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论醋酸染色内镜(AAC)在胃早癌筛查中的应用
userphoto

2019.02.18

关注

把开心变成一种习惯,开心便会常伴你左右。

醋酸染色内镜(AAC)的原理:

   1、醋酸可破坏胃黏液层中糖蛋白的二硫键, 使糖蛋白的四聚体结构解聚, 导致黏液变稀, 易被洗去, 起到清洁胃黏膜表面的作用。

   2、醋酸可通过细胞膜进入胞浆,使得胞浆内的pH值由7.0-7.4下降至6.5, 细胞角蛋白聚合成束状, 细胞变厚, 透光性下降,改变了上皮细胞的蛋白架构,而选择性改变了上皮细胞的性质,使细胞内染色质及胞浆中细胞内角蛋白空间结构一过性改变, 突出黏膜表面形态结构,进而在白光照射下,突出柱状上皮细胞,产生白色化现象,如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部分渗透至核内的醋酸还能使超螺旋DNA解螺旋, 加强白色化效应,当醋酸逐渐被胞浆中和后,上述效应即消失。

   3、醋酸可以通过黏膜到达间质, 导致毛细血管充血, 因此, 醋酸喷洒后黏膜在发白2-3 分钟后将逐渐变红. 而醋酸喷洒后增加了上皮细胞表面不反光物质, 可以掩盖上皮下的血管网。

   4、腺体或隐窝的开口是醋酸渗入的通道之一, 增加了细胞暴露于醋酸的表面积, 使得粘膜总体变厚、发白, 小凹形态清楚显示, 并可以看到清晰的微腺管开口形态。

     5、根据黏膜病变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 黏膜发白的持续时间也不同。正常黏膜发白时间较长(1-2分钟), 而分化癌或黏膜下层癌发白时间较短(3-10秒钟),且癌组织与周围正常的黏膜组织之间会形成分界线,勾画出癌变组织的范围。并对普通放大内镜下难以判断微血管异型性且表面微细结构不清晰的病灶,能起到帮助鉴别诊断病灶性质的作用,还可以显著提高胃粘膜肠化生的检出率。

醋酸染色内镜(AAC)的使用方法分四种:

1、醋酸轮廓法。

2、醋酸动态化学法。

3、醋酸 靛胭脂三明治法。

4、醋酸喷洒后NBI观察法。

【注意】:如果认为喷洒醋酸就可鉴别岀癌和非癌而随意地进行喷洒的话,有时反而会使诊断更为困难。

一、醋酸轮廓法是指通过喷酒醋酸黏膜产生白色化,呈现立体的状态,再用放大内镜进行仔细观察,诊断黏膜构造的方法,对确认白色带不明显的病变构造十分有效

    即发现病变后,先使用链霉蛋白酶 二甲硅油冲洗病变,然后直视下对病变喷洒1.5%的醋酸溶液,等黏膜产生白色化后再进行放大观察,即会看到立体的胃粘膜微结构图像,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图像一样。

【注意】:需要对血管图像和白色带进行NBI放大观察,对组织结构有初步印象后,再喷洒1.5%的醋酸。白色带不明显这一特征在内镜诊断癌或非癌的界线时很重要,通过喷洒醋酸可使黏膜结构更加清楚,但边界线常常变得不清楚了。

二、醋酸动态化学法是指喷洒醋酸后黏膜白色化,癌部位的白色化和周围非癌黏膜相比会消失较早,依此原理来进行诊断的方法。

       即发现病变后,先使用链霉蛋白酶 二甲硅油冲洗病变,然后直视下对病变喷酒1.5%的醋酸溶液,等黏膜产生白色化后进行观察,癌部位和非癌部位都发生白色化,但癌的部位较非癌的部位的白化消失得更早(高分化腺癌10秒左右白色化消失,但中分化腺癌常常两三秒就消失)。但非癌部位白色化持续(非癌黏膜白色化持续1分钟左右)。因此通过白色和红色的对比可观察到癌和非癌的对比(癌部位呈现有透明感的发红改变)。根据这个红色和白色的对比来进行范围诊断。

【注意】:异型度低的高分化腺癌或肿瘤、未分化型癌及一部分中分化腺癌在醋酸喷酒后有时反而范围不清。此外,癌部位的表面如果被覆非癌上皮的话,白色化会一直持续,从而会观察到象非癌部位那样的图像。

