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投行
投行,投资银行简称,所有打工行业中工资最高的职业之一。从业人员不多,看似神秘,活在金字塔尖的人,但是我在这里想告诉大家,投行对毕业生的需求也不小,而怎么进,进去选择什么部门,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的年龄不大,有一点从业经验,有一些朋友,简单聊一下。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对你的面试、投简历应该有一些帮助。知己知彼嘛。本人中文不好,在国内只念到高一。表达上有些什么问题,请多包涵! 
   
  首先,什么样的毕业生,进了投行? 
  1类:非常名校出生,家里没背景。非常名校,国内一般是北大、清华、复旦,连像上海交通这样的大学我所知道的也不多。国外,美国的常春藤,英国的剑桥、牛津、LSE。斯坦福很多时候也比不上宾大, I.e. U Penn。 
  除了名校出生,学校的成绩也非常重要,现在网上申请都需要详细的课程填报 + 分数填报。如果在最后background check的时候发现有虚假,后果很严重。成绩要求一般平均要80%以上。(这里澄清一下,投行也有很多国家的,例如DB德银,BNP法巴,Normura日本野村,Macquarie澳洲麦格利,这些投行也承认本国家的顶尖大学,如东大,海德堡等。) 
   
  2类:背景非常强,学校也不一般。这类人,背景深到可以是某上市公司高管的亲属,或者国家某部高层的亲属。大学也基本是名校,在校成绩不能太差,国内交通大学、人民大学等在范畴之内,国外的帝国理工、南加州大学等也是。其实,超级名校的要求也不是很绝对。非常出色的人,来自帝国理工、南加州,不靠关系进投行的也有,但是还是少数。 
   
  3类:成绩不好,关系一般,但对投行未来有价值。这类人一般是投行未来6-12个月内觉得可能启动项目的管理层的亲戚。没错,投行就是这么直接,‘你来,是因为我要用你做生意,it’s all about business’ 
   
  怎么投简历、面试? 
  简历:我的经历都是网上申请,简历可以上传(后来和猎头聊天,我感觉1张纸简历更加好,字体不能太小,投行的人一般都比较高傲,包括HR,所以不会喜欢太长的简历,美式1 page的简历比较流行) 
   
  很多投行在网上投完简历,要回答一些问题,都是诸如“how do you see yourself in 30 years; describe a challenging situation you faced during work / study.” 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之前应该要毕业找工作前先准备好,因为比投行更喜欢问这些问题的大有人在,例如Big 4。 
   
  回答完问题, 有些投行喜欢及时做测试。我当年有一次愚蠢的在晚上12点投简历,结果做测试回答的一塌糊涂。测试是怎么样的?不外乎4种: 
   
  1. 语言能力,简称verbal,就是快速阅读,一段5行以上的文字,回答一个True, Don’t know, False的问题,文章内容可以从考古到金融。 
   
  2. 数字能力,numerical,就是快速计算,例如工厂A,工厂B,在yr1, yr2销售A,B,C种产品,每种产品售价X,Y,Z,销售额比a%,b%,c%,和各销售量,现在告诉你工厂A yr2 总销售额为10,000,那么A和B的销售总量为多少?我的这个例题肯定不严谨,我想说的是,你会看到一个表,里面有很多的信息,然后要求快速作答。 
   
  3. 逻辑推理,induction,就是给你4个图,然后在a,b,c,d中选择四个以后会出现的第5个图。 
   
  4. 心理测试,personality,诸如:“你是一个很乐于助人的人?”,选项:1. strongly agree, 2. agree, 3. no opinion, 4. disagree, 5. strongly disagree, 目的看你的强势在哪个方面,沟通,数字,执行力还是什么… (不要以为没有正确答案,投行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 
   
  投完简历的测试可能只有30分钟,应该是50题以上。没错,这个要求,平心而论,是不低的。所以朋友们可以去网上找各种类似的测试题来做,网上还是有不少免费的。面试的时候往往会有3个小时的测试,题目非常多! 
   
