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刻字

第一讲 传统刻字是毛笔书法的先驱

中国的汉文字一出现并不是先用毛笔书写,而是以刀刻文字露面。 殷商的甲骨文(骨刻), 西周的金文(钟鼎文)是用刀刻在铜器上的文字。石鼓是我国的第一文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大篆),石鼓诗是古诗仅见的原勒真迹。石鼓十面,千古绝唱。可谓金文之嗣,刻石之祖,篆书之宗。开创了刻石的新时代。秦代的泰山刻石(小篆),汉代的碑刻(汉隶),南北朝的魏碑,盛唐的碑刻(楷书刻石),以及到了宋代的刻贴运动(以石刻、木刻为主),明、清以来在石刻、木刻及瓷、陶、竹等材料上的刻画,都属于刀刻文字。三千年的刻字活动,文字的字体发展日渐成熟(金文、石鼓文、隶书、魏碑、楷书、草书),书法刻字艺术也日益丰富多彩。传统刻字和现代刻字艺术,确切地讲,应该叫刀笔书法。这是因为:所谓“刀笔书法艺术”,有的人建议叫“书刻艺术”。这是和篆刻相比较来说的,叫书刻艺术,有很多模糊的地方。“书”大家最为熟悉的意义是其本身的名词意义,对于“书”的动词意义,仅限于搞书法一类人明白,刻也是一个动词。叫书刻,书与刻,是并列的,还是谁修饰谁?太模糊,太咬口。有的人把“刀笔书法”和传统刻字比较以示区别,叫现代刻字。其实,叫现代刻字更为模糊。我们讲历史,把1840---1911叫近代历史;把1911--到现在,叫现代历史。那么,再过200年,现代已经不是现在的现代,而是将来的“现代”。 给一个新的艺术起名,最好不要有如“现代”之类的有时间漂移定语。因为古代、近代、现代、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会变化的,存在着一定的漂移性和不确定性。我以为:刀笔书法既强调了书法的价值,又反映了这种艺术的本质,叫刀笔书法更为准确。

刀笔书法的特点是:由传统的书、刻分离变为自书自刻;由单色变为多色彩;由平面制作发展为立体构成;由表现中锋行笔发展到以中锋为主导增加穿插、交错等组合方式;由平整光滑的笔痕到刀痕错落,形成板刻的反扑归真的刀痕艺术;由原始的实用原则,到以艺术欣赏为主。刀笔书法艺术,属于书法家自己最能抒发表达情趣的方式。它表现了现代人张扬、夸张的思维方式,利用三维空间,展现汉字书体笔画的穿插、交错、重叠、借用、变形等重新组合改造,丰富多采地塑造刀笔艺术的新形象,新方法、新材料与刀笔的真情熔铸,创造了刀笔书法艺术的新秩序。
刀笔书法艺术,表现了现代人新的艺术观。刀笔书法艺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刻字的审美内涵,把古典、厚重的传统书法线条置于现代人情感的操控之下,使传统的只有能感悟到的美变成触手可摸的美感实体—线段刀痕。即:把原来只有视觉可以欣赏享受到的美感拓宽到:既能视觉欣赏,又能触觉欣赏。使刀笔书法艺术既有舞台艺术的可观性,又有雕塑艺术的触摸性(传统刻字和篆刻艺术具有雕塑艺术的部分特征)。刀笔书法艺术拓宽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拓宽了享受书法艺术人群的范围。现代人高品质生活中不仅需要艺术,而且需要艺术地生活。刀笔书法艺术是现代人艺术活动的可选内容之一,刀笔书法决不单纯重复书法或直接引用书法,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市场潜力很大。