三、醋酸+靛胭脂三明治法是指在喷洒醋酸后追加喷洒靛胭脂,非癌黏膜会附着靛胭脂,癌部位不会附着靛胭脂,依此原理来进行诊断的方法(三明治法对于观察范围较广的病变整体图像,以及对于因搏动而难以进行放大观察的病变是非常有效的,对于醋酸动态化学法显示不清楚的病变,通过这种方法有很多都会变得清楚

       即发现病变后,先使用链霉蛋白酶 二甲硅油冲洗病变,然后直视下对病变喷酒1.5%的醋酸溶液,在癌部位的白色化开始消失后,再喷洒稀释2倍的靛胭脂。几秒到十几秒内癌部位的靛胭脂消失,但非癌部位持续附着靛胭脂。根据由此产生的红绿对比来进行癌的范围诊断。如癌部位的靛胭脂消失不彻底,虽然可尝试用水来洗净,但剧烈的清洗也会同时洗去非癌部位的靛胭脂。所以要注意在洗净时,尽可能缓和地进行操作。

【注意】:和醋酸动态化学法一样,癌部位的表层被非癌上皮覆盖时,也会附着靛胭脂,会显现出和非癌部位一样的图像。所以在未分化型癌以及部分中分化腺癌中要特别注意。

四、醋酸喷洒后NB观察法是醋酸喷洒后用NBI观察,癌的部位为茶色,非癌的部位为绿色,依此原理进行诊断的方法

       即发现病变后,先使用链霉蛋白酶 二甲硅油冲洗病变,然后直视下对病变喷洒1.5%的醋酸溶液,NBI下醋酸喷洒后,癌部位为茶色,非癌部位为绿色(白光下癌部位为红色,而非癌部位为白色)。而且白光下消失不明显的病变在切换为NBI后,通过茶色和绿色的对比也常常可以判断出来。

【优点】:醋酸喷洒黏膜表面可以看到清晰的微腺管开口形态, 结合NBI内镜观察微血管形态, 能清晰显示病灶微腺管开口形态和微血管形态, 取长补短, 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 再结合醋酸白化消失的时间, 明显优于单一醋酸染色和单一NBI观察。


(推荐主机设置:构造强调设为B8,色彩模式为0)

文献复习: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以及内镜检查的普及,许多无症状早期胃癌得以诊断,随着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术、共聚焦胃镜等检查技术临床应用,以及内镜医师对镜下识别能力的增强和病理医师阅片经验的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目前,新的内镜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普通胃镜及黏膜活检仍是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手段,而醋酸染色内镜增加了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可探清病灶边界,准确评估病变范围,有助于识别病变,引导活检,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醋酸可以使上皮细胞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喷洒于粘膜表面可溶解粘液,清洁粘膜表面,使粘膜表面暂时变白,即“醋酸白色化”效应,从而增加了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对比度,而靛胭脂不被黏膜上皮吸收,喷洒于胃粘膜后,深蓝色的染料沉积于胃黏膜皱璧、填充于扁平的溃疡、糜烂、沟纹和胃小凹之间,可显示出黏膜的细微凹凸变化及其立体结构,醋酸辅以靛胭脂喷洒后则使这种对比度显示得更为明显.可清晰地显示病灶界限及粘膜变化,提供更为精确的活检目标,大大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醋酸染色内镜(AAC)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而且价格低廉, 操作简单, 无不良反应,适合广大基层医院使用。

【注意】:醋酸可以用食用白醋代替,用生理盐水或者蒸馏水稀释成2%-4%即可。




本文作者:丁堃(人在镜途),副主任医师,中国摄影家艺术协会会员,江西省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胰腺病学分会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上饶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毕业于江西赣南医学院。曾在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全国消化内科医师进修班、上海长海医院第五期ERCP班、西安第54期全国消化科主任学习班、上海中山医院第41期内镜微创技术培训班进修培训学习。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在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早期诊治、胰胆系疾病的内镜下介入诊疗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主要包括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剥离切除术(EMR、EPMR、ESD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EUS)、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注射、组织胶注射(ESVD)及套扎术、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良恶性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支架置入术、胃镜引导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及消化道动力检测等。近年来开展多项内镜下诊疗新技术,均填补了上饶市医院的空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
查漏补缺:17天胃早癌诊断系统提升计划培训总结
色素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病例合集
捕捉癌症的蛛丝马迹——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的早期信号
治疗尖锐湿疣经验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