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肿瘤患者可能“滥用”阿片类药物;MSS型患者未必不能从免疫治疗获益|肿瘤情报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每天1分钟,给你肿瘤圈内的专业“谈资”!(如需文献原文,可加小编微信yxj-oncology获取)


要点提示


  1. JCO:降低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脉冲给药的频率,用于标危B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出色治疗效果
  2. JAMA Oncology:哪些肿瘤患者可能滥用阿片类药物?
  3. CCR:ARID1A突变的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对免疫疗法敏感
  4. CCR:RTK融合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子特点和治疗探索
  5. CCR:接受R-CHOP治疗的生发中心型DLBCL患者若伴有TP53异常,预后较差
  6. 新药:靶向TROP-2的ADC药物在新加坡提交上市申请,III期临床研究在中国获批
  7. 新药:PD-1/CTLA-4双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获批临床研究

01

JCO:降低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脉冲给药的频率,用于标危B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出色治疗效果

日前,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发布一项研究证实,降低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脉冲给药的频率治疗标危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具有出色的治疗效果,在减轻儿童治疗负担的同时,优化无病生存(DFS)率,已被儿童肿瘤学协作组(COG)采纳。

文章发布截图

研究共纳入9229例B-ALL患者,在维持治疗开始时,将2364名标危患者随机分组(2×2析因设计),每4周(VCR/DEX4)或每12周(VCR/DEX12)接受长春新碱或地塞米松脉冲给药,并每周一次口服起始剂量为20mg/m2(MTX20)或40mg/m2(MTX40)的甲氨蝶呤。

结果显示,所有合格且可评估的SR B-ALL患者(n=9226)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92.0%和96.8%。标危患者随机分组后开始维持治疗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94.6%和98.5%。VCR/DEX4(n=1186)患者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94.1%和98.3%(P=0.86);VCR/DEX12(n=1178)患者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95.1%和98.6%(P=0.69)。MTX20标危患者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95.1%和98.8%(P=0.92);MTX40标危患者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94.2%和98.1%(P=0.89)。

以上结果表明,NCI-SR B-ALL标危患者接受的VCR/DEX12治疗,仅为COG试验中VCR/DEX脉冲标准治疗的三分之一,但仍具有出色的治疗效果。与MTX20相比,MTX40不能改善预后。降低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脉冲给药的频率已被COG纳入B-ALL临床试验,以减轻患者及其家人的治疗负担。

02

JAMA Oncology:哪些肿瘤患者可能滥用阿片类药物?

2021年1月7日,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一篇关于阿片类药物非医学用药(NMOU)的预后研究。结果显示,在原本使用阿片类药物来止痛的癌症患者中,有19.2%发生了NMOU行为。此外,单身或离异状态、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评分以及每日服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都是可以独立预测NMOU行为的独立因素。

论文封面截图

研究共纳入了1554例中位年龄为61岁的癌症患者,他们都曾服用了至少一周的阿片类药物来止痛,且近三个月内按时随访、填写问卷并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有299位患者(19.2%)在最初干预8周内出现了一项或多项的NMOU行为。研究还做了多变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患者疼痛筛选及阿片类药物评估量表(SOAPP)评分、埃德蒙顿症状-疼痛程度评估量表和吗啡当日剂量(MEDD)都可以单独影响NMOU行为的发生。其中,单亲婚姻状况、MEDD>50mg和SOAPP评分7都是NMOU行为的高风险因素。

研究者最终认为,NMOU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9.2%。婚姻状况(单身或离婚)、SOAPP评分大于7、疼痛程度较重和MEDD水平较高是NMOU行为的独立预测因素。在这个阿片类药物危机的时代,这些信息或许会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好的预测癌症患者发生NMOU行为的风险,也对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计划有益。

03

CCR:ARID1A突变的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对免疫疗法敏感

日前,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在线发布一项研究证实,在微卫星稳定型(MSS)结直肠癌(CRC)患者中,存在ARID1A突变对免疫治疗可能疗效更佳。

研究发文截图

该研究分析了TCGA和MDACC数据库中CRC肿瘤患者的DNA测序和基因表达谱。结果显示,28名(6.7%)MSS CRC患者存在ARID1A突变。CRC中最常见的58个突变基因中,MSS患者中ARID1A移码突变率最高(8倍,p<0.001)。在MSS患者中,ARID1A突变富集在免疫分型为CMS1的患者多见,且与IFN-γ表达呈强相关(Δz得分:+1.91,p0.001)。与ARID1A野生型相比,ARID1A突变型患者中关键检查点基因(PD-L1、CTLA4和PDCD1)和基因集(如,抗原呈递、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和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显著较高。

研究表明,ARID1A突变的CRC患者可能对免疫疗法更敏感。

04

CCR:RTK融合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子特点和治疗探索
日前,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在线发布一篇文章,指出结直肠癌(CRC)中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融合蛋白很少见,但与治疗具有潜在相关性,并描述了RTK融合相关CRC的临床、分子和病理学特性。

