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教育,属于这6类教师!老师,你准备好了吗?(知名学者的精准判断)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师们准备好了吗?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著名教育学者袁振国教授,对未来教师转型有这几点判断!


面对未来教育,教师职业要关注哪6个方面?教师角色如何改变?快来看看吧!



1.缺点转化师:让孩子的特点变成闪光点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质与特点,有些特点可能被我们定义为缺点,比如好动、调皮。但是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将一个孩子的特质定义为优点或者缺点,一些貌似缺点的特质可能在某些地方和时机就变成了优点,甚至闪光点。比如“上课的时候爱说话”是一种缺点,但是如果把它引导到课下,那么它就成为了给别的同学欢乐源泉以及为自己排解压力的工具。

 

所以,老师和家长们应该善于引导,让孩子的优点进一步扩大,把孩子的一些所谓的“缺点”引导到对的地方,变成孩子的闪光点。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让每个人都相同,而是让每个人更加不同。



2.综合评价师:不是只有好成绩才是好孩子 


现如今,有一些评价方式把人异化成了不同的等级,不合理,也不正确。人才没有高低,教师有教师的评价标准,明星有明星的评价标准,所以不同行业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以往在学校里,老师和家长会更多地把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但是这种观念却是错误的,也应该被摒弃。未来,我们教师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不应只看成绩,也应该关注他们的个人品质、兴趣爱好、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样综合而全面的评价才是我们需要的,才是有意义的。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特定领域的顶尖人士是不可能的,只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就是人才。



3.私房菜厨师:帮学生找到自己最爱的那盘“菜”

 

如果在请客吃饭的场景下,怎样才能让所有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呢?自助餐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最佳的选择。自助餐里有上百种菜品,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最喜欢吃的那盘“菜”

 

教师和学校也应该尽量提供足够多的选择给学生,这样才有助于学生需求的满足,也有利于其特长的养成。现如今,不同教育层次都已经开始了相应的改革,目前小初高中阶段的各个学校都正在争取开设多门选修课来给学生选择。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关注学生更多的需求,这对教师的知识面和能力都是挑战




 4.实践动议师:让孩子成为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

 

有的老师和家长认为社团活动是高中、大学的专利,其实不是。不仅仅是大学,小初高也应该让学生开展属于自己的社团活动,并且在社团活动之中要让孩子成为社团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让孩子自己设计、构思、招募,并且维持一个社团的正常运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得到丰富的锻炼。社团活动可以多种多样,之前有个小学除了各种兴趣社团,甚至还出现了刷牙社。总之,让每个人在社团里面找到自己的乐趣,让每个人都能表现自己。

 

除了社团这种活动,把这种模式引入到我们日常的学习与课间生活中也是很必要的,但是具体操作还需要我们老师来进行相应的尝试。




5.心灵按摩师:从传统的讲授者成为孩子的伙伴

 

在以往传统教育之中,老师只是一个单纯的讲授者,这种角色过于单一,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促进孩子多元化发展、自由化发展的要求。

 

在新时代中,我们要集导演、对话者、伙伴、心灵导师多种角色为一身,更多地对孩子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引导,改变以往一味向下输出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6.智能协作师:投入技术怀抱,机械性工作交给“机器人” 


随着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不久之后的教育将演变为“智慧教师”与人类教师共同协作进行教学。虽然人工智能进入到了我们的教育行业,承担起老师的部分任务,但是并不会取代老师的位置。

 

我们教师要敢于将批改作业等重复性的简单工作放手给机器,自己则去从事一些机器无法完成的工作,诸如对孩子的引导以及对学生心理的关注。所以,我们现在也需要对人工智能有个大致的认识,接受它,并且学习使用它,这是对老师提出的一项新要求。


总之,老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育改革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老师也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我们教师群体的努力之下,相信迎来的必然是一个所有孩子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本文摘编自袁振国教授在“2018中国教育报校长大会”上的主题发言《发展素质教育,十九大报告新指向》,有删减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欣赏学生吧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策略研究
正确对待学生的优缺点
赏识学生尊重家长,做沟通达人
教育不是“找差”,而是“寻美”
4月读书心得赏识我们的学生——读周弘的《赏识教育》有感-教案,课件,说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