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声录音指南-翻译版~~
人声的声学处理

由于所有话筒的拾音类型都是三维的,所以话筒的“侧面”也可以从上方和下方拾音。即使你的房间很安静,没有外面车流的噪声,除非这个房间是由录音室声学专家设计的,否则墙壁和其他平面就会反射声音,从而将“二手”的人声传到话筒里。除了直接的人声外,这些反射也会被捕捉到,所以你所得到的就是房间的声音重叠着你想录制的人声。

在家庭工作室中,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墙壁、天花板和家具都会反射声音,毁坏了你想要的人声。也许你在后期会增加一些混响,但你会发现那掩盖不了房间反射产生的闷声。即使你购买了专业级的设备也还是会遇到这些问题。就和摄影一样,如果镜头前的对象外形美观、光线恰当,即使廉价的相机也能拍摄出艺术级的相片。但如果对象光线不当,那么过后无论做多少改进也无济于事。

有些读者知道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需要改变整个房间的声学处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改进话筒周围的声场。我想大多数人知道这一点都是出于本能,还有一些音乐人曾尝试用羽绒棉被做声学处理。但更有些人甚至把棉被挂在墙上,然后对着棉被唱歌。这也许会起到一点作用,因为棉被能够吸收一些回从墙壁上反射回来的声音,但这却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回想一下心型话筒的拾音类型,你就会明白,话筒最不敏感的区域(它的正后方)现在正面对着棉被,而它敏感的前部和侧面却仍然在拾取房间的反射音。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将棉被挂在歌手的后面,这样就可以避免经过歌手头部的反射被极其敏感的话筒的前部拾取。为了减少侧面拾音,你可以将一块双倍大小的棉被弯曲挂置,或用两块棉被形成一个“V”字形,让歌手的背部正对中间凸起的轴线。即使这样做了,地板和天花板仍然会产生反射,但在地板上铺一块地毯或毛毯就会起很大作用了。如果天花板比较低,在话筒和歌手的上方增加一块泡沫板也会很有效。

用棉被或毯子进行的声学处理,只能在高频和中频部分起作用,在低频部分它们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人声部分进行处理,使用它们就足够了,但如果将厚度加倍或使用厚重的冬季棉被就有改善低端的性能——这在录制男中音时格外有用。这种“毯子”吸声器也可以用于远离墙壁,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最好的办法是将人声话筒和吸音器在房间中分开放置,都远离墙壁,但同时要避开房间的中心,因为在这里会带来由房间大小而造成的房间模式的不同的问题。最后一招,你可以话筒后部很近的地方固定一块吸音棉来遮住话筒的后部(其实,即使心型话筒的后部也不是完全听不到声音的)。Auralex有这类型的产品,有三角形和蝴蝶形,可以插在话筒架上,如果你不喜欢这些外表,一块家用海绵就能起到相似的作用。



防震支架和防噗罩

说了这么多,您开始录音了吗?差不多开始了,但首先您需要在话筒前方几英寸的地方固定一个防噗罩,否则无论您使用的是心型还是全指向性话筒,在发爆破音(通常为“B”音和“P”音)时您肯定会听到“噗”音和“砰”音。原因很简单,当歌手在发出这些音时,会从嘴中喷出一股气流,这股气流撞击着话筒的震膜,就会产生很大的重击声。在话筒和歌手之间固定一个网眼结构合理的网罩,它会打破气流,因而解决了问题。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尼龙和金属网眼的防噗可供选择,但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将自己的尼龙袜材料蒙在一个合适的环圈上自制防噗罩。要注意,那些随话筒附带的防风罩并不像防噗罩那样有效,他们也会通过滤掉一些高端的音而牺牲一些音符。关于这点我们已经曾讨论过很多次,但我在这里还是得重复一下,因为我还是会遇到一些使用话筒而不使用防噗罩的人。即使你使用一款一流的动圈话筒来录制人声,使用一个防噗罩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保证你不会受到“噗”音问题的困扰。

虽然防震支架并不是必需的,但它可以帮助削减来自于地板的低频颤动,如果歌手有用脚打拍子的习惯,那这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如果是木地板,那这将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么一个防震支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有些话筒会自带一个防震支架,如果没有的话大部分话筒都有价格不贵的普通防震支架可以匹配——它们不仅能解决颤动问题,而且外表也很漂亮。

现在你已经准备好录音了,如果现代录音系统留下了太多的空间,我建议在录音阶段不要使用压缩或均衡,因为录的单调些会使你在后期有更大的灵活性去修改声音。较有经验的录音师会在录音的同时进行处理,但也许你已经发现,有些单独录时很不错的声音在与其他部分一起录制时并不是那么好,所以除非你已经获得了足够的经验,不要轻易这么做。要确保在录音体系中留下了几分贝的空间,因为当红灯亮起的时候不只是吉他手的声音偏高。



获得最佳效果

您需要为歌手准备一个平衡较好的耳机混音,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耳机中给歌手一点混响会帮助他们调整音高,也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表演有信心。但要确保你没有把混响录制进去,因为你还需要在混音阶段进行调整。你对待歌手的态度也会对表演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最好是鼓励他们而不是过于苛刻,但同时要保证你获得了足够的声音能够使之更加完美。

