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建筑大师为什么愿意接下“日本侵华罪行馆”的设计?

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矶崎新先生因病于2022年12月29日去世,享年91岁。

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参与了众多中国建筑的设计,曾经六次到访四川,设计侵华日军罪行馆。一位日本建筑大师为什么愿意接下设计日本侵华罪行馆的任务?

“撇开政治感情,战争的残酷将人民卷入了无辜的死亡中,加害者与受害者永远是一对矛盾,在这里,所有的过程将得到客观的真实的展现。”矶崎新曾今这样解释。

博物馆展出了1万余件侵华战争文物,包括日军士兵的300封家信。对此,矶崎新感慨地说:“其实这些日本士兵在国内也只是普通的工人农民,这更应使我们反思战争的根源。”

侵华日军罪行

馆设计方案与建成效果

矶崎新父亲曾留学上海,是东亚同文书院(1901年日本在上海创立的以进行“中国学”研究为专务的高等学府,现为爱知大学)的学生。矶崎新出生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1931年,小的时候,家中有着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祖父母都可以写汉字、作汉诗,对政治漠不关心。

“我不太希望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一个日本建筑师,我希望成为一个世界性、国际性的人,当别人问起我是什么国籍的时候,我会说我是世界国籍的”。

矶崎新先生曾经说自己是“一位永恒的中间媒人”。一个站在建筑之上,沉默着的男人。坚定地捍卫着他心目中的正义,去抵抗血缘下的政治声音。

作为日本著名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矶崎新先生的作品兼取东西方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被认为是亚洲建筑设计师的重要代表。新陈代谢,未来都市计划,国际竞赛里捧一个无名小卒……他通过不断“引发讨论”,引领着建筑界的前进。

对于矶崎新来说,灵感的最终来源是蓬勃发展着的活水,日新月异,快速发展变化发展着的中国,总能带来更多的启发。

矶崎新在中国设计的建筑,每一座都有其特殊的含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了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合适的方法,我不能停留在单一的风格上,变化成为一种常态,同时,持续变化成为了自己的风格。

01.

哈尔滨音乐厅 2015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哈尔滨音乐厅的建筑造型采用了“浮游冰晶”设计概念,整体概念与哈尔滨的冰雕艺术相协调,也与哈尔滨群力新区打造冰雪文化的理念相融合。

音乐厅建成后成为了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整座建筑在阳光照射下玻璃幕墙晶莹剔透,犹如璀璨的钻石。在夜间霓虹灯映衬下的音乐厅更加凸显了“浮游水晶”的效果。

音乐厅周围的水景将整座建筑环绕让建筑更加富有神韵,哈尔滨音乐厅作为大型的公共建筑在各种音乐盛会中也起着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大同大剧院 2014

大同大剧院建筑外部呈不规则的起伏状,酷似一朵萦绕的云雾,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薄壳壳体,设计灵感来源于武周山的云冈石窟。

大剧院的大屋顶最具个性特征,将剧院的大空间包裹起来,与剧院周围环绕的一系列列柱,描画出一道柔和的曲线。


列柱创造出变幻多端的阴影,使人们联想起萦绕雨雾和连绵山脉的屋顶雄姿,与大同的恢弘名胜和谐相应。

连绵起伏的山岭,外壳的窗面则像云冈石窟的一个个洞窟而内部大小剧场共用一个舞台后场,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03.

侵华日军罪行馆 2015

建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聚落与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等七个场馆共同构成建川博物馆群一个细节丰富、历史感强的抗战展馆体系。

灰色残旧的外墙,曲折逼仄的入口,狭长的展厅里只有一侧有窗,头顶上混凝土房梁的倾斜线条铺陈着历史的轮廓。

博物馆不是高高在上摆在那里供人观赏,而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它完整、冷静、理智地讲述日军行为,完全用日军的文物来还原历史,无声地向人们控诉日军的暴行。

04.

