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股牛熊规律?强势股的最佳买点图形
第一部分:从大局看市场,用均值回归解析市场
既然提到了牛市,那我们就说一下这十来年间的牛市。很多朋友可能感觉市场牛市是很罕见的,多少年才能轮到一次。这个说法最多只能正确一半。
比如从05年开始,大家都知道05年到07年是一波大牛市,08年全面暴跌,然后08年11月份到2010年11月份,市场炒作的是中小板,指数涨幅超过200%,于是这是一波中小板的牛市。再之后,整体的市场很差,但是市场又挖掘出一波幅度不小的喝酒吃药行情。2012年年中,喝酒吃药行情结束,到了年底,创业板触底,从2012年12月到2015年6月,来了一波涨幅超过500%的大牛行情。其间,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主板也走出来一波小牛市行情。
如果按照这种比较客观,而非大而化之的角度去看市场,从2005年到2017年,这13年间,市场只有三四年是熊市,分别是07年10月08年十月的一年,从2010年11月到2012年11月的两年,还有就是从2015年6月到2016年5月的差不多一年。其他差不多九年的时间里,除了一些震荡行情外,几乎都有一个或者两个市场处于牛市状态。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真实状况,并不是像大部分人说的,牛短熊长,分开来说的话,是牛长熊短。只是绝大部分非专业的朋友看不清市场,不愿意改变思维,一直被限制在过去的牛市行情里面不能自拔,因此不能很有效的抓住每个结构性的牛市来放大自己的收益。
说这些只想表明一点,那就是牛市并不少,少的是发现牛市的眼睛。
那怎么发现牛市呢?就是我通过什么来判断可能来的牛市,或者所要到来的牛市市场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来具体说一说。
06,07年的牛市是股权分置改革后,流动性充裕,经济已经多年告诉增长且前景乐观,但是股市就是没有涨的情况下产生的。那轮大牛市涨的最好的有色金属,大金融,大消费,地产,钢铁,煤炭等等,他们都是有涨的基础的,都是业绩暴增的。只是业绩暴增其实涨幅也不会特别大,如果在业绩暴增的基础上,再来个市盈率的提高,就是形成戴维斯双击,那就不得了了。比如江西铜业,前面的大涨是业绩暴增形成的,后面7倍的涨幅则完全靠市盈率的提高完成。
(图中从A点到B点,市盈率从7.1倍增涨到54倍,上涨了6.61倍,而股价从9元上涨到75元,增长了7.33倍。所以最后一段的上涨几乎全部由市盈率的提高造成的,业绩则没有再增长。)
随后出现了08年的金融危机,全球股市暴跌,中国股市更是从6124点跌到1664点。由于四万亿的刺激,市场来了一波不错的反弹,但是反弹终究是反弹,不是牛市,这时候有一个板块,中小板脱颖而出,从2008年的11月份到2010年的11月份,走出了涨幅230%并创出历史新高的走势,毫无疑问,这是牛市。这波牛市主要炒作的逻辑就是暴跌反弹加新市场,因为中小板是一个很新的市场,还没有单独的被炒作过,里面的股票大多刚刚上市不久,有新意,关键是上市就碰到了股灾,使得习惯性被炒作的新股次新股暴跌,那你说他们还能没有优势嘛?当然再加上业绩和一些政策刺激,中小板的牛市不可谓不壮观。
后面整体歇了一段时间后,资金再一次打到了新的低的暴跌的具有想象空间且业绩容易暴增的市场上面,那就是创业板。暴涨的逻辑基本上跟中小板的差不太多,股价低,跌幅大,盘子小,业绩容易暴增,甚至造出成长性,再加上注入的各种题材概念,足足把创业板打飞了五倍之多。
上面很长一截把这些年的牛熊情况跟大家作了介绍。下面开始给出一些大家可以用来观察和分析市场的结论。
在创业板起来的同时,前面暴涨过的白酒股,钢铁股,煤炭股,有色金属股等全部暴跌,而且是市场上跌幅最大的群体。虽然那时候他们业绩可能是不好,但他们也不是完全垃圾,也不是市盈率最高的群体,也不是盘子最大的群体,也不是股价最高的群体。那他们为什么会暴跌呢?
