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念头控制好了就知止。

第一句“定而后能静”,当人能够让闲思杂念停下来之后就能达到了定的这种境界,但这也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境界,稍一松懈念头便又不老实了。


所以需要长久去保持住“定”这个境界,让功夫纯熟,不需要太过费力便可以保持住,这个时候也就获得了“静”这个的状态了。


其实关于“定”与“静”的区别,自古以来就容易混淆不清。


老祖宗用水来举例说明,水在河里是掺杂着泥沙流动的,我们舀起一碗水,水在碗中便不再流动了,这就好比“定”。


但水尽管是不再流动了,但里面依然混浊着泥沙,这时候继续静置这碗水,慢慢泥沙沉淀下去,这碗水也就恢复清澈透明的状态了,这个状态便是“静”。


所以“定”与“静”虽看似意思相近,但其实却存在着因功夫深浅而引发的本质区别,不可混淆。


之后“静而后能安”,当我们达到了“静”的境界,那么以这种境界去面对外界事物,就能够做到“安”了。


我们寻常总说起安心,但其实真正做到安心又谈何容易,按照《大学》的功夫次第来看,它已经是第五层的功夫了。


就拿我们普通上班族来说吧,上班的时候总是期盼着假期,可真正放个长假,也就放假的前几天会感到开心。


之后就又开始焦虑了,白天不想起,晚上不想睡,短视频一刷,半天过去了,也不知道想干嘛,心里莫名的空虚和烦躁。


这个时候让你去上班吧,可能又来了激情,可上两天班就又开始想要放假了。


这就是典型的心无所安。


闲思杂念不止,心绪不定,整个人都是一种浮躁的状态,静不下来,自然干什么都没办法安心去做了。


真正能够做到安心的人,条件艰苦能够自得其乐,环境优越也不沉迷享乐,有自己的事情做。


整个人都是一种非常随和的状态,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很平常的样子,完全不被自己的心绪所干扰。


就像《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弟子颜回那样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粗茶淡饭,身居陋巷,别人都看不下去了,但他自己依然乐在其中。


其实当时颜回有很多同学都在各个国家当大官,只要颜回愿意,其实根本不需要过这种艰苦的日子。


但是颜回却根本不在乎,因为心有所安,外界如何便根本不重要了。


这就是“静而后能安”的道理。


当心真正安下来之后,就到了“安而后能虑”这一步了。


什么是“虑”,寻常的解释是认真思考了,这显然是不对的,如果这么解释,那按照“安而后能虑”的说法来看,难倒不懂《大学》功夫的人都不会思考了吗?


这就是混淆了“虑”这个概念,“虑”不是“想”,想是思考,比如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拼命去思考该怎么办,是就具体问题而言的。


而虑的概念范畴更为广大,更似是一种本能的思路,其中是包含着思,思是虑的一种具体的发用方式。


就好比一项工作我们刚接到手的时候,需要摸索着去做,需要依靠“思”。


但同样的工作我们做了好多年,经验丰富,再次拿到手之后根本不需要费心思考,自然而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里的“知道”就是虑。


这就是长时间去下“知、止、定、静、安”的功夫而修来的,把自己的心品的透透的,自己任何情感、念头、情绪、欲望的出现我们都了若指掌,甚至生死心都已经看透,那么我们在面对外界问题的时候,自然很清楚该怎么做了。


这其实也就是后儒王阳明所谓的“致良知”了。


而由此,“虑而后能得”,这套内功心法也算修到最高层了,即大学三纲“明明德”,明悟了明德,近了真正的大学之道了。


通俗来讲人世间的道理也不过人心的道理,由心入手,自己先把人做好,之后入世做事,造福社会和百姓,即“亲民”。


最终超凡入圣,建立大同社会,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即“止于至善”。


其实这也就是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了。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绝不单纯是一些死板的道德说教,而是一套先求自立,而后推至他人,再推向社会,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的为政哲学。


值得我们好好研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入静妙境
永嘉禅法的实践 (转载)
第40篇:真正的空境是个什么体验?
道家的止念的方法!
南师讲: 能够觉察到细的动念,已经达到一半圣人的境界了 宗境录学习摘要25(一)
传习录【一百七十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