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者清凉,宜回望... | 书单

31

星期三

2019年7月

悟者清凉......

宜回望

vincent 来自普华资本 04:19

于自己或生命,

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终极性的判断。

人生是一种令人怀疑的实验。

从个人来说,

生命是如此地稍纵即逝、如此地不充裕,

它竟然能够存在和发展,

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生命犹如一株植物,

露出地面的部分只能延续一夏,

而力量源泉深藏于根茎,

生长于对人生的回望,

创造自己热爱的生命。

你必须往回走,
夏日依然为你等候,
让阳光充满,
让盛夏持久……

站在良善的那一面

《画地为牢》

作者: [英]多丽丝·莱辛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田奥 
出版年: 2019-6

莱辛是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年的颁奖辞称她的写作“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查阅自1901年诺奖设立以来的所有颁奖辞会发现,没有一位诺奖获奖者曾被以这样的方式致敬。评委们还在颁奖辞中不厌其烦地强调,莱辛的所有作品,合成了一部关于二十世纪人类行为方式的教科书。

《画地为牢》是莱辛的演讲集,她努力想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一点:即便我们有了基本的政治权利与社会经济权,我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走进种种“牢笼”,在残缺的人性和不够坚强的道德理性面前,如何坚持选择良善的生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要面对的问题

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写作基本都会包含两个维度的探索,一是描刻人性中最好的部分,在最黑暗的时代,让人有信心去期盼光明;另一个维度是逼近人性中最糟糕的部分,让人在日光之下犹置深渊。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认同好的那部分人性,相信人性中的善,同时把自己视为一个“有修养的好人”,当我们义愤填膺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是正义的,当我们指责他人败坏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是良善的,当我们嘲笑愚昧时,我们相信自己是明智的。即便在非理性的辱骂中,最无知的人都是以道德的名义施加话语暴力。人性的恶,唤起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更多原因在于我们害怕被伤害。

“对善的认同”与“对恶的不安”,构成朴素的道德观,在很多时候适用且抚慰人心。莱辛提供的是另一种道德维度:认同人性的幽暗,并时时对其保持警惕。亦即:坏人有多坏,并不意味着我们有多好,而是,坏人有多坏,意味着我们也可能有多坏。永远不存在一套关于爱与光明的有效信仰,重要的是时时检视自身,不让自己落入野蛮与阴暗的牢笼。对自身的检视停止的时候,往往是恶潜入之时

创造自己所热爱的生命

《一日浮生》

作者: 歐文.亞隆(Irvin Yalom) 
出版社: 心靈工坊文化
译者: 鄧伯宸 
出版年: 2015-2

“浮生一日”这个标题引自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天的造物;纪念者和被纪念者都一样。所有的一切都是短暂的——无论是记忆,还是被记忆的对象。很快,你会忘掉所有一切;很快,所有一切也都会忘掉你。不久之后,你将谁也不是,不知所终。”

这是虚无吗?这是生命最大的真相。每个人的生活都扎根在这虚无的真相之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来面对最本质的真相。为了避免与它相对,很多人会挣扎着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事,偏执地去占有我们必然要失去的事物,让自己真实生命堕入虚伪之中。心灵的指针,标识的不是正确与错误,也不是理性与非理性,它在愿与不愿之间摆动。愿望的失落,就彷如生命真实性的流失。每一次,我们违背自己意愿,我们就小规模地“死”了一次。如果人生由一系列“不愿”组成,我们会觉得自己仿佛从未真正活过。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并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心灵里的真实愿望。

作为当下最优秀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所关切的命题就是,浮生一日,如何活得心满意足。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忍耐种种不如意之事,人们会说,向前看,我们习惯把期待抛入未来。亚隆要我们做的是相反的,观望死亡,想象自己就站在生命的终点,回望人生,要如何创造自己热爱的生命,以至于告别时没有怨恨。

保持独立与开放

《自我颠覆的倾向》

作者: [美]赫希曼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贾拥民 
出版年: 2014-1

阿尔伯特·赫希曼属于“20世纪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生命中有很多传奇的色彩。

他是犹太人,年轻时从纳粹德国匆忙出逃求学于法国,中间投笔从戎参加过西班牙内战;他参与营救滞留法国的反纳粹难民,最后成功得救的人中,包括画家夏加尔、杜尚、作家安德烈·布勒东、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以及未来的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等;二战爆发时,他以志愿军的身份参加陆军抵抗德国,之后以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的身份参与了“马歇尔计划”,为欧洲重建工作至1952年;然后安身学术象牙塔内,持续关注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

在世界的动荡中开拓自己生活的道路,又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关注世界的动荡。关于自己的一生,阿尔伯特·赫希曼喜欢用自己年少时的故事作为隐喻:故事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一次与父亲的讨论中,他发现父亲没有世界观。年少时的他认为任何人都必须有一个“世界观”,父亲承认自己没有世界观,着实令他震惊。在后来的回忆文章里,他说自己牢牢记住了这个时刻,因为“它浓缩并预示着一个我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为止,半个多世纪以来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坚持己见,即在所有事件都秉持一套坚定不移的意见,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而他终其一生所得出的结论是:“我的生活经历与思想都可以总结为:我是如何逐渐发现父亲当初其实是对的。”

在这本书中,赫希曼展示了自己的大脑是如何思考工作的。我们总会认为,对某件事情充满激情,且非常有行动力的人,必定存在某一种指导其行动的原则,尤其是在公共生活领域内。事实并非如此。独立的思想是灵活可变的,在最基本的意志方面自由自在。一个独立的人不会寻求规则和律令,而对于那些缺乏独立的人而言,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

无论是在私人生活的领域内,还是在公共领域内,对所有议题都抱有一整套强烈主张的人,同样会背弃自己的个性、人格与自我。他们是看起来热情的平庸者。真正有活力的创造者,既珍惜自己拥有的意见,同时又重视保持心灵的开放,充分调和并享受赢得一场辩论的快乐与充当一个好的倾听者的愉悦,并随时准备好自我颠覆。

对敬畏之物的觉醒

《追随直觉之路》

作者:  [美] 约瑟夫·坎贝尔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译者: 朱侃如 
出版年: 2016-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历史评论2016年度历史图书|书单、获奖理由及选读
2016 年,我认识的 9 本才貌双全的新书
用9本春季新书打开你的阅读季吧!
16/117,女性作家在诺贝尔
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值得苟且 | 毛姆
“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 | 情人节书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