刀笔书法艺术和书法、篆刻都是主要以汉字为创作载体。如果说,书法艺术的载体是从小到大分布的话,那么,刀笔书法艺术从一出生,就是奔着书法的大块载体来的,为着现代人张扬、夸张的自我表现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如果说,篆刻艺术的活动范围是方寸天地的话,那么刀笔书法艺术就是大篆刻,立于天地之间的篆刻作品。所以我们说:刀笔书法艺术是现代的大书法,大篆刻。刀笔书法艺术不光是大,关键是它更强调艺术的欣赏性。但是它的根是中国的汉字书法,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汉字是刀笔书法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平面书法的立体化,是书法创新后的雕塑艺术 。刀笔书法把两维空间的平面书法拓宽到三维空间的立体书法,其创作方法是开放性地吸收姊妹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立体几何的透视原理科学地应用于刀笔书法,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刀笔书法艺术,始终强调的自书自刻,这在于刀笔书法艺术是书法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书法界的行内人只要看到你的书法作品和刻字作品,就知道你的艺术功底有多厚。这是因为:虽然刀笔书法是用刀在刻字,但在刻者的心里、眼中,都是用笔在写。刀笔熔铸为一体,作者十分留心中锋用笔,时时想体现心中的精、气、神,处处表现书法的韵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书卷气,篆刻追求的是金石气,刀笔书法艺术追求的是板刻气又具有书法的韵趣。刀笔书法艺术融入了作者内心的感情,使作品成了无声的诗,有形的画。艺术与工艺的内在本质差别在于情感。不论各家对艺术的认识存在怎样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艺术离不开情感的投入。情感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必要条件,情感是引导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刀笔书法和雕塑有异工同曲之妙。因为它们共同超越了一般的纯技巧而上升为融入情感的、抒发人的感情的对象。刀笔书法艺术通过字法、刀法、用色、装潢、形式构成等专业技巧,由技入道,表现创作主体的主题思想和审美意境。刀笔书法艺术要求的是视觉冲击,开放的书体规范、古为今用的原则,贯穿于刀笔书法艺术的全过程。对于刀笔书法的创作,多数朋友喜欢采用篆体字书体,虽然古朴厚重有余,但是显得流畅灵动不足。对于魏体、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的综合创作,显然需要更高的创作技巧和文化书法的底蕴。

第二讲 刀笔书法艺术的理论基础

刀笔书法艺术的理论基础
   刀笔书法艺术和书法、篆刻都是主要以汉字为创作载体。如果说,书法艺术的载体是从小到大分布的话,那么,刀笔书法艺术从一出生,就是奔着书法的大块载体来的,为着现代人张扬、夸张的自我表现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如果说,篆刻艺术的活动范围是方寸天地的话,那么刀笔书法艺术就是大篆刻,立于天地之间的篆刻作品。所以我们说:刀笔书法艺术是现代的大书法,大篆刻。刀笔书法艺术不光是大,关键是它更强调艺术的欣赏性。但是它的根是中国的汉字书法,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汉字是刀笔书法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平面书法的立体化,是书法创新后的雕塑艺术 。刀笔书法把两维空间的平面书法拓宽到三维空间的立体书法,其创作方法是开放性地吸收姊妹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立体几何的透视原理科学地应用于刀笔书法,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刀笔书法艺术,始终强调的自书自刻,这在于刀笔书法艺术是书法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书法界的行内人只要看到你的书法作品和刻字作品,就知道你的艺术功底有多厚。这是因为:虽然刀笔书法是用刀在刻字,但在刻者的心里、眼中,都是用笔在写。刀笔熔铸为一体,作者十分留心中锋用笔,时时想体现心中的精、气、神,处处表现书法的韵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书卷气,篆刻追求的是金石气,刀笔书法艺术追求的是板刻气又具有书法的韵趣。刀笔书法艺术融入了作者内心的感情,使作品成了无声的诗,有形的画。艺术与工艺的内在本质差别在于情感。不论各家对艺术的认识存在怎样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艺术离不开情感的投入。情感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必要条件,情感是引导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刀笔书法和雕塑有异工同曲之妙。因为它们共同超越了一般的纯技巧而上升为融入情感的、抒发人的感情的对象。刀笔书法艺术通过字法、刀法、用色、装潢、形式构成等专业技巧,由技入道,表现创作主体的主题思想和审美意境。刀笔书法艺术要求的是视觉冲击,开放的书体规范、古为今用的原则,贯穿于刀笔书法艺术的全过程。对于刀笔书法的创作,多数朋友喜欢采用篆体字书体,虽然古朴厚重有余,但是显得流畅灵动不足。对于魏体、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的综合创作,显然需要更高的创作技巧和文化书法的底蕴。
在一幅汉字书法艺术作品中,同一个字可以允许雷同的面貌出现,但是,在刀笔书法作品里,绝对不可以雷同。同理,同样的线条造型,同样的线条走向,同样的线条边沿,同样的线条字面处理形式都是应该给予避免。刀笔书法艺术作品需要丰富多采的表现方式。刀笔书法是以刀代笔,刀意代替笔意;以木代纸,板刻味代替宣纸渗化效果;以色代墨,万紫千红效果代替单调的黑色幽默的新造型艺术。它把传统书法的循规守矩的独立成字原则(草书最多也是三、五个字的上下牵丝相连),发展为可以穿插、重组、借用、叠加、夸张、变异后的三、五个字为主的,呈现一定的主题思想内涵和意境的组合体,再加上色彩构成新兴的综合艺术品。刀笔书法艺术作品,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力的鼓舞,美的享受。从视觉享受到触觉享受,这和它的多种艺术元素有关,给人以多方面的享受。刀笔书法艺术的刀与笔的真情熔铸,是刀笔书法与传统刻字两者之间质的区别。
刀笔书法艺术元素与相关姊妹艺术元素的比较:

