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淋巴瘤午间道】黄亮教授:阿扎胞苷淋巴瘤治疗的全新选择

目前淋巴瘤已成为我国十大高发肿瘤之一,位居第8位。60岁以上人群是淋巴瘤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届时淋巴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会大幅增加,中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表观遗传调控的失调与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阿扎胞苷目前应用于髓系肿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主要通过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从而解除抑癌基因表达的沉默,调节细胞免疫及信号通路(Wnt,TGF-B等),诱导细胞程序性凋亡。

一、阿扎胞苷单药在淋巴瘤治疗中的探索

病例报告: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是外周T细胞来源的肿瘤,第一个病例介绍了AZA单药治疗TET2突变的AITL伴CMML,该病例首次描述了使用去甲基化药物治疗AITL的疗效,这些结果强调了表观遗传学改变在AITL癌变中的重要性,并意味着靶向DNA甲基化异常可能是治疗AITL的另一种方法。第二个病例介绍了AZA单药治疗TET2突变的AITL伴CMML(EBV阳性大B淋巴细胞瘤复发),该病例强调了表观遗传学改变在AITL癌变中的重要性,靶向DNA甲基化异常可作为AITL的经典化疗的替代疗法,应在其他TET2突变的淋巴瘤中进行探索,尤其是与外周单核细胞增多相关的淋巴瘤。第三个病例是AZA单药治疗TET2、DNMT3、CUXI突变的AITL伴MDS,基因分型显示,参与DNA甲基化调控的基因(TET2,DNMT3A)的高频突变在MDS中常见,患者在疾病复发后单药AZA后CR并长时间缓解。

临床研究:

AZA单药治疗R/R-AITL研究中纳入的患者41%合并髓系肿瘤并且全部患者具有TET2基因突变。最终单药AZA治疗后9例患者达到缓解(ORR=75%),其中6例患者达到CR(CR=50%),另外3例患者达到PR(PR=25%);5例患者在治疗开始后超过23个月持续处于完全缓解状态;中位随访27个月,中位OS为21个月,中位PFS为15个月;并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二、AZA联合方案在淋巴瘤治疗中的探索

AZA+HDACi双表观治疗在淋巴瘤治疗中的探索

由于高度甲基化的DNA和低乙酰化的组蛋白都能通过独立机制导致封闭的染色质状态,从而使肿瘤抑制基因沉默。因此,DNMT抑制剂与HDAC抑制剂联合应用具有很强的科学依据。DNMT抑制剂与HDAC抑制剂在高剂量时可引起细胞毒性,但低剂量时仍保留染色质修饰特性;因此,DNMT抑制剂与HDAC抑制剂可低剂量联合用于淋巴瘤的治疗。AZA+ROMI治疗PTCL的临床研究显示阿扎胞苷联合罗米地辛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耐受性良好;阿扎胞苷联合罗米地辛治疗T细胞淋巴瘤,ORR达73%,CR达55%。AZA+Vorinostat+HDC-ASCT治疗难治/高危复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也验证了阿扎胞苷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AZA+化疗在淋巴瘤治疗中的探索

DNMT抑制剂可增强化疗耐药的DLBCLs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研究表明,与单用R-CHOP方案相比,DNMT抑制剂+R-CHOP疗效更显著,且毒性较小,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一线疗法。阿扎胞苷可结合化疗作为二线疗法,用于适合高强度化疗的患者。AZA+R-CHOP治疗DLBCL的研究显示91.7%(11/12)患者达到CR,8.3%(1/12)例患者达到PR,且中位随访13个月,10例患者仍维持缓解状态。

AZA+R-CHOP治疗DLBCL的研究显示阿扎胞苷治疗后DLBCL患者中SMAD1甲基化程度减轻,mRNA丰度增加,磷酸化SMAD1蛋白表达增加,可增强DLBCL的化疗敏感性。体外研究也证实了阿扎胞苷可以显著增强DLBCL对R-CHOP方案的敏感性。其中,阿扎胞苷对阿霉素的化疗增敏作用尤为明显,100 nmol/L阿霉素对阿扎胞苷治疗后DLBCL的杀伤率达55%(p<0.01)。阿扎胞苷联合R-CHOP治疗高危、初治的DLBCL、3B级FL或tFL研究中ORR达97%,CR达85%。相关研究显示:接受阿扎胞苷治疗后,患者(n=24)血中IFN-a2a显著减少,IFN-B和IFN-2显著增加肿瘤和游离DNA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提示阿扎胞苷的药效机制主要与淋巴癌免疫调节相关。AZA+R-CV治疗难治/复发淋巴瘤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应用。

AZA+免疫疗法在淋巴瘤治疗中的探索

AZA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调节机体的抗肿瘤效应。我们的临床前观察表明DNMT抑制剂可增加机体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敏感性。一些旨在研究表观遗传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淋巴瘤患者的早期试验已开展,如阿扎胞苷+avelumab和/或utomilumab治疗DLBCL(NCT02951156)。

总结

上述临床实践及研究结果表明合并有甲基化基因如TET2等突变的淋巴瘤患者更适合使用阿扎胞苷进行单药或联合治疗,对于多种治疗效果不佳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也同样推荐进行阿扎胞苷尝试性治疗。

黄亮,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支部书记
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和青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
湖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武汉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委会副主委
专业方向:淋巴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治疗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Blood、CellResearch、Blood Cancer Journal 等期刊发表近二十篇SCI论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和科技部863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
获2019年度华中卓越学者计划晨星岗、2019年ASCO和2018年ASH的Abstract Merit Award、以及MMAAP基金会Hematology Fellowship Awar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宏伟教授: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淋巴瘤速递:全球首个XPO1抑制剂治疗r/r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AR-T治疗进展怎么办?
免疫抑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考虑因素(下): 安全与风险
【病例分享】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CHOP失效后的选择
【淋巴瘤专家共识 2016】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