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借石攻玉法——谈移植思维

五、借石攻玉法——谈移植思维

 

《诗经·小雅·鹤鸣》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名句,意思是说,别的山上的好石头,可以用来琢磨出漂亮的玉器。这成了以后学习、效仿、借鉴和移用本学科以外的知识、方法和原理,以解决自身问题的成语。这种借鉴,可以是直接的效仿和移用,也可以是受其影响而获得的领悟或产生的感悟。前者多是操作层面的“拿来”,而后者却是精神层面的融汇和“植入”。

疑难病症的辨治,太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治疗方法和拥有尽对能多的认识途径了。而因为中医与西医同是研究治病救人的学科,因而,临床时借鉴西医不仅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也是最可以直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条借鉴门径。这期间除了借鉴各种仪器检查结果,为辨识疾病、判断病性、准确辨证和精确用药提供帮助外,在具体诊治时,也有很多的借鉴机会。

如早年治一蛔厥上腹剧痛者,在痛止后,却骤然高烧至40.1,寒战不止,出现持续性上腹痛,烦躁不安,弯腰坐起,右上腹可触到明肿块,呕吐,并突出感到口苦、口干、眩。为什么缓解了的病情突然会转为恶化呢?这时我想到了西医的胆管胰管“通道说”。胆总管与胰腺管共同开口于胆道口壶腹,当壶腹部阻塞时,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必逆流胰管。本例蛔虫入胆已3天,不仅阻塞,且已诱发感染,这种感染之胆汁反流胰管,岂不导致胰腺水肿发炎?患者目前的见症正是由于胆囊疾患义导致了胰腺病变所生。因此,它是蛔厥的变证,更是蛔厥所导致的又一种疾病——急性胰腺炎。在遣以通透胆胰导管为目标的清胰汤加味方后,病情很快控制,并迅速向愈。这是一个参合西医辨病,以中西优势互补的案例。没有这种辨病思路的参与,难以准确认识病及胰,胆胰同病的病理,也就不会有通透导管的治法。同时,很可能将转化后的病证辨为少阳阳明合病采用大柴胡汤、大承气汤等治疗。而如果那样,不仅割裂了蛔厥与后来见症的整体病机联系,而且难于解释邪已由阴出阳,病情却反而趋于恶化的事实。当然,所能取得的疗效肯定也会是不一样的。

本案正确方药的采用,来自于西医理论,亦即传统中医以外的认识方法,显然,这一思路的开后,具有一种方法学意义。但它终究还属于操作层面的“拿来”。

借石攻玉精神层面的融汇和“植入”,是以“感悟”形式出现的。当然,这种“借”也就具有间接性特征了。如从先哲“面之所向,行之所达”即为路的精妙概括,想到现代人们所推崇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之说法所带的弊端。它会导致没有自身思考和创新精神的“跟人走路”,反映在临床即为遵古循旧,人行(云)亦行(云)。而举凡欲学之、习之、用之、提高之、发展之、突破之、创造之者,皆为面之所向,无此向则不行也。而“行”有多远,即在一个“达”字,未达之处,未必有路,而既达之处,必有来路。这段路若为自己所初踏,即为创造。所以,研究医学之志在一个“向”字,而审视自身功力与建树者,唯一个“达”字而已。这当然不是直接研究医学的,而一经借鉴,对于医学研究故有的路线取向和价值判断,显然已是一种超越,所借来的其实已是一种臻于哲学层面的学术研究态度。

而这样的从社会科学“借”来的东西,不仅能从宏观上为学术整体带来帮助,有时对于认识、理解中医学术具体问题,也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20多年前的一读到恩格斯给约·布洛赫的信中的一段话时,我突然双目一亮,这不正是对我常常冥思而终不得了了的方剂组合的神奇性的绝妙诠释吗?并据此而写成了《从哲学角度对方剂研究方法的思考》。恩格斯是这样说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的特殊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然而从这一事实中绝不应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78〜479页)如果我们将这里的“历史”类比为方剂,“意志”类比为组成方剂的药物,“最终的结果”类比为疗效,“合力”类比为产生疗效的终极原因,那么即可看到,方剂是药物间无数个互相交错力量的外壳,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载体,而药物在方剂中能“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又是由于有“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这样就可看出,疗效是药物组成方剂后,依据一定条件,在体内产生一系列变化后所形成的“合力”,显然“意志”药物)越单纯,对“最终的结果”疗效)作用越直接。因为它可摒除形成“合力”产生疗效)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无法精确把握的互相“妨碍”的因素。而急危之证不正怕这些“妨碍”致药力散漫不专吗?这个中医理论难说透,而实验室对它又很难有全面证实能力的问题,就这样从风马牛不相及的马列经典中“借”来了如此贴切的注脚。

