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年阅读盘点(今年阅读47本书,我想向你推荐下面这几本)

2021阅读大盘点

今年阅读书籍初步估计应该在40本左右。大多以心理学为主,还有一些是读了一半,还没有读完的,这次不做梳理。

全文共5000字左右,阅读大概需要6-8分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理学类:

                        第一本《认知心理学》

这本书是年后第三天才读完,是我感觉今年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也是比较厚的一本,基本上属于教材的范畴。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宇宙间最不能理解的事,就是宇宙竟然是可以被理解的。”那对应在认知心理学上就是:“意识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于,意识居然是可以被认知的。”

得益于近现代一些精密仪器的出现,使得人的大脑细胞神经元可以开始被观测,于是,认知就不在向80年代以前是个不愿被人提及的话题,这本书从认知神经学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个人的听觉,视觉,记忆,学习,解决问题,判断决策等方面的理论依据。我会抽空将这本书的重点做一个详细的整理。

        

      第二本《被讨厌的勇气》

与《幸福的勇气》并称勇气两部曲,作者日本岸见一郎,《幸福的勇气》还没读过,不做评判。《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目前的争议很大,有人觉得很好,有人觉得读起来浪费时间,对于读书来说,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尤其是心理学书籍。

我个人觉得其实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我没有读过阿德勒的著作,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很多东西都很实用,比如,关于人际关系部分讲到的“课题分离”我觉得非常实用。

还有,比如,作者说,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赋予了它什么样的意义,最重要的是,你如何解读那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第三本:《爱的艺术》

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一本心理学著作,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佛洛姆,这本不到150页的书,并不因为篇幅短小而减少它的魅力。这本书让我们对爱产生了全新的看法,爱不是感觉,是一种能力,爱不是关系,而是态度。这本书注定是会再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图片上的那个版本已经绝版了。至于另一一个版本的翻译,不太清楚,如果大家想看上面这个版本,可以去找电子版。

第四本 《决策与判断》

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向我们解释了如何在复杂的生活中做出相对理性的判断。这本书可以结合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来看,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无时不刻不在做选择,这些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单纯的依赖人的直觉来做选择,但直觉并不总是对的,读完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的去做选择和判断。

第五本《蛤蟆去看心理医生》

很多人读这本书都误以为这是一本讲心理专业知识的书,其实不是,这本书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寻求心理医生以及心理辅导的整个过程。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勇气,并且,求助心理医生的过程也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甚至有可能发生一些不愉快,但并不能因此就放弃求助,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在诊治患者的时候,就像剥洋葱,不能每次都能让求助者感觉愉快,但正是这样层层递进,才能最终找到问题所在。

如果你想知道求寻求心理医生的过程,建议阅读,如果想学习心理学方面专业的知识,建议放弃。

第六本《改变   问题形成与解决原则》

这是一本专业性相对较强的书,虽然不到200页,但是读起来比较费劲,读完之后也感觉没有完全理解。

作者讲述改变有第一序列改变和第二序列改变,第一序列改变只需要在系统内部完成,而第二序列改变却需要从外部打破原有的系统而产生改变。有时候,如果不打破系统进行第二序列改变,第一序列改变将视无效的,因为这种改变将产生新的问题,导致改变越来越糟糕。因此,如果有时候你发现改变产生了更多问题,这时候需要尝试打破原有的系统,进行第二序列改变。

第七本《这才是心理学》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可以看出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帮助我们看穿伪心理学,因各种原因,心理学遭受了很多误解,其实心理学也是一门科学,是心理学家通过严谨的实验发展,完善心理理论,然后最后应用于我们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由于猎奇心理,我们接受到的往往是伪心理学。

伪心理学的典型标志就是不能证伪,不能证伪就是你既无法判断它是错的,也无法证明它是错的,也就是似是而非。我们经常说,我们听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大概就在于,你听了很多不可证伪的道理。

