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 分钟掌握: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小儿,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临床上表现为1、感染中毒及脑功能障碍2、颅高压症状3、脑膜刺激征,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明确。针对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手段以内科治疗为主,但若存在明确的病灶,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应及早手术干预。

脑膜炎多数人起初都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恶心、呕吐等不适,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精神萎靡。“脖子硬”这是脑膜炎患者的一个典型特点,专家建议,在发热、头痛、乏力、脖子发硬等情况下,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诊断标准

1、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

2、病前多有鼻窦炎、开放性颅脑损伤、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史。

3、多有发热、剧烈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查体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阳性等。

4、血常规: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

5、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细胞数达(1000~10000)×106/L,早期中性粒细胞占85%~95%,后期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蛋白增高多为1~5g/L,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一般细菌培养均可阳性。

6、脑电图检查:无特征性改变,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早期CT或颅脑MRI检查可正常,随病情进展MRI显示蛛网膜下腔不对称,信号增高,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后期部分CT或MRI可见室管膜炎、硬膜下积液及局限脑脓肿等。

实验室检查

1. 脑脊液相关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

(1)脑脊液常规检查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典型改变为:外观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达 500~1000×106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显著降低,蛋白明显增高,氯化物正常。

取脑脊液时,穿刺外伤致脑脊液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增多,要对其进行校正,方法为:当脑脊液存有 700×106/L 红细胞时,则白细胞总数为原有白细胞总数减去 1×106/L 白细胞。

脑脊液涂片检菌是明确化脑病原的重要方法,检查前脑脊液需离心,取沉淀物涂片染色。脑脊液培养是确定病原菌的可靠方法,尽可能在抗菌药使用之前采集脑脊液标本以提高阳性率。

(2)脑脊液特殊检查

特异性细菌抗原测定: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查患儿脑脊液中的细菌抗原,可帮助快速确定致病菌。如:对流免疫电泳法及乳胶凝集试验。

其他:如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免疫球蛋白 IgM,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乳酸在化脓性脑膜炎会增高,脑脊液病毒检查,微生物 DNA 检查,对于化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参考价值。

但是,脑脊液相关检查时需注意:

(1)留取脑脊液时需要注意腰椎穿刺术的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拟穿刺部位有皮肤损伤、有脑疝的体征,或存在不稳定的临床状态,如休克等。如果存在视乳头水肿、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意识减低或昏迷,腰椎穿刺术应推迟到完善影像学检查(头部 CT 和/或 MRI)排除潜在风险后再进行。

(2)当患儿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决定做腰穿时为防止脑疝,可先滴注甘露醇降颅压,半小时后选用带有内芯的腰穿针穿刺,缓慢放出够检验用的尽量少的脑脊液。

(3)婴儿脑膜炎早期病原菌刚刚开始侵入脑膜,脑脊液变化可能不明显,高度怀疑时应隔一、二日后复查。

2. 其他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高。但重症或新生儿化脑,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或三系抑制。血 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增高。

(2)血培养、痰培养、皮肤脓液等。皮肤瘀点涂片检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要的病原诊断方法之一。

(3)其他:必要时行结核菌素试验等辅助鉴别。

3. CT 及 MRI:急性化脑一般不常规做头颅影像学检查,但对于出现异常定位体征、疗效差等疑有并发症的患儿,有助于并发症的诊断与监测。

鉴别诊断

来源:神经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
专家笔谈|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因、诊断与治疗
有奖看图识病(38):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
[轻松学习]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李神经群里讨论的癌性脑膜炎MRI诊断思路是什么?
读片断案(第012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