这就是今天要跟大家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叫均值回归效应。就是不管你多牛,只要你涨多了,你都是要经历非常痛苦的价格上的均值回归。其实均值回归就是普遍存在于市场里的摇摆理论——价格涨高了就倾向于下跌,价格跌多了就倾向于上涨。这个是市场的,甚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那就是,任何超过10年的长期投资都是极有可能遭遇均值回归的。所以超长期的投资是不靠谱的,是难操作和难以取得长期成功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说到了关键点,那就是从12年11月份到15年6月份,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创业板暴涨500%+,那么,其他的我们就别想了,只根据这个均值回归效应,我们就可以知道创业板一定会经历比较长期的非常痛苦的均值回归,我们说过,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些之前就天天畅想着创业板会大涨的人,实在是不太懂市场。
既然创业板前面是大涨的,它要经历均值回归,那么与之相反的,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白酒等之前暴跌的品种是不是也要“均值回归”呢?就是跌过了更倾向于上涨呢?这个从大局上看,几乎一定是这样的。君不见,14到15年的牛市的主板的那一部分,其实就是那些常年下跌,甚至暴跌的低价大盘股票的均值回归导致的暴涨。不论是一带一路,还是金融券商,还是钢铁煤炭有色等,几乎全部如此。
这是钢铁行业的周线图,从08年到14年4月几乎全程下跌。只是在14和15年小牛市的时候反弹了一波。煤炭股和有色金属股走势也几乎相同。
这是煤炭股的周线图。
大家可以感受到均值回归的力量之所在。特别是从钢铁股走势图上。
上面说的均值回归效应是我们从这些年大盘波动中得到的第一个非常有用的结论。如果大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格局就是比较大的,看问题也容易看的清楚。
那么我们得到的第二个结论是什么呢?就是,市场越来越倾向于分化,同涨共跌的局面可能很久都不会出现了。这个结论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就提到了,在2017.8.2的文章《复合牛熊为市场本相 当下周期与往昔何异》中有这么一段:其中最后一句,我提到,以后的市场,很难有集体性的大牛市了。现在我的观点依然如此。
第三个结论,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可以用以揭示以后市场动向的一个结论。
既然整体市场是轮动的,那轮动有啥特点呢?我们知道了这个轮动的特点了,我们不就有可能预测下一步的动向了嘛,理论上应该如此。下面我们试着总结一下,第一,喜新厌旧,比如08年底到10年的中小板的牛市,和后来创业板的牛市基本都是如此。个股上其实也是,几乎所有的次新股都会被炒,就是这个道理。被炒过的,炒烂的,就被放弃了,去玩新的,没被炒过的。第二,喜低厌高。这个低和高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股价的高低,涨幅的高低,估值的高低等。比如14年到15年的牛市,创业板第二波其实是后面跟涨的,是最后被激发又大涨了一段,主动力不在那。主动力在股价低的,涨幅低的,估值也很低的大蓝筹。第三,就是轮动。像我们前面说的均值回归,前面你涨多了,现在就轮到你跌了,前面你跌多了,现在就轮到你涨了。第四,总体上来讲,还是趋向于价值所在。其实这个价值是综合了前面几个特点之后生长出来的,是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综合体。比如创业板涨高了之后也没有价值了。但是底下的钢铁煤炭,就是业绩不好,14到15年的牛市,很多股票也涨了四五倍。
好根据第三个结论,从简单的对牛市熊市的统计来讲,我们可以判断,现在市场如果涨的话,肯定更倾向于主板的,从08年到现在,除了15年主板涨了一些,整体来说,到现在主板都没怎么涨。而中小板,创业板都被幅度比较大的炒作过了。
有朋友该说,毕竟14年15年主板还是炒过了呀,那轮动的话,是不是很快就要轮动到中小创了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一点可能性也没有。但我更倾向于这个想法:14年15年的主板行情应该是主板行情的第一个阶段,只是由于太多年没炒过,再加上杠杆的放大,使得第一段炒的有点过了,而随后市场用暴跌加长时间的盘整来修复前面过量上涨的局面。而到了现在,借着突破3300点的契机,我们可以期待在接下来不是很长的时间里面,主板可以开启真正上涨的第二轮。其实全面的,一次性的对主板进行炒作还是很难的,但是如果分成两次,每次都有不同的侧重,那应该是很完美的。比如14,15年的市场是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券商跟着搭台唱戏而来的一波不错的牛市,接下来这波,也是以政府的政策为核心,即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让周期股和涨价概念股为先锋而发动的第二波行情。为啥我说这两波是同一拨大行情分开的呢?因为你看符合这个行情性质的大金融和大白马是贯穿其中的,是一直都在涨的。
上面是从走势和市场分类的情况下看接下来行情可能在哪个大的市场,结论是很可能在主板的周期涨价,金融白马和其他高质量高确定性的业绩暴增或者高成长的板块上面,比如锂电池等。
第二部分:不论市场如何波动 价值逻辑不可忽视
上面的技术含量已经相当高了,下面我们再来个技术含量更高的来论述接下来的情况。