湖南博物院改扩建 2017

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泉,寓意湖南省博物馆是以湖湘文化为核心的环洞庭文化的集成,是环洞庭文化带的典型代表。

以金属大屋顶寓意洞庭之水凝固成鼎的形象,象征着湖湘文化的凝固与升华。

博物馆新馆由3个层面组成:台基、屋身、屋顶,这三部分的尺度比例参照传统宫廷建筑做法,与中国古建筑三段式特征一脉相承。

布置传统博物馆功能,包括展览大厅、文物库房、办公和辅助服务区域。为了表达稳定和传统,基础部分建筑材料采用石材。

观众可以自由来往在这个巨大的公共空间里,悠闲的享受和利用博物馆的资源。主体建筑材料采用玻璃,玻璃透明和反射的特性诠释了观众的参与感。

大屋顶是新博物馆的标志,底面采用蜂窝铝板,顶面采用立面双咬合锌屋面系统,唤起人们展望未来,也强化设计的时代感。

06.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5

中央美院的美术馆是矶崎新在北京的第一项设计,也是他在中国设计的首座美术馆。

他在这个美术馆的设计中追求自由和超越,体现着东方化特色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立体外形为幕墙与屋顶曲线过渡形成壳体,似立体回旋镖。

三个出入口以回旋镖的翅尖和弯角切割而成,出入口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同时又满足了采光的需要。

美术馆外墙覆盖灰绿色的岩板,跟美院内其他建筑的灰砖颜色相协调,协调中富有变化,整个外部结构整齐和谐、层次分明。

建筑物内部,中间没有立柱,形成大面积展厅,展厅采光利用壳体的一个水平剖面形成类似月牙形和三角形采光顶,以自然采光满足对光线的要求。

整个建筑外形独特,布局合理。内部则采用大弧面曲线元素,用不规则的曲线划分出多个层面,线、面结合富于变化、有很强的现代感。

07.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2014

项目坐落于上海曾经法租界的核心区,外形像一个游泳池或者马鞍,因为这里曾经是徐汇的调水池,建筑本身坐落在巨大的泉水上,以抵消地下三条地铁线的震动对音乐厅的影响。

建筑内有两个大厅,分别可容纳1200和400名宾客,每个大厅通过使用最新技术和敏感材料为使用者实现了完美的听觉平衡。

内部采用竹编编织的反射板和由北海道柏木制成的舞台地板,工艺极具匠心,建筑外部的陶土砖和传统花园则突出了中国的特色。

08.

深圳文化中心 2007

项目坐落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北部,包括中心图书馆与音乐厅两部分,基地占据两个街区,横跨两条街道。

设计通过将音乐厅和图书馆的地下停车场和地上人行平台连接的方式,使深圳文化中心成为一个具有两个独立功能的建筑整体。

设计方案将整个文化中心看作一个城市大舞台,公共文化广场上寓意“文化森林”的4组“黄金树”,构成了音乐厅和中心图书馆的进厅入口,极为耀眼。

“黄金树“是一项结构难度极大的钢结构工程,是当时中国建筑工程中的首次应用。建筑形体由五个主要元素构成。

它们是作为正立面的似竖琴琴弦般的玻璃幕墙、背立面的对应城市尺度的黑墙、入口大厅的黄金树、葡萄园式的音乐大厅以及作为图书馆形象的“三本书”。

09.

上海喜马拉雅中心 2010

上海喜玛拉雅中心的建筑整体由晶莹透亮的立方体和自然质朴的“异型林”构成。这些独特的结构方案创造不同凡响的造型,并赋予它强烈的雕塑感。

晶莹透亮、简洁明快的方形体内是证大大隐酒店、证大艺术酒店和商场;中央不规则的“异型林”内,包含喜玛拉雅美术馆与大观舞台。

从空中鸟瞰喜马拉雅中心的酒店部分是个正方体,矶崎新在其中巧妙地加入了中国史前文化中古老而神奇的玉琮造型,而与它相对应的商务写字楼则按照中国传统的风车造型错落排列。

如同天书一样的符号巧妙地表达了世界文字相通的独特思想,而整个设计中最让矶崎新感到自豪的部分就是外形类似树干的异型结构,那就像生生不息、自然生长的林木。

普利兹克评委会的评审辞这样写道:“他兼具对建筑历史和理论的深刻了解,勇于拥抱前卫,从不满足于复制现有;他对有意义建筑的追求也反映在他的设计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拘一格、不断演进,其方式方法总有新奇之处。”

超越历史与现实的眼光,融贯东西,始终保持着宏大叙事的胸怀,矶崎新先生用一座座优秀的作品践行着作为建筑师的使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侵华罪行馆由日本建筑大师设计
四川大邑-21年3月建川博物馆日本侵华罪行馆
矶崎新 | 88岁的2019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用100余件作品完成了战后重建
侵华罪行不容抵赖,刘连仁事件震惊日本
【AT】卡瓦特拉瓦:集建筑与结构之大成者,创新无止境
【学 . 设计.施工】致敬经典-20世纪100座建筑(11~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