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哪些人士重于泰山?

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样的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轻于鸿毛的人很常见。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重于泰山呢?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英雄悲壮的事迹比比皆是,其中有的人死得其所,真正是比泰山还重。

屈原以死明志

(一)说起用鲜血和生命来明志的古人,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便是屈原,因为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来的,至今都是中国比较重要的节日。用一个如此重要的节日来纪念的古人,说他是重于泰山,也是实至名归了。

(二)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是楚国的贵族出身,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被称作屈大夫,为楚国的兴衰荣辱鞠躬尽瘁。对楚国忠心耿耿的屈原,也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官员,朝中众多满腹经纶的官员都是屈原的学生。

(三)当时诸国鼎立,楚国从昌盛逐渐走向衰败,屈原多次像楚王提出治国的建议,但是楚王终日享受荣华富贵,并且美女环绕,哪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对屈原的提议并不予以采纳。但是屈原是个倔脾气,为了国家的兴衰屡次上表意见,最终把楚王逼急了,把他赶出了京都。屈原收到了极大的打击,报国无门,只能眼看楚国从兴旺逐渐走向衰败。楚国在昏庸的帝王手中受到了其他国家的侵略。这期间也有其他国家欣赏屈原的才华,但是屈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国家。看见楚国千疮百孔,如万箭穿心一般,在五月初五当天写下绝笔《怀沙》,之后便一头跳下汨罗江,以身殉国。

(四)楚国百姓得知屈原投江身死的事情,悲痛万分,齐齐赶往汨罗江,想找到屈大夫的尸体,有的百姓把鸡蛋扔进江中,认为鱼虾吃饱了以后,就不会再啃食屈大夫的尸身了。为了纪念这个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英雄。人们在每年的五月五日有了纪念屈原的活动,比如吃粽子,喝黄酒,赛龙舟等等。一直延续至今。

文天祥从容就义

(一)宋国的文天祥宋国比较典型的忠臣烈士。被誉为民族英雄。文天祥儿时就崇拜忠烈,从小刻苦读书,熟读四书五经,对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在文天祥二十一岁的科举考试之中,最终获得第一名,从此在朝为官。在官路上一直秉持爱国的赤子之心,公正廉明。

(二)在南宋与蒙古发动大规模战争中,南宋处于败势,这时候便有朝臣上奏不利的建议,文天祥知道自己的官位不高,即使说出来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会有人采纳,但是为了国家大义和社稷江山的稳固,最终决定挺身而出,直言不讳。但是皇帝没有理会,仍然听从佞臣的建议。这种情况没有打退文天祥的决心,经过辞官和贬官的种种打击下,还是毅然决然的替国家出征蒙古。

(三)谁知战败被俘,在牢中关了三年,还是没有向蒙古人投降。知道忽必烈亲自来到牢中,愿意以丞相的头衔让文天祥留下,但是文天祥宁可去死也不愿意做背叛国家的事。自此,文天祥便拒绝了丞相的邀请,还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国家,舍身赴死了。给后人留下了一首荡气回肠的《正气歌》。正是这种坚毅和对国家的忠贞不渝,才会名垂千古,供后人学习效仿。

史可法坚守扬州城

(一)史可法是中国明朝的英雄。他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成为一名位明朝的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对国家誓死效忠,同时也是明朝的著名政治家。在明朝与清兵的战争中,明朝将士节节败退,许多将领都在压力之下归降于清兵。最后明朝永历帝都逃亡在外。但是史可法依然固守在扬州城中,虽然被清兵包围,也不愿就此投降,背叛自己的国家。以悬殊的兵力艰难的镇守着扬州城。可到后来,已经再也没有援军的帮助,眼看就要守不住了。

(二)清兵见史可法是忠义之士,想招降他,几次向史可法递交招降的书信,但是他看不看的扔在一边,誓死要驻守扬州城到最后一口气。最后便战死沙场。

(三)随着史可法的死后,扬州城再无一人镇守,清兵冲进扬州城内,对扬州城内的百姓和剩余官兵进行了屠杀,酿成了惨绝人寰的悲剧。有人说是史可法害了扬州的百姓,如果不是他的拒不投降,百姓也不会遭到屠杀。但屠杀百姓是清兵做的决定,史可法只是做到了一个军队将领应有的气节,和作为明朝官员最后的一份坚持。史可法死后连尸身都不知所踪,最后熟知史可法的人们把他的衣物葬在了梅花岭。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壮烈牺牲的英雄有很多,他们有的被千古流传,有的则被很少的人知道,甚至没人记得。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民族大义,不惜舍去生命,也不愿意放弃心中的那一份执念,这种忠臣对国家的执念便是推动国家兴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朝代的更替和国家的灭亡,不是一两个忠贞之士就可以改变的。只能留下他们一个个伟岸的身影和悲壮的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都是河中的一粒沙,但是每一粒沙子的重量和影响都是不同的。他们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

参考文献:

《史记》

《屈原列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最悲壮的五个瞬间,无一不令人动容
老愤青屈原
不知所终的史可法
史可法不值得纪念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宁死不降的四位英雄人物,你最敬佩的是哪位
【河北】袁金诺《遥想屈原》指导老师:王梓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