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雪]
2013年11月22是小雪节气,是进入冬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雪”,听其名字,就感觉到片片小雪花扑面而来,俨然一派冬天的模样。那么让医生专家谈谈此时的养生秘诀吧。
这个季节要不要穿秋裤?
每年天气一冷,骨伤科门诊里常常有因受寒导致膝关节疼痛的患者来就诊,不少年轻爱美的女孩此时节仍然超短裙和薄丝袜。
这是典型的因受寒引起的膝关节炎。这个季节膝关节保暖很重要,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膝关节受过伤者,以及本来就患有关节疾病者。一般来说,女性40岁以后,男性50岁以后才会开始出现关节退行性变,也就是关节老化,主要表现为运动后关节酸痛,甚至肿胀,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除了与现代人久坐少动有关外,还与他们年轻时不注重保暖有一定关系。同时,他们将来患老寒腿、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专家认为,总比不穿强一点,但作用有限。护膝、护腰、暖宝宝等保暖物品只能局部保暖,风寒还是会从裸露部位进入人体。…[详细]
每次给阳虚体质者看完病,中妇科专家都会叮嘱一句:多穿点注意保暖,棉毛裤可以穿起来了。中医有句话,叫“寒为阴邪,下先受之”,这里的“下”指下半身。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寒气袭来,人会先觉得脚冷,腿开始打哆嗦的原因。同时,受寒生病者,症状往往相对较重。当然,如果抵抗力一直比较好,从来不穿棉毛裤的,或属于阴虚体质者,不穿也无妨,但在寒冷的天气如果出现喉咙发干、发紧,晚上睡觉时双脚很难暖和的情况,说明身体对寒冷已经不耐受,建议穿上棉毛裤,以防生病。…[详细]
天气一冷门诊就会过来好多痛经、月经推迟的患者,他们在夏天都好好的,天气一转凉,就犯病了。从中医角度讲,这类人属于阳虚体质,主要表现为怕冷,一到冬天四肢就冰冷,晚上钻进被窝后,过很久脚都暖不过来,脸色苍白,不太有血色。如不穿棉毛裤,相当于雪上加霜。
人体有很多穴位和经脉,它们是相通的,如有一个地方受寒,保暖不均,气血运行受阻,同样也会生病。像感冒、哮喘、鼻炎等,看似上呼吸道的疾病,其实也与下半身没注意保暖有关。
感冒期、女性月经期、孕产期,这三个特殊时期一定要穿棉毛裤,哪怕多穿条裤袜也是好的。这三个时期人体抵抗力相对虚弱,若不注意下半身的保暖,一旦受了风寒,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如月经期不注意保暖,可能会诱发痛经,以及盆腔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详细]
多吃暖身、去火的食物
“小雪”过后气温将逐渐下降,面对越来越低的温度,有些畏寒怕冷的市民又开始发愁了。气血不足的人在冬季容易怕冷,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不妨通过饮食上的调理来为机体增加能量,多吃助阳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大红枣等。除了怕冷外,另外还有一些人在冬季会出现口干、咽喉干涩,以及脸发烫等现象,这些人应注意少吃羊肉、牛肉等助阳食物,以生津养阴为主,比如:多吃点木耳、桑葚、百合、乌骨鸡等,是适合这类人群的不错选择。但需强调的是,无论在药补,还是食补上,都不应盲目,不随波逐流,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的条件下,选择恰当的食物。
天气逐渐寒冷,人们都喜欢食用热腾腾的食物给身体保暖,一些年轻人尤其喜欢食用麻辣味的食物,但是,麻辣味的食物容易助长内火,在这个时节脸上容易冒出痘痘、嘴里频发溃疡也就不难解释了对于这两种情况,营养专家建议,在饮食中可以多食用白萝卜。俗话说:“冬季萝卜赛人参”。中医认为,在冬季食用白萝卜脾养胃、益气补精,预防疾病,有益健康。经常食用可以帮助人们因为摄入肉食过多而产生上火,也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比如:将羊肉和白萝卜一起炖汤,是人们在冬季传统的食谱,羊肉萝卜汤不仅能滋补身体,还可使身体暖和。…[详细]
小雪过后,天气越来越寒冷,领先食物来补充能量是一种让身体快速变暖的好方法。
我们应多吃一些能够有效抵御寒冷的食物。以下四类食物能够迅速让人感觉温暖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狗肉、羊肉、牛肉和章鱼肉都富含这些营养素。在小雪节气适当进食这几种肉类食物,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御寒的作用。
研究表明,富含矿物质的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山芋、藕、菜花、土豆等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
铁元素不足常常会引发缺铁性贫血,而缺铁性贫血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可使机体产热量减少,从而导致体温偏低。因此,常食用动物血、蛋黄、猪肝、牛肾、黄豆、芝麻、腐竹、黑木耳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对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大有裨益。
甲状腺素能加速体内组织细胞的氧化,提高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达到抗冷御寒的目的。一般含碘量高的食物都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如海带、紫菜、贝壳类、菠菜、鱼虾等。
做做暖脚操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每晚用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脚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冻伤,并就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详细]
