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一玩手机就没够,每次喊他都会发生不愉快,父母又着急又生气该怎么办?
小编按:近期有许多家长后台留言,向韩老师诉说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烦恼和疑惑,以期得到韩老师的指点。从幼儿园到高中生问题复杂多样,韩老师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做了精心回复,公众号开辟“家长答疑”话题予以刊发,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家长朋友。
老师,您好。我的儿子今年初三了,学习任务挺重的,所以他要求玩手机轻松一下我也是能够理解的,可是现在有个问题,他总是不能把握好时间,常常会超时半个小时左右,每次喊他,都会发生不愉快,经常这个样子,我又着急又生气,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和他说呀?
这位家长,谢谢您对我的信任。理解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辛苦,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放松,看得出来您是一位很体谅孩子、关心孩子的家长,相信您的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理解而开心吧。
可是在玩手机这件事情上有了分歧,本来规定了时间,孩子却常常不遵守,要拖上半个小时左右,当家长看到规定的时间到了,孩子却没有交还手机,对孩子这种说话不算话的行为一定很恼火。
我想同时是不是也会有担心呀,比如说担心不能养成好的习惯、好的品性,担心交友,担心影响学习,也担心长期发展下去痴迷等等,因此能想象出您面对孩子不遵守诺言时的状态,又着急又生气,想制止又没有有效的方法的那个为难。
而孩子面对父母的催促又会不耐烦,本来是开心的事情,最后也可能发展为彼此双方都不满意,家长无奈无力,觉得孩子不听话,孩子有可能觉得父母不够体谅自己,心生罅隙。其实这也是很多家庭中常见的情景,很多的父母有着和您同样的苦恼。
时代在进步,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孩子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单一和狭窄,陪伴他们的更多是手机、电脑等等,记得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看你,而你却在玩手机。”
手机成为很多人离不开的小伙伴,走路的时候看,吃饭的时候看,聚会的时候看,甚至上卫生间的时候也要带着手机,在极大的方便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同时,也让人心生担忧,我们经常会看到因为看手机发生的意外情况以及带给身体的伤害。
网络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确实有些负作用,比如健康风险增加、亲密关系品质变差、网络霸凌、网络游戏成瘾等等,甚至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带来影响。
作为成年人,有时面对网络的诱惑都难以把持,何况未成年人缺少辨识力和克制力,面对网络的诱惑迷失,甚至深陷,也是不少见的。父母确实要承担起教养责任。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黛安娜·鲍姆林德在1966年提出了著名的“家庭养育模式”(Parenting Styles)理论,这个理论在1983年由麦可比和马丁(Maccoby and Martin)完善。
从要求与接纳度两个维度上将父母的养育模式划分为四种:要求高、接纳低的权威型管教;要求高、接纳高的民主型管教;要求低、接纳低的忽视型管教;要求低、接纳高的溺爱型管教。
不同的养育模式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差别,从安全健康上网要求、提供孩子使用需求以及是否一起讨论上网活动三方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不同养育型父母的特点。
权威型的父母往往只会提出上网的要求,很少去思考孩子上网的需求,更谈不上和孩子一起讨论上网的活动安排。溺爱式的父母会看重孩子网络使用需求,也会和孩子一起讨论上网的活动,但很少给孩子提出安全上网的规范。
忽略式父母三方面都不会和孩子沟通交流。我们更提倡父母要从三个角度都和孩子深入探讨,找到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尊重双方的需求,放下顾虑和担心,做一名民主型的父母。
但很多的父母很难固定某一种,经常会因为心情、环境而发生变化。孩子在摇摆不定中不知所措,不了解父母的原则和底线,反而更容易发生亲子冲突。不晓得您是哪一种呢?
就您留言中的情况,我们简单的进行一下分析,希望可以帮到你。我不知道您和孩子的约定时间是怎样的,这个时间的设置是彼此商量的结果,还是孩子无奈的接受您的提议呢?
您观察到孩子通过手机都会做些事呀?是玩手游还是和伙伴们聊天,又或者是看新闻,看视频呢?他的兴趣点在哪里?您是否了解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这些带给他怎样的开心和快乐呀?
了解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有助于您放下不必要的担忧,也可以进一步的学习增进和孩子的共鸣,更好的引导孩子正向使用网络。而且带着尊重和信任走入孩子的世界,他才有可能更愿意聆听父母的教诲。
如果每次都要拖延半个小时,是不是确实孩子在做某些事而之前规定的时间不足够呢?比如说,某个团队协同作战手游,若是他提前退出不但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进程,而且也会损害他在伙伴面前的形象,所以他要坚持呢?
这些细节邀请您去了解一下,听听孩子关于拖延半个小时的理由,也许能够让您更了解他,继而尊重他的需求,重新制定合理的安排,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再试一试,如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最疯狂的事情就是用同样的方法面对同样的问题,却期待不同的结果,”这句话实际上在提醒我们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在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
当您将孩子的现状看成问题,带给我们的可能是沮丧、挫败和无力的感觉。如果我们把它看成目前还没有找到好的方法的培养孩子进行时间管理的机会,那么希望就来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时间管理上进行学习,增加孩子的技能,让他更从容的面对未来的生活。这样不同的角度思考会让您有不同的感受吗?
办法一定会比困难多,我们要做的是去挖掘更有效的方法。同时也看到虽然孩子会拖延半个小时,但还是会交还手机,在这里您看到孩子哪些宝贵的品质呢?有没有对于孩子的做法给予过肯定?这些举动是否可以看出孩子也是蛮自觉自律的孩子呢?
虽然网络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孩子还是可以分清轻重缓急,也懂得配合和尊重妈妈,这些都值得我们给予孩子赞赏,强化正向行为,进而带来正向结果。看到孩子没有遵守之前商量好的时间,您内心的担忧是什么呢?面对孩子的这种状况,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督促孩子改变?发展性、建设性、有效性还是破坏性?
如果确实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又创造了新的问题出现,我想这时就不仅仅需要孩子调整,更需要家长来改变了。执着于错误的方法而不愿意调整,只能看到我们身为父母的不成熟。
您的担忧是否合理?是否就你的担忧和孩子沟通过?他对于您的担忧又有着怎样的观点?是否感觉到您对他的不信任?即便是想要帮助孩子调整和改变,也需要先认识到是谁拥有问题,而不能将自身的压力转嫁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台湾的网络成瘾防治中心主任柯慧贞老师,提出健康上网优质养育的六原则:“一听二规三动动 四感五惯六赞赞”。非常清晰明了的给各位家长提供了解决方案,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期待未来有机会我们可以详细地探讨。
遇见孩子,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养育孩子,懂得是最好的爱,愿您带着海洋般的耐心,静待花开的从容,莫忘初心的情怀,成为他温暖、安全、信赖和力量的港湾与加油站!祝您顺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瘾少年不要怕,我们陪你长大” | 网络成瘾系列讲座回顾
孩子玩手机成瘾,家长可能一开始就做错了
如何预防孩子手机成瘾?
【智灵-家长课堂】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就要让他找到替代手机的乐趣
孩子出现这种状况别不当回事儿,这些心理问题更成问题!
李玫瑾:孩子玩手机致瘫痪?避免孩子沉迷手机,只需做到这一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