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要读,心要野

心要野,借用一首歌名。当世界走向封闭时,个体心灵更需要野。野,从身边日常开始。

不知道阅读是否成为你的日常,融入生活?阅读无边界,推荐无边界。我们邀请了理想国的朋友们分享喜欢的几本书。这是“理想国的朋友们荐书”栏目第一期。

推荐的书,类型跨度大,呈现阅读的多元。其中,理想国的几本书,我们顺便做了限时优惠。

在评论区,你也来推荐几本喜欢的有跨度的书吧!之后我们会整理成推文与更多的朋友分享。抽选三位,寄赠新版《非普通读者》或《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

@胡桑

推荐书目:《人的疆域》《微物之神》《尼各马可伦理学》

 《人的疆域:卡内蒂笔记1942-1985》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著,李佳川 季冲 胡烨 译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限时折扣

这本书收有卡内蒂四本断片集:《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记录了他许许多多灵光一现的沉思。重构卡内蒂的思想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的断片集邀请我们一再重读。每次放开这本书,我们总会被其中一些句子俘获、击中,我们的内心会流动起来,感到思考是那么快乐的事情。卡内蒂告诉我们,人的疆域需要被一再拓展。人通过思考,通过言说,通过书写,通过他者,而拓展自己。我们内心栖居着无数他者,因此得以与自己相遇。“时不时与自己偶遇很重要,要遇见自己,像遇见陌生人一样。”我们生活着,因为我们有着渴望,我们在呼吸。“一个国家,在这里人们只出于渴望才呼吸。”

《微物之神》

[印] 阿兰达蒂·洛伊 著,吴美真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微物之神》并非一部阐释“地方性知识”的小说,而是一部揭示人类命运微积分的难以定义的文学作品,它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无法被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民族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概念所穷尽,当然也不能被印度这个政治地理空间所约束。它播撒出一堆错综芜杂的碎片,每一块碎片都折射着一个完整的世界,有着具体而微的面目、色彩、声音和气味。这是一部揭示边界、触摸边界以及企图用爱来超越边界的小说。在这部充满炫目碎片的小说中,边界无处不在,永恒存在。这些含混而残忍的边界凝视着小说里的人物和生活,它们等着被逾越,正在被逾越。就在这些边界上,栖居着被遮蔽、被伤害的卑微的人和事物。但像阿慕这样的女性,依然要跨越边界去爱那被禁止爱的人维鲁沙。在他们越过河流在一起的时刻,爱欲的巨大光辉降临人间。

《尼各马可伦理学》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著,廖申白 译

商务印书馆

亚里士多德教导我们通向“幸福”所需要的“灵魂的技艺”。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把“善”定义为一种可以进行行动和选择的能力。幸福是人类生活的至高的善,但通往它需要实践和技艺。尽管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排除了神秘而神奇的“爱欲”,但在他的体系里,高贵的“友爱”,穿过“德性”,承担了联结自我与他者的职责。“朋友是另一个自我,”“友爱”是自我通向他者的敞开道路。在“友爱”中,一个人可以更好地自爱,同时能够坦诚地向他者敞开,将自己交付给他者,并在他者的他异性上看到超越的可能之途。而这并非人类天生的能力,而是需要不断操练的“灵魂的记忆”。既然是操练,人就可以坦然面对每一次差异、冲突和竞争。每一次行动和选择都不应该以仇恨为目的,而是努力偏移不平等和不相似,达成平等和相似而“共享”同一个世界。在自我与他者关系不断被撕裂的当代荒漠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不啻为一股让我们在迷途中得以幸存的清泉。

