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计三

 三、计算题

(一)

  甲公司现已拥有资金总额2 000万元,其中股本5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3.5元)、长期债券600万元(年利率为8%)。甲公司为生产H产品,急需购置一台价值为500万元的W型设备,该设备购入后即可投入生产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使用期满收回净残值5万元。
  经测算,H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销售税金)为6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125万元,H产品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量43 750件。
  单价=60/1-40%=100(元)
  目标利润=43750*100-60-1250000=500000(元)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25/40=3.125(万件)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3.125*100=312.5(万元)

  为购置该设备,现有AB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按每股2.5元增发普通股股票200万股;B方案按面值增发500万元的长期债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计算:
  (EBIT-600*8%*1-25%/500+200
  =EBIT-600*8%-500*10%*1-25%/500
  EBIT=223万元。
  目标利润50万元,选择增发股票这一投资方案。
  第一年利润总额
  =[43750*100-60-1250000]/10000-600*8%=2(万元)
  第二年利润总额增长一倍
  =[43750*100-60-固定成本]/10000-600*8%=4(万元)
  固定成本=123万元

  【已知:(P/F10%3)=0.751;(F/P10%3)=1.331;(P/A10%3)=2.4869;(F/A10%3)=3.31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设备年折旧额=500-5/3=165
  年现金净流量=[43750*100-60-1250000]*1-25%+165=202.5
  现值=202.5*2.4869+5*0.751=507.35
  现值指数=507.35/500=1.01

  71.若不考虑筹资费用,采用EBITEPS分析方法计算,AB两个筹资备选方案的筹资无差别点为( )万元。
  A.232   B.223
  C.148   D.158

  

【答案】B
【解析】[EBIT600×8%)×(125%]/500200)=[EBIT600×8%500×10%)×(125%]/500,解得EBIT223(万元)。

  72.假定资本成本为10%,则甲公司购置W型设备这一投资项目的现值指数为( )。
  A.0.34   B.1.01
  C.1.28   D.1.29

  

【答案】B
【解析】边际贡献率是40%,因此变动成本率是60%,单位变动成本是60元,因此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100(元)。每年的息前税后利润=(43 750×100×40%/10 000125)×(125%)=37.5(万元),设备年折旧=500×(11%/3165(万元),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37.5165)×(P/A10%3)+5×(P/F10%3)=202.5×2.48695×0.7513507.35(万元),现值指数=507.35/5001.01

  73.若甲公司要求H产品投产后的第2年其实现的税前利润总额比第1年增长1倍,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将H产品的固定成本总额下降为( )万元。
  A.113
  B.120
  C.123
  D.124

  

【答案】C
【解析】因为息税前利润=43 750×100×40%/10 00012550(万元),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223万元,所以应该采用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第一年的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50600×8%2(万元),因为第二年的税前利润比第一年增长1倍,假设第二年的固定成本为X元,则2×(1100%)=43 750×(10060)÷10000X600×8%,解得X123(万元)。

  74.H产品投产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 )万元。
  A.125
  B.187.5
  C.225
  D.312.5

  

【答案】D
【解析】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125/40%312.5(万元)。

(二)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家用电器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价格为公允价格。2014年,甲公司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为应对金融危机,甲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采用多种销售方式增加收入。2014年度,甲公司部分业务及其会计处理如下(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1201463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以800万元价格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同时签订补充合同,约定于20141130日以810万元的价格将该批B产品购回。B产品并未发出,款项已于当日收存银行。该批B产品成本为650万元。1130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回该批B产品,同时支付有关款项。
  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确认10万元财务费用。

