里有小型煤气罐,不锈钢的水槽,崭新的碗柜。尤其是,居然还有一个儿童吃饭专用的圈椅,放在传统蒙古包里还是挺有现代感的。

下午五点半我们终于到了该日行程中的最后一个景点,成吉思汗雕像博物馆。该馆建于2006年,2008年开放。这座成吉思汗骑马的大雕像高达40米,材料是不锈钢。先乘电梯三层,然后爬了不知多少层,可到达雕像中马头之上的位置,那里设置了一个很小的观景台,挤满了游客。在观景台,仰头能看到成吉思汗雕像的上半身和握马鞭的手,向远处眺望则是无际的原野。看了高大无比的成吉思汗雕像之后,我心里的疑问是:为何要造这么大?不过,成吉思汗雕像博物馆里那只9米高的蒙古靴,造型还是蛮可爱的。

开车整整两个小时才从牧区回到了乌兰巴托市区,晚餐在一家中餐馆吃了一桌的辣菜,蒙古人口味重,无辣不欢。蒙古的气候本来就干燥,吃辣椒的人体感受肯定不佳。晚上九点多才回到酒店,迎接我们的消息是:整个酒店的网络都坏了,正在维修。我们都忍不住笑了,这家酒店好像没有不坏的设施。

在乌兰巴托的最后一天,行程非常简单,上午是参观蒙古国家博物馆,下午是在乌兰巴托最大的商城自由活动。这天的气温只有十几度,因为阴天并伴有小阵雨,而此时的北京正处于40度的高温中。所以,我们这些北京游客此时的心理感受比体表感受要更清爽一些。

在蒙古国家博物馆的参观时间挺长,但不许照相。我只拍下了一张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的地图,也只记住了这张地图所表达的核心内容:蒙古国历史上最大的面积曾经达77亿平方公里,占全世界总陆地面积的70%。在这张地图上有一句英文解说词,我翻译成中文:“蒙古帝国统治了欧亚大陆长达两个世纪,蒙古帝国的建立,开创了世界政治、贸易、经济制度与文明社会的新时代,同时也奠定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基础。”看蒙古人这解说词的用词和语气,感觉特别熟悉,跟咱们中文媒体的风格实在是太相像了。

我到网上搜了一番,发现蒙古帝国这两百年的历史,蒙古人自己很自豪,但在简中文的历史评价中却几乎都是负面的。历史这东西本来就说不清,更何况是13,14世纪的事情。所以,在此不论是非,只捡逗乐的说几句。

蒙古人当年是先征服了离得最近的汉人,建立了元朝,然后收拾了俄罗斯人,之后攻打亚洲的其它国家,最后率领不同民族的战俘进军欧洲。当时的欧洲人见到乌泱泱一大片黄色、白色、混血等不同肤色的东方人打过来,还没开战自己先心理崩溃了,因为看不明白冲上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人。此外,在欧洲人看来,肤白的俄人分明就是带路党。

比较有现实意义的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蒙古帝国统治欧亚两百年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俄国人当年是被殖民者,同时也受到了蒙古文化的深远驯化,包括对领土扩张的追求。说白了,蒙古人就是俄国人的人生导师。由此我恍然大悟,蒙古帝国当年就是熬鹅呀。至于大鹅在那久远的年代服不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鹅从屈辱中领略了武力扩张的真谛。

对比一下现在,蒙古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 ,仅排世界第19位。唯有感叹,这个能打善战的民族,最初用武力征服了三分之二的世界之后,却最终是输在了软实力上。很有反讽意味的是,殖民者在文化方面反而处于被殖民的地位,看如今蒙古连文字都被殖民变异了。

乌兰巴托最大的商厦人气很旺,中国游客也购物踊跃,因为价格比较便宜。看汇率就知道一个国家的物价是否比中国低,目前1人民币相当于近500蒙古币。

我没有购物兴趣,别人逛商城买东西的时候,我出去街拍。在街上,我发现乌兰巴托街头的店铺门脸,大都配备了英文。这样一眼望去,就能看明白每个店铺的用途。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国际化吗!说多少理论框架,也不如街头的英文能解释清楚城市国际化的概念和本身的含义。

蒙文是小语种,这无疑是城市国际化的障碍。尽管外蒙的火车乘务员以及酒店的大堂经理都不会说英语,但乌兰巴托街头这英文的普及程度别说内蒙比不了,连北京也是差得很远。仔细想想,旅游业人员的外语培训是慢功夫,但公共场所英文标识的普及化却是易于做到的,只是取决于城市管理的基本理念。

想起一个外蒙胜过内蒙的具体例子,我们在外蒙的用车是一辆超过60座的大巴,一个人两座都有富裕,游客们相互间都隔得较远,自然不会有什么人际摩擦。而在内蒙的用车是一辆不仅座位可丁可卯,且至少一半的行李箱还必须提上车,这车内的空间注定是狭小到了超极限程度,于是为座位争吵的事件就频发了。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资源有限导致的人际矛盾,源自于从物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挤压。

外蒙的大是多方面的,包括大车,大房间,大广场,大巨石,大雕像,大草原,大旷野,以及曾经拥有的77亿平方公里的大片国土……

难道就没有什么不大的?还真有,乌兰巴托的火车站就很小。


特日勒吉的草原风光





被驯服的老鹰和它的主人

三友洞

乌龟石

访问牧民的蒙古包



在牧民家只见到一老一小


成吉思汗雕像博物馆




乌兰巴托的街景







蒙古美女抓拍





乌兰巴托最大的商厦

蒙古的民族工艺品

乌兰巴托的火车站

(注:此文图首发上官子木博客的新浪微博2023-7-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4|成吉思汗骑马雕像
特日勒吉,一位蒙古单身少女上了五位陌生男人的车
蒙古,一个比.朝鲜还陌生的国度
地球上最年轻的城市, 被称为草原明珠, 人口七成以上是青壮年
遥远的乌兰巴托
走进“蒙古国”,带你看看真实的外蒙古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