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公家礼~丧礼
​
请输入关键字搜索
新见清代礼制孤本文献《文公家礼?丧礼》的内容与价值
作者 : 未知
  [摘要] 该丧礼文献乃系传统村落文化田野考察所得,是相对于我国古代官方“国礼”文献而言的“村礼”“族礼”“家礼”新见文献。因而,《文公家礼・丧礼》一方面其体现了官方大传统下的儒家正统丧礼的观念,另一方面因受历史、地域以及包括佛道在内的其他文化体系的影响而自成特色,是研究清代湖南地区社会风情、地方历史文化尤其是民间丧礼的重要新见史料,颇具文献史料价值。 
  [关键词] 民间丧礼;手抄本;家礼 
  [中图分类号] G2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4)04―0112―05 
  在湖南大学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胡氏藏书中有《文公家礼》三卷,其中一卷为《丧礼》。该文献为纸捻条装手抄本,行书,书法老道,字体雅秀。文字正体、异体、俗体并存。封面及前三页因为年代久远而破损不存。共212页,每页12行,全书约25万字。少数页面有磨损,文献全貌基本完整。此文献为新见清代礼制文献孤本。全书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完整的丧礼仪轨程式;第二部分为备办丧礼所需之物的一些图式,如鬼帛式、�、呼招百魂的大�、河图洛书等;第三部分为丧礼宜从凡例,其中包括给亡者通往冥界的护身关文、牌式及要张贴的讣状等;第四部分是为配合第一部分各个丧葬程序而作的祭文、祝文、召亡葬礼诗文,及刊墓勒碑文、竖碑祀土文等。 
  一关于孤本文献《文公家礼・丧礼》 
  的成书年代 
  第三部分给亡者准备通往冥界的护身关文写道:“今据大清天下……”又在第一部分行招魂礼,司祝宣西招词:“赤蚁若象,元蜂若壶些。徜徉无所寄,广大无所极些。”“元蜂”二字《楚辞・招魂》作“玄蜂”。“清之避讳,自康熙帝之汉名玄烨始”[1],该手抄本改“元”为“玄”,当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所以可以推定,该手抄本当写于清代康熙帝继位(1662年)后。 
  《丧礼》发现于湖南娄底(明清分属宝庆府、长沙府)。《清稗类钞・丧葬类》:“常德人之丧,缙绅家必依朱子家礼,间有随俗增损之者。”[2]在“行盖棺礼”中,有绕棺默念词:“徽国文公朱夫子,制为家礼宜古今。吾儒尊崇行圣教,异端邪秽讵相侵。”这与汨罗所行丧礼之《绕棺集》中的“徽国文公朱夫子,制有丧礼宜古今。吾儒尊崇行圣教,异端邪秽不敢侵”[3]只有几个字不一样。尽管可能细节不一样,但是湖南汨罗、常德、娄底三地在湖南的中部或北部,地理条件相似,其所传的《文公家礼》的丧葬内容应基本一致。通过对其研究,可以窥见清代湖南中北部地区民间缙绅之家丧礼的大概。 
  二关于孤本文献《文公家礼・丧礼》 
  的内容略述 
