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东北大学城市设计毕业展

404工作室 毕设解析(城市设计篇)

东北大学周边文化园区城市设计阶段成果A组

《 2050 - Sports Playland 》

东北大学(旧址)周边文化园区设计

,时长02:10

组员:刘思成、金雯歆、杨静恬、王梓渝、刘洋

指导教师:陈雷、刘玮

前言

2023寒地六校建筑学联合毕设由六所北方院校联合举办,共有70余名师生参与了今年的联合毕设。本次出题单位为东北大学,基地选址为东北大学北陵校区部分旧址和东北大学南湖校区东北侧居民区两处。

本次毕设东北大学的10名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对两个地块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初步的城市研究内容,同时为下一步的建筑单体设计选址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A地块现状

汉卿体育场现状

通过对场地定位进行分析,小组经讨论决定以A地块汉卿体育场和体育文化为中心,创作“2050 Sports Playland”,将场地作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活动的“游乐场”,通过文化、体育、商业三环连接为整体,在继承场地本身固有属性的基础上绽放新的活力。

1.前期调研

1.1地块区位

场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南侧为辽宁省政府办公区域,东部为老旧家属小区,面积约8公顷,为东北大学旧址,内有汉卿体育场,体育文化浓厚。在沈阳市的上位规划区,地块位于沈阳城市中心轴北部,连接城市绿轴景观,在城市未来规划中处于重要地位。

1.2 地块评估分析

场地内现有建筑除汉卿体育场外,以多层老旧住宅为主,在汉卿体育场东侧存在数个废弃厂房及建筑。通过地块评估分析,认为除汉卿体育场外,其他建筑均可以考虑进行拆除。

1.3 人群构成

经过对基地人群构成的研究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活动行为的分析,可以发现场地所在区域人口老龄化状况较为严重,中老年人口比例超半成,场地原住民占比较大,人口结构较为稳定,整体流动性较低。

1.4 产业分析

地块周围产业通过分析,体育教育方面场地附近学校较多,老幼人群对体育教育设施的强烈需求与场地内及周围设施的缺乏形成强烈对比;文化设施方面因为毗邻北陵公园,较为完整,场地内对汉卿体育场的态度尤为重要;商业方面极为缺乏,地块附近缺少商业综合体;服务配套方面社区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都分布零散,儿童游乐设施也较少。

2.现状及定位

2.1功能需求

运动玩乐、运动教育、亲子活动、健身购物、体闲娱乐、历史交化教育

2.2现存问题

1功能问题:

缺少服务周边社区的生活配套商业及文体功能区。

2空间问题:

整体空间荒乱而无组织,缺乏公共体闲的开放空间节点。

3交通问题:

场地内部通达性差,与周边沟通不足。

4生态问题:

与北陵公园缺乏对话,场地内树本绿地荒芜。

5建筑问题:

老体育场破旧荒废,未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旅游资源待整合,季节潮沟现象明显,人口流失严重,文化归属感较弱,社区配套服务不健全。

2.3场地定位

1.体育教育:

场地周围,尤其是场地东侧及南侧区域分布着许多幼儿园和中小学,老幼人群对体育教育设施的强烈需求与场地内及其周围设施的缺乏形成强烈对比。

2.文化设施:

场地紧邻世界文化遗产清昭陵,同时与新乐遗址、北塔护国法轮寺、沈飞等地距离较近,是沈阳文脉连续之地,同时场地内的汉卿体育场也十分重要

3.商业体系:

北陵公园的存在为场地及周围引来大量人流,但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却很缺乏。北陵公园内有少量服务配套,地块东侧陵东街作为商业街经营情况较差,此外地块附近缺少商业综合体、人群集散地和消费中心。

4.服务配套:

场地及周周的区域服务配套较为缺乏社区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健身设施都分布季散、难以到达,此外绿化景观方面除夫北陵公园和街兴三角公园外,缺少儿童游乐设施。综上,场地内功能在此方面也需进行考虚

3.概念生成

3.1概念生成前的自问自答

问题1:本次设计应选择“增量”开发or“存量”优化or“减量”规划?

回答1:“增量”开发。

问题2:为什么选择“增量”开发?