@黎戈

推荐书目:《刀锋人生》《银汤匙》《伦敦小孩》

《刀锋人生》

[英] 斯蒂芬·韦斯塔比 著,高天羽 译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限时折扣

一个心脏科医生的自述,韦斯塔比的气息,更象一个战士,他本来就是,他拥有和死神的镰刀近身肉搏,以及在和一万多颗病了的心之间战斗出来的勇气和果决。他带着一身战场上的冷冽,甚至无情。他说外科手术必须不带感情,最好不要知道病人的名字。午夜短时休息时,他躺在花园的墓边,那里长眠着一次手术中死去的小女孩。他以此提醒自己。他让我看到了最大的生命热情如何以硬冷刀锋来实践,温柔也可以长着粗粝的脸。

《银汤匙:安野光雅插图珍藏本》

[日] 中勘助著 [日] 安野光雅 绘,孔阳新照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一本温暖的回忆录。小孩子的心真柔软:拉开抽屉的磨擦音、事物的触感、姨母背上颠簸的视界,安全又温馨的盘踞,姨母真是菩萨心肠,抢不到食的鸵鸟和跛脚鸡都觉得可怜。作者最后去看又老又半瞎的姨母,不知如何帮她,只能默默地帮她把针都穿好线。默默无言的告别,感人至深。装帧美,安野光雅的特点是既自我(画自己的绘本时),又承应(给别人的书画插画时,尽力贴服契合对方的文字气质,不以个性抢戏)。

《伦敦小孩:E·H谢泼德自传》

[英] E. H. 谢泼德 著,范晓星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维多利亚时期插画家的资料,近年来零星有引进,如波特小姐、路易斯·韦恩等等,但这本书与其说是插画家的成长史,莫若说是一本维多利亚时代的风物长卷,从一个小孩的视角看旧时伦敦,双层公共马车上的出行、保姆和她的温暖厨房、饭后故事,扫烟囱的人、点煤气灯的人、男女生分开的美院……说吧,回忆,把那辽远又陌生的时代一一道出,书中的基调是明亮快乐的,虽然夹杂着母亲去世、各个阵亡这样的悲音,他把黑暗留下,将温暖带给我们。

@祝羽捷

推荐书目:《分殊正典》《荒野上的大师》《可能性的艺术》

《分殊正典:女性主义欲望与艺术史书写》

[英] 格里塞尔达·波洛克 著,胡桥 金影村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世纪艺术70年代的女性主义艺术史学家为我们看艺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性别视角。正典世俗化后指的是文献著作的主体,而艺术万神殿中女性艺术家总是占据很小的一隅。艺术史正是多种正典相互竞争的局面,著名艺术史学家格里塞尔达·波洛克 (Griselda Pollock) 将女性主义这个菱镜引入引入对正典的考察,引发一场对伟大作品的辩论——我们应该焚烧欧洲男性构建的正典吗?如何理解梵高、图卢兹·劳特累克和马奈等大师作品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如何看待男艺术家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如何重新解读阿特米西亚·简特内斯基、玛丽·卡萨特、贝尔特·莫里索这些“女大使”的作品?我们如何将关在艺术史门外的女性重新引入正典之中?格里塞尔达·波洛克通过视觉和文化分析,揭开了艺术中的性别、阶级、主体性的问题,撼动了长久以来霸占在权威位置上的男性书写的艺术史

《荒野上的大师》

张泉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今年开始到现在最喜欢的一本非虚构作品。清末有不少来自海外的地质学家、考古学家、探险家在中国探访矿藏、古迹,中国的学者却一直对遗迹视若无睹,民国年轻一代学人在海外受过现代学术训练,试图发现古老中国的真相,走出书斋,走向狂野。《荒野上的大师》就是这样一本记录近代中国的学人们在战乱中在田野考察的的书,他们是考古学的拓荒者,有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家,分别隶属于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语所、营造学社,但远不止这些。张泉一直追溯晚清民国的知识分子命运,这本书里可以读到我们熟悉的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傅斯年、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但是张泉用这样一个很少被谈及的角度重新书写,因用大量的考据和采访揭开了这样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刻画了文化重生中的学人们群像。这本书文字里透露着意气风发,感受到学人们正在奋起直追,同时又写得优雅得体。昔日朋友终究走上的不同的人生,每每收到张泉的新作,一想到还有这样不停追溯课题、闷头写作、从未忘记本分的人,就觉得好受鼓舞。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刘瑜 著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限时折扣