其实不论怎么看市场,从03年之后,市场抛弃了纯粹价格操纵的方式,而转向有逻辑,重价值的炒作方式,这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最重点的内容,就是价值和逻辑,那么他们具体表现在哪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业绩。业绩暴增,业绩反转,业绩高成长都行。
其实07年的大牛市涨幅最大的领头羊群体都是业绩暴增的,毫无疑问,而过后的几年,炒做中小创的时候,里面的股票业绩也都非常好,大都也体现出高成长性。这个高成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当宏观经济景气,或者说资源价格上涨,周期股就进入了高成长阶段,不论是钢铁煤炭有色还是化工,业绩都好的不得了。06,07年的大牛市,这些周期股是牛股中非常耀眼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涨幅平均都是十几倍。当宏观经济不怎么景气的时候,调结构,产业升级就是主旋律,有些行业受到打压,而新兴产业则被重点培育和保护,那么这些新兴行业就成了高景气的行业,其中的很多股票也就成了高成长股。股价大涨自不必说。
知道了上面的更本质的逻辑,大家心里自己想一想,现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毫无疑问,肯定是周期股发光的阶段。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钢铁有色等周期股也有向更高科技,更高要求,更高水准的平台上逼近的趋势和需要。也就是说,以前的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行,产量却高,价格很低,这就是传统的落后的产能。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一方面是除去落后产能,还有更精进一步的,就是要提高产品质量。这就有点新兴行业的味道了。这一点有可能是拔高周期股炒作局面的一个观点。
前面两个非常大的,宏观的逻辑,基本上能让我们看清楚后市发展的可能性和方向了。
第三部分:畅想牛市
接下来如果给市场一个大胆的畅想的话,应该是:15年,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主板已经步入牛市,虽然随后经历了两年的下跌和盘整,但其中白马和金融贯穿着走到现在。当下,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周期股业绩已经开始大放异彩,股价也有所表现,整体市场环境开始转向越来越好的情境。随着大金融和白马股不断的提高估值,走势越来越疯狂,中国在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动下,有望整体走出传统落后产能,向集约化,高科技化,高标准化的的先进产能迈进。由此周期股有望再次迈向更高的台阶,股市的繁荣,这里就是起点。于是,我们也走向了一个新时代,跟脏乱差的传统中国工业彻底告别的新时代。股市也在此间不断走牛。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周期涨幅巨大,新兴行业慢慢的具有了各方面的优势,于是均值回归在此凑效,市场反转过来。
一、熊长牛短原因
每年发行新IPO及再融资等资金都比上市公司分红给股民的多、其次是IPO发行体制从刚开始的审批制、它是行政干预程度高因此造就有些好企业上不了市而差的企业有关系变得容易上市!再者是新股发行上市价格及不合理,很多上市公司第一天股价基本都是翻倍的甚至翻3-5倍10来倍都是常见的。反观我们的实体经济每年有百分十几个点最多30点增长就很不错了,因此新股高益价远远透支未来增长空间、也因此造就中国股市为什么熊长牛短最根本格局!极少有金融市场像我们新股是稳赚不赔的极为不合理。
二、从时间和估值看牛熊转换
IPO是造成熊长牛短主因所以就不难理解熊长多久呢,第一张上证指数走势图就看出一般熊市要3-4年才有一波牛市为什么呢股市极为低迷政策也要出来救市,当然救市也有一定规律每当救市第一次效果不明显都是到第三次市场才有起色爆发,当然我们也要科学依据那就是估值数据来判断低估或高估!
从历次牛市起点的估值水平来看,1996/1、2005/6、2008/10、2014/7四轮牛市起点上证综指PE(TTM)估值不断创新低,分别为18倍、15倍、13倍、8.5倍。A股(剔除金融)的PE(TTM)分别为18倍、15倍、14倍、17倍。
上图看出不仅TTM中值市盈率跌到20倍以下一般可以判断历史性大底,但大底并不意味着牛市就到来还要连续政策性利好及宽松货币毕竟股市是资金推动所以要有宽松货币政策叠加比如2015年就是资金杠杆推动上去俗称杠杆牛!
牛转熊一样道理那就是TTM中值市盈率超过40-50倍以上超高估及政策打压缩紧如2007年增加印花税2015年6月股市暴跌是去杠杆配资等等因素!
三、A股的季节性
我做过统计A股每当12月份极大楷率都会下跌一波,为什么呢那就是我们银行和企业年终结账因素造成资金短缺。
大盘上涨初期先做提前大起涨的个股,再后与大盘同步的个股,后做落后大盘补涨的个股。强于大盘的个股图形和具有强势特征的图形如下几种图:
笔者公众平台:彭斐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起点 1股惊现教科书走法 疯抢主板暴增76倍成长股-2015-5-4
国君电新·新年随笔:六年300倍,我眼中的天涯
第361篇·什么是顺势而为?(3)
从全指看市场周期 全指来看市场牛熊周期实际上挺清楚的
“黑周四”谨防冲高回落!(思宇金融)
果园投资】下半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