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法典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重器

黄文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 年3 月24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

黄文艺教授就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进行讲解。


从世界历史看,那些彪炳史册的法典构成了各个时代人类制度文明皇冠上璀璨耀眼的明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民法典》,是一部扎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体现时代精神、彰显华夏气派的《民法典》,是一部能够屹立于世界法典之林、为人类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的21世纪《民法典》。这部《民法典》蕴含了国家治理的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大法,是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器,为市场监管执法带来了新理念、新要求。
 
《民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的精髓和要义就在于“民”字,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上的立场,饱含爱民、护民、安民、惠民的情怀,促进民权保障、民生改善、民业兴旺、民心和顺、民风文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超生命周期的保护理念,确立或完善了胎儿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老年人利益保护、死者利益保护等一系列规则,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从抽象人到具体人的全方位保护体系。通过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等方式,健全了从财产到人身、从物质到精神、从生前到身后的民事权利体系,构建了更加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让每个人更加高贵、更有尊严。通过对各类侵权责任的详细规定,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车轮上的安全”“头顶上的安全”“脚底下的安全”等身边安全,为人民安居乐业编织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网。
 
《民法典》是一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大法。《民法典》以法典形式确认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将其转化为法律上和现实生活中具有操作性、执行力、强制力的具体制度。《民法典》从中国多层次所有制结构出发,构建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的多元所有权结构,并对这三类所有权的保护规则作了详细规定。通过确认和保护各类财产权利,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推动形成明晰、稳定、可预期的产权保护制度体系,让市场主体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在总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产权结构,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民法典》是一部激励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大法。现代民法典已不只是规范民事主体的法典,越来越成为约束政府公权力的法典。《民法典》为包括市场监管部门在内的政府部门依法行使公权力引入了新理念,设定了新边界,提出了新要求,必将有力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政府部门应树立优先运用民事法律手段的理念,能通过民事法律手段就能妥善处理的社会纠纷、经济案件,就尽量不使用行政、刑事法律手段。应树立善意对待民事权利的理念,把最大限度保障公民和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贯穿于行政和刑事执法全过程。应树立诚信守诺履约的理念,严格兑现向人民群众作出的政策承诺,切实履行与社会主体订立的合同,不得以新官不理旧账等理由违约毁约。
 
《民法典》是一部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的大量可预期、可信赖、可执行的规则,而且通过公平分配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给合作过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信无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帕累托最优的结果。同时,《民法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选择自由、契约自由、行为自由,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激活社会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民法典》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法。《民法典》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民法典》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继承重家庭、讲仁爱、守诚信、尚公平、促和谐的传统法律精神,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法律文本之中,融入民事法律规范之中,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民法典》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行义举、惩罚丑行恶举,有利于推进社会道德建设,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民法典》是一部树立法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法治话语权的大法。在当今世界,一个法治大国不能没有反映其显赫成就的法典。中国《民法典》作为21世纪全球最新的民法典,是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民法问题的新回应,是对世界既有民法典的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的新突破,饱含着对世界民法发展普遍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到创见。因此,《民法典》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必将在人类法治文明史上留下光辉篇章。

(原文刊载于《市场监督管理》半月刊2020年第16期)


发布单位:中国工商出版社 新媒体部(数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执法经验
关注消费维权动态
同护市场公平正义
共观市场经济大潮
权威●专业
半月沙龙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啸 | 平等保护物权,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法律重器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论述百练:民法典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重器
蔡立东:中国式物权制度的文明刻度
民法总则十个方面的创新
为学用实践民法典贡献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