  (2)甲公司为推销新研发成功的C产品,承诺购买该新产品的客户均有6个月的试用期,如客户试用不满意,可无条件退货,2014121日,C产品已交付买方,售价为100万元,实际成本为90万元。20141231日,货款100万元尚未收到。
  确认收入时点:退货期满,2014年不确认收入。
  (32014121日,甲公司委托丙公司销售D产品1 000台,商品已经发出,每台成本为0.4万元。合同约定:甲公司委托丙公司按每台0.6万元的价格对外销售D产品,并按销售价格的10%向丙公司支付劳务报酬。20141231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交来的代销清单,代销清单列明已销售代销的D产品500台。
  以代销清单确认收入:500*0.6=300(万)
  结转成本:500*0.4=200(万)
  确认销售费用:300*10%=30(万)

  (42014123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丁公司销售一批E产品,合同约定销售价格是4 000万元,从20141231日起分5年于次年的1231日等额收取。该批E产品的成本为3 000万元。如果采用现销方式,该批E产品销售价格为3 400万元。甲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假定年实际利率为6%
  账务处理:
  借:长期应收款     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4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6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
    贷:库存商品      3000

  (51231日,确认并收到国家按产品销量及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的定额补贴60万元。
  借:银行存款      60
    贷:营业外收入     60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75.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为( )
  A.业务(12014年应确认财务费用10万元
  B.业务(22014年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
  C.业务(32014年末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3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00万元以及销售费用30万元
  D.业务(4)销售当日应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600万元

  

【答案】B
【解析】业务(1)属于具有融资性质的售后回购,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与报酬并没有转移,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那么该项业务2014年应确认的财务费用=(810800)÷5×510(万元)。
  业务(2),根据收入准则相关规定,以附有销售退回条件方式销售商品,无法估计退货率的,应在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因为C产品为新产品,不能合理估计退货率,所以甲公司不应当在当期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业务(3),2014年末收到丙公司交来的代销清单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300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200万元,并同时确认30万元的销售费用。
  业务(4)为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销售当日确认主营业务收入3 400万元,同时将3 400万元与合同约定销售价格的4 000万元之间的差额600万元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合同约定收款期间内以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当年不需要摊销。

 

  76.上述经济业务对甲公司2014年度营业收入的影响额为( )万元。
  A.3 700   B.3 800
  C.4 500   D.5 200

  

【答案】A
【解析】2014年确认收入=300(业务3)+3 400(业务4)=3 700(万元)

 

  77.上述经济业务对甲公司2014年度期间费用的影响额为( )万元。
  A.88   B.30
  C.10   D.40

  

【答案】D
【解析】2014年期间费用=10(业务1)+30(业务3)=40(万元)

 

  78.上述经济业务对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额为( )万元。
  A.560   B.680
  C.520   D.550

  

【答案】C
【解析】2014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额=-10(业务1)+(30020030)(业务3)+(3 4003 000)(业务4)+60(业务5)=520(万元)

四、综合分析题

(一)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多种冶金产品为一体的股份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按照10%提取盈余公积,各事项均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甲公司2012年、2013年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等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1201211日,应收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乙公司)账款的账面余额为23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同意乙公司以银行存款200万元、B产品一批和自身普通股抵偿全部债务。按照重组协议要求,甲公司另单独向乙公司支付与B产品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乙公司有关资料,B产品为应税消费品,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用于抵债的普通股为500万股,股票市价为每股2元,股票面值为1元。

  当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即办理完专利权的产权转移手续和股权过户手续,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4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同)。甲公司将所取得的B产品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并准备长期持有所取得的乙公司股权(此前甲公司未持有乙公司股权,取得后,持有乙公司10%股权,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长期股权投资)。
  甲公司账务处理:
  债权账面价值(2300-200-收到对价(200+500+1000=400(万元)债务重组损失
  借:银行存款            200
    库存商品            5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
    营业外支出           400
    坏账准备            200
    贷:应收账款            23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
    贷:银行存款             85

  乙公司账务处理:
  债务面值2300-支付对价(200+500+1000=600(万元)债务重组利得
  借:应付账款           2300
    银行存款            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股本              5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500
      银行存款            200
      营业外收入           600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
    贷:库存商品           500
  乙公司债务重组对于利润总额的影响
  =500+600-400=700(万元)。

