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霜之哀伤”听起来很酷,而“火之高兴”听起来很逗?

某部网络小说里女二的武器双爪,一把叫霜之哀伤,一把叫火之高兴,之后升级为火之非常高兴。

有朋友问:为什么“霜之哀伤”听起来很酷,而“火之高兴”听起来很逗?


什么是很逗?其实说穿了就是相对层次低一点的幽默感。

当我们说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很“逗”,实际上是他们在情感上打动了我们,但是这种让我们莞尔一笑的打动又不是那么高大上,或者说正统,属于剑走偏锋,我们就称之为“逗”。

这个“火之高兴”就是典型的剑走偏锋。

在人们普遍认为应该高大上的范畴内故意使用一种错位的命名方式,就类似于现在段子手们喜欢说的“谐音梗”,将两种完全没有关系的事物通过一种独特的角度连接起来,产生一种让人觉得开脑洞的感觉。

这种现象,其实普遍存在文学边缘。最常见的就是“打油诗”了。

而人们对于物品的命名,对于人的命名,都是寄托了本身的想法在里面的,自然就属于文艺产物。谁不想给自己小孩取个寓意美好的名字?谁又不想为自己的文章取一个既醒目又不落俗套的标题?

创作者有了想法,并带入到文字表达,这些文字就有了感情。

于标题、名字、外号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火之高兴”听起来很逗,因为他只是选取了特殊的角度,而没有真正为这个名字注入内容。

这是个什么角度呢?其实就是类似于“谐音梗”。

这位网文作者选取了左右手互为反义词的角度。左手的武器是“霜之哀伤”,右手就取了所有有意义的字的反义词。“霜”对应“火”,“哀伤”对应“高兴”,其实这种角度是可以理解的。

正因为这种合理性,我们初看之下,觉得没什么问题。比如左手“烈火掌”、右手“寒冰掌”,这不也是如此么?

但是为什么我们在会意之后又会觉得荒唐,从而产生一种不知道问题在哪的逻辑荒谬感,觉得很逗b呢?

因为“霜”的意象是寒冷的,和“哀伤”给人的心境是一致的。这种修饰性地叠加是往上的,让词组的意义更加深的表达出来。同时“霜之哀伤”作为在魔兽世界里面成名已久的神器,本身就囚禁了萨满祭司耐奥祖的灵魂,作为巫妖王的武器,承载了阿尔萨斯弑父堕落的悲伤命运。

也就是说,这个词,本身就有典,这也是为什么网文作者使用这个名字的缘故。

而“火”的意象是光明、发热的,但是“高兴”给人的感受用“火”来比喻是不贴切的。正因为这种意象群在逻辑上的断裂,让这个词组变得不合理。

因为反义词的缘故强行结合,我们刚刚觉得反义词组合好像有道理,马上又发现这两个词形容的并不是一种感觉,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关联。

纯粹是词的叠加,玩了一个并没有意义的“反义梗”,同时“高兴”二字太白话,就好像打油诗的流俗,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高级的幽默。

就挺逗的,但是没道理。

如果我们用“火之辉煌”、“焦炎之怒”,在词组的意象连接中产生逻辑匹配,就会相对而言显得合理。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界限,就好像我们如何划分一首诗是打油诗还是正经作品一样。

白居易的香山体也很口语化,为什么不是打油诗?到后来形成江湖体,虽然江湖气十足,我们仍然不称其为打油诗。这就是因为诗人、作者、所有人在文学的层次划分中有一道隐形的线。

我们不以这条线来分高低,但是这条雅俗的线确实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的。

像你觉得“火之高兴”很逗,“霜之哀伤”很美,这就是在使用这条隐形的线区分文艺作品。

文学没有高低,但是肯定是分雅俗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些诗歌常用意象
记住这些,你就读懂了古诗词
100首唯美伤感的旋律【伤感音乐专辑】
只要你搞定了它们,也就能搞定古诗词!
又要火的一首情歌《偏偏遇见你》,唯美、伤感、动听!
11月份马上要火起来的一首歌《无缘缘的缘》,沧桑、唯美、伤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