“个人的即政治的”,政治是很难谈论的,可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忍不住去发表对各国社会和政治政策的看法。去年我在看理想的音频节目上发现了刘瑜的课程《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引发了自己极大的兴趣,并开始像追剧一样收听。我很高兴读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被重新编辑成书,对于一个对政治学非常陌生的读者来说,跟随刘瑜建立起观察的参照系,用比较的角度去了解政治,可以避免“优胜者偏见”,避免以偏概全,不会武断哪种体制更优劣,获得一种更加全面的认知。我们都知道没有哪种政治制度是完美的,但可以去理解这些政治现象和它们背后的意义。刘瑜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和国家能力做分析,打破了许多我们的偏见,在个案和差异中,刘瑜帮我们找到规律和背后的原因,正如她所说“了解其他国家不仅仅是为了'猎奇’,甚至不仅仅是出于'心怀天下’的世界主义情怀,也是为了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

@雅君

推荐书目:《绝非偶然》《活出生命的意义》《生活与命运》

《绝非偶然》

[美] 埃利奥特·阿伦森 著, 沈捷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此书是社会心理学大佬阿伦森的自传,他在聊自己人生时,顺便把社会心理学知识也告诉你了。我喜欢社会心理学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承认你受过创伤,但同时说,你可以摆脱遗传和儿时不愉快经历的束缚。你可以改变环境、动机,放下自暴自弃的态度和偏见,赢得新的机会,战胜自我。

阿伦森自己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绝佳例子,他性格腼腆、资质平平,父母感情长期不和、在贫民窟里长大,可以说童年阴影巨大,但他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老爷子的爱情生活也很美满哦——他和大学时期认识的爱人志同道合,相伴一生。

阿伦森在《绝非偶然》中写,他的学生们会不断自问:“我是谁?”而他则一直在引导学生们将这一问题重新构建成:“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段我反复看了几遍,内心有种难言的惭愧和感动。

《活出生命的意义》

[奥] 维克多·弗兰克 著,吕娜 译

华夏出版社

这书对我而言,常看常新。作者维克多·E·弗兰克尔,维也纳医科大学心理精神病学终身教授,二战期间因其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他的妻子、孩子、好友都丧生在纳粹铁蹄之下。这样惨痛的经历,让他反思生命的意义,最终写下这部著作。作者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心理分析”。

书中很多话都有振聋发聩之力,比如:“人有能力保留他的精神自由及心智的独立,即便是身心于恐怖如斯的压力下,亦无不同。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囚徒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决定的结果,而不仅仅是集中营影响的结果。因此,从根本上看,甚至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人都能决定他将成为什么——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甚至在集中营中他也可能保持人的尊严。”

《生活与命运》

[俄] 瓦西里·格罗斯曼 著,力冈 译

理想国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点击图片👆限时折扣

小说中有一个角色让我印象深刻。他觉得农夫与蛇这类寓言会广为流传,是因为人们害怕这种没有意义的善良给自身带来害处。但其实与这种善良本身散发的光芒相比,它的害处根本不算什么。

书中这样写道:“这种没有意义的善良正是人的人性,它就是人和其他一切的区别,它就是人的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说明,生存并不就是恶…

毫无意义的善良永远不灭的秘密,就在于它的无力。这种善良是不可战胜的。这种善良越傻,无力,没有意义,就越是巨大。恶对它无可奈何。它是一种不看什么、不说什么的爱,是人的本义。”在当下,不时翻一翻这本书,会有一点定心的作用。也提醒自己,别放弃做个人吧。

