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心脏临床研究:现状与未来
userphoto

2020.10.23

关注

10月19-25日,长城心脏病学大会2020暨亚洲心脏病学会大会2020(GW-ICC/AHS.20)在线上精彩亮相,本次大会通过连续7天、每天12小时的在线交流,奉上心血管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一场极其丰盛的饕餮盛宴。

10月22日,在长城会与德国心脏病学会(GCS)的国际合作论坛CGCF @GW-ICC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带来了“中国心脏临床研究:现状与未来”的精彩报告。

我国ASCVD负担不断增加,地区差异是巨大挑战

30年来,我国包括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在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负担不断增加,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前两位死亡原因。

马教授指出,CVD 防治的关键问题在于地区差异。根据WHO的统计,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生产总值(GDP)更高,经济更发达,而CVD疾病负担则相对较低;相反,中西部地区GDP较低,经济水平较落后,但CVD疾病负担则更高。这种显著的地区差异是对CVD防治的巨大挑战。

医疗卫生状况显著进步,医疗服务体系亟须转变

过去10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状况有了显著进步,政府的健康投入增加、初级护理改善、高质量卫生护理的平等可及性更好、医疗保险更为完善。未来的挑战是,依靠科技进一步改善卫生服务水平、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医疗质量和公众满意度。

此外,马教授指出,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需要从现有的“倒金字塔”改为“正金字塔”。目前,三级医院接诊了最多的患者,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这些患者应在初级医院就诊。因而,进一步提高初级医院接诊能力和医疗水平非常重要。

中国临床研究数量显著增加,研究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在我国,近20年来,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有了爆发式增长,在全球的占比显著增加,科研投入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

同样在CVD领域,我国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也是逐年增加。2015-2019年间我国学者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和《柳叶刀》(Lancet)上发表的文章是2010-2014年间的3倍以上,在心血管领域著名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循环》(Circulation)和《欧洲心脏杂志》(EHJ)上发表的文章同样大幅增多。

来自ClinicalTrials.gov网站的2007-2020年间的数据也显示,中国进行的临床研究数量在稳步增加,大量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过去5年间进行的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房颤领域临床研究都较2010-2014年间显著增加。这也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支持。据统计,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对CVD领域研究的资金支持是2006年的8.7倍。而2015年我国的学术文章发布数量则是2006年的4.2倍,中国文章占全球的比值也从2.8%提高至9.8%。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最早发生疫情的国家,我国研究者迅速发布了大量有关抗击COVID-19的文章,分享了中国的治疗经验。根据对《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统计,我国文章的引用次数都显著高于欧美。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的领导下,CSC迅速组织专家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并于2020年2月13日在《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在线发表,之后在短短时间内完成翻译、二次发表授权、提交、修订、评审等工作,于2020年3月28日在《循环》杂志在线发表。

马教授强调,除了研究数量的增长,我国CVD研究的质量需要有长足的提高。在2006-2012年间,杰出引用和显著引用的文章比例以荷兰、丹麦、比利时为最高,其次是欧美其他国家,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很低,甚至较全球平均水平都更低。

CDQI将为临床实践贡献中国真实世界证据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荟萃分析和系统性分析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的临床证据,然而,很多心血管指南中的推荐并未基于RCT。目前临床证据的缺乏仍是问题。显然,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我们需要进行更多RCT。

近年来,CSC提高了对临床研究的支持力度。仅2019年1年,CSC就赞助了7项RCT,每项RCT赞助资金平均达300万元。在2020年的CSC CVD临床研究评审会上,有8项设计良好的RCT脱颖而出。值得指出的是,近年评选的研究中,一部分研究者年龄都不到40岁,非常年轻。

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AI)的高质量数据平台,联结了中国1000多家医院的数据,不仅能够改善临床实践医疗质量,也能够贡献真实世界研究成果。

欧洲和美国都有相应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平台,如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于1997 年发起的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NCDR)项目、美国心脏学会(AHA)于2002年发起的“跟着指南走(GWTG)”项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09年发起的欧洲观察性注册项目(EORP),都进行了很多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希望我国2020年开始实施的CDQI也能为我国临床实践提供来自中国自己的真实世界证据,为中国患者乃至全世界患者做出贡献。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权威数据 | 心血管疾病全球流行形势
全面分析中国饮食显示:这3种食物不足,是心脏病的重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生活方式管理指南,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收藏
中疾控全面分析发现,这 3 种食物摄入不足是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饮食风险因素
不需使用血脂,中国有了心血管预测新模型
我国心血管二级预防率与其他国家仍有差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