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佳文推荐】《管理世界》/中国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转】

*本文转自公众号《管理世界杂志》,格式有调整


文章来源



作者:

王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杨汝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吴比(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0年第12期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本文以农业农村部1995~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基础,对家户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价格等信息做详细整理,规范计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研究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等问题。本文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全国整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速在1.87%~2.68%之间。(2)农业生产结构变迁明显,分工程度上升,中间品投入对农业生产越来越重要,农业增加值率从78%降至52%。从要素弹性系数来看,中间品投入系数从0.24升至0.40,土地投入系数从0.38降至0.22,劳动投入系数从0.28降至0.24,资本投入系数始终维持在0.02左右的较低水平。(3)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逐年改善,但模式和制造业相比有较大差异。本文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结构转型等问题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农业生产  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转型  资源配置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其对农业生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等均具有重要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提高整个农业部门产量,加速农业部门发展;同时可以释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型。传统发展经济学文献认为,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低速的农业生产率增长导致了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缓慢推进,而结构转型时期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人多地少的约束与迅速上升的农产品需求量并存。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劳动力持续向非农部门大规模转移、小农经营老龄化加剧等现实也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多维度农业效率,能够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本文以农业农村部1995~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家户数据为基础展开研究。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是是中国农村最大的家户跟踪式面板数据调查,该数据特别重视调查农户农业生产活动,对农户不同作物的生产经营情况做了全面的记录,包括详细的投入产出数据,这为我们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本文主要关注家户层面的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我们首先设定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农户农业生产函数形式。其次,基于样本数据,对家户各种作物生产的投入(包括资本、劳动、土地、中间品等)、产出、价格等信息做详细整理并构建家户农业总产出。随后基于农业总产出及各类要素投入信息估计要素弹性并计算家户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基于估计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要素弹性,研究农业生产动态变迁与资源配置效率演变等问题。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点结论:第一,样本期内,根据不同算法,全国整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速在1.87%~2.68%之间。第二,农业生产分工程度上升,中间品投入对农业生产越来越重要,农业增加值率从78%下降至52%。就估计弹性系数来看,中间品投入系数从0.24上升至0.40,土地投入系数从0.38下降至0.22,劳动投入系数从0.28下降至0.24,资本投入系数始终维持在0.02左右的较低水平。第三,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逐年改善,但模式和制造业有较大差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年度分解中,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贡献从19%上升至31%;这种配置效率改善主要来源于持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之间的资源流动,即资源由低效率农户流向高效率农户,而进入退出的影响非常小,在2%到6%之间,明显低于制造业部门。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有基础性意义的经济部门,当前经济转型阶段更应注重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发现,小农层面农业参与率持续下降,农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空间较大,因此未来应继续发挥制度性层面优势,提升农业绝对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对于提升整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小农经营的支撑作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的研究从数据收集与清理、方法讨论与改进、文献比较、变量处理、典型实施挖掘、拓展研究讨论等方面,对我国家户层面的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在当前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施,农村劳动力资源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对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结构转型等问题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本文旨在说明一些基本事实,很多问题还需要做更为深入的探讨。在后续研究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拓展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第一,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问题。受限制于数据等因素,本文的研究聚焦于农户层面的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而这只是农户行为决策和农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的一部分,对此我们需要有更为清醒的认识,也希望在后续的研究能做更深入的探讨。比如,企业决策是在给定资本、技术、劳动等约束条件下最大化利润,这个过程相对简单,而在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中,首先要有家户农业就业与非农就业的决策,要有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分工,这与工业、服务业发展情况,与城市化进程等都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后续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外部冲击。再比如,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包括家户个体、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类型,要素流动、价格冲击等在不同主体之间都是相通的,资源不只是在农户之间进行分配,同时也会在其他农业生产主体之间分配,同样需要一般均衡视角来思考。未来研究中应细致农业生产各类资源的流向分析,更为准确的研究农业生产效率问题。第二,政策含义挖掘问题。三农相关问题对于中国非常重要,从政策层面来看,现阶段主要关注各类政策对于农业绩效、农村发展、农民福利,以及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综合评估相关政策的效果,但本文的研究还是聚焦于较为宏观的层面,聚焦于典型事实的详细梳理,还没有就具体的政策冲击做深入研究,下一步可以做更为细致的工作。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后疫情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新形势下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解决三农问题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长周期中国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能够帮助我们厘清典型事实,系统评估小农经营效率动态演变与资源配置等问题。农村固定观察点家户数据中包含详尽的农业投入产出信息,这为我们系统估计农户层面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感谢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这对于我们不断完善论文内容,提升论文质量具有重要帮助。最后,由衷感谢《管理世界》编辑部老师高效细致的工作,本文的完善和发表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

文章刊发:

王璐、杨汝岱、吴比:《中国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管理世界》,2020年第12期,第77~90页。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管理世界杂志》:

https://mp.weixin.qq.com/s/GvJunDWECPCDmkNSdlSD-Q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朱秋博 等:信息化提升了农业生产率吗?
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衔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系列解读⑧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张桃林: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下一步推动政策
高鸣、魏佳朔:收入性补贴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农业集约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