回答2:从周边居民实际需求考量,场地需要提供生活圈配套的社区服务、商业设施以及休憩锻炼的公共开放空间;从汉卿体育场的历史文化属性考量:场地也应承载一定的公共文化活动;从城市轴线节点考量:场地作为城市中心区重要节点,周边自然人文资源极其丰富,商业空间开发价值巨大...

综合前期调研的结果,并结合对于地块的现状评估分析,我们认为增量发展策略在地块改造设计上是可行的。

问题3:本方案的改造设计能够为市民带来什么?

回答3:本方案旨在服务周边城市居民,营造一个具有人文特质的全龄友好的开放体育公园

问题4:如何解决高强度的开发诉求和低密度的体育公园愿景之间的矛盾?

回答4:这两者的矛盾在水平方向上肯定是无法解决的,但是可以通过垂直方向的叠加实现共存呀!在这样的想法下,就有了我们初期的剖面构想:以汉卿体育场为视觉中心,以凌空的姿态布置周边功能,形成碗装向心式的剖面布局和三明治式的建筑布局,从下至上依次为地下层、覆土建筑层、活动夹心层、顶部建筑层。

3.2概念引入

由此我们提出了概念主题——“2050 Sports Playland”,一个循序开发的”文化+“”商业+“”体育+“ 乐园综合体。

3.3参考案例

确定概念主题之后,我们根据剖面“三明治夹心层”的层次将方案设计分为了三大部分:汉卿体育场内部改造设计、底层草坡及草坡上体育公园平面设计、顶层漂浮建筑体块设计。

3.3.1体育场内部改造设计案例

3.3.2覆土草坡及体育公园设计案例

3.3.3顶层漂浮建筑案例

3.4最终方案生成过程

第一步,按功能排布气泡,初步划分结构。

第二步进入低强度开发阶段,对汉卿体育场进行更新改造,对体育场外的地面层进行分区规划。

第三步为中强度开发阶段,基于分区规划兴建覆土建筑,并在覆土坡层置入各类体育设施,并用步道进行串联。

最后进入高强度开发阶段,顶部建筑落成,按不同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建筑组团。

4.总体城市设计

整体鸟瞰图

4.1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结构

对概念进行深化后,我们进行了总体城市设计。我们采用了上述的的点状触媒、环状带动和链式激活的思路。

规划策略

4.2总平面图

经济技术指标:基地面积:85824m建筑面积:85246m客积率:0.993

4.3规划设计

结构分析图

我们也对道路系统、绿地系统等进行分析绘制。

4.4方案改造前后对比

4.5方案分时序开发设计

本方案计划分时序开发,第一个阶段是低强度开发期,改造设计主要内容为汉卿体育场的改造更新,包括在看台下置入文创集市长廊,地下层设置纪念馆、校史馆等

第二个阶段是中强度开发期,在覆土建筑沿街体量置入商业服务功能,在中心处置入半地下体育场馆,在覆土层置入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健身场地。

最后一个阶段是高强度开发期,顶部漂浮的建筑组团分别为体育健身中心、体育教育中心、商业综合体、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等。

4.6三环体验

在不同的高度层级连接起各个活动节点,形成了三条不同主题的主要环线。分别是公共文化环、体育健身环和商业服务环。

首先公共文化环包含的主要建筑有文化展览,文创办公,文创展销以及纪念馆。

这是我们营造公共文化环的具体设计策略展示。

体育健身环由地面慢行跑道,空中休闲步道串联起各个活动节点及功能建筑。这是我们具体的改造设计策略。

最后是商业服务环,在顶部建筑组团内部打造一条商业内街,以串联图中的这些功能组团。

4.7空间节点

空间节点图1

空间节点图2

4.8天际线塑造

4.9过程草图

成果展示

最终图纸

结语

为期一个月的城市设计告一段落啦,感谢五位同学的倾力合作,感谢老师的全力指导,接下来是单体建筑设计阶段,期待大家的精彩成果!