  自儒家丧礼诞生之始,其程序、仪节极多,繁文缛节,不可胜数。因文献前三页已失,我们所能见到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告祖,但在告祖之前至少还有招复和小殓(见后文)。在“余阁祭”中,最后有一段文字:“按尸未入棺,须不时荡秽,……默念前招复礼内词。”又在第四部分“余阁祭文”中言:“痛惟吾△,一病颓唐。已临大数,倏幻仙乡。……遵礼小殓,业已周详。”根据余阁祭后的说明部分(“按”字后部分)及其祭文,我们可以知道,在告祖之前,至少已有招复和小殓两个程序。 
  据该抄本的“文稿目录”,共有118个程序和事宜。按照传统的丧礼程序,将其大概分为出殡前、出殡、归葬后及其他事宜四部分。其他事宜一般是特殊情况下碰到的所需要做的事项,这里说的特殊,指其不属于丧礼完整程序中的内容,但在丧礼中有经常出现的情况。 
  出殡前程序有:告祖、迎接文公、迎文昌、迎司录府、迎城隍、迎庙王、迎土地、启司命、告文公竖�、启门神、余阁祭、迎尸入棺、盖棺、封殡、设灵座、成服、开方、题帛招魂、送土地灯、送庙王灯、殡奠、朝奠、中奠、夕奠、奠文公、奠城隍、奠庙王、奠土地、奠司命、告水国、设冥京、奠十二殿、设天京无辰、设坤府受生、总奠天京坤府、设荐、招荐魂、正荐合奠、起血盆经、朝夕奠经堂、礼韦驼(驮)大士、圆血盆经、迁柩、存柩殡告、告安魂帛。 
  出殡:告祖转柩起葬、转柩告葬、祖道、朝祖、祖饯、举舆、发柩、遣重丧、遣奠、摆路、客饯、祭江、祭桥、奠圹、归窆。 
  出殡归后:反哭、安灵、告文公出拯孤、启孤魂统领、告本院五音十类�子孤魂、拯孤魂(祝、再祝、三祝)、告文公出拯河魂、祭告河神发赈、放河灯祝水魂、功据、借夫(告土地发夫)、祭车夫、水引、奠灵宇、奠灵宇夫头力士并祭、撤灵、卸愿、祭火神、送文公、安司命、安福神、奠土府、安门神、初虞、再虞(兼补土)、三虞、告白灵前设奠、启文公送重丧、送煞、忏悔、题主(成主)、祀土谢坟、结帛招魂、傍文、�主预告祖先、奠告新祖、合祭、葬后祭告。 
  其他事宜:旧停护柩、久停漏柩、启攒、启攒预告、请祖朝祖、刊墓勒碑、竖碑祀土、改葬预告开山、改葬预告墓所、修洗预告土神、修洗预告墓前、修成祭告土神、�葬预告祖茔、�葬墓成祭告、�葬祭告新墓、伴葬墓成祭告、�葬祭告祖茔、夫妇和�祭告、�葬祭告古冢、召亡葬花。 
  三关于孤本文献《文公家礼・丧礼》 
  的文献价值 
  我们将该文献与元刻本《文公家礼》、明代刻本《纂图集注文公家礼》《文公家礼仪节》《家礼集说》等相比较可知,该手抄本未见刊行,故为珍贵的孤本文献。抄本文字书写规范工整,绝非底层略粗识字之人所能写。内容丰富充实,无论从其外在形式(文字、书法)还是其实质内容都有研究价值。具有在文字(存在大量的俗文字)、语言词汇(特别是俗语词)、文学(祭文、祝文、招魂词、葬花诗都经过文人加工创作)、书法、地方历史、民俗和民间信仰等方面都极具研究价值。限于篇幅,就下面几点试谈其价值。 
  第一,抄本对娄底民间缙绅之家的丧礼有详尽的描述。“告文公及列神出拯孤”中言其“谨遵儒礼,用赈孤魂”,“封殡”中言其“谨遵家礼,封殡中庭”。则其自称为“儒礼”,所行之礼本自《文公家礼》。其内容之繁杂,程序仪节之琐屑,自是普通百姓不能承当的,而只能是有一定财力及地位的缙绅之家才能遵从。该抄本中对丧礼的描述可谓至纤至悉,毋宁说是一个理想的范本规定,不如说是一个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形成的操作手册。文公地位非比寻常。兹录“迎文公”相关内容,可见其对丧礼载述详尽之程度。在迎文公前,先要选择一个安静的厅堂,并陈设各物,具体要求是:   择厅堂之静者,打扫洁净,张挂如官厅。设公案,铺毡于案上,摆列朱笔、墨笔、朱池、墨池、笔架、笔筒等件。悬挂灯彩,并备桌围椅搭等仪。书立圣位,用大红纸一张,写徽国文公神位,沾(粘)贴上面,前设香案,陈列香楮、酒醴、果品,每日戒令司香烛者不时荡秽,厅前须设关防,不许闲杂人等出入,以昭诚敬。 
