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WHO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申明: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简称:PHEIC)。

在7月21日,WHO组织了关于猴痘疫情的第二次紧急会议,距离6月23日的第一次紧急会议隔了差不多一个月。在第一次会议中就讨论了是否需要将猴痘定义为PHEIC,最终是不建议宣布PHEIC。第二次会议仍然没有就PHEIC达成一致,但WHO总干事谭德赛认为现在已有足够证据支持,因此做了PHEIC的宣布。

在6月23日WHO紧急会议时,自5月起全球病例已累计3040例,涉及47个国家[1]。从上升的速度来看非常快,但表现出来的疾病严重程度并不高,当时有1例死亡发生在免疫抑制人群中。而R0的模拟显示在男同性恋人群中高于1,在普通人群中为0.8,这意味着猴痘传播能力并不强,在普通人群中扩散风险不是那么高。也符合现在绝大部分案例集中在男同性恋人群中。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增加检测、疫情监控以及病例管理等各方面的努力,但定义PHEIC似乎不是那么关键,也有过度之嫌。因此第一次紧急会议后WHO没有把猴痘定为PHEIC。

但7月21日的第二次会议时,猴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进一步扩散。截至7月20日,72个国家在2022年已记录14533例确诊以及疑似病例,共有5例死亡(3例在尼日利亚,2例在中非共和国)[2]。

除了病例增加外,其它方面并没有太多改变。而且即使是病例增加这一点,没有国家出现指数型的暴发,一些地区似乎还有变缓甚至见顶的迹象。

绝大部分病例仍然在男同性恋中,R0在这一群体中高于1,在其它人群低于1。在非洲以外观察到的病例仍比较轻,绝大多数自限明显。另外,有少数医护人员感染的病例,但是否是在工作环境中感染仍在调查中。

根据这些结果,猴痘的第二次紧急会议仍然无法就PHEIC达成一致,这也可以理解。除了病例的进一步增加,两次会议所看到的疫情基本情况上没有太多变化。

从感染人群看,除尼日利亚外,99%的病例发生在男同性恋人群,少数女性儿童病例也能追溯到与男同性恋人群的亲密接触。这意味着猴痘虽然在很多国家出现了,但人群的大量扩散尚未出现。R0模拟结果也指向这一病毒的扩散能力仍然受限。医护人员出现少量感染病例,但不是大范围扩散,甚至不确定是否在工作环境中感染(6月23日第一次会议就有报道10例医护人员感染,9例被排除在工作中感染的可能性)。而且医护人员间并未发现传播的迹象。

从疾病严重程度看,也未发现有变重的趋势。非洲以外尚未看到死亡病例。英国等国观察到一些严重病例,可仍是极少数——报道的ICU住院仅2例。

从基因组测序看,多个国家的病例与原始的西非病毒株有一些变异,但这些变异是否产生实际影响,比如传播速度、免疫逃逸、抗药性等,尚在研究中。

虽然有诸多的“不变”,但一些现实条件也让控制猴痘颇为困难。根据欧洲的一些建模,通过隔离感染病例、追寻密切接触人群等措施,仍能将猴痘控制下来。可经历了新冠的大规模封锁措施后,这些公卫手段执行有一定困难。而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男同性恋群体,该群体长期遭受歧视,对于密切接触调查等也有很多顾虑。

综合这些情况不难发现,宣布PHEIC,或许可以提升对猴痘的关注,也能促进国际间合作。但另一方面,即使不宣布PHEIC,国际上对猴痘的关注可能也已经到非常高的程度了,未必能再提升到哪里去,包括各国协作等本来也正在实行。由于历史原因,宣布PHEIC搞不好还会增加对LGBTQ人群的歧视,反而不利于鼓励目前受猴痘冲击最重的男性同性恋群体协助流行病学调查。