而借石攻玉法在临床应用时,也是多方面的。兹举两例。

案一 泄泻

虞某,男,80岁。长期泄泻,每日1~3次,泻出物呈水样,时带黏液,腹鸣,矢气,每天早晨5点常起床排便,如此已52年。多年来历经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总无效果。除上症外,倦怠神疲,体腹欠温,而有右足之中间3趾疼痛、强直,不能随意活动,曾摄片为骨质增生。脉滑,舌苔黄厚。

诊为久泻,辨证为肾亏虚,湿郁风乘。处以升阳益胃汤加味。

人参12g炒白术12g,黄芪30g,黄连10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泽泻30g防风12g炙甘草10g羌活10g独活20g柴胡10g白芍30g木瓜10g干姜10g水煎,日1剂。

因来自外地,服完20剂后复诊。患者数十年来第1次出现成形大便,腹鸣止,舌之黄厚苔已大退。又服20剂后前来三诊,大便成形,精神转好。上方加肉桂粉5g(冲服),补骨脂12g20剂。至此,痼疾得瘳。

泄泻一证为临床所常见,由于时气、饮食、情志,或受其他疾病影响都可导致。故临证时,历代或据其病因,或据其表现,或据其病理属性,或据其所伤脏腑命名,形成了十分复杂的称谓。如飧泄、湿泄、濡泄、寒泄、暑泻、火泻、水泻、痰泻、脾泄、肾泄、滑泄、五更泄等。为了执简驭繁,近代多将骤然发病者归于暴泻,经久不止者称为久泻。并认为前者多为外感时气或饮食所伤而致,后者则多因虚致泄。

该患久泻达50年,医疗条件也较好,漫长的就诊过程中,早已循上述列证遍用诸方,常规治疗应该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而需跳出泄泻,借鉴他病他方施治。这时我想到了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出升阳益胃汤时所标示的主证:“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大便不调……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对其病机,东垣以“元气不足,谷气下流,营气不濡,阴火上僭”加以概括。该方所主的首要症状并不是泄泻,故只用了“大便不调”,而其所针对之病机,则甚切本患者。该方由3大类药组成:一类是升阳药,如柴胡、羌活、独活、防风,既有升清降浊之功,又起风以胜湿的作用;二类为益胃渗湿药,如白术、人参、黄芪、炙甘草、茯苓、半夏、陈皮、泽泻、白芍,所谓益胃,实为益脾,补脾复渗湿;三类为泻阴火药,黄连,用以息阴火。共同发挥升阳益,祛风渗湿作用,因此,可不止泻,而达泻自止之功效。本案虽无“阴火”见症而仍用黄连,乃因此药为清肠毒之特效药,用于大队温补升散药中,无寒凉之弊,却可发挥“独擅其功”的作用。

举例此案,旨在说明,“借石攻玉”非仅只借相关学科或非直接相关学科之“石”,在本学科内从不同学术流派,不同科属,不同病种诊治方法中,同样能借得可以攻玉之“石”,而且,这种“借”法,是常用的。

案二 血崩暴脱

何某,女,32岁。阴道出血不止1周,昏迷1天。1周前因负重力导致妊娠40余日而流产,并开始阴道流血不止。就诊于西医妇产科,经治血不止,又请中医以胶艾四物汤、少腹逐瘀汤治亦不见效,遂行刮宫,术后血仍有增无减,再次清宫,仍不能止血。于第6天决定切除子宫,但因地处边远山区,离血库有数日行程,又置于险恶的政治运动环境中,人际关系疏远,根本无法解决血源问题,无法手术。此时患者日渐衰竭,已奄奄一息,该院医生再无良策,家属不得已将其抬回家中,准备后事。就在此时,一位医生建议不妨找我一试,于是其夫急忙找我出诊。

