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基于语篇分析进行读后输出设计?

笔者以牛津上海版《英语》高二年级上册Unit 2 More Reading 板块语篇 Independent Learning (文章见文末附文)为例,重点分析语篇的互动式讨论(text-based interaction)和语篇概要写作(summary writing)两种输出模式,具体如下文所示。

  1  

语篇的互动式讨论

Hoey(2001)认为,语篇、参与者和语境是语篇意义生成的关键要素。基于语篇的互动式讨论能够为语篇的输出提供生动的情境,既能促使学习者理解语篇、学习语言,又能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即本文所说的读后输出。

语篇的互动式讨论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核心是以意义为中心,其形态是以语篇为载体,师生或生生互动交流。问题设计的原则是由简单到复杂,以体现进阶性,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渐进性和累积性的口头表达活动,同时也为书面表达奠定基础。问题设计的方法包括:(1)语篇问题化;(2)问题思维化;(3)思维活动化;(4)活动表达化;(5)表达语篇化;(6)语篇整体化。

具体而言,语篇的互动式讨论包含以下要素:学习者在问题驱动下表达语篇内容,指向对语言能力的培养;问题设计指向对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活动展开的讨论,旨在让学习者集思广益、梳理思路;集体活动或讨论的内容要进行表达;口头表达应以语篇的形式呈现;语篇的呈现要体现完整性。

教师设计语篇的互动式讨论时,应注意问题设计的三个层次:基于语篇的输出、深入语篇的输出和超越语篇的输出。

(1)基于语篇的输出设计

基于语篇的输出是以学生的学习理解为基础的,需注重语篇的宏观结构组织和微观结构特征,具体包括语篇类型(text type)、情境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语篇模式(textual pattern)、小句关系(clause relations)以及话题词汇语义网(topic-related vocabulary)等。

语篇类型涉及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等文体;情境语境则指语篇的三个变项——语场(语篇内容)、语旨(参与交际的人物)和语式(语篇组织);语篇模式涉及语篇的必备要素、备选要素和递归潜势等;小句关系涵盖语法关系、语义关系(如因果、条件和目的)、修辞关系(如阐释、例证、解释和转折)和话题词汇语义网。

Independent Learning 一文为例,教师针对此语篇的宏观结构组织,以语篇模式为例,可以设计以下互动问题,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 以语篇宏观结构组织为导向的读后输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以语篇模式构成的要素为导向,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讨论与交流对语篇进行分析,旨在让学生重构或输出语篇。

以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为例,以下是教师预设的产出语篇,即课文的中心内容。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one solution for those who want to continue their education, but have no time for it. One kind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the correspondence course, in which school provides them with learning resources, assistance and assessment. The other type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e-learning, which utilizes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to access educational curriculum outside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While independent learning does have advantages, it requires self-discipline and hard work.

(2)深入语篇的输出设计

深入语篇的输出是在整体理解语篇的基础上,以语用为导向,以语言应用实践为目的的输出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语境中体验所学语篇的实际意义,即通过描述与阐释语篇内容,分析与判断语篇的写作意图、理念与态度来内化语言与运用语言。

深入语篇的输出设计具体包括语篇目的、语篇对象、语篇来源、关键信息、作者理念和作者观点等。该设计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该设计的形态是学思结合,围绕语篇的言内行为(语谓行为)、言外行为(语用行为)和言后行为(语效行为)深度思考,整体把握语篇,对隐含意义进行显性化表达,践行语言、思维、策略与文化融合的学科素养发展理念。该设计的特色是学生表达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下表2是笔者针对语篇的语用层面设计的互动性问题。

表2. 语篇语用互动分析设计

上述问题均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聚焦语篇的语言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实现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跨越,让学生在语境中体验所学语言的实际意义,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让学生真正理解语篇。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每个语篇都必须要从上述角度设问,教师应依据语篇文体特征、内容特征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还要考虑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再作出合理选择。

(3)超越语篇的输出设计

超越语篇的输出依托语篇中的事实、信息、概念、方法、观点和语境等内容,是在此基础上所作的以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为特征的迁移与创新活动。

