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 | 李开升《古籍之为文物》


书名:古籍之为文物
作者:李开升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字数:220千字
定价:98.00元
ISBN:9787101142457



作者简介


李开升,1982年生,河南睢县人。文学博士,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古籍版本学、藏书史。著有《明嘉靖刻本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论文15篇,卷首附彩图78幅,分为上篇藏书、下篇版本和外篇三部分。上篇主要是关于古籍作为文物的观念史和新类型藏书家的产生、天一阁藏书和黄丕烈题跋的研究。下篇多为单书版本研究,故以版本时代为次。外篇两文是有关明代书籍文化和校勘学方面的研究。全书多与古籍之文物性有关,注重实物版本分析。“古籍之为文物”扩大之后,即“书之为物”。



目    录


自序
上篇 藏书
      古籍之为文物——明代出现的新型藏书家
      天一阁流散书研究刍议
      黄裳所藏天一阁藏书考
      抗战期间天一阁藏书转移经过考述
      黄丕烈题跋辑刻考述
      黄丕烈题跋补遗
下篇 版本
      《清异录》版本源流重考
      正德刻本公案小说《包待制》残叶考
      《仪礼注疏》陈凤梧本、汪文盛本补考
      《万历丙辰科进士同年序齿录》辑考
      万斯同《明史稿》研究述论
      《古今图书集成》铜活字校样本考述
      天一阁藏越南阮述《每怀吟草》稿本初探
外篇
      明代书籍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试比较陈垣《校勘学释例》与保罗·马斯《校勘学》


插图目录


1. 天一阁外景及二楼内景
2. 天一阁主人范钦像
3. 宋刻本《汉丞相诸葛武侯传》
4. 宋刻本《汉丞相诸葛武侯传》黄丕烈跋
5. 《嘉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范钦登第)及范玉森跋
6. 阮氏文选楼刻本《天一阁进呈书目》
7. 阮氏文选楼刻本《天一阁书目》
8. 明抄本《经济类编》
9. 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记录
10. 天一阁藏书第一批转移书目
11. 宁波市鄞州区茅山范钦墓
12.《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13.《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
14.《士礼居藏书题跋再续记》
15.《荛圃藏书题识》
16.《荛圃藏书题识续录》
17.《荛圃藏书题识再续录》
18. 宋刻本《刘子》黄丕烈跋
19. 明隆庆六年叶恭焕菉竹堂刻本 《清异录》
20. 明陶元柱修群馆刻本《清异录》
21. 《宝颜堂秘笈》本《清异录》
22. 百二十卷本《说郛》本《清异录》
23. 清康熙四十七年陈世修漱六阁本《清异录》
24. 清光绪刻《惜阴轩丛书》本《清异录》
25. 《包待制》卷上叶七
26. 《包待制》卷上叶八
27. 《文献通考》卷五八末牌记
28. 《文献通考》卷三四八末牌记.
29. 《文献通考》书尾牌记
30. 《四书通旨》牌记
31. 《万历丙辰科进士同年序齿录》目录
32. 《万历丙辰科进士同年序齿录》正文
33. 《明史稿·汪应蛟传》卷端
34. 《明史稿》张宗祥题跋
35. 《明史稿》万斯同小像
36. 《明史稿》钤印
37. 《古今图书集成》卷二卷端
38. 毛装本《古今图书集成》
39. 《古今图书集成》编校人员钤印和题名
40. 《古今图书集成》“刘国杰恭校”签条
41. 《古今图书集成》“请裁定”签条
42. 《古今图书集成》续缙题记及续缙、陶钥钤印
43. 《古今图书集成》方世清题记
44. 《古今图书集成》方世清题记
45. 《古今图书集成》“改刷篇”
46. 《古今图书集成》校记和校改之处
47. 《古今图书集成》校记及排印工丫头、罗鸟、罗锁
48. 《每怀吟草》第一册卷端钤印.
49. 《每怀吟草》第二册卷末钤印
50. 《每怀吟草》天头及行间评点
51. 《每怀吟草》避讳
52. 《每怀吟草》张秉铨题跋
53. 中国本线装
54. 朝鲜本线装
55. 日本本线装
56. 越南本仿线装
57. 朝鲜宋体字本(校书馆印书体字)
58. 朝鲜宋体字本(全史字)
59. 中国宋体字本
60. 日本宋体字本
61. 越南宋体字本
62. 越南喃文仿宋体字本
63. 法国《中国图识》中的宋体字
64. 李氏朝鲜改装中国本
65. 日本学者抄补中国本
66. 明刻本《几何原本》
67. 沙畹阅读线装书、收藏《五车韵瑞》及其手书卡片
68. 李约瑟所读明刻本及其批注
69. 明刻清印本《周礼》
70. 日本覆刻本《周礼》
71. 明刻本《事文类聚》
72. 朝鲜覆刻本《事文类聚》
73. 明刻本《新刊宪台考正少微通鉴全编》
74. 朝鲜刻本《少微通鉴节要》
75. 越南刻本《新刊补正少微通鉴节要大全》
76. 明刻本《诸儒笺解古文真宝》
77. 朝鲜活字本《详说古文真宝大全》
78. 日本刻本《画本古文真宝后集初编》