刻诊:面色苍双目紧闭,呼之不应,踡卧发热而四肢厥冷。少腹可摸到包块,大如儿拳,重按尚知蹙眉,阴道紫暗血流淌不止,有臭气,撬开口腔见舌质紫暗,六脉细涩如游丝欲绝。

从西医角度讲,这是一个不完全性流产伴失血性休克,合并严重感染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而限于条件,前医已经尽力了。现据其出血污暗,小腹包块,舌瘀脉涩,可知系败血瘀阻所致的出血不。而其病之急重有顷刻夺命之险,其治之稍失则有加速死亡之虞。因此,急需考虑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活血化瘀药用之无效?第二,气立孤危之人能经得起再活血吗?第,如何留人治病?因为倘若一丝游息断绝,则百药均已枉然。对此,我权衡再三,认为在治标留命的同时,必须单刀直,破血逐瘀,使败血去而新血生,脉络通而血行畅,如此或可使流血得止,生命得保。

辨证为败血瘀阻,气随血脱之血崩暴脱证。处方:

1. 独参汤:红参50g煎浓汁频灌喂。

2. 桃红四物汤加味:水蛭15g(烘脆研末冲服),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2g,当归12g生地黄15g,赤芍12g水煎至300mL3次将水蛭粉兑入,用筷子撬开牙关缓慢喂下。

服完1剂,当晚阴道流出大量污黑血液,内夹细血丝样物,小腹包块随之缩小,血流大减,患者神志恢复,索要食物。家属大喜过望,其夫次晨急来我处叩门,说明上述情况,并求再诊。续予咋方1剂,药后出血全止,腹部包块消散,体温恢复正常,手足温和。脉细弱,舌淡。投十全大补汤,并嘱饮食调养,半而愈。此后连续生育两胎,均茁壮。

本案在死亡边缘夺生命的关键是遣用了水蛭一药,而之所以选用它是基于中、西医双重考虑的。从西医角度看,该患具有出血、休克、血栓、溶血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全部临床诊断指征。其病理是由促凝物质进入血管内,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继而引起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转化为低凝状态,导致出血不止。这时,欲达止血目的,只能抗凝而不可止涩。肝素为治疗之首选。而现代研究证明,水蛭含有肝素、抗血栓素,正好具有这种作用。

从中医角度看,原用桃红四物等,属养血活血,对于已成此败血、衃血者,之已如隔靴挠痒,而须用猛烈之药破血逐瘀。水蛭,仲景在抵当汤中与同是虫类药的虻虫用,以破血逐瘀。而临床考察,水蛭之破血力远大于虻虫。所以,这里虽仅在前医原用方中加此一味,却使养血活血变为了破血逐瘀,锋芒直指败血瘀阻病机。

而水蛭传统中多于一些慢性疾病,如癥瘕积聚、闭经或损伤瘀滞者。敢在这息如游丝、命悬一线的患者身上使用,一是遵张锡纯的水蛭有“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之说,他认为“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唯水蛭味咸专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而瘀血默消于无形”。另一方面确实就是参考和借鉴了西医的研究成果。而运用好水蛭,需要特別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生用。因为其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水蛭素遇热易被破坏。所以张锡纯认为,水蛭得水之精气而生,炙之则伤水之精气,破血逐瘀的作用就会减少。

第二,应用范围不可画地为牢。方书言水蛭小毒,加上一般医生对破血药望而生畏,故很少使用。据我临床观察,此物药性平和,瘀力宏而无伤正之弊。故凡系瘀血阻滞重者,不论新疾沉疴,也不论体质强弱,都可酌情配合遣用。

第三,吞煎均可。“研末调吞”于理甚合,但腥味过大,患者常难以接受。再加上烘干之火候不易掌握,常焙成熟品,影响疗效。因此,我常用生品入煎剂,临床观察,疗效仍然满意。

