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兴稳法师讲述:近分定与根本定

作者:兴稳法师

一、未到地定与初禅相近相似的五种因缘

各人修禅的业处可以有不同,例如你修地观他修水观,你修不净观他修数息观,你守人中前他守小腹下,象这些每个人修禅的方式方法可以不同。但是当你想进入根本定,达到了近行定时,那你的这个近行定,必然是具有与根本定类似的特质,才能够进入到根本定当中去,也才能算是那个根本定的近行定。

拿初禅来讲,你的初禅的近行定,或叫未到地定。它必然也具备类似于初禅根本定的五种特质,觉、观、喜、乐、心一境,要不然无法说明你是初禅的近行定。类似而又不一样,这个就是根本与近行的区别,你虽然跟他很相似,但还是有高低深浅的差异,虽然看起来一样,讲起来也一样,打字写出来的语句也一样。

五种因缘条件:一、有觉知的心投到业处那里去;二、有观照的力不离开所观的目标;三、有兴趣的喜悦感;四、有清凉的舒服感;五、整体不乱,安静如一。这个就是说,觉、观、喜、乐、心一境,你都一一具备了,跟初禅相似的特质你具足了。那你这个定,才可以叫作初禅的近行定。对名词的解说,对禅法名相的阐述,各有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只是为了让人们,能有所领悟能有所受用,让对方修习时有一个下手之处。解说只是解说,具体受用,各人会有不同层次的体悟,要依义不依语。

二、近分定与根本定的差异

根本定是四禅八定,那近分定也就有相对应的八个。分别是,初禅近分定、二禅近分定、三禅近分定、四禅近分定,空无边处近分定、识无无边处近分定、无所有处近分定、非想非非想处近分定。根本定,又叫作安止定,谓安止在禅定的境界当中。每一个近分定都与他的根本定是相关联的,也就是说无色界定的近分定,与色界定的近分定,虽然都叫作的近分定,但是他们却不是一个东西。但却也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不是正位的定,也不是深位的定。

前辈禅师讲,深位的根本定,不能直接转换成另一种禅定,但是近分定,却是可以随因缘转化为上层定或下层定。就如同一幢九层大楼,你来到第一层楼的房门前,还没走进到房间内去,那个比如是初禅近分定。你来到第二层楼也没有进到房间内去,这好比是第二禅的近分定。以此类推,上面的几层各代表一种根本定。没有进入房间内,代表没有进入根本定。那你要是进入房间内,还在房间内躺着不起来,那你就无法从那一层楼,直接到上面一层或下面一层,就相当于你入了根本定之后又没有出定,也不能直接从那个根本定变成另外一个根本定。如果并不是躺在房间内,而是站在房间外的过道中,那你想到楼上就到楼上,想到楼下就到楼下,想进入房间就进入房间。这就好比,你现在是近分定,你可以进入到当前的根本定当中去,也可以往上级定里去修,也可以往下级定里去修。你从过道中往电梯或楼梯口走,相当于你从当前的近分定中慢慢的退出,你从电梯或楼梯口往别的楼层上去,相当于你往别的近分定中进入,已经走到别的楼层的过道中了,相当于你已经进入到另一个近分定当中去了。

近分定是心念的集中力达到了根本定的水平,但不等于你当时已进入了根本定。当你进入根本定时,整个人沉浸在里面。想要往上修或往下修,就必须从根本定中出来。但是如果不能够善知入定相与出定相,也有可能他出了根本定来到了近分定后,又进入了另一禅定,他还以为自己一直在原来的禅定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他入了根本定之后,又出定来到了近分定,他还以为自己一直在近分定当中。所以前辈禅师讲,要求我们学禅的人,如果能够入定了,就要反复的训练出定与入定。

三、四禅近分定之间的差异

在学习禅法时,我们并不一定就能够实际证入禅定。虽然不能具有实践体验的功力,但是还是得要学习它,只有先学习好它的相关方法,才能保证我们更好的去实践体验它。你不学习禅法理论,对于修禅定一无所知,那又怎么能够更好的修持它呢。所以说,有功夫的人他心里自知,他学不学都差不多。没有功力的人他什么也不知道,那他更加的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到正确的方法,掌握到恰当的诀窍,才能避免走冤枉路。

我们也可以借着观察禅支,来区分各种禅的根本定或近分定。禅支,就是每种禅定里面的要素特质,分门别类的表述,就叫做“支”。初禅当中有五个禅支,分别是,寻、伺、喜、乐、一境性。第二禅当中有三个禅支,分别是喜、乐、一境性。第三禅当中有两个禅支,分别是乐和一境性。第四禅也有两个禅支,分别是舍和一境性。通过观察禅支,有一个明朗的了解,就明白几禅到几禅是什么样子。观察之后也就可以分辨出,这些近行定或根本定之间的差别。

修行,不能沉溺于痛苦当中,也不能执迷于快乐当中。要善知苦乐因缘,选择中道而行。通过修习禅定,也可以起到镇伏身心的效果。具足了初禅近行定的禅支力量,就能够镇伏身体上的痛苦。具足了第二禅近行定的禅支力量,就能够镇伏心理上的痛苦。具足了第三禅近行定的禅支力量,就能够镇伏身体上的快乐。具足了第四禅近行定的禅支力量,就能够镇伏心理上的快乐。

四、四禅之间的觉受差别处

能够入定的,当然就会具足那个定的禅支。但是不能入定的人,就算具备那些禅支类似的状态,也不能证明他是入了定。比如拿初禅来讲,初禅需要具备,觉、观、喜、乐、心一境。你饿了到店里去买火烧吃,你把心投到火烧那个事物上,相当于你有了觉。你心里想要买哪一种火烧好吃,那个火烧是象什么样子,你在火烧上起了观察,相当于你有了观。你选到了你想到的火烧,你心中欢喜,相当于你具有了喜。你买到了你要的火烧,你很满意,相当于你有了乐。你专心的在吃火烧,心与火烧成为一个境界。这样你也具备了,觉、观、喜、乐、心一境,但是你却一点定力也没有。

初禅的状态,有觉有观,很容易被声音干扰。一听到很明显的声音,心就会乱,容易出定,或无法入定。二禅的状态,无觉无观,声音的影响就会变小,即便有大声音,他也保持不动。三禅的状态,口鼻呼吸微细,有持续舒服乐受。四禅的状态,看不到口鼻呼吸,舍离了苦乐感受,念头平等清净。

相对的讲,禅定越高定力就越强,然后呼吸越来越细,心念也越越来微细,乐受也应该是越来越微妙(不是大)。但是,你从三禅进入到四禅,快乐的念头也应该是不存在的,没有乐受只有舍受。舍离了苦受乐受,不执着两边,中道而行。讲是讲快乐不存在了,你说那样子到底算不算得上是快乐呢?比起没定力的人,处处烦燥来讲,他是不是乐。自己去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抄经的利益与注意事项
嘉兴石佛寺“定慧之路”止观禅修小结
传喜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入定和时节因缘——《如何修证心中心法》摘录44
《少扰集》​215 悟证无我
定慧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