  正式迎接文公所备之物及仪节是: 
  执事者司事:设公案,设仪仗,设器具,设灯彩,设神位,设香几,设鼓乐,设盥具,设酒樽,设司祝。升炮,布席,伐鼓初演,鸣金一�(匝),鼓再演,金二�,鼓三演,金三�。奏大乐一阕,起小乐,击磬,大宾就位,孝子旁伏。迎神,跪,叩首三,起立,跪,叩首六,起立,跪,叩首九,兴,平身。执事者进盥具,奉巾,大宾沃手,退盥具。大宾诣香案前,跪,初上香,再上香,三上香, 焚香。初献爵,司尊者酌酒,奠酒;亚献爵,司尊者酌酒,奠爵;三献爵,司尊者酌酒,奠爵。献果品,俯伏,□□,读祝文,起乐,兴,复位。跪,叩首三,起立;跪,叩首六,起立;跪,叩首九,兴,平身。鸣金,奏大乐,化楮钱,焚祝文,遍撤,礼成,乐止,退位。孝子叩谢。 
  在迎文公的过程中,其所要读、焚的祝文内容为: 
  维我夫子,大宋名儒。品�颜曾,沉潜仁义之府;道传孔孟,从容礼法之场。集诸儒之大成,薪传独炳;辟百家之邪说,斧钺维严。心在诸经,精灵不昧,志遵正道,千古如生。仰惟道以教修,亦谓礼由义起。兹以△人忽然谢世,痛隔绝于九原,念幽明无二理,虔具明器等物,化寄幽冥,用仿先圣家仪,恪修祀事。伏冀尊神降鉴,指示愚�。嗤释氏之荒谈(唐),经不宣乎贝叶,用儒家之典礼,道惟奉此瓣香,特表葵忱,尚垂藻鉴! 
  “迎文公”祝文很值得体味。其目的在于强调儒家之正宗,讲究礼法,排斥异端,以表诚敬,并冀求文公及其他诸神能指引亡灵,使其往冥界途中不致迷途而不知所归。在其后的迎文昌、迎司录府、迎城隍、庙王、土地、司命诸神中,亦先备述诸神之所司事及其神通,继之则亦冀求诸神保佑亡灵。“迎文公”只是众多程序中的一个,其他程序及所办事宜,大多同样有仪式、祭奠文或祝文,而在奠文中,又分初、再、三奠,其内容丰富详尽,可见一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学界,高才博学者甚夥,而多只看重高文典册,稀珍佚文”[4],而民间文献却并未受到重视,该丧礼文献对丧礼程序仪节的详细记述,有利于民间丧礼的研究。 
  第二,反映了当时民间多神信仰的实际情况。抄本中不断申明其行“儒礼”及文公的诚心敬意,如“告孤魂”文中所说“儒礼本文公,幽明资统摄”,并要排斥“异端邪教”。“告文公出拯孤”文一段,可见其遵崇“儒礼”及排老辟佛之意: 
  窃惟六经垂训,邈若山河。四子传书,朗炳如日月。故冠昏丧祭,我辈恪守典型。而濂洛关闽,斯文常昭矩�。今以孝家追荐亡人,礼奉儒宗,祀事数日。爰设孤魂之位,施赈济之仁。奉旨意于天朝,推恩情于�子。但辟老辟佛,未免拂众意而起众疑。而遵道遵儒所期鉴一心而临一德。惟我夫子,黜百家之邪说…… 
  然而,在丧礼的实际中,除了被神话的儒家代表人物“文公”外,还掺入了来自佛教、道教及其他各路民间神仙。这些神仙中,有来自道教主宰幽冥地府的“酆都大帝” 