文章发布截图

研究纳入2013-2018年间在Dana-Farber癌症研究院接受过OncoPanel试验的大肠癌患者中所有RTK融合病例,在各种RTK中确定了12种驱动致癌融合。研究发现,以上融合仅发生在BRAF和RAS野生型肿瘤,并富集于错配修复缺陷(MMR-D)的CRC。RTK融合的MMR-D CRC的分子图谱与BRAF V600E突变的MMR-D CRC相似,而非继发性Lynch综合征。

此外,研究对两例临床获益于易位靶向治疗的融合相关微卫星稳定(MSS)CRC患者进行了研究。第一例呈ALK-CAD融合阳性,接受连续7.5个月的克唑替尼和阿来替尼治疗,直至出现ALK L1196Q Gatekeeper突变。第二例呈ROS1-GOPC融合阳性,经过9个月的治疗,继续获益于恩曲替尼。

以上结果表明,RAS和BRAF野生型肿瘤的RTK融合罕见发生,但是非常重要的疾病亚型。RTK融合富集于获得性MMR-D肿瘤,也发生在微卫星稳定CRC,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靶标。

05

CCR:接受R-CHOP治疗的生发中心型DLBCL患者若伴有TP53异常,预后较差

日前,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在线发布一篇文章,对87例生发中心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GCB DLBCL)进行了深入的基因组分析,以鉴定接受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治疗的患者生存相关特征,并提供了新型GCB DLBCL风险分层方式。

文章发布截图

研究采用334个基因的自定义突变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起源基因表达谱分析(Nanostring)、双重打击基因表达谱分析(DLBCL90)、双重/三重淋巴瘤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细胞遗传学分析、拷贝数分析(CNA)和深度靶向测序的结果,对病例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此外,研究从DLBCL的两项大型回顾性研究中鉴定了四个具有不同存活率并类似于基因组分类的生物亚组。结果发现,具有双重打击特征但无TP53异常的患者,以及缺乏EZH2突变和/或BCL2易位的患者,预后良好。具有EZB样特征的患者预后中等,而TP53异常并伴有双重打击特征的患者预后极差。

以上结果提供了一种新型实用方案,利用基因组变量对GCB DLBCL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此方案可识别出高危患者,以探索创新性治疗方法。

06

新药:靶向TROP-2的ADC药物在新加坡提交上市申请,III期临床研究在中国获批

TROP-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sacituzumab govitecan迎来两项重要进展。一方面是在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用于治疗接受过至少两线既往治疗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mTNBC)。另一方面,是其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I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新闻发布截图

07

新药:PD-1/CTLA-4双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获批临床研究

1月7日,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公示平台显示PD-1/CTLA-4双抗治疗肝细胞癌的已获批进入临床研究。期待这款新一代的免疫治疗药物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新进展。

临床研究公示

参考资料:
[1]Anne L.Angiolillo,Reuven J.Schore,John A.Kairalla,et al.Excellent Outcomes With Reduced Frequency of Vincristine and Dexamethasone Pulses in Standard-Risk B-Lymphoblastic Leukemia:Results From 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AALL0932.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07,2021.DOI:10.1200/JCO.20.00494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Sriram Yennurajalingam,Joseph Arthur,Suresh Reddy,et al.Frequency of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onmedical Opioid Use Behavior Among Patients With Cancer Receiving Opioids for Cancer Pain.JAMA Oncol.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7,2021.doi:10.1001/jamaoncol.2020.6789
[3]Amir Mehrvarz Sarshekeh,Jumanah Alshenaifi,Jason Roszik,Ganiraju Manyam,Shailesh M Advani,Riham Katkhuda,Anuj Verma,Michael Lam,Jason A.Willis,John Paul Shen,Jeffrey S.Morris,Jennifer S.Davis,Jonathan M Loree,Hey Min Lee,Jaffer A.Ajani,Dipen M.Maru,Michael J Overman and Scott Kopetz.Clin Cancer Res.January 7 2021.DOI:10.1158/1078-0432.CCR-20-2404
[4]Harshabad Singh,Yvonne Y.Li,Liam F Spurr,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Colorectal Cancers Harboring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Fusions.published on January 7,2021.DOI:10.1158/1078-0432.CCR-20-4073.
[5]Joo Y Song,Anamarija M Perry,Alex F Herrera,et al.Double-hit signature with TP53 abnormalities predicts poo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germinal center typ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treated with R-CHOP.published on January 7,2021.DOI:10.1158/1078-0432.CCR-20-2378
[6]https://www.prnasia.com/story/304869-1.shtml
[7]https://www.prnasia.com/story/304872-1.shtml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本文作者:肿瘤情报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药新用,给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福音
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陈功: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现状及进展
【2019ASCO】EPOC1603/REGONIVO研究:瑞戈非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MSS型晚期...
结直肠癌与微卫星不稳定的十个临床问题
PD-1治疗结直肠癌的正确打开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