成员介绍

东北大学

建筑学1801班

刘思成

东北大学

建筑学1801班

杨静恬

东北大学

建筑学1801班

刘洋

东北大学

建筑学1802班

金雯歆

东北大学

建筑学1801班

王梓渝

东北大学周边文化园区城市设计阶段成果B组

前期背景

寒地六校毕业设计城市设计阶段答辩海报

2023寒地六校建筑学联合毕业设计的基地选址为东北大学周边文化园区,出题单位为东北大学建筑系。本阶段设计是对东北大学周边文化园区进行城市更新设计,在上位规划基础上提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本次城市设计阶段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初步的城市研究内容。

东北大学周边文化园区现状

东北大学周边文化园区用地范围面积约为14.8公顷。地块位于沈阳核心区,东北大学南湖校区东北侧,文化路南,三好街路西,交通便利。用地周边自然、教育、科创、医疗资源丰富,也充满矛盾。

在本次设计中需考虑构建延续东北大学规划肌理、应对周边自然要素、回应信息产业等要素的校园文化创意园区,营造承载校企联合、科研创新需求的科创孵化空间、承载城市生活的文体公共空间、激活城市活力的文创体验空间,承担原有与未来居住空间需求的居住区。

成果展示

《街区共生·多维坊巷——以社会化孵化为主题的复合型智慧街区》

组员:李仙琳,于千惠,刘子润,乔宁秋,郭嘉瑞

指导教师:陈雷,刘玮

1 前期用地调研

1.1地块区位

地块区位分析

在进行用地性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沈阳市正在大力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区,致力于打造创新人才集聚、科技文化融合的智慧街区。视角放大,当看到基地与其周边的用地性质时,发现环境较为复杂,用地性质混杂,导致地区发展定位不明确。

地块区位分析

基地的周边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也充满矛盾,南湖公园、东北大学、盛等这些重点区域权力较大,都对场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南湖公园引发的健康生态的思考、盛人流带来的住宿与餐饮的问题、东北大学本身校园文化的影响以及三好街中蕴含的科技创新创业的因素,都是在进行场地定位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1.2用地分析

用地分析图

周边业态分析

统计这些周边业态的比例,发现周边业态涵盖诸多种类,除住宿外,餐饮以及零售占据了主要位置,但运动健身类以及休闲娱乐类较为缺乏,使得基地内部的生活品质较为一般。

场地建筑现状

针对场地内部的建筑现状的来看,经过小组讨论,我们认为部分多层住宅、锅炉房、望湖路小学以及学术报告厅可以进行适当的保留,保留其横向的建筑肌理以及基地内部烟火气最足的道路。

1.3目标人群

目标人群画像

结合周边场地现状,我们将目标人群定位在在校学生、社会学生、创业者、周边居民以及市民。回应其不同人群的需求,针对多类人群定制化场所体验,提高场地活力和使用度。

在对人群活动空间需求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场地内缺少对科教研学服务以及科创办公空间的需求,针对以上分析相应可以增设这些公共空间,如:科研教学空间、多元学习空间以及多样创业空间等等。

1.4场所记忆

场所记忆分析

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保留的场所记忆。如果要说出一个场地的关键词,我们认为可能是烟火气,当地居民开办的苍蝇小馆与小卖部,以及小街区密路网无不诉说着住在这里的居民的生活气息。

另一方面场地西南侧为东北大学南湖校区,南侧与五四操场相邻,受到校园文化与体育轴线的影响,决定引入校园文化、延申历史文脉。

在设计初期,我们小组经过多轮的讨论,结合周边环境的影响,梳理了路网结构,确定了所想保留的具体建筑,将目光聚焦在了打造孵化型社区上。

根据我们挖掘的这些场地问题以及想要保留的场所记忆,我们决定保留场地中这种闹中取静的烟火气优势,同时随混乱的交通进行梳理、链接南湖公园的绿化环境,并且积极回应场地内的场所记忆,延申体育文脉。

2 核心问题导向

2.1 问题挖掘

通过场地调研和前期分析,我们意图在设计中探讨一下三个问题:

对于城市核心区的更新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场地与东北大学校园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如何避免场地记忆的消逝,延续场地的烟火气?