  (2201232日,乙公司发放2011年度现金股利,甲公司收到50万元现金股利;201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一项自用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导致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
  借:应收股利      50
    贷:投资收益      50
  (320131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800万元购入乙公司20%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30%,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长期股权投资。201315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3000万元,假定与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相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    2800
    贷:银行存款      2800

  持股比例上升为30%,权益法。追溯调整(初始取得成本):
  (1)取得10%股权比例时,乙公司公允价值12400万元。
  取得成本100012400*10%=1240,应确认“营业外收入”240万元
  (2)取得20%股权比例时,乙公司公允价值13000万元。
  取得成本2800>13000*20%=2600,多支付200属于商誉价值。
  综合考虑,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调增4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84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0+28003800
      留存收益            40

  对于10%股权比例,按权益法追溯调整。
  (1)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13000-12400=600(万元)
  来自于利润部分:(800-50/10%=300(万元)
  来自于其他权益变动:300万元
  (2)确认损益调整及其他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0*10%=30
          —其他权益变动 300*10%=30
    贷:留存收益              3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840+30+30=3900(万元)

  (42013618日,乙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商品以8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甲公司,甲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至2013年末甲公司已对外销售该批存货的40%201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
  净利润调整:
  =1200-800-600*1-40%=1080(万元)
  确认净损益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80*30%=324
    贷:投资收益            324

  资料二:
  甲公司于201371日出售其所持子公司(丙公司)股权的60%,所得价款10000万元收存银行,同时办理了股权划转手续。当日,甲公司持有丙公司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甲公司出售丙公司股权后,仍持有丙公司28%股权并在丙公司董事会中派出1名董事。
  甲公司原所持丙公司70%股权系2012630日以11000万元从非关联方购入,购买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00万元,除办公楼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4000万元外,其余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上述办公楼按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自购买日开始办公楼尚可使用1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甲公司个别报表的处理:
  201263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1000
    贷:银行存款         11000
  201371日,处置60%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1000*0.6=6600
      投资收益          3400

  201271日至2013630日,丙公司按其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计算的净资产增加2400万元,其中:净利润增加20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400万元。
  对于剩余28%进行追溯调整:
  15000*28%=42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4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400
  确认损益调整=2000-4000/16*28%=490
  确认其他权益变动=400*28%=112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90
          —其他权益变动 112
    贷:留存收益/投资收益      49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2
  调整后账面价值=4400+490+112=5002(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79.20121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为( )万元。
  A.315
  B.485
  C.400
  D.600

  

【答案】C
【解析】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20085115
    库存商品——B产品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000
    坏账准备             2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4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2300
  20121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2300200200500500×2400(万元)。

  80.201211日乙公司与甲公司进行债务重组,乙公司当年利润总额将增加( )万元。
  A.600
  B.700
  C.785
  D.1200

  

【答案】B
【解析】乙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账款——甲公司       2 300
    贷:银行存款       (20085115
      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股本               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6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
    贷:库存商品          500
  201211日乙公司与甲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增加的利润总额=500400600700(万元)。

  81.201315日甲公司追加乙公司投资时,甲公司的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追加20%股权投资产生商誉200万元
  B.追加投资时,综合考虑应调整留存收益40万元
  C.追加投资时,无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
  D.追加投资时,综合考虑应产生商誉40万元

  

【答案】AB
【解析】初始投资成本产生的商誉=100012400×10%=-240(万元),追加投资产生的商誉=280013000×20%200(万元),所以综合考虑为负商誉,按照权益法调整时,应确认40万元的留存收益。

  82.201315日甲公司追加乙公司投资后,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3860
  B.3890
  C.3900
  D.3950

  