插图选录


天一阁二楼内景

明抄本《经济类编》(从天一阁散出后为黄裳收藏,后又购回阁中)

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记录

《荛圃藏书题识》

康熙四十七年陈世修漱六阁刻初印本《清异录》

万斯同稿本《明史稿》(钤“季野”朱文长方印)

《古今图书集成》编纂官续缙题记及续缙、陶钥钤印

 
 
  

《古今图书集成》排印工丫头、罗鸟、罗锁

 
 

中国、朝鲜、日本线装书



自  序


古籍是文物,有文物则有收藏。收藏首先要鉴别文物的真伪和价值,遂有文物鉴定,而古籍版本鉴定是文物鉴定的一个门类,其理论方法与文物鉴定的一般理论方法一致。这一点在文物学界是有一定共识的,如《辞海》“文物”条定义中包括“古旧图书”,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专门设有古籍组。但在古籍版本学界的看法却并非如此,不少学者忽视了古籍的文物属性,对符合文物鉴定规律的传统版本鉴定方法(如“观风望气”)进行不恰当的批评,影响了古籍版本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古籍文物属性被忽视的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书籍最重要的功能是阅读,人们对其文本的关注往往远超对实物形态的关注。即便是与现代书籍形态大为不同的古籍,对于具备古籍阅读能力的读者而言,其主要关注点也是文本内容,何况许多读者阅读的还是现代整理本,其物质细节已丧失殆尽。这种书籍观念导致人们容易忽视古籍的文物属性。

       二是从现行古籍管理体制看,国内古籍主要由文化系统的公共图书馆、教育系统的高校图书馆、科研系统的专业图书馆和文物系统的博物馆等机构管理,其中以公共图书馆收藏古籍数量最多,故古籍保护事业归口文化部门管理。文物系统所藏古籍只是一小部分,且在各馆往往也不属于重点文物类型,大都只是作为一般图书资料收藏。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组成情况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专家均来自隶属于文物系统的博物馆、文物鉴定站等机构,只有古籍组专家大多来自图书馆,明显不属于一个系统。古籍在管理体制上与文物系统隔绝比较严重。这并不是说古籍更适合文物部门管理,而是说这种管理现状与忽视古籍文物属性有密切关系。

       三是从学术角度看,在学术体制方面,古籍收藏机构如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属于文化服务性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图书馆属于教学辅助和科研辅助性质,都不是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或部门,学术研究条件相对薄弱。而专门的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接触古籍实物的条件不是很方便。这种情况限制了对古籍文物属性的认识和研究,同时也限制了版本学的发展。在学术传统方面,一些学者对传统的藏书家、版本学家抱有偏见,将其对善本的鉴赏和收藏动辄斥为“古董习气”,对其鉴定版本的方法“观风望气”大加批评。殊不知古董即文物,观风望气即考察版本风格,若无古董习气和观风望气,何来今日之古籍善本?何来版本学?这些学者于古籍之文物性懵无所知,宜其所发宏论于版本学不惟无益,甚且有害。

       本书所收论文大多有关藏书和版本,二者皆注重古籍的文物属性。在古文献学的范畴中,藏书研究和版本学关注的对象都是古籍实物,也就是作为文物的书。藏书研究关注古籍实物无须多言,版本学则须稍加解释。中文“版本”一词有实物版本(edition)和文本版本(text)两种含义,研究实物版本者为版本学(analytical bibliography),研究文本版本者为校勘学(textual bibliography 或 textual criticism)。学界有时将研究文本版本者也看作版本学,从逻辑上来说,有混淆研究对象之嫌。版本学研究的古籍实物,主要依赖历代藏书家收藏而流传下来的古籍,尤其是善本古籍(越珍贵的善本,其文物等级越高)。反过来,版本学为藏书家评判古籍的真伪和价值提供理论和方法。从历史上来看,以古籍为文物,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观念,始于明中期藏书家收藏宋本,而版本学也是起源于对宋本鉴赏和收藏,包括鉴别其真伪和价值。因此,藏书研究和版本学是紧密相连的,而将其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古籍的文物性。

