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丑读书过眼录七

一、《十九日谈》杨无锐

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原始人群需要表达内心感情时,往往通过歌舞来实现,这就和以前民间的民歌一样,比如陕北的信天游,以前因为百姓多不识字,只能通过民歌的方式表达所思所想,才会有那么多的民歌。惟其如此,《诗经》乃是中国文学的开篇,鲍勃迪伦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什么是好的诗歌?中国教育体制出来的学生,习惯于从政治、历史、阶级、经济的角度评判诗歌,似乎一首诗没有表达一个高大尚的主题就不是一首好诗。当然并不是说表达这样的主题就不是好诗,只是说诗歌作为的文学,那些人生当中的无常、坚持、活着、死亡、情感等等非常个体化的东西,同样是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古诗十九首》是魏晋时期出现的十九首无名诗歌,成为后来诗歌创作的典范。作者杨锐正是通过对这十九首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看到了古今中外人生当中避无可避的十九个主题,对其做出了个人化的解读,不同于教科书,读来更有一种鲜活的生命感,如果能和黄晓丹的《诗人十四个》放在一起阅读,会有更好的体验。

二、《寻路中国》彼得·海斯勒

彼得·海斯勒,美国人,中文名何伟,曾是《纽约时报》驻中国的记者,父母都是社会学家,从小受父母的影响。二零零一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深度融入全球化当中,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可以说之后二十年中国社会物质层面的变化,超过了以前所有的时代。这样一种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国人身在局中,往往着眼于对成就、成功、财富和荣耀的追逐,而看不到那些在这个浪潮当中被抛弃的人、事、物。

何伟来到中国,一直致力于对中国这场大变革的观察和思考,沿着和这场潮流相悖的方向和线路,驾车走遍中国,以一个局外人的眼睛,寻觅那些我们自身无法看到的隐秘之处,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当代中国。

三、《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加藤阳子

事后看来,无论如何,在二战当中,日本对美国选择战争的决策都是错误的,然而日本人最后毕竟选择了战争,这其中究竟有何必然之处?当然,加藤阳子教授这本书探讨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美日之间的战争,而是从明治维新开始,从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到一战、中日战争,最后到偷袭珍珠港,在对当时日本政治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分析当中,寻找日本之所以走上战争之路的必然逻辑。教授并不是为日本的战争选择进行辩护,只是,毕竟只有对战争发生的历史逻辑有更深的认识,我们未来才能最大可能的避免战争。

四、《天下英雄谁敌手》刘勃

一部《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政治教科书,中国人理解的政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三国演义》对人物的刻画,在此当中,历史人物往往被脸谱化,从而固化了大众的认知。这个脸谱化的过程即是一个远离历史真相的过程,而刘勃这本《天下英雄谁敌手》就是一个在历史真相和文学形象之间探源溯流的过程,作者选择了曹操和刘备两个三国的代表性人物,试图探索两者的历史真相和文学形象之间是如何演变的,读来颇为有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稳《重庆之眼》:关注重庆大轰炸,以文学还原历史真相
村上春树:公开承认父亲是侵华日军,因此拒绝生育和吃中国菜
《诗经》与新乡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28天:我可不想作宅男
阿富汗民间文学
“明治工业革命遗址”,日本试图对真相闭上眼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