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设计下乡,10大令人惊艳的乡村新空间

有这样一群建筑设计师,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改变中国乡村的风貌。乡村可以是完全质朴的乡土生活,也可以通过设计语言变得更现代与令人向往。这些乡村新公共空间,不仅突破了传统,更具有多重功能,传递了乡村建设的正能量。

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建筑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几年优秀的乡村设计越来越多,一座座新建或改建的乡村建筑不仅有着令人惊艳的外观,也注重与当地特色与环境融合,它们简单低调。又温暖质朴,呈现出迷人的乡土风貌,焕发出当代乡村独有的活力。

01

龙归粮所改造

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并置

项目位置:广东韶关

建筑设计:倪阳工作室

龙归镇位于广东省韶关市,镇内有多家粮食加工厂,龙归粮所便为其一。随着时代变迁,龙归粮所也逐渐闲置废弃,但园区内的基本格局依然保留了下来。

项目总体布局充分尊重了原有的肌理,并对场地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与提升。经过详细的考察,拆除后期乱搭乱建的建筑;同时顺应原有的格局,适度增设新建筑用以界定总体空间关系,形成入口广场、圆仓广场及滨水广场三个空间节点,新的布局着重强化人与场地的互动。人们可自由穿行于新旧场景之间。

02

龙塘精准扶贫项目

乡村的自我更新、有序发展

项目位置:贵州黔东南雷山县

建筑设计:gad · line+ studio

龙塘村位于贵州黔东南雷山县,梯田茶林云雾缭绕,吊脚木楼依崖而落,淳朴的苗人世代居住于此,沿袭着古朴自然的生活方式。然而,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龙塘却因产业基础薄弱、人口空心化,而逐步走向衰落。融创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友成基金会共同委托line+,深入龙塘,重塑村落。

该项目建筑面积2400㎡,包括1650㎡的增量建筑置入和750㎡的存量建筑改造,其中增量部分由8幢单体客房及餐厅、悬崖剧场、无边泳池等公区配套组成,配以登山步道建设及局部景观修复,以此带动整个村落的生活生产动线以及未来发展的文旅产业流线。

得益于材料的在地性与结构、构造的简化,示范改造的最终成本与村民自发改建的成本相近,完成效果也得到村民的认可并自发模仿,当地的15户村民以此为范本对自家房进行了改造,实现了以点带面式的示范性推广,达成一种应对需求下的,从侵蚀风貌到修复风貌的自我复兴。

03

武汉海洋村

一座竹子外立面的“砖城堡”

项目位置:湖北武汉

建筑设计:印西诃设计

海洋村地处武汉市南部约两小时车程,遍布丘陵、沼泽、植被繁茂的地带。如今,年青一代大多进城务工,村中只剩老人留守,创新和资本的匮乏让整个村庄的发展停滞不前。

项目投资人的家乡就是这个村落,旨在找到一种能让来访者和当地村民都能从中受益的更新策略。新项目位于两个既有村落之间,整片建筑群内分布有客栈、餐厅、休闲洗浴及其他一些乡村旅游设施。

设计团队结合竹子外立面建造了一座砖城堡。抛光的砖地面令人惊叹,它就像古老的泥土,只有温暖的触感,新建房屋遵循村庄建筑类型,全部使用本地材料,刻画了与既有村落在时间和空间上融为一体的建筑特征。

04

桃屋

用最微小的建筑复兴乡村

项目位置:河南修武县

建筑设计:一树建筑工作室

在村落里,比物质的匮乏更严峻的挑战来自教育资源、信息渠道和美学想象力的缺失。地方领导提出美学复兴乡村的主张、打造修武成为中国县域美学策源地,而建筑师希望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用最微小的建筑改变隔绝和贫瘠的现实,最终有了这个儿童社区桃屋项目。

建筑外墙用碳化小木模板支模浇筑勾勒出弧形轮廓的圆滑线条,建筑内部则用镜面模板浇筑起光滑的室内墙面、迎接天光的洒落。在清晨、正午、黄昏或夜色中,粉色混凝土墙面会因为不同光线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状态。

05

滇池古村落复兴改造

设计改变乡村

项目位置:云南昆明

建筑设计:乡伴朱胜萱工作室

乌龙古渔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因毗邻滇池、背靠七星山,成为老昆明传统文化腹地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地。

2020年,秉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乡伴朱胜萱工作室携手华侨城,启动呈贡乌龙古渔村美丽乡村打造,以现存270余栋遗留老建筑老院落为载体,通过恢复性建设的方式,以现代的骨架+文化的灵魂+自然的外衣让残损的老建筑恢复当年的容光,通过对老建筑的恢复性修建再融入活化利用的经营理念,真正让古渔村的人气和烟火气得到重现。