@Lottie

推荐书目:《雕塑的故事》《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光明共和国》

《雕塑的故事》

[英] 安东尼·葛姆雷  [英] 马丁·盖福德著,王珂 译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限时折扣

太好了。想给打六星。书籍采用了对谈式的写作手法,配图排版也讲究。安东尼·葛姆雷本身即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他将雕塑本身视为“创造未来的重要工具”,是人类仪式、宗教、信仰、物质生活的直观表达,马丁·盖福德作为历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更有一番不同的视角思考。雕塑的意义在于强化和质疑这个世界,从宗教崇拜、王权统治,到祭祀丧葬,再到反思人类与地球的关系,雕塑永远在为创造未来提供基础。书中很多曾经旅行一掠而过的艺术作品,对于我这种艺术史门外汉来说,市面中可读性强的艺术类书籍难得遇见。虽然平日里的阅读越来越接近无纸化了,但遇到这类脉络清晰、装订工整、图片质量极高的艺术类书籍,还是忍不住收一本在书架上。想和友邻们说,这本一定一定要买纸质书。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编,肖海生 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读得很振奋,鲜少有女性作家不曾从女性运动中汲取力量。最喜欢费兰特的采访,清晰而坚定:“一个写作的女性,她唯一应该考虑的事情是把自己所了解的、体会的东西讲述出来,无论美丑,无论有没有矛盾,不用去遵照任何准则,甚至不用遵从同一个阵线的女性。写作需要极大的野心,需要摆脱各种偏见,也需要一个有计划的反抗。” 也很意外地看到大多数作家对爱情常持乐观态度,波伏瓦说“爱情是巨大的殊遇,经历真正的爱情的男人和女人,他们的生命会因此充盈丰富起来”,尤瑟纳尔坚信坠入爱河时重要的是人们的感受、情感和关系。但大部分女性作家还是表达了男人和孩子是写作路上的绊脚石这一观点,典型的家庭生活常常无意识地消耗一整天的时光。女性首先要摆脱琐碎的家庭杂务,不要同不尊重你工作的爱人一起生活,去写那些如果你不写出来就无法呼吸的东西。

《光明共和国》

[西] 安德烈斯·巴尔瓦 著,蔡学娣 译

理想国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点击图片👆限时折扣

孩子是无法攻克的空白,是完美的屏幕,既投映出迷人的东西,也投映出可怕的东西。整座城市对三十二个孩子的恐惧和愤怒,也许仅是因为,那些孩子没有遵循成人世界中关于甜蜜童年的固有想法。这是一场自以为是、精心策划的杀戮

@weictsai

推荐书目:《帝国的技艺》《午夜降临前抵达》《与屠刀为邻》

《帝国的技艺》

郑非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为同样关注帝国的研究者,我很高兴看到本书出版,感觉遇到了同好。本书的写作在我看来更接近历史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帝国研究,主要参考了中英文的研究成果。帝国比较史研究的一个困难点在于比较框架的建立。例如柏班克与库珀的《世界帝国史》虽然给出了一个帝国的定义,但未能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比较框架。而本书就致力于提供一个这样的比较框架。作者自言主要讨论的是现代帝国,包括了英、法、哈布斯堡与俄罗斯帝国。不过在我看来也许应该再加上一些限定词:像是“基督教的”、“以欧洲为核心的”,而在此之外的许多其他帝国自然不在讨论之内。本书主要探讨这些帝国如何治理属民的方式,特别是近代帝国进入大众政治以后,面临了内部属民政治要求的挑战,所以产生了作者所谓的“帝国压力”。作者以正式/非正式、隔离/吸纳两个维度,来对这些帝国进行分类与分析。我想这是这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总体来说,阅读本书是个很愉快的体验,期待能早日见到第三部曲《帝国的未来》出版。