刀笔书法艺术元素与相关姊妹艺术元素的比较:
   刀笔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 篆刻艺术 绘画艺术
1、线条特征: 马赛克式    连续    连续        连续
2、飞白效果:   有          有       无       无
3、阴阳刻法:   有          无       有       无
4、色彩效果:   有          无       无       有
5、痕迹特征:   刀痕       笔痕    刀痕        笔痕
6、韵趣特征:   板刻气        书卷气     金石气    书卷气
7、字体类型:   多种       单一    单一       单一
8、空间特征:   立体       平面    小立体    平面
经过以上比较,可见:刀笔书法形式多样,大气磅礴,刀砍斧劈,向四周扩张力度大,具有笔画交错、重叠、穿插、变形等形态,更容易表现现代人的超越梦想的情感现实。三千年来,书法艺术总是力求刀刻效果的那种劲挺、古朴,那种阳刚之美,总不能如愿;传统刻字千方百计地力求刻出毛笔的笔意情趣也总不能实现。而刀笔书法艺术创造的刀痕艺术,实现了书法艺术和传统刻字艺术的千年梦想。刀笔书法艺术的线段刀痕具有劲挺厚重、古朴、阳刚之美和笔意情趣相结合的表现特征。刀笔书法艺术追求线段的刀痕美,不仅给刻字艺术带来创新的新方法、新内容,此方法同时反馈给其姊妹艺术,有可能会改变姊妹艺术发展创新的新秩序。
   刀笔书法艺术在创作中融入设计制作工艺,在制作中融入创作意趣。以视觉上、触觉上的美感为原则,在创作中,加入多种制作工艺元素,可以实现多种表现手段、工具和材质在同一幅作品中的交替使用和互换,达到二者完美的统一。在制作中,充分借鉴姊妹艺术的创作元素,使制作不仅仅为单纯的制作,而是制作中有创新,创新中有制作。对于在创作中的汉字本体,由于篆、隶、真、草的演化本身是一脉相承的,相关的部首可以在创作中实现互换。组合结构的汉字本体,每一个结构可以用不同的写法和表现形式进行刀与笔的熔铸一体表达,艺术创作都是抒发感情,有感而发,因而刻刀应当凝聚作者的激情,倾吐作者的爱憎,或为欢乐,或为惆怅,或为愤怒,或为向往。这些情调的表现,即形成了刀笔书法的艺术核心,把“主题刻字”的思想展示于艺术的殿堂。着力达到在视觉上、触觉上的完美统一。但是这种表达,必须以服从整个艺术作品表达意趣的需要和美感为最高准则。任何不经细致思考和艺术创造的盲目组合,不仅不能给人带来丝毫美感,而且是对刀笔书法艺术的玷污。从主导观念上说,传统刻字是摹刻,刀笔书法是构思创造;从审美内涵上说,传统刻字是依附书法,刀笔书法是刀痕肌理、立体色彩等;从价值取向上传统刻字是忠实于原作,刀笔书法是完美表现主题并符合审美要求。
   我认为,刀笔书法艺术是一门有着自身独立的审美语言,能表达独特审美意境的新兴艺术形式。其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兼容性和边缘性,它与木版画、雕刻艺术等都讲究刀法。它刻的汉字与书法一样,都讲线条、结构、章法,并且是彩色的、立体的、木质的、刀刻的。当然,其真正的特色还在于主导观念、审美内涵、价值取向方面。它不是象传统刻字那样仅仅是手工描画劳作,而是具有创造构思的主题精神内涵和完美的表现主题。主题先行原则是和市场接轨的最佳选择。因此,刀笔书法艺术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新概念的综合艺术奇葩,为更多的人所喜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三讲 世界刀笔书法艺术的现状