如果你要是用音高修正的软件或设备(如Auto Tune),一般应该在录音之后使用——如果经过修正的声音传到歌手的耳机监听里,那么就会彻底降低他们控制自己音高的能力,还会导致糟糕的表演。恰当的指导会帮助歌手进入状态,但你要对实际情况考虑周全,比如歌手手中没有冷饮,而且房间的温度很舒适。如果你已经捕捉到了歌手的最佳表演,你就可以在混音阶段使用均衡、压缩和混响对人声进行改进,在这方面我还有很多建议可以提。



混音处理和效果

如果你已经获得了最好的人声,并且已经去掉了那些不理想的声音,那么接下来该干什么呢?如果音高还有问题,你可以使用Antares的Auto-Tune或同类产品来自动将人声的音高调整到你所设置范围内最近的音符。以我的经验而言,如果歌手使用了大量的颤音,那么半音阶修正就会出现问题。我发现最好的办法是花点时间将范围设置好,然后使用最低的音高修正率,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为这样产生的是最自然的声音。如果歌曲的某些部分需要更多修改,你也可以使用自动修正率。如果需要大幅度的修正,你最好不要使用像Celemony的Melodyne那样的软件,这种软件是在一个图表的环境下对单个音符进行微调。不太严重的音高问题又是可以这样解决:使用一个音高调整软件,通过调高或降低相应的数值来处理单个词语。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甚至可以设定应用于不同词语或小节的调整量。

说到均衡,没有什么标准的设置。在理想世界中,你可以为歌手配置最适合他们声音的话筒,但在不很理想的世界中,减少一些150-400Hz的低中频声音,可以帮助消除boxiness。同时,在8kHz和8kHz以上使用一个较大的提升,可以为声音增加“氛围”和sizzle,但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使用一个低通滤波器来消除亚音速音频和呼吸声也是很实用的,但如果你的话筒或前置画放带有低通滤波器,最好是在声音的源头进行这样的处理。

混响的使用也是因人而异,但对于大多数经典的人声,我通常会使用简单的模拟,因为他们不会在声音上增加任何空间类型。除此之外再配合一个合适的短氛围处理(有一些很不错的回旋混响可用)也可适用于大部分人声。通过平衡两种混响,你可以获得一个相对靠前和集中的人声,也可以获得一个较长的民谣混响,我曾成功地减慢了板式混响的上冲,因为这样会削弱氛围混响的效果。人声的板式混响很少有需要超过1.8至2.5秒的,在很多情况下将一些低音降低到200Hz以下会使声音更清晰更生动。如果音乐具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增加效果,在板式混响之前增加一个细微的重复延迟也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如果你处于某种原因想使用两个轨道的人声,你可以让歌手在另一个轨道上重复他们的部分,以此来获得最好的效果。也许你在编辑人声的时候会留下足够的剩余部分来建立第二个轨道。在那些歌手表现不及第一轨的地方,你可以选择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波形显示器来切割或排列小节。如果这样还是不行,你可以使用处理来掩盖,但依我个人之见,作假的方法永远都不如真实的东西好。在录音业发展的早期年代,人们通常使用一个空闲的磁带录音机来制作一个较短的磁带延迟,利用这个来尝试“假”双轨或自动双轨(ADT)。那时有人尝试通过手动减慢磁带的转速来改变延迟时间,竟在偶然间发明了镶边效果!

还有一些插件也能够完成对一个人声进行双轨处理,但音高和时间会发生变化,但用一下方法你还是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的:将人声复制到一个新轨道上,然后用Auto-Tune或类似的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因为在原声和复制轨上会产生细微的音高差别。在第二部分上增加一个60到100秒的延迟也会使人产生这是两个部分的错觉。

想要保持人声电平的完美和平稳通常需要在一个压缩器的帮助下完成,这样可以在歌曲的最高点获得6至8dB的增益衰减(使用2:1至6:1之间的一个比率)。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过很多介绍了,但最大上冲和释放时间的设置要取决于压缩器的类型或你所使用的插件的类型。如果你不肯定如何设置这些参数,可以参考一下预置参数,看看他们使用的数值是多少,但是不要指望一个预置不经过调整就能使用,因为正确的阀值设定主要取决于所处理信号的电平和力度。但是,仅凭压缩是不能够完全调整好某些歌手的力度的,所以需要使用自动混音来弥补丢失的词语或音节,或去掉那些过于突出的声音电平。

如果你觉得很难确定人声应该有多高,你可以在录音室的门外听这首歌曲,这样会使你的混音听起来像在家用收音机或高保真音箱中播放。从这个角度看,人声应该很清晰,但不会高到让人觉得这不是同一首歌。如果还不能确定,就播放一段商业歌曲然后站在相同的位置听。总之,这是一个主观的决定,是需要多次积累的经验才能做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一、录歌前的准备
人声的双轨处理【进阶篇】
教你录歌、音效、练声、做伴奏
人声录音指南
一个老录音师写给同行的经验总结
小知识:录音过程中麦克风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