2.2 主要矛盾

现存场地主要问题

2.3 核心问题

因此我们将核心问题归纳为街区传统的功能分区与新时代发展所需构建的多元共创图景有所冲突,这是因为城市减量发展对中心城区提出高质量要求,校园开放需求对场地提出新要求以及单一复合功能无法满足复杂场地的需求。

2.4 目标定位

场地定位

我们将场地目标定位在社会化孵化为主的复合型智慧街区,希望通过保留场地这种闹中取静的气质以及烟火气的场所记忆,同时对交通、绿化进行重新的梳理排布,同时延续东北大学体育轴线、打造初创空间,形成一个校城融合的超边社区以及一个开放共享的孵化容器。

回溯对于城市核心区的更新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场地与东北大学校园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如何避免场地记忆的消逝,延续场地的烟火气?三个问题,我们决定通过减量发展、校城融合以及功能复合的角度解决这几个问题。

3 概念理论引入

3.1 场地分析

首先我们归纳出场地周边影响因素较大的几大节点,包括:东北大学,南湖公园,五四体育场,三好街,盛等,分别在场地的不同问题产生了影响。

周边用地职能

在场地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条u型街区中烟火气息最浓厚,因此我们决定通过建筑的保留延续这种场所记忆。通过建筑价值评估保留了一些较新的多层住宅以及公共建筑,尝试做一些功能置换。

3.2 更新时序

场地更新时序

在更新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对回迁区域进行重塑,其次保留改建中心街区,最后在对其他片区进行更新。

3.3 概念结构与复合业态

规划结构示意图

我们确定了我们的主要结构,一条延续东北大学肌理的轴线以及引入南湖公园的景观廊道。

两者共同影响区域下产生了我们方案的亮点,中心的社会孵化街区,围绕此中心产生了一些复合业态

在保留地块原有记忆场所的基础下融入周边所需的多种业态。以两条轴线划分六大区域,串联五大节点以及十大场景。

3.4 策略解析

方案策略生成

最终形成了我们这个方案,沿用园、院、街、巷的空间意向,打造融合科研创新、商业文化、休闲娱乐以及居住办公于一体的沈阳市中心活力提振核心。以两轴六坊串联五大节点,形成多维复合的智慧街区。

3.5 方案设计鸟瞰图

南侧鸟瞰图

4 方案设计策略

4.1 规划结构

空间结构与交通流线分析图

空间结构上,我们通过两条轴线链接各个活力节点,分别向小街区进行活力渗入。

交通流线上,我们引入一条环形的主要车行道串联各个小街区,通过立体廊道以及漫游步道链接各个街区,并且将地面停车引入地下,避免交通拥堵。

功能分区与绿地景观分析图

功能分区上形成了以校城乐坊为核心,周边环绕五大复合坊巷的结构。绿轴面向南湖公园的景观廊打开,串联整个场地,在各个坊巷内部形成多处绿化节点。

4.2 具体手段

“两轴”

漫游生活轴与活力研学轴示意图

绿色节点与行为场景示意图

通过漫游生活轴以及活力研学轴形成中心街区以及一条u型街区,打造共生、多维、年轻、能量的街区状态。

“六坊”

六大功能坊巷示意图

坊巷生成逻辑

我们将坊巷区域划分了六大空间,每一空间都是一种功能复合的状态同时又有一种功能作为主导。

“节点与场景塑造”

漫游生活轴主要以市民使用为主,活力研学轴主要以大学生使用为主,在两条流线附近根据功能需求设置了五大节点,并且形成了一条串联十大场景的完整故事线。

4.3 生活情景漫画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毕业创业者、经营家庭作坊的社区居民的生活情景描绘,展现不同人群在社区内多时间多维度的“共生”状态。

5 漫游动画展示

最后请欣赏我们的漫游动画,方便更清楚的了解我们的设计方案

,时长00:53

结语

为期一个月的城市设计到这里就告以段落啦,这期间我们五位同学一起努力一起克服困难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十分感谢陈雷老师以及刘玮老师的倾情指导,下面我们将进入到每位同学的单体设计阶段,期待大家的精彩成果!

成员介绍

内容来自404的日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桃源桥、老影都、中大街……宁海老城区很快要大变样啦!
【创新项目】云南省蒙自市南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浙农林17快题真题解析 | 某城市山地公园方案设计
郑州新规:5月1日起 新建住宅建筑不得高于80米
快题设计时,如何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合肥半边街10月份将开街 打造蜀山全新生活休闲街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