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贝儿,妈受罪没事,只要你好好的!

周一录制CCTV12“夜线”,90后男孩儿,从小妈妈出外打工,让他过得衣食无忧,相信大上海挣钱容易,他过得心安理得。

中学,去上海看妈妈,才知道大上海生存的不易,才知道护工生活有多艰辛,自己的衣食无忧是妈妈的衣食不保换来的。

辍学,努力工作,月薪过万。然而,让妈妈过上好日子的目标似乎很远,房子要钱,车子要钱,锦衣玉食更要钱。

好吧,诈骗,这样来钱快。

看守所里的小伙子说到妈妈的艰辛,说到要替妈妈养家的决心,说到给妈妈好生活的孝心,泪崩!

然而,他可想过,他骗的人有多少同样有艰辛的妈妈,同样有家要养活?

妈妈不愿相信,她只是努力让孩子过上好生活,能接受教育,能衣食无忧。妈妈错了吗?

做过太多期这样的节目,许多妈妈,许多爸爸,为了孩子努力拼搏,让孩子过上好日子。

一位父亲,为了让儿子能有大学上,卖了家里一头牛,这头牛可以养一家人几年。

儿子却辍学打游戏,五年不回家,只管家里要钱。

家里没钱给了,他就再不理家人,打几天零工,挣了钱打几天游戏,没钱了再打零工。

问他想家吗?他说:我爸妈身体好,能养活自己。

他不相信爸妈没钱,他不相信爸妈需要他,他甚至不相信自己需要家。

一位母亲,替儿子、儿媳看孩子、洗衣服、收拾屋子,却发现这小两口成天就知道玩游戏、聚会,好容易回家还只管吵架。

儿子嫌媳妇不帮助婆婆干活,媳妇嫌儿子成天不回家,母亲只好更多的替他们分担,希望他们别打了。可是……

一对年近四十的博士夫妻,男士因父亲去世三年都走不出心理阴影,每周要陪妈妈几天才能踏实,并强调需要被理解,这很正常。

而妻子因此感觉被忽视,强迫男士不要去看妈妈,不然就回娘家,而娘家父母坚决支持女儿,男士不接受就和他离婚。

双方的父母对儿女都是真爱,他们用大半生培养了一对博士,然而他们能否让博士们过自己的生活呢?

太多了,无法一一赘述,讲多了,心痛!


父母带孩子长大叫做“养育”,这个词很妙,因为它涵盖了家庭教育的大量信息。

“养”——供给生活所需,使其健康成长。

“育”——抚育,教养,养成,培养。

望文知意,养育一个孩子,不仅要给予生活所需,更要教养、培养。一个孩子的三观,不是一日三餐给予的,也不是父母都表示爱他给予的。

所谓养育,包括了以下内容:

1.亲情给予:温饱、安全、陪伴、抚养、情感互动、日常习惯培养、礼仪规范培养、道德灌输等

2.知识给予:基本学习条件创造、家庭学习氛围创造、社会教育提供等。

3.榜样给予:父母榜样建立、社会榜样树立。

4.成长给予:挫折锻炼、成功锻炼、健康锻炼、社交锻炼等。

那些一味克己,给孩子创造富足假象的父母存在的问题在于,让他们相信了不存在的事。当童话故事被打破,孩子的心理受到巨大冲击,会造成极大的逆反效应。

每个孩子的人格特质不同,面对破碎的故事,突如其来的冲击,反应也会不同,但无一例外会遭受打击,会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童话永远不被打破,父母终会不堪重负,收获一个不懂理解,不懂关爱,不懂体贴的巨婴。

那些把“养”做到极致,把“育”省略一空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可能聪明,可能满腹经纶,但他们永远是个婴儿,永远需要父母的脐带相连,一旦失去就窒息,就狂躁,就崩溃。

养育,两个父母必须同时做的动作之外,更需要学会把真实的世界交给孩子,把难处和问题告诉孩子,并与他们一起去努力,一起去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教育,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实用!5岁娃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全靠这一招
家庭有这9个迹象,孩子终身受益
学霸如何养成?730分高考状元妈妈特别强调这一点
身教亲于言传:你的行为藏着孩子的未来
这3种家庭,容易让孩子成为“白眼狼”,家长尽早预防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