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久病气喘,舌红少苔,当用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组成]麦门冬70g 半夏10g 人参10g 甘草10g 大枣12枚 粳米15g
[主治]津气两虚,痰滞气逆。咽喉不利,喘咳短气,舌红少苔,脉虚而数。
[证析]短气而喘,咽喉不利是本方主症;津气两虚,痰滞气逆,是此证病机;舌红少苔,短气脉虚,是津气两虚辨证依据。肺气肃降,全凭肺功健全,肺功健全,有赖真气鼓动阴津濡润。久病伤其津气,肺功受损无力令其津气下行,于是成为大气上逆与痰滞肺系两种病理转归。虚滞两种病理同时存在则短气而喘,咽喉不利见矣。何以知为津气两虚?从舌红少苔,脉虚气短知之。何以知为气逆痰滞?从喘与咽喉不利知之。
[病机]津气两虚,痰滞气逆。
[治法]津气双补,祛痰下气法。
[方义]本方体现益气生津,祛痰降逆法则。重用麦冬补其津液,滋养肺阴;人参补其元气,恢复肺功;甘草、大枣、粳米健脾和胃,滋其气血生化之源,共呈津气双补功效。配伍味半夏祛痰降逆,开其痰窒使痰窒开则逆气降逆气降则喘自平。此方以补益津气为主,兼开痰滞,补虚之中寓有通滞之法;生津为主,行津为辅,相反之中寓有相成之理。由于气逆而喘是津虚、气虚、痰滞三种基本病理改变的综合反映故治宜补虚通滞双管齐下,从而体现两种对立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统一。
研究此方应该注意三点:①此证的基本病理:《金圆要略》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医宗金鉴》提出异议,认为大是火之误并将大逆上气改为火逆上气,但就临证所见,并无火热证象,《医宗金鉴》之说既不符合临床,也不符合此证机理。此证的基本病理应是久病导致津气两虚痰滞肺系,以致气逆不降。仲景称为大逆上气,意在强调心肺气衰才是喘咳短气根源。②滋阴药与祛痰药同用的道理,也就是麦冬与半夏同用的配伍意义。多数注家均言此证属于肺胃津虚丝毫不言痰滞。《金匮心典》独具慧眼,指出此证是因“火热夹饮致逆”,是说此证并非单纯肺胃津虚而是肺的津气虚损导致肺津不布,才有咽喉不利与喘咳痰多两种相反证象同时存在。分歧之处在痰多、痰少,多数医家是从痰少而兼舌红少苔立论,尤氏是从痰多而兼舌红少苔立论。因其痰少故谓麦冬益胃生津,而用半夏开胃行津,助其津液上承,达到润肺目的。因其痰多,故谓麦冬清金润肺半夏消其停痰,成为生津与燥湿并用的配伍形式。此方病理分析,实据尤氏之说写成。③此方配伍人参的道理。短气而喘是肺气虚损与心气虚衰的综合反映。五脏功能都以元气为其动力,人参大补元气则五脏均得其补,若谓人参仅补肺脾气虚,尚未抓住根本。
[应用]久病气喘,舌红少苔,可用此方。《肘后备急方》用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陈修园用治倒经都是根据肺津不布与肃降无权两个方面用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季补肺养肺,这16种中成药可以选择!
【每周一方】 第109期 • 益胃生津、降逆下气之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 46
十一、咳嗽、咳喘
【新提醒】黄仕沛经方医案——肺痿吐浊唾涎沫案
肺阴虚和肺热相鉴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