世界刀笔书法艺术的现状          1994年7月,中国书协和中国刻字研究会在北戴河举办了由中、日、韩三国参加的首届国际刻字展览并成立了国际刻字事务局。计划每年举办一次展览。
          1995年4月13日,在日本举办第二届国际刻字展览,参加的有: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
国际刻字事务局基本上是每年举办一次展览,截止到2005年已经举办了十届。
2006年9月18日,在韩国首尔举办了第11届国际刻字展,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展览。
2008年10月 ,在中国无锡举办了第12届国际刻字展览。
2008年10月 ,在中国无锡举办了第12届国际刻字展览。
2010年3月7日,将在日本东京将于举行第13届国际刻字艺术交流大展。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已要求特邀作者将作品照片及相关资料于2009年11月30日前寄至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届时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组团访问日本,出席开幕式。
   2009年10月11日,在韩国仁川大学体育馆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赛评审工作圆满结束。
此项赛事为国际刻字界的顶级赛事,由国际刻字联盟、韩国书刻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刻字艺术大展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与国际刻字艺术交流大展交叉进行。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副主任王志安应聘出任中方评委,前往韩国参加了评审工作。我国在此次展览的评审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有12人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项。国际刻字艺术同源而异流,尤其是中、日、韩三国的刻字艺术均已走向成熟,发展成为能够代表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风格,成为此次大展赛作品评审的三个亮丽版块。中国的投稿作品虽然不是最多,但是艺术水准和民族风格受到各国与会评委的充分肯定。参加此次大展赛的国家,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法国、巴西、以色列等国家。
现在,在亚洲开展刀笔书法活动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含台湾地区)、韩国、朝鲜、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地区以外,美国、法国、巴西、以色列等国家也有热爱刀笔书法艺术的朋友。当然,刀笔书法,除了可以刻汉字外,日文、韩文、英文、法文、德文的文字都可以开展刻字艺术活动。实际上,世界各地的刻字艺术已经开展了80多年了。最早的记录是20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1982年3月26日,日本刻字协会来北京举办日本刻字艺术展览。1983年,日本刻字协会在我国的济南、武汉、天津、哈尔滨、郑州等地举办巡回刻字展。这些展览,引起了中国书法家和刻字爱好者的关注和向往。而我国的刀笔书法活动仅仅开展了二十多年,随着国际友人之间的艺术交流,现代刻字艺术活动一定会成为增强各国人民友谊的一座桥梁。

   国内刀笔书法艺术的现状
1990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会作出决定: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并委派中国书协副秘书长权希军先生作先期的筹备工作。1991年10月,在广西柳州成立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选举权希军先生为会长,张源、邱零先生为副会长。
             1993年4月,在河南举办了中国首届刻字展并举办了首届刻字理论研讨会。权希军先生提出阳刻为主的原则。
             1995年,在山东青岛举办了中国二届刻字展。
             1997年,在天津举办了中国第三届刻字展。
1998年9月,在福建厦门举办了中国第二届刻字理论研讨会。
             2002年,在山东济南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刻字展。
2004年,在福建厦门举办了中国第五届刻字展。
《中国刻字艺术网》开通和运行,是刻字爱好者有了一个交流的网络平台。
2007年元月,在黑龙江大庆举办了中国第六届刻字展。有10个省市参加展览。
         2008年10月,在中国无锡举办了全国第七界刻字艺术展暨国际第12届刻字艺术展览。
          2009年8月28日全国第三届刻字艺术理论研讨会论文评选在无锡举行。由中国书协、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江苏省书协、无锡市文联联合主办,江苏省书协刻字委员会、无锡市国画院承办。“全国第三届现代刻字艺术理论研讨会”论文评选工作中,担任本届评委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书协副主席、刻字研究会主任吴东民,研究部主任刘恒,组联部主任、刻字研究会秘书长张陆一,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副主任王志安、陈秀卿,委员刘宗超、孙璘、李庶民、王步强出席会议。本届研讨会共收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论文二百余篇,涉及了现代刻字艺术的美学、史论、教学、技法、批评等类别,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明显超过前两届。江苏52篇、山东33篇、河南11篇,三省投稿量位居全国前三。
2010年7月3日,在世界博览会期间,中国书法家协会将在上海浦东举办全国第八届刻字艺术展。
中国刻字艺术的发展也如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发展极不均衡。东部的江苏、福建、海南、山东、河北、黑龙江、河南等省的刻字活动相对发达。除了经济发达的原因外,主要和当地书法协会主要领导的重视度和刀笔书法艺术带头人的关系很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谷松章篆刻展
东方艺术奇葩——现代刻字
《高庆春书法集》出版| 高清作品欣赏
专访女书家周洁:这样学习篆刻,你也能快速入国展!
高延鸿书法作品欣赏
翰墨情怀:品读书法家高延鸿艺术创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