  道藏[Z].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陶弘景于《真灵位业图》称其为“酆都北阴大帝”,并谓其为炎帝大庭氏,讳庆甲,为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有佛教天神“韦驼(驮)大士”[5],有“糅合了儒家慎终追远的道德观、佛教的轮回果报观念,以及民间道教的鬼神观”[6]的“十殿阎罗”,还有其他民间各路神仙,如掌管仕途的“文昌”,掌管世人寿命长短的“司命”,保护一方土地的“城隍”、“土地”等。除此之外,丧礼中还有道教的符�咒语,佛教的“起”、“圆”血盆经及忏悔仪式,它们的操作方式及内容,是“三教融合”在民间的体现。兹录“迎城隍”祝文,以说明其为何被民间信仰之理由: 
  功高汉室,千秋之俎豆常昭;爵列王朝,万古之荣光不泯。判阴阳于案牍,别有薄书;分善恶于鬼门,居然官吏。今以△倏然谢世,孝子孙等哀尽慎终,惟是礼奉文公,家遵儒教,招亡魂而设奠,冀答亲灵,崇祀典而告虔,敬抒忱悃。第恐幽冥渺渺,未免归路茫茫。望断家乡,何处是白云亲舍;瞻其骨肉,几时入黄叶山庄。伏冀贤侯,为斯民之父母;更祈光照,鉴亡者之逍遥。暂遣灵魂,快祥光之远引;俾临几席,亲祭奠之常仪。兹具微觞,恭迎圣驾,来歆来格,亦保亦临。 
  根据其内容,可知在此所迎之城隍神当为汉代纪信、灌婴、周苛、或萧何等其中的一人。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八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04.谓(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镇江、庆元、宁国、大平、襄阳、兴元、复州、南安诸郡,华亭、芜湖两邑,皆为纪信。隆兴、赣、袁、江、吉、建昌、临江、南康,皆谓灌婴。福州、江阴,以为周苛。真州、六合,以为英布。……襄阳之谷城为萧何。”“城隍神本为城市的守护神,按理执掌应主要是守御城池,保境安民。可是自隋唐以后,城隍神权越来越大,除守护城市安全职责外,而且凡涉一城天地吉凶、阴阳二世的事情也都交给了城隍。”[7]而对于中国民间为何会形成多神信仰,王尔敏先生说得透彻:“中国庶民所以形成多神信仰,主要反映人群生存社会需要之功能分殊,不恃万能之唯一真神,而如同人间现实需要,恃不同职司之神,护佑其生活中不同情状之痛苦疑难。”[8]诸神各有职责,掌司不同,故各具功能神通,如文昌掌仕途,司录府“司人世灾祥”,庙王“锡福弭灾,保障斯土”,土地“祠居迩近,一家是保”,司命“悉察吉凶生死”。故诸神在丧礼中亦被礼拜迎送,此固为民间多神信仰之反映。 
  第三,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娄底处于湖南中部地区,在清代分属宝庆府、长沙府,在历史上属于楚地,距屈原自沉之汨罗不远。在历史上,“楚人信巫鬼,重淫祀”[9],楚辞《大招》和《招魂》即是这种风俗的集中体现。为亡者招魂在楚地世代流传,其与中原地区丧礼中的招魂――复有所区别,中原地区的招魂(复)只是丧礼中的一般程序,其最初的目的是希望死者复活。[10]在该抄本丧礼中的“招复”(见前文)礼也只作为一般的程序,而楚地的招魂则具有复杂的程序和丰富的语词(招魂词),其内容见于楚辞《大招》、《招魂》。楚地的“招魂”风俗,很自然的体现在楚地丧礼中。娄底民间丧礼中,在招魂前要“开方”,即设五方(东南西北中)招魂所:   或地坪,或堂屋,设五方招魂所。用五色衣裳及冠帽装饰,列香案及五方香几,炳烛、焚香、举酒、果品各三器。先于灵座告白,以次至城隍庙王、土地位前。启明,奉灵出开方所行礼。 
