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revin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
专辑英文名: R. Strauss:An Alpine Symphony
专辑中文名: 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
艺术家Previn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MP3
发行时间: 1990年4月1日
简介



资源码率:160kps VBR

专辑介绍:

转自维基百科“阿尔卑斯交响曲”条目:
阿尔卑斯交响曲(Eine Alpensinfonie op. 64)是作曲家理察·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首交响诗。这首交响诗是当时理察·施特劳斯献给德勒斯登国家乐团的。乐曲创作於1911年到1915年间,时值作曲家搬到南德阿尔卑斯山麓别墅,相比起其他交响诗,用时最长,其间作曲家还创作了芭蕾舞「约瑟夫传奇」。该别墅景致一流,被拥於阿尔卑斯山壮逸的环境中,有可能正由於此,让作曲家立起了写作该交响诗的念头。

交响诗的主题是,通过音乐描述学生时期一次登阿尔卑斯山以及回程的经历,当时他在山上迷路,回途中又碰上暴风雨浑身湿透。施特劳斯试图通过该交响诗将个人感受和状物结合在一起。阿尔卑斯交响曲是一首典型标题音乐。「我最喜欢指挥阿尔卑斯交响曲。」作曲家曾经说过,目前的确能看到施特劳斯亲自指挥的阿尔卑斯交响曲录音。

交响诗所描述的登山从夜晚开始,接著是各个发展阶段最后终於夜:

夜晚 – 日出 – 登山 – 进入森林 – 小溪旁步行 – 瀑布 – 幻象 – 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 – 在高山牧场 – 穿过灌木丛和矮林,进入歧路 – 在冰川上 – 危险的一刻 – 在山顶 – 景观 – 起雾 – 太阳渐暗 – 悲歌 – 风暴前的寂静 – 恶劣天气和风暴,下山 – 日落 – 终曲 – 夜晚。

但据推测,其实这个登山过程只是作曲家创作该作品的一方面意图而已。施特劳斯所描写的登山,从夜晚起到到达山顶然后再次下山,象徵了一个人的一生。很可能是施特劳斯受到哲学家尼采的感召,用阿尔卑斯交响曲去写尼採的著作反基督者。因而认为,施特劳斯的这部作品和交响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联繫在一起的。两者都是尼採的著作所啟发的。的确,在山顶一段,响起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日出》主题。

另一种意见是,阿尔卑斯交响曲其实是古典戏剧的音乐表现形式。

作品力求通过自身卓越的管弦乐情感色彩,使得听眾很容易就能领会到各个段落的含义。作曲家的原意是,听眾犹如看到一幅幅音画,通过这些音画听眾可以感受到阿尔卑斯山那种种瑰丽的景色和作曲家的心情。作品的确做到了,靠的是细腻的配器和丰富的音色。而那些道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作曲家将作品称为交响曲是很恰当的。就是单凭乐曲那庞大的感情容量就足以成为交响曲。有一些登山时的主题或是动机在下山时会再现。作品出现之时,就已被认为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交响诗这种音乐形式的终结和巔峰之作。

阿尔卑斯交响曲第一稿诞生於1911年,而在1914年施特劳斯则集中精力去完成它。100天后即1915年2月8日完稿。首演於1915年10月28日在柏林,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德勒斯登国家乐团。

伯姆,卡拉扬,普列文和穆拉文斯基等指挥大师都录制过该作品。一些指挥强调其管弦乐色彩,而另一些则要力求再现作品形上学的结构形式。

发帖人:本资源即上文提到的普列文在Telarc公司录制的版本,个人感觉比卡拉扬的版本悦耳。

注:阿尔卑斯交响曲虽分为22段,但实为连续演奏,因此无须分轨。



专辑曲目

1 阿尔卑斯交响曲
指挥:普列文 演奏:维也纳爱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卡拉扬《阿尔卑斯山交响曲》,让你如临现场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黄梅天,竖起耳朵听听这五首描写暴风雨的音乐
珍藏8首值得反复聆听的名品交响诗!
视频
理查.施特劳斯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卡拉扬指挥
理查德·施特劳斯 I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