该设计的价值取向是学习者将自己所获得的、关于某一问题的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提出一些深度问题,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强对某一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Langer,1997,转引自袁平华,2010)。换言之,该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力、评价力以及推理和阐释力,最终是让学生在掌握语篇内容后,能用英语说或写,或以先说后写的方式来输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该设计有助于触及学生的情感、进入学生的思维深处,开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部转换过程。

就语言学习而言,该设计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语篇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在语篇输出的过程中运用语言,践行“学相伴、用相随”的学得与习得理念,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在转化中使知识升值,形成解决问题的智慧。

下面笔者以 Independent Learning 一文为例说明超越语篇的输出设计的教学实践,具体内容如下表3所示。

表3. 思辨性思维的互动问题设计

需要指出的是,超越语篇的输出设计应遵循思辨思维路径,这个路径基本可以概括为 “观点(point of view)—介绍(introduction) — 案例(examples)— 解释(explanation)— 结论(conclusion)”,该路径也可以被视为表达的框架或支架。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构建, 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也能引导学生有深度、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以下是学生针对 “What changes are you going to make after learning the text? Why?” 一问作出的输出表述(文中中括号括注的部分体现了表达的框架或支架):

I’ll take up independent learning. [point of view] Like all teenagers, I need practice independent learning that goes along with being an adult. When teenagers don’t practice it, they often make many serious mistakes. [introduction] For example, some teenagers go to college and suddenly find themselves with a lot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they aren’t used to. [example] They don’t know how to handle it, and they get into trouble—not adapting their learning to college style, sometimes even failing the test. I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increase independent learning gradually, while a boy or girl is still learning at school. That way the teenager learns how to handle independent learning responsibly.[explanation] Though it requires self-disciplineand hard work, I am ready to handle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I believe I could make it. [conclusion]

  2  

语篇概要写作

概要写作要求学生在透彻理解全文、把握全文要点的基础上概括语篇的内容,即进行基于语篇理解的概述。由此,概要写作具备了语篇理解的篇章归约性和个人语言表达的创造性这两个显著特点。

其中,篇章归约性是指概要写作应符合文体特点,忠实于原文的事实、信息和观点等语篇内容。换言之,学生概述的内容应具有完整性(complete),表述的观点应具有客观性(objective)。而个人语言表达的创造性是指概述语言的简洁性(brief)、表达的准确性(accurate)、语言的衔接性(cohesive)和意义的连贯性(coherent)及一致性(consistent)等。

为此,学生在进行概要写作时,宜采取如下步骤:语篇分析,析出要点(语篇组成部分);依据要点,转换表达;检查校对,审视逻辑、语义和语词。

下面笔者以 Independent Learning 一文为例,说明概要写作的教学过程。

(1)语篇分析,析出要点

语篇分析的方法是以语篇的宏观结构组织分析为主,兼顾微观结构特征分析,其目的是析出语篇表达的内容要点,为概要写作建构内容。语篇模式体现了语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语篇表达内容的语义逻辑。因此,分析语篇模式是析出语篇要点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还要兼顾对语篇微观结构特征的分析,这样可以细化要点内容,使宏观的内容具体化,便于读者清晰理解概要的内容。本文的谋篇方式是 “总述—细节—结论(general statement—details—conclusion)”。

在此基础上,全篇的宏观结构组织如下:

首段第一句为 “总述”,“细节” 分别为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首句,“结论” 是末段的前两句。就微观结构特征而言,每一个组成部分的行文逻辑也基本遵循了 “总述—细节” 的拓展模式,即先总述,再分述,其修辞关系多为“阐释”,即具体说明。

以第二段为例,首句“One type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the correspondence course” 为 “总述”,该段其余部分均为 “细节”,详细介绍了 “correspondence course” 的学习资源、教学方式和学习评价模式。

(2)依据要点,转换表达

所谓转换表达,就是用个性化语言而不是原文来表述语篇的要点,以便体现语言表达的创造性。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选用同义词、近义词、搭配词(即与主题语境相关的词)以及不同句式等,使语言表达既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又有灵动的创造性。英语中常见的同义词如表4所示,此表按通用词汇和学术词汇分类。