  面试上,每个投行要求不太一样,Presentation很多都有,就是case study,给一个公司,给一些情况,叫你去‘卖’这个公司。当场做model的也有,就是盈利预测模型,这个嘛… 有些复杂,有兴趣的,再找我吧。 
  然后就是见你的部门boss,你以后的boss。投行是直接的,谁有head count,想要人,就会找谁来见你。1 on 1面试这个真得要看技巧,运气了。每个人的遭遇都可能差很多。我的经验是:be yourself,有什么说什么,一般对方都比较nice,比较直。试问,一个40-50岁的人,看到你,不会对你叫很多劲的。但是,如果对你的去向明确,那么可能有很大的优势,下面会具体些说到… 
   
  什么叫去向明确? 
  有些position是轮转的,有些不是,要看投行自己的需要。曾几何时,投行是不要fresh grad的,随着竞争的激烈,市场活动越来越快,程序越来越复杂,fresh grad就很多时候可以用来干杂活了。 
   
  那么刚毕业的同学,可能什么都不懂,所以boss们也不会要求什么,但是如果你能说出投行的1,2,3。那肯定是added advantage。 
   
  投行(券商)是什么:很多时候就是皮包公司,是市场(股市、债市、衍生品市场)、投资者(各种基金、散户等)和公司(企业)的中间协调人,从中收取佣金和其他利益,例如提供银行不愿意给的短期融资等。 
   
  但是,现在国际投行的业务非常多,不只是国内‘券商’的概念。大家可能熟悉:IPO做上市,增发股票,买卖股票等,但是可能你们不知道,涡轮,掉期Swap,junk bond trading,CDS trading, CDOs等等等等,甚至投行旗下自己有私募,有VC,高胜先前传去投资养猪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投资银行的业务非常广泛。 
   
  那么,你要去哪里? 
  投行最大的几个部门是: 
  Trading:交易,包括Proprietary desk(用‘自己’的交易)等 
   
  IBD:(投资银行部,包括Corporate Finance和ECM,一个是帮助公司上市,整改,一个是做市场宣传、定价等事情 
   
  Research:研究部,出各种报告,研究各种金融相关资产。写股票评论。 
   
  Sales:销售部,机构销售部等,主要针对基金等客户。 
   
  Private Bank: 或者 wealth management,散户部门等。不要小看散户,李嘉诚,李绍基都是散户。其实这些散户已经完全可以成为机构客户。定义,不是绝对。 
   
  Asset Management: 资产管理,就是旗下基金。 
   
  所以呢,不管是读什么专业,都有可能进入投行。例如读物理工程的,可以去研究部做工程机械行业的分析员,或者去投行,做这方面的分析员。 
  如果面试前,对你想做什么有了解,谈起话了就轻松很多了,说不定会impress你的老板! 
   
  最后,为什么去投行? 
  1. 锻炼能力,增加阅历。哪一个行业,可以让你有机会直接和超级大公司例如中石油高层对话?哪一个行业,可以让你有机会去大公司总部走走,看看,甚至写评论?哪一个行业,可以让你一毕业就可能学习到、甚至体验上市公司真正的发家史?哪一个行业可以让你和公司大老板在一个饭桌上吃饭,而且还征求你的一些专业建议?个人认为,除了Management Consulting,律师之外,没有别的行业的起点可以和投行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投行的人怎么这么傲慢?! 
   
  2. 工资高的可怕。第一年毕业,最低的国内投行,加Bonus应该都能给到15万人民币,最高的国外投行,100万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能挺得下来,第4年进入VP level的话几百万年薪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3. 走出投行,去哪里都可以。曾子墨就是例子,我就不多说了。 
   
  最后的最后,提一句,投行的要求也是所有行业里最高的之一。每天加班到4,5点凌晨是小事,没事儿坐飞机飞来飞去也是小事,被老板破口大骂,吹毛求疵也要有准备,公司的人际关系也可能非常复杂。如果大家喜欢,我以后再多写些这方面的东西。推荐一本书,The 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国内翻译应该叫 半路出道的投行家。里面讲了很多高胜,摩根的故事,很有意思。
--------------------------------------------------------------------
 对于为什么去投行的理由里面
    