第八本 《成功,动机与目标》

  • 这本书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去制定目标,并采取恰当的策略去实现目标的书。

  • 第一部分,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实现个人目标,第二部分主要是帮助其他人,比如作为领导,如何帮助下属完成目标,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目标等。不同的目标对应不同的策略,完成目标,事半功倍。

第九本《活出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是一本重读的书,早几年读过,后来陶勇医生在他的那本《目光》一书中提到了这本书,于是我拿出来再读了一次。我们常说,我们别无选择,可真是这样吗?我想,无论你的处境多么艰难,总好过那个新婚第二年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的弗兰克尔,在进入集中营的那一刻,他突然领悟到,你永远有选择的权利,在外界的刺激与你的回应之间。

个人精进类:

第一本《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籍。深深的影响了很多人。作者史蒂芬·柯维与韦尔奇,卡耐基比肩齐名,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

这本书的经典就在于,就像作者所说,这些原则习惯并不是作者本人提出的,而是这些原则和习惯其实一直被我们所知,知识被忽略了而已,他只是重新加以整理。

也因此,全书没有多么高深的道理,但其中的每一个原则和习惯,都需要我们终身践行。

比如,当我每一次跟爱人闹矛盾,跟孩子发脾气,我都会想起作者的那个“积极主动”,自己率先积极主动起来,事情才会有所改变。

尤其是后几部分作者讲述了自己年少时的一个故事,对我印象深刻,他说,有一天他在图书馆读书,在图书馆的角落里,他看到了一句话,而这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这句话是这样的:“在外界的刺激与自己的回应之间,存在着长长的一段距离,而我们幸福与否,就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我想,这句话,大概也会成为改变饿人生的一句话。

第二本《财富自由之路》

李笑来的这本《财富自由之路》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看一看。

他改变了我对财富的认知。以前我们总觉得财富自由是挣足够多的钱,但是李笑来告诉我们,财富自由不是金钱上的自由,而是时间的自由。你不需要为生活出卖时间了,也就实现了财富自由了。

他还提出来,一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公司,应该有自己的经营模式,我们一般有三种经营模式。而这三种模式,就决定了我们财富的厚度。

第一种,泛指出卖自己的时间换钱的人,我们这些为生活苦苦奔波的大部分都还处在这个层次。这种模式的缺点就是,一旦没有时间出卖,你的财富也就停止了。因此,我们要尽力向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迈进。

第二种,买别人的时间,再卖出去,比如企业负责人.这种模式的的优点显而易见,但缺点就是,成为一家企业负责人所要具备的能力很多人是达不到的。

第三种,同一份时间多次出卖,比如作家,导演等,都可以实现同一份时间,多次出卖,但是这样看来,也并不是很容易和简单就能够达到的。所以,通往财务自由之路并不容易,也因此,我们大部分人都常年挣扎在物质经济这条线上也实属正常。

第三本 《掌控习惯》

很多人都忽视了习惯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美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曾下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是我们的行为一再重复的结果。由此,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习惯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一天中至少有40%的行为都是出于习惯,这些习惯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詹姆斯·克利尔的这本书从正反量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戒除坏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通过正确的刻意练习,让习惯引领我们走向更高的人生阶段。

有人说调侃说这本书,作者的方法就像驯狗一样,的确是这样,但是不否认的确很有效。

第四本《认知觉醒》

这本书很多人都追捧,一方面可能是营销做的好,另一方面源于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早起,读书,跑步等这些近几年来为很多人所追捧的概念。

个人觉得这本书拼凑成分较多,大多都是其他一些畅销书的一些观点拼凑,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悟而成的一本书,三星不能再多。

不过,正如作者所说,一本书有一点能够触动读者,其实就够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作者周岭其实是靠着公众号为人所知的,在某一个时刻,他也曾像曾经的我们,浑浑噩噩,只是突然某一刻开始醒悟,开始做一些事情,而这本书也顺理成章。所以很多时候,坚持太重要了。

作者在最后的一段话的确触动到我了。一个人觉醒的起点在哪儿?那大概就是“觉知”,当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时候,他就会做出别的选择。

