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火与相火的关系,历史上最详细的简述!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为君,位上而明,专指心火,相火以位,其位在下,其职为相,辅助心火。

君火者,手少阴心经丁火也,足少阴肾经癸水也,相火者,手少阳三焦经相火,足少阳胆经甲木相火也。

手少阳三焦经相火随足太阳膀胱经下行,秘于肾脏,以温肾水,是以肾水不寒。

手三阳三焦经相火不秘,泄于膀胱,则小便不利。

胃降则足少阳胆经相火亦降,秘于肾脏,而温肾水,相火不秘,则升炎而上,而生上热,凡吐衄,惊悸,心烦,牙龈肿痛,此皆相火不降,而失位也。相火不降,则肾水下寒,不能蛰藏,而生遗泄,故梦交,小便频数,淋沥诸病也。

我们不能盲目迷信古人,古人是聪明,但对这个道理不懂的也很多,也是连蒙带猜。

李东垣说,脾胃不足,阴火乘之,实际上是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辛金不能克制甲木,甲木上炎而不降,则发热,补中益气汤就是升脾气降胃气,从而辛金得降,而能克制甲木使相火得降。这是李东垣不明之处。

朱震亨说,相火者,元气之贼。实际上相火是人正常的生理之火,秘于肾脏而温肾水,手少阳三焦经相火泄,则陷于膀胱,小便不利,足少阳胆经相火病则上炎而不降,而生上热。朱震亨把正常的生理之火和病邪没搞清楚,他说的相火是指人的色欲之火,暗耗阴精。但是他从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虚火宜补,实火要清”的真知灼见,这是后来火神派的先声。

火神派的郑钦安,倒是明白这君火,他称之为真龙,但他搞不清楚这个相火,君火相火他分不清楚。

搞清楚了这个君火、相火的问题,中医的基本问题就掌握了。

再论君火与相火

《内经 灵兰秘典》: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所以,心是君主之官,主明也。君当然也有位,君是九五之尊,其位在上。相是臣,故其位在下。君的主要作用是明,但这里强调的是他的作用,而相火则强调的是它的位,没有强调它的作用,它肯定也是有作用的。它的作用是什么呢?手少阳三焦相火随足太阳膀胱经下行,秘于肾脏,而温肾水。足少阳胆经相火降于肾脏,以温肾水,这就是它的作用,它的位在下,位于肾脏。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这句话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一个强调作用,一个强调位置,并不是说君火就没有位置,相火就没有作用了,只是说明的角度不同而已。

而且心主神明,这是心的主要功能,并无异议。

《灵枢 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伤寒论 少阴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少阴病,吐利,躁烦。

这就是心主不明而神病焉。

从六经气化的角度来说,君火有二,手少阴心火丁火,足少阴肾水癸水,癸水上升,而化丁火,丁火在上,其明若日,其象似君,故说君火以明。

黄元御《四圣心源》: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缘火位于上而生于下。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水化而为火,则寒从热化,故少阴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君火名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暑者,少阳相火之所化也,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缘火生于木,相火既旺,母气传子,而木令已衰也。

手之阳清,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手少阳病则不升,足少阳病则不降,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于三焦无关也。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相火逆行,则克庚金,甲木上侵,则贼戊土。手足阳明,其气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之病,多传阳明。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二之气,亦从地下阴位升出地面,即木气上升之气也。此时大气较热,不似厥阴之阴极,故称少阴。木气上升之气,即水中气藏上年秋时下降的阳气。此阳气,由地下升至地上,照临大宇,光明四达,上升之象,有如君位,故称君火。此时大气由温而热,又称热火。

三气之时,地面上阳热盛满。经暮夜大气之凉降,降入地面下之水中。然当暑热上腾之时,旋降旋升。地下水中,为生物生命之所从出。此阳热实为生命之本,地面上阳热盛满,地而下所得阳热不多,故称少阳。此阳热降入地下水中,以生中气。中气旋转,则上下交清,有如相臣之职,故称相火。此火不降,暑热熏蒸,又称暑火。

综上所述,君火以明,独指心主神明的作用,相火以位,是说手少三焦经相火,足少阳胆经相火皆秘于肾脏,位于下也。

古往今来,把君火和相火说清楚了的,只有黄元御、彭子益两位大师而已。 

三论相火与君火

我们且看看别的大师怎么说这个问题:

《景岳全书》:余向释《内经》,于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义,说固详矣,而似犹有未尽者。及见东垣云∶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丹溪亦述而证之。予闻此说,尝掩口而笑,而觉其不察之甚也。由此兴感,因再绎之。

夫《内经》发明火义,而以君相明位四字为目,此四字者,个个着实,是诚至道之纲领,有不可不阐扬其精义者。亦何以见之?盖君道惟神,其用在虚;相道惟力,其用在实。故君之能神者,以其明也;相之能力者,以其位也。明者明于上,为化育之元主;位者位于下,为神明之洪基。此君相相成之大道,而有此天不可无此地,有此君不可无此相也,明矣。

