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问218: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如何诊断处理?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如何诊断处理

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肾动脉开口处或近端 1/3 段,可能是腹主动脉硬化斑块向肾动脉延伸的结果。

大多为单侧狭窄。

主要导致两个结局:缺血性肾脏病和肾血管性高血压。
约 80%~85% 患者肾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ARAS 患者往往伴有冠状动脉、脑动脉及外周血管等病变。

慢性长期单侧肾动脉狭窄会导致对侧肾损害,可出现类似双侧肾血管病变。肾血管性高血压可加重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后者又进一步促进高血压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

1. 肾血管性高血压
55 岁之后出现严重的高血压;急进性高血压:近期出现或以前稳定的高血压突然恶化;顽固性高血压:联合应用 3 种以上足量降压药,仍难以控制,常为高肾素性难治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并有急性肾衰、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脑神经病变等急性靶器官损伤。
2. 缺血性肾脏病:
(1)反复发作的急性肺水肿,瞬间发生,迅速消退;
(2)应用 RASI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恶化,及时停药可恢复;
(3)腹部或腰部血管杂音;
(4)伴有无法解释的肾脏萎缩或双肾长径差异超过 1.5 cm 的患者;
(5)伴发其它血管疾病、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表现。

辅助检查
1. 超声检查
双肾大小不对称,差 1.5 cm,或者一侧肾萎缩 1.5 cm 以上。
腹部大血管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60%)的标准是:
(1)收缩期峰值速度(PSV)≥ 180 cm/sec,并有狭窄后湍流;
(2)肾动脉与腹主动脉 PSV 的比率 ≥ 3.5;
(3)阻力指数>0.8;
(4)狭窄压力梯度>20 mmHg 提示有肾动脉狭窄。若在肾血管处未测到血流频谱,肾长径<7 cm,则肾动脉可能完全闭塞。

2. CTA
能清除显示肾动脉及肾实质影像,敏感性为 59%~96%,特异性为 82%~99%。不过,显示的肾动脉狭窄程度有夸张。

使用较大量的造影剂,对肾脏可造成伤害。

一般建议血肌酐>221µmol/L 或碘过敏者不宜使用。
3. MRA
对远端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的显示差。近年发现钆离子也能造成肾损害,GFR<30 mL/min/1.73m2 的患者不应进行钆增强 MRA 检查。
4. 肾血管造影
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其为侵入性检查,导致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粥样斑块脱落栓塞以及造影剂相关的过敏反应、造影剂肾病的风险。
诊断及鉴别诊断
须与肌纤维增生不良、大动脉炎鉴别,还须与肾素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鉴别。
治疗

1. 药物治疗
适用于狭窄<50%、临床症状较轻;血运重建可能无效或风险过大者以及血运重建后的辅助治疗。
(1)RASI
双侧或独肾动脉狭窄者可诱发急性肾功能恶化,要禁用。单侧 ARAS 可用 RASI 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密切监测。
一般用药后血肌酐升高小于 30% 可继续使用,大于 30% 应减量,大于 50% 应停药。

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优于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CCB 无禁忌证,可联合使用,或 RASI 禁忌时作为主要用药,建议使用第三代 CCB( 钙通道阻滞剂);
(3)β受体阻滞剂,也可阻断 RAS,可选择使用;
(4)利尿剂可激活 RAS,对高肾素性高血压不宜选用;
(5)α受体阻滞剂也同样有效。

除此之外,还需并用降脂、控制糖尿病和抗凝等治疗。
2. 支架置入术
成功率可达 98%,再狭窄率 17%
有文献报道,如果符合下列指标,进行血管重建后还可能挽救肾功能:
(1)肾脏长径>9 cm;
(2)造影显示狭窄血管远端已建立侧支循环并恢复血运;
(3)肾功能显像证实患肾仍有部分功能。
而下列情况,血管重建已无意义
(1)血肌酐>265;
(2)肾脏长径<8 cm;
(3)多普勒示肾内血流阻力指数>0.8。
有资料显示,支架治疗后,27% 肾功能改善,52% 肾功能稳定,19%~25% 肾功能恶化。

选择支架还是药物?
2013 年新英格兰杂志报道的 CORAL 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性 RCT,研究随机抽取了 947 例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或 CKD3 期的 ARAS 患者,平均狭窄 73%。将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药物治疗组和药物联合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组。观察主要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或肾脏复合死亡终点事件、心梗、中风、心衰、CKD 进展或需要替代治疗等。所有患者都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
结果显示,在平均随访 43 个月中,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主要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分别为 35.1% 和 3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的药物治疗包括 ARB 联合或不联合噻嗪类利尿药,配伍氨氯地平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治疗;阿托伐他汀控制血脂,并根据指南对糖尿病进行管理。采用此方案,接受单纯治疗的患者获得了极好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

首发 | 第67病区

作者 | Ryan Lau/刘锐

编辑 | Ryan Lau/刘锐

插图来源 | 网络

题图来源 | 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妙总结: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老年人高血压近期失去了控制,也许是肾脏出了问题
高血压之艾灸治疗
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有无关联?
【疾病诊疗】高血压会伤害哪些靶器官?
肚子里发出这种杂音,警惕是肾动脉狭窄征兆!赶紧听一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