上两例借他山之石成功地攻成“玉”,是由于较好地运用了移植思维法。

移植思维是人们受植物学的启发而总结出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植物学里,人们经常出自一定的目的,将植物从一处移到另一处,这种方法后来被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如将已发明的某一事物、技术、原理等有意识地转用到新领域,以解决新的问题或创造新的发明方法。从而确立了一种思维方法,称为移植思维法。移植思维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搬用,它的前提是移植的“供体”和“受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共性。

移植思维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接移植。即两者的相似性非常大,直接搬用即可。如物理学发明的X光、超声波、激光、位素等,移用至疾病诊断。中医给药途径较窄,极大地妨碍到临床治疗,需要尽可能多地拓展给药途径,于是直接采用西医静脉点滴、喷雾等方法给药。西医由于许多病没有最合适的治疗药物,而上种中成药可以拿来就用,于是出现了西医普遍大量使用中成药的现象。又如中医学里一些语言精练、达意准确、意义深刻而又通俗易懂的短句,被政治学所广泛借用,如“扶正祛邪”,“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保护“精气神”,“猛药整治”等。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最省事却又能最好地实现意愿的办法。

2.间接移植。这种移植的基础是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却不完全一样。于是便将这一事物的原理、方法等加以改造后,再应用到其他领域。

如肾所收藏之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肾精所化之气是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而近年来通过对某些微量元素生理机制的研究,发现微量元素就是“肾”之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有人按数学方法,以肾功能为纵轴,年龄阶段为横轴,将二者的相应关系在坐标纸标出,绘得一条峰状曲线。这条曲线被中外学者称为“肾气曲线”(或“女七男八曲线”)。当测定人体微量元素时,发现锌含量起始伴年龄增加而增加,至20~40岁时达最高值,中年以后开始下降。将锌含量与年龄变化的情况制成坐标图,发现这一曲线和肾气曲线相同。从而通过这一移植以用的研究方法,从一个全新的切面,揭示出中医“肾”的秘密。这是移用数学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的现代研究。而在传统医著中,思维移植则可以说俯拾皆是。如朱丹溪在治疗停痰瘀血互相纠结者时,提出了“倒仓”治法。倒者,倾去积旧而涤濯,使之洁净。用以治疗日积月深、郁结成聚之瘫痪、痨瘵、鼓胀、癞疾等奇病。认为其他各种工巧之治,都不如这种如倾倒东西一样的倒仓法收效快捷。这种移植思维不仅在临床治疗时随处可见,由于中医是采取人文形式加以反映的,因此,它从基础理论构建,到临床各个环节,都可找到移植其他领域原理、方法为己用的例证。如脏腑关系的十二官;药物的上中下三品;治疗的提壶揭盖、逆流挽舟、培土生金等法;病理的子盗母气、木火刑金;生理的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以及五行归类、阴阳互根、气血生化等。中医学正是通过这种广泛的移植,不仅使己吮吸了医学以外的多学科精华,也使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极大的丰富。

3. 原理移植。即将一种宏观时基础性的原理应用到新的领域中。如古老的阴阳两仪组成万物的数学原理,被用于电子数字计算机技术。阴阳学说的数学表示是采用了“双值数学表达法”的。阴阳、四象、八卦都是运用二进制数制推导而来的。在阴阳八卦表示中,阳用符号一,阴用符号--,可分别用数码1)0)表示,统称“两仪”,由两仪的错杂可生出“四象”“八卦”等。所谓八卦就是用三个两仪符号组成的符号组,当无数多个两仪符号错杂,可组成万物,这就是阴阳两仪组成万物的数学原理。而这个原理被借鉴后,竟成为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

      移植思维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态度层面,需要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二是操作层面,要对移植双方的相同和不同处进行认真分析,仔细比较。而移植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毫无创造价值的机械移植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疗肾病有哪些独特优势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活血方剂类3. 抵当汤(丸)《伤寒论》
水蛭对治疗前列腺炎有什么作用
方剂学选方案例集系列 ------ 参苓白术散: 经行泄泻
中药水蛭的介绍
骨质疏松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