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苏南工业重镇的治理之变

沙溪镇是苏州太仓的工业重镇,也是江苏省首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该镇探索构建集中高效的审批模式,注重将现代技术融入基层治理,建立起一支综合执法队伍,拉起“镇村治理一张网”,有效推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以此为新的起点,沙溪镇开始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靠改革激出活力,构建集中高效的审批模式

作为经济强镇、企业大镇、外来人口较多的镇,沙溪行政审批办件量一直较大,2018年已达到18万件,平均每个工作日都在700件以上。

过去,这些审批事权多数在太仓市,分散在各部门。列入改革试点后,沙溪镇开始享受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承接和运行太仓市下放的行政审批、服务类权限359项,“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开始成为现实。

抓住试点机遇,沙溪镇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集中高效的审批模式。负有行政审批职责的16个驻镇机构全部入驻镇行政审批局,形成了“清单之外无权力,窗口之外无审批”的工作闭环。

在行政审批局,既设有人工办理“见面”窗口,同时也针对221个事项开通互联网端的“不见面”窗口,并落户了苏州首个位于乡镇的个人征信报告查询设备。办事群众既可以在上班时间接受专门工作人员服务,也可以在下班时间在专门区域通过ATM机办理发票领用、无房证明查询打印、水电缴费等自助事项。

审批提速换来了企业更多的商机,办理增效带来了市场更强的活力。凡甲电子二期电子元器件扩建项目,从立项到领取施工许可证只用时29个工作日,仅为省定“50天获批”目标的一半左右。

一个个项目的提速,助推了纺织化纤、五金机械等产业迅速转型升级,新兴的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速集聚壮大。

现在全镇有规模企业近15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35家。列入试点以来,沙溪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48.1%,公共财政预算税收增长125.8%,农民人均纯收入39344元,增长144%。

用技术实现精准,数据融合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沙溪镇在历史上出过1名状元、30多名进士,近现代更诞生了中国新舞蹈奠基人吴晓邦、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儿童文学家龚堡、天文学家龚树模等众多名人。

这样的历史传统,使得沙溪从不缺少对知识的渴望、对技术的抱负。这不仅体现在经济布局上较早进入医药卫生等高新技术产业,而且体现在注重将现代技术融入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信息孤岛”历来是推进数据融合的拦路虎。沙溪镇主动打破数据“部门所有”,将地理、人口、法人基础数据纳入“一个库”,让不准确的数据自动暴露,让有矛盾的数据无处遁形,让原本无法对接的数据在同一口径下实现关联。

基于可视化数据的治理方式,把“个人经验”转化为了“面上数据”,让政府既能够有效应急,也能够看到隐患。

将数据应用于农业农村,连接起土地实际情况与土地确权颁证数据,土地种植及流转情况实时可控,未流转土地就可以逐步推动流转,村集体建设用地资产情况清晰可见,精细化“三资”管理不再是难题。

将数据应用于“河长制”,可以在巡河时实时点开河道图层、查看河道相关信息,并清晰呈现出巡河轨迹、记录反馈和处理情况等具体数据。

将数据应用于专项整治,区域内的土地、房屋等信息皆可呈现出不同的数据图层,“263”等专项行动均可通过中心实现矢量化数据管理。

现在,上到镇领导,下到村级网格员,每天工作都离不开这样的大数据支撑,每天的工作也都在为信息库增加新的数据。

在沙溪,先进技术的采用不仅用于静态的数据分析,更多的则是用于动态的现场处断。

面对分散各处的农村违章建筑、城镇私搭乱建、乱停乱靠、损害绿化、散乱污企业违规经营、河道侵占、电捕鱼、固废偷倒、环保未批先建、无照经营等,如果被动等待执法队员赶到,不仅延误时间,而且浪费人力。

沙溪镇运用无人机技术,接到距离较远的举报,先让无人机快速到达现场传输音视频数据,执法队员再跟上,无人机、现场执法队员、后方指挥中心实现了数据、信息全对接。这样的操作不仅将收集证据的时间点提前,而且也能够对执法行为和执法队伍实现更严格的监督。

从分散走向集成,实现治理无死角

沙溪镇镇域面积132.4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8个社区,户籍人口8.2万,常住人口14.47万。

用有限的编制资源管好一个镇,层级多了不行,碎片化更不行。

过去乡镇“七站八所”式的执法队伍,经常产生“看得见管不着、手臂长衣袖短”的问题,人员闲置与人手不足经常并存。

沙溪镇首先打破过去“一个部门一支执法队伍”的思路,按照“分片不分类”执法原则开展区域化综合执法工作。综合执法局实行两级管理,下设三支执法中队,分别负责沙溪镇区、直塘归庄管理区、岳王管理区三个执法区域,每个执法中队都能够全部执行太仓市政府下放的1104项行政处罚权限,对应上级的水利、城管、市场监督、环保、住建等11个职能部门,让过去多部门、多层级反复检查转变为综合执法局一次性全面检查。

在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上,沙溪镇探索交叉监督机制,选取辖区内“异常”的企业建立“双随机”监督员队伍,推动行业自查、行业互查。设立“双随机”累计积分制,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执法监督。靠着有效的执法机制,沙溪有效解决了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后出现的一系列社会治理难题。

面对广大的镇域,沙溪镇既有综合执法局这样的专业队伍,也设置了各类网格清扫死角

全镇实现“镇村治理一张网”,设置28个网格工作站、77个基础网格,配备工作人员88人,有了一支全科型、职业化、“人、机、格、车”绑定的网格员队伍。网格员常态耕耘网格“责任田”、实时掌握社会末梢“动态情”。

为了让网格真正发挥出作用,沙溪镇理出了网格长、村社、职能部门等需要承担的167项责任清单,细化规范网格员需要巡查的16大类290项任务清单,让网格员的定点巡查不再是“过场戏”。

目前,全镇网格日均上报事件已突破300件,约占到综合执法局线索来源的80%以上。2018年,通过网格处置各类隐患3800余条,主动发现并拆除违建302起共33369㎡。

最小的石块叫沙,最小的流水叫溪。沙溪用自己这块“小石头”,一往无前地走向改革的“深水区”,以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摘编自《群众》2019年第16期,原标题为《一个经济发达镇的管理之变

作者:刘徽  张可  魏海赠(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锡市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在第五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发言
首个“镇改市”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办事不出镇街!靖江“三整合”改革进行时
打造一体化智慧平台 基层治理进入“指尖”时代
打通数据库 政务更有数(深阅读·关注“互联网 政务”)
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