取坐姿,两腿向前伸直,双手放在臀部两侧的地面上,自然呼吸。两臂伸直,上身向后倾。两脚保持伸直状态,将十个脚趾向前和向后扭动,重复练习10次。
两臂伸直,上身向后倾。以踝关节为支点,尽量向前、后方向扭动两脚,至少练习10次。
将两脚同时旋转;首先是两脚沿顺时针方向;然后是两脚沿逆时针方向;接着是左脚沿顺时针方向、右脚沿逆时针方向;最后是右脚沿顺时针、左脚沿逆时针方向。每种各做10次。
阳光是调节气机、舒畅情志最廉价有效的“药”,此节气最好的运动就是追着太阳走,多到户外散步、跳舞、跳绳等。不宜整天持续工作,中午外出吃饭可适当走远一些,下午茶时间多活动腰、腿、肩颈等。如果实在没时间外出,可在室内做打坐放松练习、深呼吸、太极拳等。
另外,专家提醒,人们之所以感觉身体发冷,多是阳气不足。中医有“动则生阳”的说法,因此建议市民多做一些锻炼,以室内运动为好,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不要太剧烈,以免伤了气血。饭后最好散散步,不要吃了饭就躺下或坐下。
对于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这段时间里,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由于这一阶段室内外温差较大,到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提前做好热身运动。
中医经络学说指出,人体背部属阳,有一条从上到下沿脊柱纵向贯穿于背部的督脉,这条经脉总督人体全部属阳的经脉,又被称为“一生之阳”,人体手足三阳经及奇经八脉的阳气都通于督脉。背部还有华佗夹脊穴、足太阳膀胱经等多条阳经,因此人体背部的阳气是最为旺盛的。比如我们每年做的冬病夏治,就是选取背部的穴位,配合天伏天的阳气,来治疗冬天易犯的疾病,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我们西北还有一句民间俗语“冬晒背盖”指的就是冬天要多晒一晒背部,这样可使“行走”于我们人体背部的阳经多采太阳之阳气,具有温络经脉的作用。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除了用阳光照射,还可以通过拍打、捏脊,来激活这些人体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壮人体元阳的目的。
雪天的紫外线看似不强,其实它会通过雪地的反射大大增强其“威力”,对皮肤造成伤害,因此在雪天尤其是出太阳时更要重视防晒。紫外线中的UVB会造成皮肤晒伤,而UVA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厚厚的云层以及玻璃,造成皮肤老化。即使是在室内也应注意防晒,尤其是长期靠窗工作的人,可以涂抹既能防UVA、又能防UVB的广谱防晒护肤品。
“小雪”节气,祖国各地纷纷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冬季,降温也比较的明显。同时,由于夜间时间越来越长,白天时间越来越短,人们对于黑夜的感受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这个时节,非常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伤。从而导致心情抑郁症状的发生。人们应该学会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心情,不要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受影响过多。如果实在是觉得心情不好的话。可以从饮食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抗抑郁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一个舒缓、放松的心理。菠菜、芦笋、猕猴桃、牡蛎、橘子、豌豆、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中也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我们抵抗抑郁。粗面粉制品、谷物颗粒、酵母、动物肝脏及水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对改善不良情绪及抑郁症也大有裨益。
这个节气里,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经常听说周围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比平日里多了,这些就是内火的表现,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姜教授告诫大家,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另外,寒冷干燥的室内,大多数人感到口鼻干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这个季节的白菜、萝卜都是当季食物,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而且,白萝卜能清火降气、消食,非常适合这个节气里食用。
微博热议
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 何迎春博士
杭州市中医院骨伤科 潘浩主任医师
杭州市中医院中妇科 赵宏利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 陶承军主任医师
徐尤佳
娃 娃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雪节气话穿衣 这个季节要不要穿秋裤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迎冬小雪至,藏精不散光| 2019己亥年小雪节气养生要点
【节气养生】二十四节气之小雪养生攻略
寒冷将袭!如何养生 少生病?
小雪至,御寒养藏要记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