       本书所收十五篇论文或多或少都与古籍的文物性有关,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藏书研究,第二部分多有关版本研究,第三部分为外篇。第一部分,第一篇《古籍之为文物——明代出现的新型藏书家》是年初应《典藏》杂志“天一阁专辑”之约所撰,粗略梳理了古籍文物性之观念史。本书题目即取于此,故以之冠首。第二至四篇均为天一阁范氏藏书研究,其中《天一阁流散书研究刍议》为近期所撰,最近天一阁计划对流散书进行追踪、访归,此文即为前期调研。《黄裳所藏天一阁藏书考》是十年前刚参加工作不久时考察天一阁流散书的尝试。《抗战期间天一阁藏书转移经过考述》是2015年8月奉命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抗战时期古籍抢救保护史迹研讨会”时所撰。第五、六两篇研究黄丕烈藏书,其中《黄丕烈题跋辑刻考述》是由硕士论文部分章节修改而成。《黄丕烈题跋补遗》则是硕士论文的副产品,应《文津学志》“黄丕烈专辑”之约而撰。天一阁范氏与明中期以前的大多数藏书家一样,其藏书注重书的文本内容,属于文本性藏书。黄丕烈则是明中期以来的文物性藏书传统的集大成者。范、黄两家代表了中国古代藏书家的两种基本类型。
       

第二部分大体按版本年代排序,第一篇《〈清异录〉版本源流重考》初稿撰于2006年,是硕士期间邓瑞全教授开设的版本学课的课程论文,现据新见材料,调整思路,重新改写。《正德刻本公案小说〈包待制〉残叶考》是2014年8月在考察阁藏正德刻本《文献通考》实物特征时,从其书衣衬纸中发现残叶并撰写成文的。《〈仪礼注疏〉陈凤梧本、汪文盛本补考》尝试使用古籍版面残缺痕迹特征判断版本之间的翻刻关系。《万历丙辰科进士同年序齿录》残叶是2012年10月古籍普查工作中的发现。《万斯同〈明史稿〉研究述论》是2008年参加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与天一阁联合举办的“万斯同与《明史》编纂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此次稍作修改。《〈古今图书集成〉铜活字校样本考述》是2013年6月古籍普查工作中的发现。《天一阁藏越南阮述〈每怀吟草〉稿本初探》为2011年博士期间选修葛兆光教授“亚洲史的研究方法”的课程论文。七篇论文所涉及的七种书之间没有特别的关系,其共同点是每篇论文都是建立在比较严格的版本实物分析的基础之上,重视古籍的文物性。

       第三部分第一篇《明代书籍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系2016年12月天一阁博物馆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芸香四溢——明代书籍文化的世界影响”特展的展览大纲修改而成,展览由复旦大学古籍所陈正宏教授策划并具体指导。最后一篇《试比较陈垣〈校勘学释例〉与保罗·马斯〈校勘学〉》是2012年博士期间选修苏杰教授“西方校勘学概论”的课程论文。这两篇虽也或多或少涉及古籍实物,然与藏书和版本学研究偏离稍远,故附录于后。

       博物馆并非专门的科研机构,我的日常工作是古籍库房管理、接待读者和其他古籍相关业务,不是专职的科研人员,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不够勤奋,故十年所得,仅成薄册,且大半跟工作有关,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本不足以灾梨祸枣。因此尤其感谢宁波市文广局、宁波市社科院和天一阁博物馆人才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使我有机会将多年的读书心得集中起来供同行批评。

                           2018年12月31日于天一阁


补记:
       此书出版本为结项需要,故不仅“友邦惊诧”,也颇出作者意外。犹记年前亲师妹听我说要出论文集,还是自费(项目经费),在电话那头笑了足足一分钟,说是掌握了我的黑材料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版本|我怎样学会了鉴别古籍版本(下)
黄治国丨黄裳未刊藏书题跋辑释
藏明志甚富 多天一阁旧物
中国古代著名藏书阁
世界博物馆日,哪些文物过目不忘
书藏古今天一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