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行气诀是武当道门吐纳类功法的行气方法,千百年武当拳派内流传

五行气诀属于武当道门吐纳类功法的一种行气方法。

中国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道医学家,南北朝时梁代的先贤陶弘景最早在其所著《养性延命录》中运用“吐纳” 这一专有名词。《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嘶,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嘶以解极。”他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便形成了后世所称道的吐纳养生“六字诀”。

在后世道内外的养生祛病实践中,一代代探索者对吐纳方法有新的认知。比如:“纳气”不再如先贤陶弘景所言“纳气有一”,而是多种。类如唐代吕祖洞宾所遗留的“纯阳大功”有“口吸响哨” 长吸气的纳气方法;有短“啜气”而下咽的纳气方法等。在今天的武当吕祖纯阳门武功养生传承中,关于纳气也有更多的探究。对一个呼吸过程中纳气的时间长短、快慢、气息保有量的多少、气流的强弱等都有了系统的传承与发展(相关内容可见拙著《武当九式吐纳养生法》)。先贤陶弘景所言“吐气六者,谓吹……,皆出气也。”到唐代吕祖洞宾所遗留的五行桩养生法中,进行了另类阐述,在千百年的传承中,老一辈道长诸如:百岁道长刘理航不断体验总结,认为“五行气诀”与“五行桩功”是珠连璧合,完美相融,相辅相承,相得益彰。而“五行气诀”的吐气方法正是民间流传“六字诀”中对应五脏服气疗病的五种吐气方法,即:“吹”、“呼”、“呵”、“嘘”、“嘶”。而“唏”(后世也有作:“嘻”)字气诀,在武当道门五行养生桩·行气功法练习中作为整理动作或按掌平气时使用。这也是武当吕祖纯阳门传承中的不同之处,特别在当今社会,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

一、五行气诀与五脏对应的养生关系

清代江慎修所著《河洛精蕴》在其卷七中“图书为声音之源说”记载:“人之言出于喉,掉于舌,触击于牙、齿、唇,以应五行。喉音为土,舌音为火,牙音为木,齿音为金,唇音为水。”经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呼(hū)字正好为喉音,五行属土,对应脾;呵(hē)字正好为舌音,五行属火,对应 心;嘘、嘻为牙音,五行属木,对应肝、胆;吹(chuī)字正好为唇音,五行属水,对应肾。呬字读sī则正好为齿音,五行属金,对应肺。这些,恰恰形成了五行五音五脏的对应关系,符合传统中医理论。   

自古相传的五行气诀,濡养五脏,配合练功中的整理动作(按掌平气),所发出的气息,共为六字,民间有专门练习吐纳字诀的方法,俗称“六字气诀”。 六字都为清音平声。

在我们所传承的五行桩功中,所配合的“五行气诀”+练功中的整理动作(按掌平气)吐纳气诀,与民间传承“六字气诀”并不矛盾。

在运用方法上,我们有具体的五行桩式,区别在于仅有口型和气法,但不发声。

二、五行气诀的功法应用

在练习“武当道门五行养生桩·行气”之时,不同的桩法配合有不同的行气方法。

练习“坎桩肾(水)功·行气”之时,配合肢体动作,鼻吸口呼,发“吹”字声的口型吐气。

练习“离桩心(火)功·行气”之时,配合肢体动作,鼻吸口呼,发“呵”字声的口型吐气。

练习“中桩脾(土)功·行气”之时,配合肢体动作,鼻吸口呼,发“呼”字声的口型吐气。

练习“震桩肝(木)功·行气”之时,配合肢体动作,鼻吸口呼,发“嘘”字声的口型吐气。

练习“兑桩肺(金)功·行气”之时,配合肢体动作,鼻吸口呼,发“呬”字声的口型吐气。

另外,练功中的整理动作(按掌平气)吐纳气诀,配合肢体动作,鼻吸口呼,发“嘻”字声的口型吐气。

以上五行(六字)行气的方法,即:行气诀,构成了“武当道门五行养生桩·行气”功法。

至于五行撑筋与导引、活步走五行桩等不同的练习方式所对应养生关系,都是围绕五行相生原理设定的养生习练方法,没有超出以上养生机理所探讨的范畴,不再赘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字诀养生法
视频: 健身气功·六字诀全套功法演示
“养气功”健身法之一,六字决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功法特点
怎样练好六字诀养生法?
【挥公】经典吐纳六字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