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游最有气势一首诗,短短28字既慷慨又悲凉,饱含爱国情怀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绝美的诗篇和优秀的诗人多如繁星,数不胜数。

那么问题来了,从古至今如此多的诗人,现存诗歌作品最多的是谁吗?

答案是:陆游

至少官方给出的答案是这个,上网搜也是如此。

陆游是一位创造力和生命力都比较惊人的诗人,他曾《小饮梅花下作》中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

时隔800年的当下,还能统计到陆游的作品多达九千余首。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在他的成长的过程中,深受家中前辈爱国主义的熏陶,从而让他从小立下九州同的志向,流淌着北伐抗敌的热血。

当他踏入仕途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名坚定不移“主战派”。

然而在他所在的朝廷,是一个不喜恢复,不兴北伐,只愿苟且偷安的存在。

这让矢志主战的陆游显得格格不入,处处受到排挤,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读书务农,消磨时间。

这是当时南宋主战派人士的普遍写照。

都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处江湖之远的陆游,时时刻刻都在心忧天下事。

诗以言志,故而陆游卷帙浩瀚的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诗歌内容,绝大部分都流露出那北伐撕心裂肝的呐喊呼号,对投降派义正词严的声讨指责,以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和祖国统一的期望。

公元1192年秋天,这一年距“靖康之难”已经过去66个年头了,陆游已经六十八岁了,已是人生暮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阴故里幽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陆游的内心平静下来,他的血液仍然在沸腾,志向从未更改。

南方的初秋,秋老虎仍在肆虐,天气的闷热和心头的煎熬,使陆游夜不成寐。

天之将晓,大地静谧,陆游起身步出篱门,遥望北方,家事国事天下事,瞬间涌上心头。

黎明前的影影绰绰,让北方壮美秀丽的河山,中原水深火热的黎民,夹杂着在一起浮现在他眼前。

陆游怅忧,一首苍凉悲怆,满含爱国深情的七绝在这样的情况写就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北师又一年!

这首诗境界恢宏壮阔,富含的爱国情感却令人泪目,不愧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

开篇两句是陆游对沦陷区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不止,流入东海,五千仞高的华山高耸入云,直上青天。

这里纵横一河一山,一入一摩,便将北方故土的壮丽雄伟写到了极致,让那山河跃然于纸上。

当然这里是陆游的想象。因为这里的“河”指母亲河黄河,这里的“岳”是指西岳华山。

当时宋金大致是以大散关到淮河为分界线,黄河和华山都在金国境内,所以陆游没到过黄河,也没登临过华山。

所以这两句一出来,表现了陆游对北方美丽山河喜爱向往的同时,也是对这山河被迫成为了沦陷区的悲愤和遗憾。

故土山河越是壮丽宏伟,他心中的遗恨就会越多,也让他想到了沦陷区人民的遗恨。

因为他们在金人的践踏和奴役之下,还日思夜盼朝廷北上收复失地,可朝廷不思进取,面对这大好山河,眼见这民意汹汹,却仍然无动于衷,这如何不恨。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即使被金人压迫,他们也始终心怀故国,始终希望朝廷北上,然而一次次希望换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

一年又一年,遗民心盼碎了,血泪流尽了,朝廷再没有动作,他们只剩下痛苦和绝望了。

后两句表现了遗民想要回归的渴求和期盼,也极写他们的痛苦和失望,以此来表达他对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一隅的不满和谴责。

全诗前两句明面上赞美祖国山河,实则是流露出对中原沦陷的悲痛,后两句表面上写的是遗民,其实是希望激起南宋朝廷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全诗恢宏壮阔,理想与现实,热爱与愤恨,交相辉映,水平之高就连放到盛唐诗坛,也不遑多让,是难得的经典。

END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总找不到长风文史?
这里还请大家将长风文史【设为星标】

每天一起读诗不迷路哦!

设置方式见下图,赶紧加星标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人绝句清赏之二十一
【新部编版】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首详解(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封神之作《关山月》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陆游《夜读有感》赏析
陆游《关山月》赏析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盼国家统一流尽眼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