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张表搞定!不同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非常实用!快收藏吧~

自我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十分重要。通过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而且也可以为糖尿病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法并不合理,那么,到底如何做好自我血糖监测呢?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李连喜教授来谈一谈自我血糖监测的正确方法。


01

血糖监测时间点

自我血糖监测时间点包括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夜间3点血糖以及其他点的血糖监测(如发生低血糖时的即刻血糖监测)

  • 血糖比较高的患者首先要关注餐前血糖的监测;

  • 容易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如脆性糖尿病患者,最好监测三餐前血糖以排除低血糖的可能;

  • 对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是糖化血红蛋白没有达标(一般糖化血红蛋白<7.0%为达标)的患者就要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的自我监测;

  •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一定要同时监测睡前血糖,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 早餐前血糖很高的患者,一定要排除夜间低血糖的可能性,因为低血糖后会引起反应性高血糖,这时候就要监测夜间3点钟的血糖。


02

血糖监测频率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者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保证每周4-7天的全天血糖监测,每天监测4-7次血糖,必要时可以增加次数,直到血糖得到满意控制。

对于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周监测1-2天,每天监测2-4次血糖。

对于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频率应该适当增加,开始可以每天监测5次甚至8次以提供完整的血糖谱给医生,这样医生就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

03

血糖监测灵活应用

病情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及频率。

平常工作很忙的糖尿病患者每天监测多次血糖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可以监测早餐前血糖,在休息天可以监测4次血糖,包括早餐前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对全天的血糖水平也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的定期监测,基本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对于退休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来监测血糖。

04

血糖监测一览表


李教授用两张表简单地把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案和监测的频率做了总结,各位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丨糖甲大院

本文作者丨李连喜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丨泡芙

版权申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住这5个表,控好全天血糖!
测血糖,是餐前的准还是餐后的准?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你了解全面吗?
怎样选择最合适的方式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频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