  行“开方”礼后,方能“招魂”。“初招曹门外,再招地坪中,三招大门中”,初、再、三均有仪节及招魂词,招魂之内容均言四方之恶不可留,招亡魂以归来。如其三招词为: 
  痛吾之不返兮,知灵魂其何从?或在冥漠之府兮,超地界以来临。或在清虚之表兮,开密密之层云。或在江海之滨兮,驾归棹于波心。或在十洲三岛兮,跨仙鹤于红尘。或遨游于九土兮,策甲马于�亭。魂兮归来,庶几受祀于中庭。阳春已逝,白日聿只。某魂归来,无远弃只。东南西北,无任意只。金阙银台,天堂住只。下临无地,其归来只。山远水遥,地阔辽只。异域难居,舟遨游只。泉壤地下,冥冥夜只。罗刹鬼义,心胆赫只。天地人间,惟人乐只。魂兮归来,毋寥落只。 
  楚地丧礼中的“招魂”无疑与其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此外,自然环境对文化习俗也有重要影响,所谓“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弃,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 [11]。娄底东有涟水,为湘江中游的一大支流,西有资水,由南向北,经益阳后注入洞庭湖,故有河网密布、水系发达的特点。故在丧礼中所行之礼,如告水国、祭江、祭桥、告文公出拯河魂、祭告河神发赈、放河灯祝水魂均与水相关。“祭江”文言: 
  生茫天上,泽在地中,大波浪而小波澜。望洋兴叹,刳木舟而剡木楫,利涉堪占。然波起阳侯,澹台于焉投璧;而妖兴泸水,诸葛因以祭江。有其奉之,莫敢废也。今以△人之灵柩,将(归)葬于△处之山巅,经载于舟,横流而渡,具陈薄奠,祭告江神。伏乞河伯式临,波臣默喻,息层涛于水面,伍胥之旧恨皆平。鼓一棹于江心,王勃之好风相送,鉴此忱念,俾无后艰。 
  第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民间社会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民间认为丧事之际,各类孤魂乘机附集于丧家。丧家免各类孤魂的缠扰,故设酒食招待各类孤魂,并“告文公及列神出拯孤”。 
  “招孤词”言: 
  东方孤魂,速速来到。今晚孝家,具备赏犒。伏念尔等,男妇老少,病苦饥寒,无门控告。给尔酒食,须知饱噍。赐尔衣裳,章身有耀!助尔钱财,用度须要。各人领取,毋得争闹! 
  “拯孤”宣词: 
  谨遵儒礼,用赈孤魂。敢祈神道,一邑之尊,监临赈济,指示迷昏,扫除妖孽,免扰吾门。 
  在拯孤中,亦将孤魂当生人对待: 
  浩浩乾坤,万物并育。念尔孤魂,靡所托足。怜尔啼饥,赐尔酒肉。恤尔号寒,赏尔衣服。携尔家小,率尔亲属,多少平分,无相混渎。号令所颁,各宜整肃。倘敢喧闹,不遵约束,敕令焦面,严行驱逐。戒之戒之,切嘱切嘱! 
