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金印广陵王玺引起日本轰动,日本人:谜案解开了

1981年,江苏省邗江县有个叫陶秀华的姑娘,碰到了一件天上掉大馅饼的好事儿。

陶秀华工作的地方就在离自己村不远的一个考古工地上,这里之前出土过墓葬,考古时挖出来的碎土都在路边堆着,陶秀华的工作就是清理这些碎土。

这天,当陶秀华正弯腰认真清理碎土时,突然看到地上有块儿泛着金光的东西,她捡起来一看总觉得像是一块儿金子,又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能这么幸运地捡到这么大一块儿金子?

又惊喜又怀疑的陶秀华看左右无人注意,便偷偷将东西捡了起来揣到兜里,没敢拿出来细看。

过了一会儿,她趁着休息时间跑到旁边的小河边将兜里的东西洗了洗,这份地上捡来的大馅饼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这是一枚纯金打造,底部还刻着几个字的印章。

金印

陶秀华并不知道自己捡到的这块金子除了值钱还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当这枚印章的消息被报道出去后,不仅中国考古界震动了,看起来跟金印毫无关系的日本竟然比中国还激动!

日本人接连致电中国,表示想要在日本展出这枚金印,他们激动地说:这枚金印解开了一个让日本争论了200年的谜案。

这枚金印是何来历?日本又为什么说它解开了日本国内争论了200年的疑问?

墓主到底是谁?

要想了解这枚金印,我们就不得不先讲起它背后的两座古墓。

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有个甘泉山,甘泉山有两座被称为“双山”的小土山。这两座不起眼的小土山可不是普通的土堆,它们是两座汉墓的封土堆!

不幸的是,这两座汉墓都曾经遭受过盗墓贼的光顾。我们都知道对于古代墓葬,一直秉承着不主动发掘,发现被盗墓贼光顾后就要赶紧进行抢救性发掘。

于是,被盗墓贼肆虐过的两座汉墓引起了南京市博物馆的关注。

双山汉墓示意图

1975年,考古专家们开始对其中的被盗的最严重那座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将之命名为“甘泉一号”,而另一座还在排队等待发掘的,就是“甘泉二号”。

“甘泉一号”墓中文物陪葬品几乎被盗墓贼洗劫一空,所剩无几。幸存的一点儿文物并没有能显示墓主人身份的东西,这座墓的主人到底是谁,到了现在还在争议。

1980年,南京博物馆开始对“甘泉二号”进行抢救性发掘。

二号墓与一号墓相比,相对好了那么一点儿。盗墓贼开的盗洞让专家痛惜不已,那些珍贵的墓葬文物都被随意地扔在地上,很多易碎的陶罐器具都被破坏碎了。留给考古专家的,只有一片狼藉。

所谓抢救性考古发掘,就是尽快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考古专家们仔仔细细地在墓葬里摸索发掘,抢救文物。

错银铜牛灯

在这座看起来被抢劫一空的汉墓里,最终出土了很多珍贵的遗物,比如:错银青铜牛灯、虎纽玛瑙印、鎏金博山炉、铜雁足灯、漆九子奁、玉翁仲等。这些都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而之后会被陶秀华捡到的那枚金印,还被掩埋在不为人知的碎土中,同以往的千年岁月一般不见天日。

现在,能证明墓主身份的只有墓室里发现的铜雁足灯。它的底部铸刻着“山阳邸铜雁足长镫建武廿八年造比十二”。

铜雁足灯(左一号墓出土,右二号墓出土)

建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由建武廿八年大概推测出墓主可能是光武帝第九子——山阳王刘荆。

除了这件铜雁足灯,其他遗物都无法准确指向刘荆的身份。

考古是个很严谨的事情,不能妄下定论。因此,到了墓葬发掘完毕,研究进行了很长时间也都没有确定墓主身份。直到金印重现天下,墓主的神秘面纱才被揭开。

江苏姑娘捡金印,墓主身份得揭晓

1981年,甘泉二号墓的抢救性发掘已经完全结束了。发掘的善后工作还在进行,很多村民都在这里工作,他们负责将古墓中清理出来的碎土清理干净。

正是倒春寒的时候,风一吹冻得手都伸不开。村民陶秀华正仔仔细细地清理碎土,干得非常卖力,一会儿功夫身上就暖和起来。正当她准备一鼓作气把杂土都清理干净时,突然从土里扒拉出一个泛着金光的东西。

陶秀华愣了一下,地上那个东西总不会是个金子吧?