比如,如果你没有察觉到含胸驼背这个行为有什么不对,那你大概率不会做到抬头挺胸的这个行为。

第五本《学会提问》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会批判思考的书。

很多时候,我们读书的时候容易人云亦云,也容易被作者的观点带着走,而书也不过是被人写出来的,因此书中的论点,论证等等一不定全都是正确的,因此,有时候需要批判的接受,批判性思考。

强调一下,这种批判性思维更适用于非虚构类的作品,比如自然科学等,而对于文学,艺术等作品而言,就另当别论,因为这些书籍作品的主观感受想相对较强。

其他:

第一本《人生的智慧》

想起哲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晦涩,难懂,但是叔本华的这本书其实并不难懂,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因为容易阅读而拉低层次。

透过这本书,你能看见这个炸毛的老头却有这极为有趣的灵魂。也因为这本书,我开始尝试读叔本华的其他作品。

第二本《最后的告别》

如果有时间,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读读这本书。作者阿图·葛文德是印度裔美国医生,他用他的亲身经历,以及个人专业知识,向我们娓娓道来关于衰老与死亡的常识和思考。

中国人口的负增长势不可挡。其实人口总数不少,但是人口结构的确有很大问题。在过二三十年,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会发现一半都是老人。

其实人老不可怕,人死也不可怕,可怕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论当初的你多么意气风发,却依然要面对随时失能的局面。

如何提前布局,让自己度过一个相对体面的老年生活,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第三本《人间值得》

我相信很多人读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取的好。作者是一位日本九十多岁的心理医生中村恒子,或许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其实不是。

读这本书,更像和一个年逾百岁的老人在你耳旁唠叨,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论好的,不好的,都会过去,你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人间值不值得不好说,但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第四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很多人读完说是过誉了。抛开内容不说,这个故事真够励志。你能想象一个17岁之前没有进过校门的女孩,最后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学位吗?她告诉你,一切都是真的。

她拥有一个偏执狂父亲,一个对父亲百依百顺的母亲。她的童年只有垃圾场,废铜烂铁,轰隆的起重机声,而短短的几年时间,她开始拥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她发现,生活原来还有另一面,她发现,父亲说的,并不都是对的,而她把这一切归功于“教育”

最后是几本小说

毛姆因为《月亮与六便士》为人所津津乐道,对我印象最深的两部作品是《人性的枷锁》和《刀锋》

我想大概是因为,关于天才,与我何干?而那些关于普通人的奋力挣扎,却刻画的入心入骨,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那个普普通通的人,用尽全力,也只是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这四本书看的电子版,看的比较快,漏掉了许多。但是对里面的人物特征,故事情节,却也记忆深刻。

两个女生相爱相杀,我不想让你超过我太多,但是看你走在后面,我又总是忍不住拉你一把。

当利拉决定不上学,老师的那句话,意味深长。

“我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事情啊!每一步都好像要跌倒了,但我都挺住了。”

小时后长大了就会好,长大了以为成熟了就会好,成熟了却发现已经老了。然后发现,这一生都在拼命挣扎。

读完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永远不要对一个人轻易的做出评价。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深的对作者构思故事之巧妙深深折服。

评分高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两本书,有时间是一定要阅读的。

好书都是,好像什么都没说,但是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以上是我从四十多本书里梳理出来,个人认为值得阅读的书籍,仅供参考!

今年阅读的最大变化:

读了一些书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开始将主观和客观做一区分。

什么是主观,主观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每个人的看法,比如你的喜好,你的情绪。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这并没有对错。

客观它并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它就是客观存在的。

很多人懵懂未知就是,我们往往将主客观相混淆

而学会区分主客观,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标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秋假期荐书:这10本书,值得反复阅读!
我的2018年书单—涉及人类学科学成功学心理学经济学金融学
2021年书单来啦
6月共读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一个月都没有读完一本书?从今天开始,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读过1800本书的作家告诉你:为什么成功人士都是读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