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须细品|读《潮汕工夫茶源流考》

BOOK

我想看的茶书,要有新颖的论点,要有翔实的论据。然而,在茶书这块好像太难了。

最近读到《潮汕工夫茶源流考》,却让我眼睛一亮。

作者林楚生是老朋友了。对于鲜少在圈里走动的我来说,也是少有的几个朋友之一。他总是能出乎意料地为茶文化的传播做一些事情。而我,却只是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慢慢地耕耘。不如他的心胸那么开放。最为难得的是,他的专注。他清楚自己的定位,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且努力在做。因为茶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所以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偏了。而他,这些年一直在坚持。

茶书的写作,很容易就写散了。一旦涉及到高妙处就散,就不知所云。

再就是容易写死,写实就全然记录没有思考,只是偶尔有些感叹。

一直对潮汕的茶文化深感兴趣,经过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要研究一个地方的茶文化,一定是要深入到生活中去的。文化一定是植根于生活,植根于当地的风土。这也是风土人情说法的由来。

而潮汕地区的饮茶文化在全国都是独树一帜的。潮汕茶文化有系统性,有丰厚的人情,也有足够的细节。这些都是深深吸引我的地方。

一直都想抽个时间到潮汕去,去那儿的大街小巷,到哪儿的荒山野岭,到那儿的大山小河去走走,闻闻那儿的风,听听那儿的雨,看看那儿浅斟低酌的人群,让我沿着那一缕茶香去寻找人该如何的活着。只是,那个地方一直都没有去过,我想自己去,因为我怕被误导了,我怕被引诱了。直到今天,看到《潮汕功夫茶源流考》我知道,我的寻访应该有了一个最好的向导。

我不想把这本书的目录在这里一一呈现。我只是把我看到这本书的触动写在这里。这种触动是基于两点。

一、写作的难度

我码文字做了那么多年,像《潮汕工夫茶源流考》这样的书我是不敢写的。为什么?这里需要作者对整个潮汕茶文化的一个基本脉络基本的了解,这种了解还需要很多的实地勘察,核实。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仅仅是精力的问题,时间更是一个问题。要的就是细细密密地持续不断的做细功夫,这就很了不起。

二、新意

茶书能写出新意很难。要么就是资料的堆砌,要么就是我之前说的那种记录似的,毫无油盐。

通常堆砌的会有一个想当然的逻辑,然而,这种逻辑基本上经不起推敲。这也是我为什么现在不大敢看茶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愿意看到作者的思考,哪怕是不成熟的思考。很幸运的是,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而且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苗头。怎么说呢,它契合了我的心意。

我想研究潮汕茶文化的时间其实很久了。可是一想起漫漫的旅程,以及可能遇到的我都没法预计的问题,时间,乃至于费用,我都有点儿头大。看到了这本书,我隐隐有些妒忌:这些点,作者明显也关注到了。

文化的传承实际是文化在百姓日用中被用起来的过程。它总是和一些基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文化的诞生从来都不是凭空的。

这一点我特别欣慰的看到了,文化不是玄学,不是天马行空的幻象,而是真实地和生活丝丝相连。

书中有云:

从中可见潮汕工夫茶从器具、茶叶、程式都已有自己的特色,三者是相互结合,共生共长的。

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作者自己做出来的还是谁做出来的,反正我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很激动。这种“共生共长”的意识尤其重要。这里没有妄想先辈是如何的具有先见之明,没有臆测,祖上是积了多少阴德。而是从实际的用中体现。这是务实的茶文化研究精神。

精神通常都要通过具体的物、事传递。而功夫茶所承载的潮汕人的精神就是通过每一个具体器具、茶叶、程式传递的。这也是茶之为用的最为实际的体现。这也和我一直以来的研究是暗合的。

潮汕工夫茶本性上是一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社会活动,从茶具、用茶,到程式、习俗,都注定了它必然成为社会汇总人际交往的纽带和工具,而非“私人独享之物”。

这里就涉及到每一个茶具的用具体到形制到可能带来的一些感官上的感受,这是一个完整的脉络。做这种思考,而且其逻辑的严谨也是让我极为欣赏的。它脱离了茶文化宣传中动不动就往高了说,往玄里讲的窠臼。

潮汕工夫茶的程式需要侯水、备器、巡城、点兵等数道环节,需经历数十分钟才可完成,而非一蹴而就,在这行茶的时间中,人们可以促膝长谈,可以秉烛夜谈,其程式便为饮茶者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及和谐静谧的气氛,也让人们在交谈中产生信息的交换、收集和传播。

我们和世界的联系,和世界关系,认识这个世界,以及我们如何利益到这个世界,其实在“用”上下足工夫就好了。

虽然《茶经》中提到:“茶宜精行俭德之人”。然而,里面并没有涉及如何宜。精行俭德之人在用的时候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通过以上这一段文字,我就由衷的感叹“工夫还是要做在细处。”

随着喝茶的人越来越多,敢写的人也越来越多,碎片式的阅读造福了无数的人,当然,也是坑了无数的人。

专注者越来越好,也越来越难。

庆幸的是,正因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也就越来越珍贵。所有的专注着都是暗夜里的星光。虽然很弱,然而总是给人以希望。

有茶人如楚生君,广东茶文化之幸。能与楚生君为伍,也是我之幸也。

如茶工作室

期待您的到来

如茶工作室:紫芳园二区 北京市

丰台区方庄紫芳路5号

右下角您 点赞+再看 小编工资涨两毛

茶友正在阅读

《诗茶篇》

【幽潭花】望空了来路, 终于等来了你弯腰的顾盼

【凤凰单丛】我就是孤芳自赏—— 单丛之思
【如果你只是一杯茶】—— 叶羽晴川
白茶之悟】:人生需要留白
   即使,心有万般纠结, 只是化成丝, 把过去和未来相连。

《习茶心得》
 泡茶精修:让生命温馨绽放
 泡茶精修:在茶香中感受幸福弥漫
 只要你还在,然后就有了今天的成长
 当自己的心安静了,整个世界也安静了!
 你的每一秒钟都是自己的,经不起一点浪费。

《茶之迷误》
【茶之迷误 】4 ——  得色者论味
茶之迷误 】3 ——  寻味者得药
【茶之迷误 】2 ——  茶酒一家
【茶之迷悟 】1 ——  求味得色
 泡好茶是一项专业技术,有清晰的方法和路径。

微信名:一如茶香

微信ID:yiruchancha


我们习茶,不仅仅是为了一杯入口的茶

而是为了我们未来的人生可以优雅、娴静和安然

当我们老的时候是优雅的而非狼狈

茶是可以寄托我们梦和理想的寓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潮汕工夫茶用三个杯子?
潮汕工夫茶为何只用三个茶杯?
云南茶文化初探
广东茶文化大有讲究 这份“巡茶”攻略一定要收藏! | 赏味
不能忍受的最高级竟是不能喝茶:潮汕人究竟多爱喝茶?
茶文化:“和、敬”精神的自然流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