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感觉现在年轻人很少学习诗词、书法了?

为什么感觉现在年轻人很少学习诗词、书法了?

这个不是你的感觉少了,而是确实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就是没人愿意学了,别不好意思承认。这个时代是个开放的、进步的时代,我们的上一辈拼了老命的工作、奋斗就是为了给下一代一个选择的权利。

现在年轻人有得选了,愿意去周游世界,愿意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愿意去非洲自由栖息,接触和吸收不同的文化,过上不同的人生,这正是我们祖祖辈辈为之奋斗流血牺牲所希望看到的。

终于实现了,此乃幸事。

谁规定了一定要学习诗词,学习书法?

诗词和书法其实在文化形态上就属于一种传统的、过时的东西。我们为它们曾经的辉煌而自豪,也为有人喜欢并传承而开心,就不能为有人不喜欢而淡定吗?

我们感觉到年轻人很少学习了,这是我们自身的思维固化,认为中国人就一定要学诗词,学书法,这就是中国教育给我们形成的一种思维。这种思维的刻板是好是坏咱们不做定论,但是孩子们一旦成年,有了自己选择的权利,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教育系统灌输的这一套,怎么办?难道不允许他们不喜欢吗?

肯定有人要说还是缺乏氛围,说明我们不够重视。

中国的教育在传统偏向上已经非常重了,我们看初中、高中的课本,文言文占比在语文中非常高,特别是高考改革向语文倾斜,通过这种大的调节力争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期间浸透性格本色,这还不是重视吗?

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重视就会喜欢的。何况对于青年人来说,会写诗词还不如简历写得好,会写书法远不如吉他撩妹实用。如今社会压力这么大,你凭什么不让年轻人学会更多求生的技能,而要去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用之学”上?

当然,诗词和书法是陶冶中国孩子情操的好工具,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手段。

但是生存到今天,诗词之学和毛笔书法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毫无用处,它们更多地价值就是在文化领域中绽放光芒。

而我们前面说过文化和知识的区别,文化就是务虚,在科技性、实用性方面没有知识来得务实。同时,哪怕是作为爱好存在,世界都变成地球村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也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域,虽然神秘、含蓄、优美,但并非是需要所有人都必须喜欢的存在。

所以,为什么年轻人现在没以前那么喜欢诗词,学习书法了?

第一,诗词不再像科考能出仕一样起到实际作用,哪怕写作文都是“诗词除外”,毛笔写字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第二,作为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诗词和书法只是全球文化浪潮中的一部分,在世界日益缩小的今天,年轻人的眼界早已经天上地下、五湖四海,可以选择、可以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一定要喜欢诗词和书法?

第三,作为文化坚守和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刻印,诗词和书法还是有大批的爱好者。只是这些爱好者们都在随着年龄增长而老去,虽然有一部分年轻人会跟进,但是相对于整个年轻一代,这一部分人占比很小。

第四,愚蠢的反智。凡是传统的就是落伍的,格律必然是镣铐,毛笔写字就是愚蠢。持这种观念的人也不在少数,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们甚至搞不清什么是文化。对于这种观点,真正有一定知识积累的人都是不会在乎的,但是在年轻人中,这种观点的宣扬有一定的劝退作用,带偏甚至打消了一部分人刚刚兴起的一点点对诗词、书法的兴趣之心。

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务虚部分的没落,这没什么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开始和消亡,真心的热爱者在大的历史轮回中只不过起着一些延缓衰老和消亡的作用。

古诗词和书法的复兴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诗心和艺术感只会在不同的诗体中转换并且长存。

诗词作为某一个时代的一种抒发感情的方式,书法作为某一个时代的书写方式,都会变成其他的形式求生存。

不就有现代诗,不就有“丑书”么?


个人很喜欢诗词,对书法欣赏但无感。本人文章也大部分以格律分析,诗词赏析为主,间杂文化闲谈。所以,我就是靠诗词文章混流量,说高尚点,就是延缓诗词衰老、对抗诗词消亡的爱好者之一。但是,我接受年轻人的其他爱好选择和不喜欢诗词、书法的态度,从某些角度来说,诗词和书法确实就是“无用之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些年轻人文化也不高,但是会写古诗,读起来也很有意境,他们是怎么写出这些诗的?
学书法,如何让毛笔听话?
中考作文专题复习:文化 传承《诗词是一泓清泉》《我的国粹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未远离
刘玉婉行书作品
#佳句欣赏 #读书 #诗词 #传统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