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心悸,不妨看看这三个方剂
【病症】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一、证治分类
(1)心虚胆祛证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2)心血不足证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3)阴虚火旺证
主症: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4)心阳不振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5)水饮凌心证
主症:心悸眩晕气急,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6)瘀阻心脉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二、中药方剂
1、归脾汤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炙)、龙眼肉、远志、炒酸枣仁各一钱(各3克),木香五分(1.5克) ,炙甘草三分(1克),人参一钱(3克) 
【用法】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所致便血,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者。现用于心脏病,神经衰弱,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心脾气血两虚者。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龙骨牡蛎汤)
【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各9g),甘草二两(6g),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各9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调和营卫,平补阴阳,潜镇固摄。主治虚劳心悸,易惊,汗多,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或遗溺,舌质淡润,脉虚大或芤迟。现常用于治疗癔病,失眠,遗精或滑精,不孕症、先兆流产、久泻、更年期综合征、盗汗、小儿支气管炎、慢性荨麻疹、颈椎病属上述证机者。 

3、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四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白术二两(6g),炙甘草二两(6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运用】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以消痰散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心阳虚证的用药汇总
方剂辨证
【中医】猫猫读方剂学心得(110)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王振涛教授辨治心悸病典型案例分享(二百七十四)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第十六
心悸——心率不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