【答案】C
【解析】针对乙公司2012年分派现金股利和实现净利润,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500)×10%]30
    贷:盈余公积              3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
  针对乙公司2012年自用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导致的资本公积变化,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10%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针对乙公司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即(1300012400)-(-500800200)=100(万元),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10%1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201211日,甲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1000万元。
  201232日,乙公司发放2011年度现金股利,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50万元。2012年底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仍然为1000万元。
  所以,201315日甲公司追加投资后,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002800403020103900(万元)。

 

  83.20131231日甲公司按照权益法应确认对乙公司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300   B.336
  C.324   D.360

  

【答案】C
【解析】2013年底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200-(800600)×(140%]×30%324(万元)。

 

  84.甲公司处置丙公司股权时处理正确的有( )。
  A.甲公司持有丙公司剩余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
  B.个别报表中确认处置收益3400万元
  C.处置投资追溯调整长期股权投资490万元
  D.处置后,剩余股权投资的入账金额为5002万元

  

【答案】ABD
【解析】甲公司出售丙公司股权后在丙公司董事会中派出一名代表,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
  甲公司出售丙公司股权在其个别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00-(11000×60%)=34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  6600
      投资收益           3400
  丙公司201271日至2013630日调整后的净利润=2000-(4000/16=1750(万元);权益法下追溯调整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750400)×28%=602(万元)
  甲公司因持有丙公司股权比例下降对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   602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41
      盈余公积           49
      资本公积          112
  选项D,处置后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100011000×60%602=5002(万元)

(二)

  甲公司系股份有限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能够在未来期间转回。甲公司每年末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1)甲公司201112月购入生产设备W,原价为8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2年末,甲公司对该项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6300万元。2013年末,甲公司对该项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仍为6300万元。上述减值测试后,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等均保持不变。甲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2012年末该设备账面价值=8000-8000/10=7200(万元)
  可收回金额=6300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00万元
  2012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900*25%=225(万元)
  2013年末设备账面价值=6300-6300/9=5600(万元)
  计税基础=8000-8000/10*2=6400(万元)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800),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为800*25%=200(万元)
  2013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税法折旧=8000/10=800(万元)
  账面折旧=6300/9=700(万元)
  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100万元

  (220131月,甲公司为开发A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6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1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4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该研究开发项目形成的A新技术符合上述税法规定,A新技术在当期期末达到预定用途。假定该项无形资产从20141月开始摊销。
  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100

  (320138月,甲公司与F公司签订一份H产品销售合同,该合同为不可撤销合同,约定在20142月底以每件0.45万元的价格向F公司销售300H产品,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20%20131231日,甲公司库存H产品300件,每件成本0.6万元,按目前市场价格每件0.57万元。甲公司销售H产品不发生销售费用。
  税法规定,违约金损失或资产减值损失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亏损合同:
  执行合同损失=0.6-0.45*300=45(万元)
  不执行合同损失
  违约金损失=0.45*300*20%=27(万元)
  商品减值损失=0.6-0.57*300=9(万元)
  总损失金额=36万<执行合同损失45万。
  选择不执行合同。

  借:营业外支出    27
    贷:预计负债     27
  借:资产减值损失    9
    贷:存货跌价准备    9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9
    贷:所得税费用     9
  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36万元

  (4201381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0万元,产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根据合同规定,乙公司应于购货后1个月内支付全部货款。乙公司由于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到20131213日仍未支付货款。甲公司2013年末为该应收账款按5%的比例计提了坏账准备。根据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
  计提坏账准备=2340*5%=117(万元)
  确认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17*25%=29.25(万元)
  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117万元

  (52013年末,甲公司存货总成本为1800万元,账面价值与总成本相一致,其中:完工乙产品为1000台,单位成本为1万元;库存原材料总成本为800万元。完工乙产品中有800台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2013年末,该公司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确定的每台销售价格为1.2万元,其余乙产品每台销售价格为0.8万元。估计销售每台乙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0.1万元。
  由于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甲公司计划自20141月起生产性能更好的丙产品,因此,甲公司拟将库存原材料全部出售。经过合理估计,该库存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总额为800万元,有关销售费用和税金总额为30万元。假设期初存货跌价准备为0