《午夜降临前抵达》

刘子超 著

文汇出版社

新冠时代中旅行不易,只好阅读旅行文学望梅止渴。加上先前阅读作者的《失落的卫星》体验不错,便选了这本书来阅读。不过在阅读过程中,感觉自己对中欧的了解还真是没有中亚来得熟悉,导致这本书给我的陌生感比《失落的卫星》还高一些。这本书叙述了作者于中欧的两段旅行,并搭配他受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引发的思考。例如他透过在奥斯维辛所遇到的一幕场景来说明一切的战争、屠杀与罪行对后人的影响:一位在奥斯维辛想查询自己家人是否在死难名单上的俄国大叔,面对着不愿使用俄语对话的波兰女讲解员,只敢用不熟悉的英语坑坑巴巴地询问着。作者提到,在理论上旅行或多或少会改变一个人,会使那个人朝着更宽容,更理性,对世界的理解更全面的方向迈进几步。透过本书的书写,某种程度上大概也能让读者对中欧的风土人情增添一些兴趣和好奇吧。

《与屠刀为邻:幸存者、刽子手与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

[法] 让·哈茨菲尔德 著,龙云 孙旋 译

理想国丨北京日报出版社

点击图片👆限时折扣

当你将这本厚达将近600页的书捧在手上时,你可以明显感觉到它的重量不轻。这也难怪,因为这一本书实际上由著名法国记者让·哈茨菲尔德的三部作品所构成。然而当你细读这本书的内容后,会发现这本书的主题跟文字要比它的实际重量来得沉重许多

作者长期采访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幸存的图西人受害者和获释的胡图人屠杀者,并调查卢旺达政府、其他非洲国家,以及欧美各国在这场大屠杀中的态度和反应,最终写成了这部“卢旺达大屠杀三部曲”。在书中会看到幸存的图西人如何在大屠杀后挣扎重建已崩溃的心理和生活,痛苦的回忆逐渐模糊扭曲 ,更难以接受的是要继续跟屠杀他们的胡图人邻居继续生活下去。这些屠杀者很多虽然遭到判刑,但是多半能得到减刑出狱。这种不公导致幸存者的心理无法平衡,也无法重建对胡图人的信任,这也是后来卢旺达政府和西方人一起推动的和解运动未能凑效的因素。这让我想到早年所读的一本由夏威夷大学法学教授艾瑞克·K. 山本(Eric K. Yamamoto)主编,于1999年发行的《种族间的正义》Interracial Justice。该书提到在美国社会中因种族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伤害,需要透过治疗来平复(例如在金恩牧师纪念日上重新播放《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而这种种族间的治疗可以从法律、神学、社会心理学、政治理论(特别是和平研究)与原住民本身的治疗实践等五种学科的面向来理解,特别是原住民本身的治疗实践,例如夏威夷原住民透过一种“何欧波诺波诺”(ho`oponopono)的过程来治疗个人与团体关系上之身体与心理上的伤害。

在《与屠刀为邻》这本书中似乎没有谈到卢旺达本地是否存在类似的本土仪式或疗法能够帮助他们重建或修补民族关系,如果有的话,也许是一条可能的道路。不管如何,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和线索,让外人得以了解卢旺达大屠杀的经过与影响,是一部探讨非洲民族关系和大屠杀的优秀报道文学。

@齐物秋水

推荐书目:《鲁迅藏汉画珍赏》《宫女谈往录》《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鲁迅藏汉画珍赏》

方清刚 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观鲁迅藏汉石画像,有若干发现(不知前人有无):《野草》中《墓碣文》云:“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这样一个自啮其身的长蛇形象,是很惊人的,在文章里是以墓碣上的文字道出,鲁迅所受影响来自哪里?显然是汉石画像,因为龙/蛇回身自噬,是汉石画像常见的一个题材,鲁迅收藏不止一幅。还有设计《桃色的云》封面,图案出自所藏汉石画像《北斗星君》第三层,乃风伯吹出的云团,贴合“桃色的云”。