依据该文析出的要点和原文的语言表述形式,我们可以对本文作以下转换表达。

01

总述段中的定语从句 “who want to continue their education” 可用名词词组 “for further education” 表达;转折分句 “but have no time for it” 为冗余信息,可以删除。

故该句可以表述为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one solution for further education.”。

02

由于细节1(即第二段的首句)高度概括了第二段的内容,如果仅仅以词句表达,就会产生何为 “correspondence course” 的疑虑, 因此应将该段的解释信息融入细节1之中, 使其内容完整。

“textbooks” “materials such as video and audio discs” 可以概括为 “learning resources”;“study guides” “communicate… by mail” 可以概述 为 “assistance”;“makes comments” “recorded by the school” 可以概述为 “assessment”;由于该课程是校方提供的,可以选择 “provide… with” 表述词义。

再把第一句的信息与综合的内容用非限定定语从句补充段首句子,该细节就可以表达为“One kind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the correspondence course, in which school provides them with learning resources, assistance and assessment.”。

03

细节2(即第三段的首句)与细节1情况相同,可将 “computer software or the Internet” “e-mail” “video” 概括为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本段的核心词 “use” 可用同义词 “utilize” 替代;该课程的获取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 因此可用 “outside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概述其特征;由于本篇介绍两种 “independent learning” 的方式,因此细节2可以用 “the other” 指代,这样既符合文义,又符合语法规范。

因此该细节可以概括表达为 “The other type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e-learning, which utilizes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to access educational curriculum outside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04

总结部分的第一句说明“independent learning” 的益处, 第二句表示转折之意,即说明“independent learning”的弊端,因此可用连词“while”改变其句式结构。

“freedom”可以转述为 “advantage”; “require” 可用同义词 “need” 替代;“self-discipline” 可用 “self-control” 或 “control oneself” 替代;“hard work” 可用 “diligence” 替代。其他则为冗余信息,可删除。

因此,本段可以综合概括为:“While independent learning does have advantages, it needs self-control anddiligence.”

通过上述分析与转换表达,该文的概要如下: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one solution for further education. One kind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the correspondence course, in which school provides them with learning resources, assistance and assessment. The other type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e-learning, which utilizes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to access educational curriculum outside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While independent learning does have advantages, it needs selfcontrol and diligence. (59 words)

(3)检查校对,审视逻辑、语义和语词

检查校对的对象主要以行文逻辑为主,学习者需注重表达有层次,兼顾语义连贯、用词精准。除了常用的语篇连接词外,本文主要介绍主位推进模式(thematic progression pattern),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语义表达的逻辑性问题。主位(theme)是交际双方已知的信息,述位(rheme)则往往是发话人要传递的新信息,为对方未知的信息(徐盛桓,1982)。

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有平行性发展、延续性发展、集中性发展和交叉性发展。其中,平行性发展是指句子组合和某一段落的主位相同;延续性发展是指上一级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以此类推;集中性发展就是句子组合和某一段落的述位都相同;交叉性发展是指第一句的主位成为第二句的述位,第二句的主位又成为第三句的述位,并以此方式顺延。依据主位推进模式,我们可以判断出,该概要的推进模式为平行性发展模式,即概要中的每一个主位皆为 “independent learning”,故该概要是连贯的。

总之,概要写作的要义在于学会分析语篇、解构语篇,凸显语篇理解的归约性;其次是依据语篇特性建构语篇,突出语篇生成或输出的创造性。从语言输出的角度而言,教师应引导学生接触语篇,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同义语词,使输出的语言转换达意;灵活运用句式,使输出的句子结构转化得体;关注主位结构,使概要写作连贯。

作者简介

徐继田,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正高级,上海市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

丁振月,华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博士生。

以上内容节选自《英语学习》2018年第12期“热点·观点”栏目,原题为《基于语篇分析的读后输出设计》,阅读完整内容请翻阅当期纸刊。文章版权归《英语学习》所有,欢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英语翻译问题探讨
2016年高考英语(新课标I卷)试卷分析报告
三节微课了解高考英语新题型:读后续写&概要写作
概要写作: 天气变化与疾病蔓延 (原创课件)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
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