  孤魂众多,在该丧礼抄本中,按死因和职业来划分。孤魂按其死因划分的有:功名未遂而郁死者、狂夫使气而斗死者、忿极无聊而自缢者、生前抱愤而自溺者、流落他乡而客死者、因多财而被人谋死者、因犯奸而遭人处死者、颠身烈火而烧死者、好酒贪杯而醉死者、受尽枵肠而饿死者、受尽严寒而冻死者、闺中抑郁而死者、闺中怨别而死者前、征夫病疫而死者、从军力战而死者、生平瞽目而死者、生前跛足而死者、虎噬伤重而死者、蛇咬毒伤而死者。 
  按所从事职业划分的有:(官员)谪贬孤魂、樵子孤魂、渔父孤魂、牧子孤魂、耕者孤魂、医士孤魂、商贾孤魂、地师孤魂、工匠孤魂、陶冶孤魂、屠宰孤魂。 
  每类孤魂均有祭文或嘱告,如“蛇咬毒伤而死者前来祭文”: 
  大凡毒物皆伤命,况乃蛇盘径。蝮蛇螯毒尽人惊,任是五丁力士也难生。入山须带斩蛇剑,那怕妖蛇现?慰君今夜不须慌,赤帝当前照耀任翱翔。 
  告“商贾孤魂”内容为: 
  年去年来来去忙,生涯旧是贾和商。物随时价抬坊市,货趁便宜去饱装。生意好,利钱长,谁知一梦走无常。关心枉逐蝇头利,回首泉台吊夕阳。 
  对孤魂按其从事职业的分类基本囊括了当时民间各阶层的人物,而从孤魂死因分类,我们又可以看到现实民间社会的种种苦难。在祭文及嘱告中,对每一类孤魂都有特别的描述,更像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社会百态图。有“过五岭,吊三湘,蛮烟瘴雨叹沦亡”的贬官,有“芒鞋踏破青三径,金斧披开绿四围”的樵子,有“任从江上风和雨,不管人间是与非”的渔夫,有“短布单衣日往还,敢辞风雨敢辞寒”的牧童,有“春耕秋获几多年,终身劳碌有谁怜”的耕夫,有“学习岐黄历几年,膏肓自度命难延”的医士,有“关心枉逐蝇头利,回首泉台吊夕阳”的商贾,有“一卷青鸟信口谈,后山寻觅到前山”的地师,有“�织竹,锦裁衣”的工匠,有“燔兔首,劈牛心”的屠夫……“拯孤”的对象虽是“孤魂”,但其却是当时当地的民间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其涉及神仙信仰、民间礼制、社会百态,内容可谓充实丰富。 
  还有一种给亡者通往冥界的护身关文颇能反映民间现实社会生活之一方面。人去世后本无知觉,但对于亲属来说,死者并不消亡,而是到另外一个所谓的“冥界”中去,正如生人到外地去一样,出发前要准备好通行的凭证。此种通行凭证并非向壁虚造,而是当时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反映。正如王尔敏先生言:“前代(明清)对于人身保障素不讲求,甚少资料,惟于行旅方便,有一种通关文件,有似今世之护照。”[7]在该丧礼中,“护身关文”内容只不过加上丧礼亡者情节,其曰: 
  今据大清天下△省△府……△庙王△土地祠下住居,孝子某痛为先某某大人殁于△年△月△日△时,距生于△年△月△日△时,享年几十有几岁。孝子孙等遵行家礼,延设儒宗,具备香汤,沐浴殡殓。特念亡者一去渺然,幽冥异路,恐滞行旌,所有关隘程途,全仗阴司指示亡魂,一路游行,毋庸阻滞。今恐无凭,立此护身关文一纸,交付亡者执照。 
  右关付亡人△魂下 
  △年△月△ 儒坛给付 
  此与明代通关方便之告请“引照”款式基本相同,均先言地址,次则因由,最后凭此关文,祈告毋阻。明代“引照”曰: 
  某县某都某图某人为告给文引事,身因往某处买卖,犹恐沿途经过关津把隘去处恐有阻隔,理合告给文引照身,庶免留男,为此给引上告。 
  《新刻邺架新裁万宝全书》,第九卷,转引自王尔敏《应世规矩与关禁契约》 
  总之,该抄本文献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及地方色彩,对其加强研究,我们可以发掘当时当地丰富的历史生活记录, 它对研究清代湖南中北部地区的丧礼乃至社会发展变化、民俗民风更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丧葬习俗
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
民间丧礼习俗
丧葬礼程序 (转载的)
焦伯奎:也说丧事上的二十四拜咋行的?行家一出手,就知道咋回事
明代浙江地区比较普遍的“停葬”习俗有什么特殊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