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层领导执行力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是否有了动力就一定有好的执行力呢?回答是否定的。一个人的执行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职业素养,古语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光有强劲的动力而不具备行动的能力,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这方面的问题在企业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一方面企业强调任人唯贤,一方面却在大量使用老乡、亲属;一方面强调提升工作和产品质量,一方面却舍不得花钱对员工进行培训。

这样一来,干部队伍和员工队伍的素质一直处于低下水平,这样的一支团队怎么会有卓越的执行力呢?通常执行力低下的原因有三:

第一,轻重失调。

很多企业都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与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疲于奔命地平衡各项目标之间孰先孰后的冲突。而由于战略的不清晰,高层在企业将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上经常产生冲突。最后的结果是,组织竭力想做很多事情,却没有做出任何一个足以保证组织长期成功的关键行为。

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要求管理层具备从诸多的竞争需求中选择关键业务问题的能力。轻重失调缘于对角色的模糊(我不知道做什么)、角色冲突(优先要做的事情之间相互竞争与冲突),以及角色过多(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却不能做好所有的这些事情)。

有时候,领导由于需要解决太多无法预料的问题,导致他无法判定哪项任务是需要优先解决的而失去章法。随之而来的是,需要耗费的资源(时间、金钱等)越来越多,中层管理者需要投人更多的控制权以支配更多的资源来做出决策。于是,决策权日益集中化,资源控制越来越紧,而由于大量的决策权都掌握在高层手里,有效解决问题的决策面临着时间与效率上的巨大障碍。

第二,过程重于结果。

当人们更重视过程而非他们所取得的结果时,价值标准就发生了改变。例如,如果所做的事情对促进组织成功意义不大,企业根本就不会列人考虑的范畴。但如果价值标准是反过来的,领导工作努力,却不是忙于组织非常需要完成的任务,这种对结果的偏见很容易使执行化于无形。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多数中层领导都认为,努力解决问题所带来的风险要等于或大于所获得的奖励。采取主动却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或是组织并不能容忍他们努力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过程中所伴随的失误时,领导采取创新行为的意向就大为减弱。因为,创新往往就意味着冒险。

这种情况下,领导都会把注意力转向那些对评估效果有关的目标,或是做一些中层领导极力支持的事情。随之而来的是,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大大减弱,他们的投人与努力都朝着形式上的业绩评估倾斜,而正是这些形式上的计划给组织带来了危害。

第三,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是指组织成员认识到了公司存在问题,但却缺乏解决问题、执行方案的权力与控制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责任与义务不明确,二是控制过严,三是资源不足。

当中层领导缺乏明确的责任与义务采取行动或赋予权力解决问题时,执行难就随之出现。在我们的调查中,多数中层领导都认为,他们在组织内面对一些重要问题时缺乏明确的权责。只有不到20%的中层领导认为,他们在组织内面对重要的运营问题时,有明晰的责任与义务去解决。

当产品与服务的研发与上市需要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以快捷的协作方式进行时,执行力就变得特别重要。当组织内的人员都不清楚谁应该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负责时,时间与精力的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就出现了,跨部门协作的问题就更为严重。

由于普遍缺乏解决跨部门问题及利益冲突的技巧,引发了无数的争论与协调。结果是投入超量,协调失败,包括时间在内的巨大成本浪费。

组织控制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与流程来实现的。但很多企业的控制机制在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及执行决策时却极其困难。特别是,授权层级太多,控制过死都限制了执行能力。

控制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层领导对绩效压力的反应方式。当绩效比较糟糕时,中层领导会面临业绩改善的巨大压力,变得控制更死,减少了对下属的授权,而这样也就削弱了下属的执行能力。

当权力被上司紧紧摸在手上时,积极的执行就会变得尤其困难。只有在领导认为他们的权力仍在自己的牢牢控制之中,感到可以放心实施时,他们才会开始酝酿授权行为。执行的前提是信任被授权人。

一个中层领导曾经说过:“在过去,你可以找职能经理构建一个团队来做一项事情。现在由于每个人都非常紧张,这种情况已经不可能了。”在人们着手解决组织难题的时候,资源的不足尤其让人感到棘手,但这些都是执行力方案时不可或缺的支持。

如何提高个人的执行力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那在工作过程中,就需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那么,如何树立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我认为,关键是要在工作中实践好“严、实、快、新”四字要求。

一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职业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二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三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四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

提升个人的执行力,首先要统一企业的文化思想,加强企业的执行力度,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领导力?什么是执行力?
六个方法有效提高执行力
中层管理培训:少了一位优秀员工,多了一位不称职主管
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团队领导失败的十个特征(二)
谁才是团队员工执行力低下的幕后黑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