    第一点,我赞同,这也是我为什么选Consulting的原因。投行所在的金融业虽然是产业链最顶端的产业,但是其本身圈子真的是很小很小的,可以说小的可怜,事情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大江南北到妇孺皆知。其延伸圈虽然很大,但是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因为要能邀到投行吃饭的公司其实不是普遍的。
    
    第二点,我partially赞同。说平均,确实是高的,可单纯论底薪,不能说高得可怕。真正可怕的部分应该说是随着市场和业绩浮动的部分,所以其工资总和大部分时候得看市场,两三年前booming的时候做一年可以顶三年,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如果有项目,也可以达到M级别,没项目的话底薪也不是那么高的。
    
    第三点,我不是很赞同,可能你的比较范围不同,所以或许我过于狭隘了。走出了投行,再走到别的地方去,其实还是跟那个圈子有关的行业,因为专业所限,所以去了别的公司,大部分要做到senior manager地步的也几乎只能是cfo而不是ceo,哪怕是读过mba的。当然了,如果别的公司也是金融证券业,那说不定最高可达到的职位就是ceo了。离开投行的人中真正走到和以前行业不太那么相关的地方的人比例是比较小的。那些大名家什么的其实是少数。走出去的人当中有许多是变成independent个人去接case,也有的就是创业,创业大多也是和银行证券业有关,因为大部分人不想浪费已经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人脉,以及如果能良好运转所带来丰厚利润。离开的人中,在真正别的行业去白手起家的,非常非常少见。
    
    
---------------------------------------------------------------------------    
    我个人加一些对投行的看法,因为览帖很快,所以可能有些有重复。
    
    投行其实并非那么神秘的,以一般老百姓的知识水平如果有兴趣的话很多其中的东西都是可以懂的,只不过一般老百姓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很多时候正是由于老百姓觉得投行神秘才造就了投行从业者的高傲,这种不论在任何时候都高傲的表现反过来加强了老百姓对投行认识上的神秘感和情感上的崇拜。
    
    投行,总的来说,(个人认为)是一个以青春换取(积累)资本最快的方式,但有的时候代价太大。很多人到40岁就退休了,大致原因,1,太累了;2,赚够了
    
    投行的工作其实是没有规律的,工作80~100hr/wk很常见,甚至有的时候达到120hr一周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很多地方的投行都采取裁掉一些老员工并且招纳一点新员工的策略,通过几个月半年的密集训练,很多事情老员工做的菜鸟也完全可以胜任,而比起老员工来说,新员工好管,工资相对低,更有体力和向上爬作业绩的野心,能够提供相对更长的工作时间等。
    
    由于很多时候没有私人时间(对于里面很多的人,私人时间就是睡觉的时间),很多人到了30甚至快40还没有交往对象,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找,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找,35还没有结婚或者交往对象,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觉得有点太晚了。很多到了40左右在投行退休的人有了大把的时间去会友,恋爱,或是把时间精力和资本投入自己的兴趣之中,这在国际上很常见,有些人可能纯粹是把玩兴趣实现自己童年或者早年的梦想,而有些则是要投资自己的兴趣,让它成为一个business,发展壮大它。
    
    跟一些不同肤色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曾经在投行工作的人或者已经到了比较高位的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权衡了现在的生活工作以后,表达了如果人生回到当初的时刻可能不会选择投行的意愿。带给他们这样影响的,或许是牺牲了太多的健康,错过了感情,厌烦了快节奏生活,周一恐惧症,...whatever

--------------------------------------------------------------------
说一下外资国际投行补贴:
    
    香港来算,投行部门为准,晚餐200港币,吃多少补多少。
    
    的士回家全报
    
    出差时伙食全报
    
    酒店一般都是5星,飞机自己预定,能和老板走,甚至可以做商务舱。
    
    月薪 38,000港币以上,加房屋12,000港币补助(Cash补助)
    综合底薪在50,000左右,各部门不一样,会有不同。
    研究部稍低。
    
    年底花红可能公司不一样,市场情况不一样,会很不一样。
    
    07年一般都是12个月以上,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一出来就可以百万年薪。
    
    08年有些公司只给3个月,有些甚至没有。08年其实能保住工作已经是胜利。
    
    
    国内国有投行,给的底薪低,但是年底花红,多得可以到24个月。
    
    
    以上全是按第一年分析员算的。
=--------------------------------------------------------------------------------
以下资料是我转载哦
  
