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营知青的信 - liangshan

这是时隔四十年后的一次聚会,四十年前的同一天,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 十二名高初中学生,以所谓 知识青年的身份,下乡到济宁县安居公社刘营大队,开始了“接受再教育”的人生历程。共同生活的两年中,大家怀着“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经历了早请示、晚汇报,油灯下读“毛选”的激情岁月,饱尝了“劳其筋骨,饿其体腹,空乏其身”的艰难困苦。 有过激情、同情、友情、爱情,也有过性格的摩擦和利益的冲撞。四十年后,经过时间的洗刷,人生的沉淀,保存下来,更多的是浓缩的记忆!

四十年后,十二个人重聚在一起,没有炫耀,没有功利,没有恩怨,没有抱怨,甚至没有寒暄和问候,好像脱离了世间的尘嚣,一下子回到四十年前,唯 一的话题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四十年前的一伙纯真的孩子,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说起上山下乡的日子,犹如就在昨天。与今天的年轻人相比,命运对我们这一代人是多么的不 公平,但每个人都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上山下乡的这段特有的历史,已经深深地铭刻到每个人的心里,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陪伴了我们四十年。平静的回忆中透着成熟和睿智,仿佛是在品尝一瓶陈年 老酒,这酒尽管有些苦涩,但有着令人难忘的醇香。冥冥之中,四十年前的集结,好像就是为了今天的相聚。

据说,很多当年的知青小组都在同一天搞了聚会,以此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那天,时而风雪交加,时而阳光明媚。天气的变 化,仿佛在演示着人生的跌宕起伏。四十年中,知青小组的战友天各一方,忙于事业,忙于生计,彼此很少联系,但一声通知,大家应召而至。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的,大概就是所谓的“知青情结”,这 情结是以青春的榨取为代价的人生经历。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这一代人“只有年轻,没有青春”。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掂出它的分量。再过四五十年,参与过上山下乡运动的“知识青年”基本都从 人世间蒸发了。那时,“知青”、“老三届”和“上山下乡”将成为历史词汇,载入历史词典。

天晓得这词汇应该怎样注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中的老歌】《革命知识青年之歌》...
我为何要向知青这代人致敬
一首《我们这一辈》震撼一代人
老知青还记得这些历史上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数据吗?
【古今中外】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一个伟大贡献
我们的知青岁月——感谢苦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