金印

这个想法一浮现在脑海里,陶秀华忍不住心里一热,紧张起来。她四处看了下,趁着大家都不注意将那个疑似黄金的东西捡了起来,也没敢细看就揣到了兜里。

“金块儿”揣到兜里,陶秀华哪里还有心思干活。

她一会儿想着这要真是金子得值多少钱啊?一会儿又给自己泼冷水,这破地方怎么可能有那么大一块儿金子,指不定就是块黄铜包皮的废品,就自己瞎激动。

就这样胡思乱想一直到了下班,陶秀华再也忍不住了。她跑到附近的河边,将“金块儿”洗了洗,这个被杂土埋没在路边的东西,终于现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这是一枚纯金打造、底部刻着四个篆体字的方印。

陶秀华仔细看了看那几个字,只看出来其中一个三横一竖好像是个“王”字。

篆刻着“王”字的金印,怎么可能是简单的东西?

金印

可惜陶秀华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想那么多,在确定这是块金子后她已经被天上掉馅饼儿的好事给高兴晕了。

陶秀华兴冲冲地回家,走在路上就忍不住跟人分享喜悦,说着今天自己捡金块儿的喜事。

陶秀华把金印只当做金块儿,她丈夫却很有见识。陶秀华的丈夫之前在考古队里当过民工,帮考古专家们干过活。

听妻子说金块儿是在之前古墓发掘那地儿捡到的,他立刻觉得这块金印不简单,不能就这样当成金子留下了。

他跟陶秀华讲清了原委,陶秀华也慌了。这要是文物,再值钱也不能往家里拿啊,这可得交给政府啊!

考古现场场景

夫妻俩一刻也坐不住了,马上就拿起金印出门去交给政府。但是,当他们一打开大门就惊呆了。

只见村民们将自己家围得水泄不通,见两人出来,才好奇又不好意思地讲出原因。原来他们都听说了陶秀华在工地捡到大金块儿的事儿,都觉得这事儿非常新奇,想来见识一下。

陶秀华夫妻俩哪还敢说金块儿的事儿,真要是金块儿,让村民们看看肯定没啥,关键是这可是文物,磕了碰了丢了可怎么办?

就在夫妻俩为难的时候,闻讯赶来的警察给他们解了围。警察们将夫妻二人“救”出来后,就将他们护送到了南京博物馆。

南京博物馆的专家对这枚金印非常重视,经过考察鉴定,确定这是一枚由高纯度黄金铸造的古物!而金印底部篆刻的四个字为:广陵王玺

广陵王玺

这枚金印,这“广陵王玺”四个字,终于解开了甘泉二号墓的墓主人身份,那就是——广陵王刘荆

前面我们说过,刘荆封号为山阳王,为什么说这个广陵王也是他呢,那就要从他又惨又好笑的人生说起了。

屡败屡战“造反狂热分子”刘荆

刘荆这个人非常有意思,他是个在史书上以狠绝和滑稽著称的王侯。

刘荆是光武帝刘秀的第九个儿子,也是汉明帝刘庄的同母兄弟。身为皇帝的儿子,刘荆心里可是一直很有想法的。

刘秀死后,刘庄继位。刘荆不满了,他觉得,皇位嘛,父亲坐得,哥哥坐得,怎么自己就坐不得?他偏要坐上去试试!

光武帝刘秀画像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致力于造反的终身大业。

刘荆假借刘疆舅舅的名义撺掇刘疆一起造反,转头就被刘疆举报告到了朝廷里。汉明帝刘庄疼爱弟弟,把这事压了下来

西羌造反了,刘荆又激动地觉得天下即将大乱,自己的机会已经到来。他大谈“天下惊变”,又被人举报到了朝廷里。刘庄又包庇了他,在这件事后,刘荆的封号由山阳王变成了广陵王,封地广陵。

就是这个改变后的“广陵王”称号,在千年后的考古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说“广陵王印”属于刘荆的原因。

此后,刘荆又妄想造反好多次,但是造反行动每次都被扼杀在了摇篮里。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折腾后,刘庄还想放过他,官员们却不依了