  ============================================
  我身边的例子吧,我来香港的时候,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来的,他们有进雷曼兄弟的,UBS瑞士银行的,花旗投行的等等。
    
    现在呢,留在香港的几乎就我一个了。
    
    去年10月,所有投行停止一切雇用,全部重新审核。
    一个本来要来的朋友,去年9月被告知,我们将赔偿你10万港币,但是你的工作开始时间暂时被无限压后。
    她刚double degree毕业,这下子,弄得不知所措。
    后来11月,又接到通知,工作时间拖到09年7月。
    比她和约上的时间持了半年多。
    
    还有就是...
    去年10月,我们接到一个很大的新客户,他带着过亿资金,逃离大摩,morgan stanley,到了我们这里,因为觉得中资肯定不会倒。
    
    去年起码30%的基金清了盘,无数人失业。
    现在很多人重新被雇佣,但是要接受pay cut 40%。
    我认识有人仍然在找工作。
    
    还有就是诚信,这个在国外至关重要。
    现在买衍生品的人很少,很多sales非常难做。
    IPO也很难做,香港现在一下子要上很多地产公司,为什么?
    因为全都是08年的back-log。
    
    很多投资06年投下去,2亿,要08年上市赚4亿,但是市场当时非常差,最后要拖到现在,而且只能赚2亿了。
    不要以为2亿多,这里面他自己的钱可能只有30%,剩下的是银行的。
    如果当时全世界不救,银行催换钱,倾家荡产的绝对不是他一个人!
    
    那个时候还有人,刚刚欧洲出完差,累倒吐血,下香港,第一时间接到电话,
    Sorry Mike, you do not need to come back to your office anymore, we are really sorry to tell you that you have been put on our redundant list just now. it is effective immidiately. Do you understand?
    
    对,你不用回office了,等他们清扫完电脑,到了周末,你可以回去捡回你的personal belongings.相片啊什么。
    就是这么惨酷。
    
    看起来好像没事儿,就是炒鱿鱼,但是他的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子女教育全部都要负担。
    一旦他之前接待过重,那就麻烦了。
    
    在国外,选择个人破产,后果非常严重。
    
    纽约的情况更加恶劣。我就不细说了。
    
    那段时间是非常人心惶惶的。
    从CEO, director级别到普通analyst,都有可能被炒,问题是,you don’t know if you are short listed.
    
    当时最流行的话,就是,’shit man, i hope i’m not on the list.’ ’高危’也是常用名词。
    
    留下来的,按普通analyst来说,一般保住了5万月薪,但是花红就没有了。
    一个星期的工作时间一般是60-70个小时,所以没有花红的话,对于这样的薪水,在国外还是不高的。
    
    投行也就算了,反正之前拿得多,你乱花了,乱借钱了,使你自己的责任。
    
    4大会计师事务所就更惨了!
    本来就没有比投行轻松多少,但是拿得知是一个fraction.
    金融危机以来,IPO全停。

-----------------------------------------------------------------------------------------------
早上正好看到网易做了一期关于投行揭秘的专题,很客观,说的也通俗易懂~摘取一些!
  =============================================
  
   剧情:《亲密敌人》中,黄立行是一家投资银行的董事总经理,他服务的A公司即将针对B公司进行收购,而负责服务B公司并购项目的财务顾问,竟是供职于另一家投资银行的前女友徐静蕾。
  
   疑问:虽然大街上叫“投资银行”的大楼越来越多,但对大多数内陆老百姓而言,银行的概念仍只局限于存钱取钱办房贷的业务范畴。那些总在电视新闻和电影里出现的所谓的“投行”究竟是干什么的呢?他们为谁服务?他们经营哪些业务? 
  