总之各有利弊,这也是为什么WHO的紧急会议没法达成一致意见。但最后,作为WHO的总干事,谭德赛还是认为宣布PHEIC是更好的选择。

PHEIC的另一个考量或许是WHO可以顺势推出相对综合的建议。在宣布猴痘为PHEIC的同时,WHO按受猴痘影响程度的不同程度,分了四类国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第一类是目前尚无病例的国家,中国就属于此类,需要做的是加强相关监测,其实就是防止被扩散到。

第二类是已经有传播的国家,这就需要防止进一步传播。除了隔离感染者,追寻密切接触者,还需要针对性使用对猴痘也有效的天花疫苗——比如作为治疗性给感染者使用,预防性地给密切接触者以及医护人员接种。

第三类则是有猴痘的动物与人传播的国家地区,比如非洲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还需要关注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情况,是否发生了人回传给动物等。

最后一类是有能力研发生产相关医药物资的国家,比如有天花疫苗产能的国家。这些国家需要协调提供医药资源。

很多人可能会想,猴痘成了PHEIC了,是不是对我们每个人具体的威胁更近了一点?我个人觉得这种想法未免是过度恐慌,没有什么必要。

猴痘的PHEIC更多是出于加强协作,希望各国能以相对统一的方式应对。其实是在一个仍能以较小代价控制疫情扩散的阶段,鼓励协助各个国家来科学应对,与2020年3月宣布新冠为PHEIC有很多不同。

第一,猴痘是已知的病毒,而新冠在宣布PHEIC时是新出现的传染病。这意味着猴痘就病原体而言,不确定性要低很多。虽然现在观察到猴痘基因组有一些变异,但无论是潜伏期,传播速度,还是疾病严重程度,都没有太大的意外,可见这不像新冠刚出来时那样有各种未知性。

第二,猴痘现在感染人群仍然非常集中。绝大部分病例在男同性恋,特别是有多位性伴侣的人群中。没有在更多人群中广泛扩散,一方面意味着仍有很好的控制机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大多数人尚不是威胁。实际上,WHO虽然宣布了PHEIC,在各地区风险评估中却未有改变,除了欧洲被认为处于高传播风险,其它地区都只是中度。换言之,猴痘的PHEIC不是因为传播风险突然变严重了而宣布,而是希望有更好的控制。

第三,从各种数据看,猴痘仍不是一个能引起大风波的传染病。全球病例虽然大幅增加,但2022年一半过去了,总病例仍只有16000多例,像美国是2891例[3],传播速度并不快。这也反映在建模出来的R0,即使在传播最严重的男性同性恋人群,英国等欧洲多国计算出来也不到2。其他人群都低于1。潜伏期也较长,超过一周,给及时隔离、治疗都留了不小的窗口。

作为对比,新冠原始病毒株一出来R0就在2以上,到德尔塔时R0在5-6之间,中位潜伏期缩短到3-4天,奥密克戎一些文献报道R0在8-9之间,中位潜伏期更靠近3天。传播能力远远超过猴痘,而且新冠自阿尔法突变株出现后,主流突变株的更替非常快,也大大增加了新冠防控的难度与疫情的不确定性。

总之,WHO宣布猴痘为PHEIC,是希望各国能有更合理的应对,普通人没必要为此而恐慌,猴痘离你大概率仍非常遥远。

参考资料:

  1. https://www.who.int/news/item/25-06-2022-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emergency-committee--regarding-the-multi-country-monkeypox-outbreak

  2. https://www.who.int/news/item/23-07-2022-second-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ihr)-emergency-committee-regarding-the-multi-country-outbreak-of-monkeypox

  3. https://www.npr.org/2022/07/23/1113183728/monkeypox-global-health-emergency-wh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世卫“破格提级” 2022年的猴痘变得不一样了吗?
面对猴痘:对少数群体的污名化有害无益
世卫组织正在讨论新冠大流行是否结束,结果将在下周一宣布
最新!世卫组织就猴痘召开紧急会议
世卫组织召开紧急会议
国家卫健委: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