《宫女谈往录》

金易 沈义羚 著

故宫出版社

一本奇书。认真考虑了一下书中史料的可靠程度,——老宫女口述,时在四〇年代末,作者写这本书乃八〇年代后期,隔了约四十年,记忆在漫长的岁月中有无变形?和《晚清宫廷生活》《故宫退食录》等参照,个人意见是似无明显违背史实之处,惟须注意行文的文学成分。作者的写作态度是认真的,且对四十年前的故人(老宫女)怀有敬重与同情,尽量做到追寻那些口述之回忆,不过作者文学素养甚佳,拿起笔来,就无可避免有文字的修饰,我们读的时候,可以较明显看到宫女的真实口述不太可能那么“文学化”。(书的文字一流,白话运用极漂亮。)另,作者的坎坷后半生,大约和其从沦陷区的北大毕业很有关系,更不要说还有去大阪的大学教书经历。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加] 卜正民 著,方骏 王秀丽 罗天佑 译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限时折扣

作者采用地方志、文章、书信、游记、墓志铭等材料,倒是用了几段“三言”中的文字,除此之外,不太用小说佐证,否则金瓶梅词话岂不恰合其主题,——西门大官人的生药铺子、趸货生意以及盐引的获得,假作风雅由商人向士绅阶层的挤靠,道德之堕落,妓院之发达,商业对日常生活无孔不入的渗透,临清的钞关与明代的税收等等。

@维舟

推荐书目:《被统治的艺术》《支配与抵抗艺术》《破碎的生活》

《被统治的艺术:中华帝国晚期的日常政治》

[加] 宋怡明 著,钟逸明 译

中国华侨出版社

从明代军户应对制度的做法出发,洞见中国社会政治运作的细微之处。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从老百姓出发的,更多在意如何去理解他们如何适应、利用一个不尽如人意的体制,他们并不只有服从或反抗两种选择,在苦于应对正式制度的同时,也在“紧紧抓住国家提供的机会”。“被统治的艺术”乍看谈的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其实却着眼于他们的主动性。值得补充的是:在这样的封闭系统下长期生活、进化出一种制度人格,使得中国人极其善于灵活变通,乃至利用规则的漏洞,却相应地缺乏创造新规则、改变规则的批判精神和尊重规则的契约精神。

《支配与抵抗艺术:潜隐剧本》

[美] 詹姆斯·斯科特 著,王佳鹏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詹姆斯·斯科特指出了一个常被人忽视的常识:所有的话语其实都是“高语境”的,只有深入到那个社会语境中去,我们才能理解人们的话语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那么说,甚至没有说出来的弦外之音又是什么。因为权力支配关系无所不在,强者与弱者的关系中盛行监视与掩饰,“公开剧本”和“潜隐剧本”之间的张力也就始终存在,也是双方之间的持续斗争地带。作为一种“弱者的武器”,这种分散、匿名的抵抗乍看上去并不构成有效的集体行动,但无法解读和理解它,就意味着忽视了群体中潜藏的各种可能。

《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

[美] 康拉德·H.雅劳施 著,王晨 译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限时折扣

相比起大多数国家,德国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记忆幽灵的困扰,往事也更有力地重塑了现实。本书将以往宏大的历史叙事拆解为无数个体的经历,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待这充满磨难的一百年,在这里,多声部的个人口述汇合成了集体记忆,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德国人正是通过不断的痛苦反思过程,才在自己身上克服了沉重的政治遗产,变成了受世人尊敬的和平派。当然,在这背后,还有更多问题需要回答:如何刻写记忆?代际之间乃至同一个人身上,如何处理激烈交战的历史记忆?最终,我们需要书写什么样的历史?

👇理想国的书摊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中生阅读指南 之关于读书的书
班主任读书书目推荐
中信出版社的双11活动有很多书,我们只挑了6本!
书法家必备的学问建议收藏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参考书目 | 央美考研那些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