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中年,聚也可以,散也可以

1、壹 ----

曾经有首歌曲,叫《聚散两依依》,多么缠绵,多么悱恻,照出琼瑶式爱情的不切实际。那样的爱情,大雨滂沱情愿感冒也要表白,眼里不可以有沙粒,看谁都有仇似的。追求爱情成了使命,成了泣鬼神的伟大事业,现在看来,愚蠢至极。

聚散两依依,何必呢?到底是我依依,还是你依依呢?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道理可以讲,唯一可以讲的就是时间的来去而已。那么多依依,何必演来演去呢?还不如,说一声,可以,聚散都可以,但是,不能什么都依你。

我们这一代所谓的中年妇女,就是从这些绵绵情意的情歌中浸泡起来的。如今,已三百六十度大反转。

从更早的《心灵之约》,到王菲的《我愿意》:“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当初,已感到窦唯变心的王菲,唱得泪流满面,而今,她似乎看破红尘,反而越来越美丽。

童安格的《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中唱:“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首主题歌,我知道你最后的选择;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

这首歌陪伴了一代人,唱尽了爱情的无奈。故事如果只有一首主题歌,主角如果绝对不是我,就找另一个故事呗,没什么大不了。

如同关汉卿在《四块玉》道:“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人走了,心还在。爱情,总是很凄美......

是吗?

前段时间,一些明星夫妻分道扬镳,或是情变纷争,让我想到了《剪爱》中的歌词:“终于,我挣脱了爱情。”

娱乐圈明星的分分合合,其实暗指着浮华世界。他们的故事曲折离奇的背后,投射的对所有人都公平的宿命。

有些明星索性不演了,单身恢复后依然清纯可人、又富有内涵;而有些人继续饰演“且行且珍惜”中的人,在婚姻中保持独立性,如奥黛丽赫本所说:人要有能力自我恢复。

他们脱下面具,退下形式,不是牺牲和成全,而是真的要自我修复,重新启动,不在悲戚中自欺欺人。

不过,舞台下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活在编织的迷梦里,直到惨剧发生。两年前一个丈夫碎尸一个对他言听计从的不惜辞职的妻子,两周前,一个丈夫选择在国外将为他怀胎的妻子推下山崖...... 其他的殴打、辱骂,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就算不辱骂殴打,冷暴力也无孔不入。他们当初成婚时的月下长老一定也悔不当初。她们牺牲、依赖、可对方却用虚假包装企图,可叹可悲。

依然有许多主妇痛苦于丈夫的变心,一味寻求解决的良药。她们不知,当初嫁娶,其实是各种条件的互相交换的结果。男人其实结婚后,开始彻底势力。

而当初的爱情,转而成为硝烟的战场。女人如果依然聚散太“依依”,离不开舍不弃,那就只能是悲哀了。

爱这个东西,很迷幻。

专家说,爱可以治愈人。

其实,爱却是蛊惑人。治愈人的爱,是爱自己和爱该爱的人,是无私的平静之爱。一切因爱生恨的“爱”,都是自私和无耻。

有人把爱情比喻成拐杖。

一个人本来行走好好的,何必添一个多余的拐杖呢。只有残疾人,才需要这根拐杖。

在这个活生生的现实世界里,大家都很清楚。爱情到最后,其实都是施舍,用炫耀来遮挡而已。很多事业、功力甚至一些情感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唯有爱情不是。

从爱情“升华”出来的婚姻,其实,也是通向无聊的牢笼。相看几十年的两个人,眼神中毫无亮光,步伐中带着沉重,越来越明白,不管与谁婚,所有的事情依然是一个人做,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站立,一个人成熟。所谓的共同财产,只有离婚或者死亡时才体现出来。

2、贰 ----

西方一些心理学家们很喜欢把人的一生分成若干阶段,我最推崇的是赫尔伯格的人格发展理论。

他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 婴儿期:(0岁~1岁半)是获得信任感的阶段,逐渐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这个时期的孩子慢慢都是希望感。
  • 儿童早期(1岁半~3岁)是获得自主感的阶段,他们克服羞耻和疑虑,体验意志。
  • 学前期(3岁~6岁)是获得自主感的阶段,驱逐内疚感,做事情都是目的性的。
  • 学龄期(6岁~12岁)是勤奋的阶段,体会学习,克服自卑,体会学习和能力的实现。
  • 青年期(12岁~18岁)是建立同一性的阶段,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开始有忠诚的体验。
  • 而我们成年人所关注的是后面三个时期:
  • 成年早期(18岁~30岁):这十几年,一直寻找亲密感,与朋友、恋人亲密,所以在避免孤独感中,回味依依不舍的滋味,体验爱情的实现;
  • 成年中期(30岁~60岁):这三十年,爱情越来越疏远,日子交给了养育,也就是获得繁殖感,为了不停滞不断奔波,在后面十几年,越来越希望关怀的实现。
  • 老年期(60岁以后):有了完善感,需要避免失望和厌倦,逐渐体会智慧的实现。