   业内解读:投行其实就是高级中介
  
   一般的投资银行有三大块传统的业务:自营、经纪、和证券承销。自营,简单的说就是指投行用自己的钱投资股票债券,损益风险自担。经纪,指客户投资通过投行接经纪,就是服务客户,相当于证券公司。但大投行一般只服务大机构或者非常有钱的个人。第三个业务证券承销就是跟上市并购相关,也是最传统的投行业务,上市就是帮公司重新包装满足上市要求,并购就是买别的公司。虽然现在的投行不断开发着新的业务类型,但这三大项还是投资银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也是投资银行业兴起至今给该行业带来最丰厚利润的业务,投资银行工作的性质总体来说,就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最高级别的中介。在《亲密敌人》中,黄立行的工作,就是帮自己供职的投行并购一家锂矿开发公司,而徐静蕾则是黄立行要收购的这家公司聘请的来自投资银行的来为自己的公司充当财物顾问角色的人,徐静蕾所做的,也就是投行传统业务的第三项主要业务。
  ========================================================== 
  简而言之 :让无数商学院高材生为之疯狂投资银行工作,说白了就是高级中介。

 疑问二:新闻和广告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力有多大?
  =================================================
   剧情:影片黄立行的公司欲对某矿业公司进行收购,作为董事总经理的黄立行最大的任务,就是负责压低该矿业公司的股价,使自己供职的投行能以最低的价格将该公司并购。而徐静蕾的公司则负责帮助该矿业公司保住自己的股价,说白了就是帮该公司卖个好价钱。在这场压价与抬价的拉锯战中,徐静蕾与黄立行都不约而同的对媒介进行了利用,比如以巨幅楼体广告的形式宣传本公司的实力,或者利用财经界记者给对手公司制造负面新闻,利用新闻发布会向记者群体性散播竞争对象的不良信息等等。
  
   疑问:新闻和广告两个看似和金融并无太大关系的行业真的有影响股价的威力么?利用媒介的公众影响力,来实现对股价的干预目的,是投资银行们经常爱耍得手段么?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金融界新闻是否很多是人为制造的? 
  
   业内解读:没见过两家投行对着打广告的
  
   “两家投行为了一个项目,互相打广告的例子在现实中其实是并不多见的,至少我还没见过。”Mary说:“不过一些投行有时候会为自己打一打广告,比较经典的例子应该就是摩根士利丹在刚刚从JPMorgan中被拆分出来的时期做的广告:一道闪电刺破乌云,标题是‘如果上帝要融资,他也会找摩根士丹利。’像《亲密敌人》里那种,两家银行楼对楼的做巨幅广告,现实中其实还没怎么见过。”
  
   新闻媒体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则是非常显著的,利用新闻来实现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也是银行界常用的技巧。Mary表示:“新闻报道本来就是会对股价产生影响,而投资银行的人为了更好的服务,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也是很必要的技能。”在《亲密敌人》里我们就看到,徐静蕾看到澳洲的报纸上报道了关于澳洲政府对森林地区开采的新政策,而这个政策对黄立行的公司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黄立行的公司掌握着很多这方面的东西,所以她就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财经狗仔李治廷,让他去进行实地勘察,李治廷回来针对事情做了相关的报道,于是黄立行的公司立刻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他们公司的股票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当然在投行界,你可以利用新闻,但是不能制造假新闻,如果制造假新闻,那就算是恶意操控股价了,那就另当别论了。”Mary补充道。
  ============================================
  很多时候记者就是被人操纵的木偶~ 
投行人到底有多忙? 
  ===========================
  剧情:《亲密敌人》中,徐静蕾与黄立行曾经是一对恋人,彼时徐静蕾还没有在投行供职,黄立行却随着工作的风生水起而越变越忙,后来徐静蕾不堪忍受“一年只有28天见面,见面时还不停和客户打电话”的情侣关系,决然分手。在投行要忙到什么程度?影片中,徐静蕾手下一个员工的话给出了答案:“我们这种人不值得同情,工作三四年,已经拿年薪几百万,出入都是五星级,永远都是商务舱,我们就应该不睡觉!”而梁咏琪扮演的黄立行助理,也在影片的结尾辞掉了投行工作准备去环游世界,在送别会上,她一边跳舞一边对同事们说:“如果2012不是世界末日,我再回来陪你们加班!!”
  