刘荆识相地自杀了,结束了他致力于造反的一生。

刘荆死了,刘庄爱护这个弟弟的心依然强烈,他没给造反数次的刘荆恶谥,给了他一个不功不过的平谥:思王。刘庄还封刘荆的儿子为广陵侯,可佩戴王级的印玺绶带。

而完全无法证明墓主身份的甘泉一号墓,也因为广陵王玺的发现,被推测墓主或为刘荆儿子广陵候。

广陵王玺

“广陵王玺”火爆日本,200年历史悬案被解开

甘泉二号墓的主人身份被揭开,“广陵王玺”金印也在考古界声名鹊起。

这件事本是我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金印也是我国考古界的珍贵文物,按理说,跟一衣带水的日本没什么关系。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月后,“广陵王玺”火爆日本,成了日本全国争议讨论的话题中心。

日本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报道的都是“广陵王玺”的消息,日本史学界也轰动了,各个专家学者争相发表论文和意见。日本博物馆也一再致电中国,表示希望“广陵王玺”能够在日本展示。

广陵王玺

“广陵王玺”既不是现世发掘出的唯一一个汉代金印,也不是什么历史名人所用之物,为什么能引起日本如此大的轰动痴迷呢?

问题的答案就是:“广陵王玺”的存在解开了日本一个争议了近200年的历史悬案。

1784年,日本的一位农民跟中国的陶秀华一样,遇到了天降馅饼的大好事儿。

这位叫做甚卫兵的农民也是在修路时发现了一块儿金子做的印章,这是枚方形印玺,上缀蛇纽,底部篆刻五个大字

后来,甚卫兵将印玺交给了日本官府,经过辗转,这枚金印最终到了藩主黑田的手里。

黑田找了相熟的儒学专家龟井南溟研究金印,经过他的鉴定,印玺上的五个大字为“汉委奴国王”(委通倭)

汉委奴国王印

龟井结合后汉书中的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朝入贺,光武赐以印绶”认定:这枚“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当年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的印玺。

“汉倭奴国王”金印的发现,对于日本史学界是一个重大发现,这印证了日本曾在东汉时期就朝拜我国,依附东汉王朝。

但是,日本对此事抱有很大怀疑,这些争议里最大的声音就是——“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假的!

随着中国“广陵王玺”的现世,围绕着“汉委奴国王”金印的争议也得到了结果。

1966年,日本学者发现“汉委奴国王”金印与“广陵王玺”金印形制相同,和汉代印完全相合。

此后,日本学者还发现两枚金印的印纽花纹、大小、特征、制作方法都完全相同。

汉委奴国王金印

1974年,大谷光南翻出了唐《翰苑》的记载:这条记载与《后中原之际,紫绶以荣。汉书》“光武赐以印绶”相佐证,证明金印的历史记载相符。

光武帝赏赐“汉委奴国王”金印为公元57年,刘荆从山阳王变为广陵王是在公元58年,前后只差一年,因此金印的铸造方法才如此相似,这一点也得到了佐证。

这两枚金印,文字都属阴刻篆文,形制上十分接近,甚至还有人提出这两枚金印极有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

“广陵王玺”的现世,让日本史学界对于“汉委奴国王”金印的研究和鉴定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围绕着日本近200年的谜案终于得到了结果。

“广陵王玺”的现世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从侧面证明了《后汉书》的可靠性,也证实了在几千年前,落后贫穷的日本曾经远涉千里前来我天朝朝拜进贡,换取“汉委奴国王”金印,借汉王朝威势,巩固权力,统一全国!

故事的开头,闪在江苏姑娘陶秀华眼中的金光,也许是“广陵王玺”在发出历史的声音。它在告诉我们,盗墓贼的可恶,历史文物的珍贵,千年前汉王朝的荣光,还有对我们不忘历史,知耻知荣、自强繁荣的劝告!

来源:史学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金印,日本轰动,日本人:谜题终于解开了
1981年,一枚印章让江苏姑娘捡到,让两国震动
40年前,江苏女子捡到金印在日本引起轰动,让200年悬案真相大白
江苏一妇女挖出一件国宝, 轰动整个日本, 揭开日本不愿承认的谜案
广陵王玺:小印章印证大历史
东汉刘荆的印章被发现,立即引起日本学者注意,网友:还不承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