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温经汤

9.温经汤

 

温经汤方在临床的重要意义,不仅因它是“调经总治之方”,还因它对崩漏、痛经、不孕、经闭等妇科疾病具有的不可取代作用。单就调经而言,它能起到经少能通,经多能止的双向调节作用。故可以说是妇科起手第一方。

全方由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十二味药组成。

仲景在方后特别注明“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出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我在研宄此方时惊奇地发现,《金匮要略》载方253首中,方后另加“并治”、“亦主”者,仅本方与《古今录验》续命汤两方。仲景用这种极少釆用的方后补列主证法,在极大地拓展了本方使用范围的同时,也昭示了他对本方的特别看重和着力推荐。

全方针对冲任虚寒,寒滞血瘀的病机,辛甘酸甘同用,温补滋益合施,辛通以助阳气,行血而散瘀滞。共同起到补益气血,温固冲任,通脉和阳,调经祛瘀的作用。

温经汤作用广泛,而其证候的基本特点却不离虚、寒、瘀。因而其方的作用基点就总在温、补、散。因为温而才能行,温而才能益,温而才能散,可见“温”又是全方的主旨。但这种“温”,不是简单的“寒者热之”,而是通过巧妙配合后,综合发挥温补、温养、温润、温散和温通等作用完成的。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吴茱萸、麦冬、半夏三味药。为什么呢?因为调经之方多用血分之药。而此三味均非血药,出现在本方里似乎不太协调,以致不少医者,包括我自己早年用温经汤时常去掉这三味药。殊不知这正是仲景匠心独具之处。该方非吴茱萸浓烈的辛温性味相助,桂枝通阳之力度则不够;非麦冬甘润而长于治虚劳客热之助,则芍药、阿胶滋润以除郁热的力量不足;非半夏之和中下气相助,则诸药辛温而不耗散,甘润而不碍阳的协调效力不高。因而,它们是实现“五温”的要素之一,当然也就是温经汤能广泛治疗多种疾病的要素之一。

临床实践要求我们在把握方证时,应用面越广、作用机理越复杂的方,越要抓住几个明确要点。这样才不致辨证时似自觉清楚,而选方时却心无定法。

那么温经汤的应用指征是什么呢?回答只有一句:凡冲任虚寒加上瘀血或郁热者,皆可用之。

 

◎病案举例

如陈女,30岁。因三度人流后痛经。经期尚准,而每于经前则不适,经行前两日小腹疼痛,必以热手按压方感舒适。痛剧时须热敷烫熨,经量少色黑,腰痛绵绵,唇干口干而不欲饮,面白少华,平日白带清稀,量偏多。脉沉,舌淡苔薄白。证属冲任亏虚,寒客胞宫,脉阻血瘀,虚寒相抟。处以温经汤加味:吴茱萸10g,川芎12g,白芍30g,炙甘草10g当归10g,红参10g,阿胶10g(烊),桂枝12g,丹皮10g,半夏10g,麦冬20g,炮姜10g,凌霄花15g,鸡血藤30g。服药3剂痛止,小腹冷感消失,而尤使患者惊喜的是精神转旺。患者充满治疗信心,每月经行前一周,来服药3剂。坚持3个月后,诸症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经汤
“温经汤”是一首好方 吴茱萸 9g当归 6g 芍药 6g川芎 6g人参 [6g] 桂枝6g阿胶 6g牡丹皮 去心 6g生姜 6g 甘草 6g法半夏 6g麦冬去心9g
温经汤治不孕验案
袁红霞运用经方温经汤治疗月经病验案举隅
温经汤案例3则
方剂之理血剂之活血祛瘀之温经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