   疑问:投资银行真的有这么忙么?投资银行的金领们真的都心甘情愿的接受无法睡觉的工作状态么?
  
   业内解读:流着血上班也不会有人搭理你
  
   “投资银行工作的人确实非常非常忙,而且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在香港投资银行工作的人是绝对没有周末的,一周工作100个小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有项目在手上的时候。”谈起投行员工的忙碌程度,Mary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在业内,关于某些同行为了工作生不如死的例子也是有很多的,像电影里演的那种根本不算什么,我有一位同事,刚入行的时候有一次连续很多天都工作到半夜三点多,第二天早晨照常上班,有一次又到三点多实在受不了了,他就向老板请假去洗手间准备在洗手间睡10分钟,没想到当他睡醒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然后就看到手机上有无数短信、未接来电和email,内容全部都是:你在哪!快回来工作!!!还有一个朋友在华尔街一家很大的投行工作,有一次得了麦粒肿,但是手上正在进行一个大项目,老板只允许他中午请假去作手术,于是就见他中午做完手术后,下午一只眼睛裹着纱布,纱布上还渗着血,继续坐在电脑前工作,最可怕的是,周围竟然没有一个同事问他怎么了。”当然,Mary也透露道,相对于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他们的收入也是非常丰厚的,基本上,如果是在香港的投行工作的话,那么像电影里所讲的“工作三四年,年薪过百万”算是一个很客观的数字。

投资银行的“心机”与做“内奸”下场?
  =======================================
   剧情:徐静蕾的公司在巧妙保住代理公司的股价之后,却在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当天发现对手竟然先走一步,尽管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已对所有角色极力保密,但仍没能防住商业间谍的无孔不入。尽管收买内奸的黄立行对这种行为非常抵触,但金融界的残酷仍旧让他不得不做出违心的选择。而被陷害的徐静蕾,也因内奸身世值得同情而仅仅将其进行了辞退的处理。 
  
   疑问:现实生活中的投资银行是否也会使用收买、贿赂竞争对手公司员工的方法来拿到自己需要的情报?在真正的投资银行中,做内奸被查出来,将会面对怎样的惩罚?仅仅是被辞退这么简单么?
  
   业内解读:真正的“内奸”会被诉之于法
  
   “这种事其实更多的都是在电影里出现,真正的内奸、黑幕怎么会让大家知道。”Mary表示:“这种事都是严格保密的,当然华尔街上也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坊间传闻,比如说高盛与雷曼兄弟的事件中,就有很多关于内奸的传闻,不过这些事都属于机密中的机密,也许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就算我们知道也不能举例。不过像《亲密敌人》里演的那样,出事竟然出在司机师傅的身上,应该是没有的,这种事情就算出也是要出在比较重要的人物身上。”Mary还介绍道投资银行内部都会进行非常高科技的反窃听工作和保密工作,他们一般会在密闭空间里进行重大决策,出了密闭空间就完全不提工作上的事。“另外,如果是在现实的投行世界中,司机师傅出卖商业情报的行为是一定会被诉之于法律的”,因为“在真正的市场竞争中,这种行为所带来的损失之巨大,是无法用同情心来弥补的。”事实上,不光是投资银行,全球所有公司一定都有保密制度,一般来讲公司连自己的员工出去说漏嘴公司的计划都是不允许的,更何况电影里这位还是拿商业机密去换了钱。只不过,投资银行对这方面的监管会更严格一些,隔三差五的都会警告员工遵守保密制度,投行的员工也是不允许随便接受采访的,若要接受采访必须通过公司的层层审批才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静蕾【杜拉拉】激情肉搏
肆|徐静蕾黄立行:情侣搭档会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鲁豫有约-20100402 徐静蕾黄立行
徐静蕾黄立行现身赌场 女方抽烟似大姐大(1)
徐静蕾发文否认与黄立行结婚,自称怕麻烦,暂无结婚动力
徐静蕾自曝已怀孕 感慨:44岁铁树开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