君相之义,岂泛言哉!至若五运之分,各职其一,惟于火字独言君相,而他则不及者何也?盖两间生气,总曰元气,元气惟阳为主,阳气惟火而已。第火之为用,其道最微,请以火象证之。如轻清而光焰于上者,火之明也;重实而温蓄于下者,火之位也。明即位之神,无明则神用无由以着;位即明之本,无位则光焰何从以生。故君火之变化于无穷,总赖此相火之栽根于有地,虽分之则一而二,而总之则二而一者也。此君火相火之辩。凡其为生化,为盛衰,为本末,重轻攸系,从可知矣。人生所赖者惟此,故《内经》特以为言。

这段话有几个问题可以看得很清楚:

1、君火以明,明于上,相火以位,位于下。

2、以火之象比拟,其光焰明于上,而实质温蓄于下,火之位也。

3、君火、相火都是人正常的生理之火,而非病邪,故时时存在,而非用则明,不用则不明。

再说说相火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景岳全书》:后世诸家咸谓相火寄在命门,是固然矣。然以予之见,则见君相之义,无藏不有。又何以辩之?盖总言大体,则相火当在命门,谓根 在下,为枝叶之本也。析言职守,则脏腑各有君相,谓志意所出,无不从乎形质也。故凡以心之神,肺之气,脾胃之仓廪,肝胆之谋勇,两肾之伎巧变化,亦总皆发见之神奇,使无其地,何以生此?使地有不浓,何以蕃此?此皆从位字发生,而五脏各有位,则五脏亦各有相,相强则君强,此相道之关系,从可知矣。故圣人特命此名,诚重之也。而后人指之为贼,抑何异耶!此万世之疑窦,故予不得不辩。

这段话张景岳说君相二火五脏六腑皆有,我实不苟同,明明手少阳三焦经相火,足少阳胆经相火皆秘于肾脏,这涉及到六经气化的问题。张氏在这没有说明,是他自己不懂还是不说,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什么相火寄于肝脏,待时而用,确属于虚妄。

盖肝体阴而用阳,主生发而藏血,何来有火,若有火则必发热,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眦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若说肝有正常的肝气,这还差不多。

所以说相火寄于肝脏之说,不值一驳。

再来看看《类经》:

《类经》: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此明天之六气惟火有二之义也。君者上也,相者下也。阳在上者,即君火也。阳在下者,即相火也。上者应离,阳在外也,故君火以明。下者应坎,阳在内也,故相火以位。火一也,而上下幽显,其象不同,此其所以有辨也。

愚按∶王氏注此曰∶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立岁气。又曰∶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命,故曰相火以位。详此说,是将明字改为名字,则殊为不然。此盖因至真要大论言少阴不司气化,故引其意而云君火不立岁气。殊不知彼言不司气化者,言君火不主五运之化,非言六气也。如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则六气分主天地,各有所司,何谓不立岁气?且君为大主,又岂寄空名于上者乎?以致后学宗之,皆谓君火以名,竟将明字灭去,大失先圣至要之旨。夫天人之用,神明而已,惟神则明,惟明乃神。天得之而明照万方,人得之而明见万里,皆此明字之用,诚天地万物不可须臾离者。故《气交变大论》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

《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此皆君火以明之义也。

又如周易说卦传曰∶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由此言之,则天时人事,无不赖此明字为之主宰,而后人泯去之,其失为何如哉?不得不正。

可以看出《类经》的说法与黄元御和彭子益两位所说的如出一辙,并无二致。

《类经》: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虽注义如前;然以凡火观之,则其气质上下,亦自有君相明位之辨。盖明者光也,火之气也。位者形也,火之质也。如一寸之灯,光被满室,此气之为然也。盈炉之炭,有热无焰,此质之为然也。夫焰之与炭皆火也,然焰明而质暗,焰虚而质实,焰动而质静,焰上而质下,以此证之,则其气之与质,固自有上下之分,亦岂非君相之辨乎?是以君火居上,为日之明,以昭天道,故于人也属心,而神明出焉。相火居下,为原泉之温,以生养万物,故于人也属肾,而元阳蓄焉。所以六气之序,君火在前,相火在后,前者肇物之生,后者成物之实。而三百六十日中,前后二火所主者,止四五六七月,共一百二十日,以成一岁化育之功,此君相二火之为用也。说的是君火在上为心而明,相火位于肾为元阳,昭昭明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论君火与相火
第134期 | 玉枕 | 足太阳膀胱经 | 寝息着枕送清凉
相火与君火提示
《医贯》玄元肤论:内经十二官论
脏腑之官
水火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