学习这个理论后,我恍然大悟。

原来,爱情在人生长河中,其实只有短短10来年的时间。而有的人,在这段时间中,也不一定寻觅到真正的爱情。有的人,可能40岁会侵入爱情,那只能说明前期的一切是假象。

曾经觉得除却巫山不是云,可是到最后,还是会有更美好的云。

总之,爱情不是聚沙成塔,到一定时候,取而代之的是寻找关怀,避免停滞、获得智慧,这才是最好的永恒。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女人。

嫁入皇室的梅根的光彩夺目,离不开她的妈妈。她的妈妈Doria很个值得崇敬的独立女性。梅根妈妈是个黑人,年轻时和一个灯光师结婚,这个白人带着两个孩子,比她大12岁,他们都喜欢古董,所以走在了一起。可是那两个孩子看不起黑人继母,常常当着他们父亲的面嘲讽她,而他也装聋作哑。

梅根6岁时,母亲为了找回自尊,主动选择离婚。

后面的故事就一路励志,没有单亲妈妈的痛苦,因为她跨越了痛苦。就算住在加州贫民区,她也一下班就亲自带女儿,从不因为黑人和贫民窟而自卑,而是告诉女儿,你如果有什么想要的,就要自己为之努力。同时,她自己也在奋斗,四十多岁考瑜伽、考精神疗养顾问执照等。女儿也在妈妈的鼓励和影响下,一路努力,考上名校,闯荡好莱坞,挣钱后,回报母亲,并且自己用工作所得自筹学费,最终在2015年获得了南加州大学社工硕士学位。

可以这么说,如果梅根母亲没有离开那个心底看不起她的父亲,今天的梅根就没有那么优秀。

人生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特点和该做的事情,婚姻爱情只是人生长河中仅仅的一部分而已。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归属,归属绝不是婚姻,而是自己的人格、心性。想到这些,你的烦恼痛苦就会减去一大半,然后腾出空间去爱这个日月同在的世界。

这样的爱,才是治愈的一切!

3、叁 ----

对生活日积月累,对人生深思熟虑,越来越明白,对你,对他,对任何人,聚也可以,散也可以。

不想耗费太多心力,在和某个人的关系维护上,如果他不是客户的话。不想耗费太多时间,用在等某个人的回心转意上。因为他只是个平常人,境界不到,不值得记挂。

不必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在如何识破男人是否变心上,不必用你的才华去对一个水平并不在线的男人的身上,并把毅力用在捆绑一个男人身上。

多年前的老歌《问》中唱到:“只是女人,总是一往情深,总是为情所困,总是越陷越深。”

这样的女人,怕是没几个人愿意做了吧。《问》中的女人,受着苦,走不出,就没有权利诉苦,否则就是廉价的怜悯。

一些卫视播放的婚姻爱情调节节目中,看着那些在痛苦婚姻中受着痛苦的女人们,聚散都不由己。她们的维持或许是为了法律规定的共同财富,这时,还要往人家身上去投靠,也只能投射出日积月累的屈辱。

所以,就算两情相悦,如果过于依依不舍,回头来看,也是浪费时间。

我要的聚散,绝对不是黏在一起,散是为了把酒言欢的聚,聚是为了自在自如地散。绝不是,让别人成为另一个人的盔甲,另一个人在盔甲里安枕无忧,最终退缩成虫。

自己的时间越来越珍贵,暂时抓住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我们要抓住的是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的脚步,抓住的是自己年轻向好的步伐,而并非某个人回眸或是不知名的微笑。

别忘了,战胜痛苦后才有资格诉苦和回忆,那才叫财富。否则,就是屈辱,就是越陷越深的精神麻醉。

智慧的人,最终,都是做自己时间的主人,不做被别人施舍的奴隶。他们眼中不了了,心中不匆匆。

他们安然在那里,哪有什么屈辱。

他们相聚时也情深,分离时也意长。但是,并不会留恋谁,也不需要留恋谁。他们只心恋自己,心恋这个博大的世界和美好的自我身心。

人到中年,聚也可以,散也可以。只要听自己的声音。

—————文/叶正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婚姻经济学
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去时终须去 聚散皆随缘
聚散离合本就是人生常态
聚散两依依
朗诵:感恩遇见,珍惜缘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