06

小石记山宿

村民杂物间的新生

项目位置:四川彭州

建筑设计:时地建筑设计工作室

小石村距离成都市区1个半小时车程,08年震后重建的平房,未保留川西苍老的个性,乡村的空心化让其失去了乡村原有活力。

于是请来设计师将30户普通农用住宅的二层联系起来作为民宿,整体运营,这是对小石村因地制宜的创新,不同于以往民宿明确的、流程化的设计工作模式,原住民和新来客在一个空间下“一起生活”,“人情味”成为小石村致命的魅力。

传统建筑空间的特点与设计相结合,真正地营造出了“乡村民宿”的氛围。原住民和新来客的空间没有明显的分界,两个空间彼此相容,逐渐过渡。

07

良渚邱家坞大师村

无界园境的山下村庄

项目位置:浙江杭州

建筑设计:中联·方晔·左右建筑

豕山脚下,邱家坞是一座随着城市化进程日渐空巢化的城郊村庄。琉璃瓦、瓷砖、白色塑钢窗,东西方混用的装饰、水泥小路,这是典型的90年代营建的浙东村庄的面貌,被选为各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常驻机构配套办公和展陈设施地址。

项目的功能内核是展示,工业设计则体现了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原始的造物机制与现代的造物机制,这两条时空线索需要以材料的方式在建筑上呈现。

围墙被打破闭合后,虽然还位于四边经纬垂直,却可以成为或疏导,或遮罩,或框景的引线,牵引人们的脚步和视线穿过一座座院子,畅游在无界的园境中。每一座小玻璃博物馆不在彼此孤立,融合成拥有27座博物馆的开放园林。

远古的遗迹、乡村民房、现代建筑都借由夯土与清水混凝土的对比,实现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08

冯梦龙村山歌文化馆

“戏台故梦,竹廊新曲”

项目位置:江苏苏州

建筑设计: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用地是位于冯埂上村口,设计师希望让它成为未来冯埂上展示的窗口以及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结合文旅开发对建筑的定位,本项目的主要涵盖广笑府、山歌馆、游客接待中心三个大功能区。

设计师同业主一起确定了从空间操作入手的工作方式,营造从大到小、并列关系的组团式空间,三种功能空间从西向东一字排开,根据体量均质的原则,建筑分为大的四个组团。建筑采用平坡结合,坡屋顶的尺度与周边民居尺度保持一致,使得乡村肌理得以延续。

设计策略上采取保持原肌理修复的方法,按照村庄原来房屋的位置和体量重新修建,让当地的戏曲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沿着长长的河道,在错落有致的屋檐之间,流传下去。

09

小伍份村文化礼堂

流动屋面下的乡村聚落

项目位置:浙江台州

建筑设计: 园·舍建筑景观

2019年园·舍接受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人民政府的邀请,主持了其典型村落小伍份村的文化改造提升。文化礼堂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承载着村落的文化标签和精神符号。

场地呈”L”形单侧靠河展开,设计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拉伸,放置门厅/楼梯/过厅和交互空间,上盖流动飘逸的曲线游廊,成为整个场地的精神堡垒。

功能上建筑分三个部分,多功能礼堂居中,两侧分置便民服务和村委办公。多种功能整合于同一屋檐,节时举办红白喜事,充当戏台、祠堂、和宴厅,闲时作为村委所在地提供便民服务,茶余饭后又成为村民纳凉休憩之所。

10

马家垄村民活动室

以飞扬的屋顶影响空间

项目位置:江苏南京

建筑设计:米思建筑

设计的对象为村西口一栋普通却又有些特别的房子。普通是因为它就是江浙地区近现代乡村最基本常见的单元建筑类型,特别则是因为它处于小聚落的“村口”,它区分了村落和田野的边界,并从场所特性上应具备作为“村口”空间所独有的指示性和公共性。设计团队决定把这个基本沦为仓库的小房子改成可多功能使用的活动室。

飞扬的延伸和倾斜的切角最终构建出了一个连接建筑和广场的灰空间,它延展了内外的空间,让建筑变得开放,并为村民广场的活动提供了另一个层面上的使用可能。

注:本文图文来源于新微设计,如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个美丽乡村建设经典案例,乡村振兴就要这样搞
“美丽乡村”优秀设计案例
设计院目光投向美丽乡村?
有多少设计事务所已经布局中国乡村?24家公司的24个乡建作品!.clip
美丽乡村到底怎么建?|HND实践考察报告(五)
乡村民宿最新案列10篇(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