  账务处理影响:
  (1800台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没有发生减值;
  (2200台无合同部分,
  可变现净值=200*0.8-0.1=140(万元)
  减值金额=140-200=-60(万元)
  (3)原材料部分
  可变现净值=800-30=770(万元)
  减值金额=770-800=-30(万元)
  确认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0*25%=22.5(万元)
  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90万元

  (6)甲公司2013年度实现利润总额800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50万元;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200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为80万元。假设除上述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应纳税所得额=8000-50+120-100-100+36+117+90=8113(万元)
  应交税费=8113*25%=2028.25(万元)
  汇总递延所得税费用=25-9-29.25-22.5=-35.75(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85.20131231日,甲公司生产设备W账面价值为( )万元。
  A.5740
  B.5670
  C.5600
  D.6300

  

【答案】C
【解析】2012年设备应计提的折旧=8000/10800(万元),年末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计提的减值准备=80008006 300900(万元)。2013年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300/9700(万元),2013年末,该设备的账面价值=6300700=5600(万元),小于可收回金额6300,因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能转回,因此2013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600万元。

  86.2013年末甲公司拥有的A新技术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400   B.600
  C.200   D.0

  

【答案】B
【解析】2013年末甲公司拥有的A新技术的计税基础=400×150%600(万元)

  87.根据资料(3),甲公司进行账务处理时,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为( )。
  A.增加营业外支出27万元
  B.减少应交所得税9万元
  C.确认预计负债36万元
  D.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6.75万元

  

【答案】A
【解析】与F公司合同存在标的资产:
  执行合同损失=0.6×3000.45×30045(万元)
  不执行合同违约金损失=0.45×300×20%27(万元),退出合同最低净损失为27万元
  如果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计算的减值损失=300×(0.60.57)=9(万元)
  企业应确认退出合同支付的违约金损失27万元为一项预计负债,同时确认存货发生减值9万元。
  所以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27
    贷:预计负债       27
  借:资产减值损失      9
    贷:存货跌价准备      9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79)×25%]9
    贷:所得税费用           9
  故增加营业外支出27万元,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9万元,属于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应交所得税。

  88.根据资料(5),2013年末甲公司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万元。
  A.10
  B.30
  C.60
  D.90

  

【答案】D
【解析】完工乙产品:
  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1.20.1)×800880(万元),成本=1×800800(万元),未发生减值。
  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0.80.1)×200140(万元),成本=1×200200(万元),应计提跌价准备60万元。
  库存原材料:
  可变现净值=80030770(万元),成本为800万元,应计提跌价准备30万元。
  2013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03090(万元)

  89.2013年度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 )万元。
  A.2028.25
  B.2019.25
  C.1985.5
  D.2044.25

  

【答案】A
【解析】资料1
  2013年末,设备W的账面价值=80008007009005 600(万元),计税基础=80008008006 4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余额=800万元,因2012年末计提减值准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0万元,故2013年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资料2
  2013年末A新技术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计税基础为6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研发支出中计入当期损益的部分,应按50%加计扣除。
  资料3
  2013年末,甲公司计入营业外支出27万元,计入资产减值损失9万元,税法均不认可,需要纳税调增。
  资料4
  2013年末,甲公司计提坏账准备117万元(2340×5%),计入资产减值损失117万元,税法不认可,需要纳税调增。
  资料5
  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万元。
  2013年度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8000100-(100100)×50%361179050+(20080)=8113(万元),应交所得税=8113×25%2028.25(万元)。

  90.2013年度甲公司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2013.25  B.2064
  C.2021.5   D.1 992.5

  

【答案】D
【解析】2013年度甲公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2028.25100×25%36×25%117×25%90×25%1992.5(万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中级会计实务》逆袭必背分录
新旧会计准则科目转换|学习交流|广西新时代会计师事务所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CFO必读: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财税处理
新旧科目衔接
新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与核算差异(主要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